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兴华;张朝利;耿振林;费军;王宗烨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不同时期囊尾蚴脑CT影像表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脑囊虫病522例,并对脑CT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553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如下:Ⅰ急性脑炎型35例;Ⅱ特征性多发小囊伴偏心头节型138例;Ⅲ囊虫性小脓肿型84例;Ⅳ单发大囊与小囊并存型41例;Ⅴ多发结节状或环状增强型134例;Ⅵ钙化型63例;Ⅶ脑室囊虫型27例.结论:CT可直接显示囊尾蚴,反映其病理改变和演变过程,对脑囊虫病的定位、定性及定量判定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脑CT分型可预测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徐宏秀;邵国林;徐静;刘玉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估术中超声判断肺癌与肺血管关系的准确性,预测肺癌可切除性及术式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用CT作对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评分的方法,定量描述术中超声判断肿瘤与肺血管关系的准确性,及其预测肺癌的可切除性和术式的准确性.结果:术中超声判断肿瘤与肺血管关系的准确率(81.0%)要高于CT(72.3%),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对于判断的准确率有影响,右侧肺癌的判断准确率高于左侧;平均直径3~5cm肺癌的准确率高.术中超声判断中心型肺癌可切除的准确率较高(86.7%),预测术式的准确率仅有63.3%.结论:术中超声有助于判断中心型肺癌与肺血管的关系并预测其可切除性,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术式,减少术中意外损伤.
作者:李俊来;田晓东;王二利;周乃康;董宝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特发性软骨溶解症的临床及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分析本例自发病以来的系列临床及综合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软骨溶解症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极为困难,后期关节毁损严重,系列影像学资料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影像学特点为: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股骨头骺板提前闭合,直至内陷,同时髋臼内突,股骨头颈逐渐溶解、碎裂、消失.结论:髋关节软骨溶解症早期诊断困难,发病机制不明,临床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系列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朱守荣;梁雨田;卢世璧;缪力;崔志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1999年4月主因厌食,经血增多,全身出现散在出血点,当地检查示血小板减少,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强的松治疗半年后症状缓解.2001年6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来我院就诊.血常规: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达2×109/L,血红蛋白6.4g/L.
作者:朱守荣;梁雨田;董纪元;缪力;崔志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7岁.3年前放置宫内金属节育环,术后4个月受孕行人工流产,术中未探及金属环,5个月后再次受孕,伴有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而入院.体查:体温37.8℃,血压12/8kPa,心肺无特殊.子宫水平位,双侧附件正常,中下腹轻压痛,余无见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微量,尿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2~4/Hp.X线检查及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金属节育环位于子宫腔下方1cm,耻骨联合上1cm偏右侧2.5cm,该环被一团致密影包裹,边界清楚,光滑,中心密度低(附图).X线诊断:宫外金属节育环,考虑异位于膀胱并有结石形成.
作者:刘栋志;蒋荣;候琳娜;张一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62岁.8个月前左足扭伤后,偶然发现左大腿上部一包块,生长迅速.3个月前,感局部不适,屈膝时胀痛明显,近20天来,局部时有发热感,体温有时升高.专科检查:跛行,左股部皮温略高,局部肿胀明显,可触及40cm×25cm包块,活动度差,无压痛,左膝关节屈曲受限,余未见异常.血沉:53mm/h.B超显示:左大腿前上2/3处一囊实性包块,大厚度82mm,有包膜,边界清.包块液性回声占大部分,部分液区内呈现细小密集光点,并有流动感.实性回声内显示少许血流信号.
作者:王鑫;傅明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检查和MRCP检查,根据MRCP表现回顾性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并与手术所见的临床分型对照.结果:Ⅰ,Ⅱ,Ⅲ,Ⅳ型分别有3,3,1和12例.19例MRCP分型正确,仅2例Ⅳ型患者误为Ⅰ型.MRCP分型与临床分型无显著性差异.常规MRI可以显示肿块近侧肝外胆管的长度.结论:MRCP结合常规扫描能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较准确分型,但本组只有21例,需要大量病例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建伟;卢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孕妇,26岁.第一胎,停经70天来院常规检查.B超示:宫内见一个羊膜囊,囊内见两个胎儿,头臂长均为4.0cm,胎心均可及,胸腹部相联(附图),四肢显示欠清,胎动时两胎儿同步活动,胎盘附着后壁,羊水平均深度约3cm.
作者:陈兴兰;楼东红;殷妮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建立淋巴结炎性增生和肿瘤转移模型的方法及其MRI表现.材料和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成3组.实验组分别经股四头肌注射VX2癌细胞、经股四头肌和胁腹注射蛋黄乳胶,对照组不作处理.1周后开始在不同时间行MRI平扫.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淋巴结炎性增生和VX2癌转移的模型成功建立.炎性增生淋巴结和VX2转移淋巴结的大小无明显差异,二者MRI表现均为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且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上述方法制作的动物模型可为医学影像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MRI平扫不能区分炎性增生淋巴结和VX2转移淋巴结.
