学术投稿

胆管介入与TAIC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卢再鸣;郭启勇;刘兆玉;廖伟;张军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生存期, 生存率, 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胆管介入与动脉灌注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97例.PTCD减黄术后34例留置了内支架,45例行TAIC.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支架组和无支架组、TAIC组和未(N)TAIC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差别.结果: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全部病例平均生存时间11.1个月.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5.4个月,无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8.8个月.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5.2个月,而N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7.5个月.结论:充分引流后的内支架留置术优于单纯引流术,而胆管介入配合TAIC能够延长生存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2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其中4例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CT确诊输尿管结石95.3%(40/42);MPR图像质量分为好、较好、差,分别为66.7%(28/42)、23.8%(10/42)、9.5%(4/42).结论:螺旋CT结合MPR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及梗阻扩张的程度,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学淳;孙屹岩;安丰新;吴新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的价值

    目的:探讨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检查和MRCP检查,根据MRCP表现回顾性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并与手术所见的临床分型对照.结果:Ⅰ,Ⅱ,Ⅲ,Ⅳ型分别有3,3,1和12例.19例MRCP分型正确,仅2例Ⅳ型患者误为Ⅰ型.MRCP分型与临床分型无显著性差异.常规MRI可以显示肿块近侧肝外胆管的长度.结论:MRCP结合常规扫描能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较准确分型,但本组只有21例,需要大量病例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建伟;卢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血栓栓塞症介入诊疗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肺血管栓塞症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9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诊疗要点和中远期疗效.结果:经介入诊疗9例均无并发症、死亡,临床征象消失.肺动脉收缩压由治疗前的12.4±2.8kPa降至治疗后的4.8±1.47kPa、动脉血氧分压由7.6±1.73kPa升至12.13±1.07kPa.核素肺血流灌注显像肺灌注缺损恢复.肺动脉造影未见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象.8例术后随访12.5~48.0个月,平均24.6个月,无复发.1例因下肢深静脉炎半年后再次发生微小肺动脉栓塞,全身抗凝症状消失.结论:肺血管栓塞症的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亚民;任炜;吕良山;刘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先天性主动脉瓣、瓣上及瓣下狭窄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提高影像学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瓣上及瓣下狭窄的水平.材料和方法:主动脉瓣狭窄12例,主动脉瓣下狭窄5例,主动脉瓣上狭窄7例,均行X线检查,MRI 21例,心血管造影(CAG)15例,手术证实15例.结果:主动脉瓣狭窄MRI显示瓣膜增厚、瓣口狭窄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MRI示3例,CAG示1例;MRI示主动脉瓣上纤维嵴型狭窄6例及发育不良型狭窄1例.结论:X线平片难以提供确定诊断的依据;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上狭窄的诊断有限;除主动脉瓣狭窄外,MRI可弥补超声心动图诊断中的不足,二者结合可达到术前诊断的目的,除特殊适应症外,无须行CAG检查.

    作者:陈新;赵志峰;唐莉;胡连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评价(附21例报告)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PLE)与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ELE)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肝动脉栓塞治疗21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5例肝动脉注入PLE,6例肝动脉注入ELE,观察其栓塞前后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LE与ELE栓塞后肝海绵状血管瘤均有明显缩小,临床症状缓解,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肿瘤大直径分别由术前7.57±3.91cm、7.50±1.59cm缩小为4.33±0.80cm、3.72±0.45cm,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LE栓塞术后并发症明显较ELE要轻.结论:介入栓塞治疗CHL 疗效肯定,PLE肝动脉栓塞治疗CHL的安全性优于ELE.

    作者:王文新;刘晋波;高平;俞羚;张祖林;黄光海;耿西亮;高莉莎;刘渭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金属节育环异位膀胱形成结石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7岁.3年前放置宫内金属节育环,术后4个月受孕行人工流产,术中未探及金属环,5个月后再次受孕,伴有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而入院.体查:体温37.8℃,血压12/8kPa,心肺无特殊.子宫水平位,双侧附件正常,中下腹轻压痛,余无见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微量,尿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2~4/Hp.X线检查及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金属节育环位于子宫腔下方1cm,耻骨联合上1cm偏右侧2.5cm,该环被一团致密影包裹,边界清楚,光滑,中心密度低(附图).X线诊断:宫外金属节育环,考虑异位于膀胱并有结石形成.

    作者:刘栋志;蒋荣;候琳娜;张一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沙门氏菌致骨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1999年4月主因厌食,经血增多,全身出现散在出血点,当地检查示血小板减少,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强的松治疗半年后症状缓解.2001年6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来我院就诊.血常规: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达2×109/L,血红蛋白6.4g/L.

    作者:朱守荣;梁雨田;董纪元;缪力;崔志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进展

    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mations,PAVMs),又称肺动静脉瘘、肺血管扩张、肺血管畸形等,是指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直接连接、二者间无毛细血管床,病变血管壁肌层发育不良,受累肺动脉壁薄、迂曲扩张,静脉呈囊状扩大,可有分隔和血栓形成[1,2].PAVMs主要后果有低血氧症、中枢神经系统异位栓塞和咯血.本文对PAVMs的介入治疗进展做一系统介绍.

    作者:王茂强;高育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淋巴结炎性增生和肿瘤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MRI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淋巴结炎性增生和肿瘤转移模型的方法及其MRI表现.材料和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成3组.实验组分别经股四头肌注射VX2癌细胞、经股四头肌和胁腹注射蛋黄乳胶,对照组不作处理.1周后开始在不同时间行MRI平扫.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淋巴结炎性增生和VX2癌转移的模型成功建立.炎性增生淋巴结和VX2转移淋巴结的大小无明显差异,二者MRI表现均为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且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上述方法制作的动物模型可为医学影像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MRI平扫不能区分炎性增生淋巴结和VX2转移淋巴结.

    作者:吴元魁;黄其鎏;许乙凯;吴凤林;陈斌;刘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早孕联体双胎1例

    1 病历简介孕妇,26岁.第一胎,停经70天来院常规检查.B超示:宫内见一个羊膜囊,囊内见两个胎儿,头臂长均为4.0cm,胎心均可及,胸腹部相联(附图),四肢显示欠清,胎动时两胎儿同步活动,胎盘附着后壁,羊水平均深度约3cm.

    作者:陈兴兰;楼东红;殷妮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根部压迫十二指肠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候症群.较为少见,易漏诊或误诊为慢性胃炎等疾病.收集1997-06~2002-06经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为SMAS 46例X线分析,结合临床表现,探讨其漏诊或误诊的原因.

    作者:覃峰;申国光;龙行安;陈巨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MR检查超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

    超急性硬膜外血肿,是指24h内的血肿,本院收治1例,MR检查(外伤后3h)后经手术证实.1 病历简介患者,男,17岁.头颅外伤后,有典型的昏迷-清醒-昏迷病史.查体:右顶部头皮肿胀,瞳孔不等大,颈有抵抗,左侧肢体肌力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应用菲利浦公司0.23T低场开放式MR扫描机.

    作者:郑进天;蒙秋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耳蜗植入后的X线摄影

    我国目前有近二千万听力残疾人士,其中有许多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而多导人工耳蜗的成功应用为帮助该类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克服听力障碍,重返有声世界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

    作者:孙德国;曹殿波;徐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三维定位诊断眼眶内异物

    目的:探讨MPR在眼眶内异物的三维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为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我科2年来10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的眼眶内异物患者.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PQ5000V型螺旋CT进行眼眶轴位薄层扫描,利用MPR技术对异物进行三维定位分析.结果:所有异物通过MPR定位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眼眶异物的三维定位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155例妇科囊性病变

    目的:探讨妇科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妇科囊性病变患者155例,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结果:153例治疗成功,抽出液量为24~2145 ml(仅1例未抽出液体),2例巧克力囊肿治疗不成功.治疗后复查见囊性病变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1例巧克力囊肿除外).卵巢癌术后包裹性积液中查出癌细胞.治疗副作用包括虚脱3例、感染1例.结论:妇科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适应症广,有效、安全,也较经济.

    作者:汪龙霞;王军燕;张晶;孙俊玲;谷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含气胆道结石1例及其影像分析

    含气胆道结石实属罕见,查阅近期国内外光盘索引,未见同类报道.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例,并就其影像特征,加以回顾性的分析,以提高对其正确认识.

    作者:廖璧城;方立挺;林华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移植肾癌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5岁.肾移植术后5年,肾功能正常.长期服用环孢素和MMF等抗排异药物.2001年7月出现血尿,有时为肉眼血尿.多次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移植肾大小,形态,皮质回声、厚度及其内部血流分布均未见异常.肾动脉主干及皮质内小动脉的阻力指数在0.65~0.73之间.于2002年3月25日行MRI检查,发现移植肾下部实质内有一小圆形异常信号,直径约1.2cm,边界光整,T1W、T2W显示不均匀等信号灶.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许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T诊断后颅窝软骨瘤1例

    1 病历简介女,18岁.1个月前出现眩晕,头痛,伴有呕吐,间有视物模糊.查体未发现异常体征.CT显示:后颅窝正中略偏左见巨大圆形肿块,紧贴枕骨,约6.0cm×5.0cm,内见广泛不规则网格状钙化,高密度区CT值394Hu,网格中央CT值30Hu,肿块边缘清晰.灶周无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向上呈裂隙状,幕上脑室普遍性中等度扩张(图1),造影增强扫描,钙化网格间隙无增强(图2).CT诊断:后颅窝软骨瘤.

    作者:任永祥;区携乐;罗汉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

    在CT扫描的各项检查中,胸部CT检查的患者占了很大比例,为了减少患者的X线照射量,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保证影像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我们尝试了采用低剂量胸部螺旋CT的扫描方法,对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肺癌普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作者:焦兴华;张朝利;耿振林;费军;王宗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左大腿深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62岁.8个月前左足扭伤后,偶然发现左大腿上部一包块,生长迅速.3个月前,感局部不适,屈膝时胀痛明显,近20天来,局部时有发热感,体温有时升高.专科检查:跛行,左股部皮温略高,局部肿胀明显,可触及40cm×25cm包块,活动度差,无压痛,左膝关节屈曲受限,余未见异常.血沉:53mm/h.B超显示:左大腿前上2/3处一囊实性包块,大厚度82mm,有包膜,边界清.包块液性回声占大部分,部分液区内呈现细小密集光点,并有流动感.实性回声内显示少许血流信号.

    作者:王鑫;傅明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