作者:吴元魁;黄其鎏;许乙凯;吴凤林;陈斌;刘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速度模式测量二尖瓣环收缩速度,以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材料和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及正常人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各点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均较正常组减低.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减低.
作者:李靖;刘延玲;王浩;吕秀章;程克正;杨洪昌;段福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黄体形态、大小、血流变化与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门诊先兆流产患者67例,将其分为能维持妊娠组和不能维持妊娠组,正常宫内早孕8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黄体平均直径、回声特点、流速峰值、阻力指数,并对先兆流产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妊娠结果.结果:先兆流产不能维持妊娠组,妊娠黄体多呈低回声团块型,直径平均值低1.6cm,流速峰值平均值高39cm,阻力指数平均值大0.59,与正常宫内妊娠组、先兆流产能维持妊娠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妊娠黄体大小、形态、流速峰值、阻力指数可用于评价黄体功能,对判断先兆流产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崔永鸿;朱四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多层面CT三维重建诊断中央大气道良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用多层面CT对35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解剖性异常5例,炎症性病变18例及其它12例)扫描,并全部完成三维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和仿真内窥镜检查.所有病例第一次读片时仅有横断面图像,第二次读片时增加重建图像.结果:三维重建帮助4例横断面漏误诊的解剖性异常获得确诊,16例炎症性病变进一步详细显示,2例气管支气管裂伤明确范围和程度;虚拟内窥镜帮助5例横断面上不能确诊的痰液获得确诊.结论:CT三维重建可用于解剖性异常和痰液的诊断,对其它良性疾病主要是对病变的另一种形式的进一步显示.
作者:李惠民;于红;肖湘生;李成洲;刘士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2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其中4例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CT确诊输尿管结石95.3%(40/42);MPR图像质量分为好、较好、差,分别为66.7%(28/42)、23.8%(10/42)、9.5%(4/42).结论:螺旋CT结合MPR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及梗阻扩张的程度,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学淳;孙屹岩;安丰新;吴新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女,18岁.1个月前出现眩晕,头痛,伴有呕吐,间有视物模糊.查体未发现异常体征.CT显示:后颅窝正中略偏左见巨大圆形肿块,紧贴枕骨,约6.0cm×5.0cm,内见广泛不规则网格状钙化,高密度区CT值394Hu,网格中央CT值30Hu,肿块边缘清晰.灶周无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向上呈裂隙状,幕上脑室普遍性中等度扩张(图1),造影增强扫描,钙化网格间隙无增强(图2).CT诊断:后颅窝软骨瘤.
作者:任永祥;区携乐;罗汉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8FDG-PET对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诊断价值和显像特点.材料和方法:静脉注射18FDG后,对常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的26例FUO患者进行PET显像.结果:20例发现至少一处非生理性的FDG聚集,其中8例后证实为肿瘤,12例为感染或其他良性疾病;6例PET显像阴性,2例确诊为风湿,2例自行好转,1例未能确诊,1例肾癌为假阴性.结论:在其他各种检查方法均难以解释FUO的原因时,FDG-PET可以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张书文;田嘉禾;何义杰;丁勇;邵明哲;徐白萱;姚树林;张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5岁.肾移植术后5年,肾功能正常.长期服用环孢素和MMF等抗排异药物.2001年7月出现血尿,有时为肉眼血尿.多次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移植肾大小,形态,皮质回声、厚度及其内部血流分布均未见异常.肾动脉主干及皮质内小动脉的阻力指数在0.65~0.73之间.于2002年3月25日行MRI检查,发现移植肾下部实质内有一小圆形异常信号,直径约1.2cm,边界光整,T1W、T2W显示不均匀等信号灶.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许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国目前有近二千万听力残疾人士,其中有许多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而多导人工耳蜗的成功应用为帮助该类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克服听力障碍,重返有声世界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
作者:孙德国;曹殿波;徐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森林脑炎的临床表现曾有过报道,而森林脑炎的脑部MRI表现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总结我院2例森林脑炎MRI表现及诊断,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郝连旭;景雪燕;姚雪莺;丁建平;金竞琳;孟宪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汉族,41岁.生育1胎,哺乳1年.因左乳头反复感染破溃不愈合就诊,肉眼可见左乳头破溃红肿,能挤出少量红色液体,未能及包块.用DW-9100型医用远红外热像仪做远红外热像扫描,热图表现为左侧乳头、乳晕不均匀热改变,乳头、乳晕温度较对侧增高4.0℃,局部高温度达32℃,并可见异常血管影绕乳头1周,形似蝌蚪状,血管分型C型[1],乳头周边组织温度较对侧增高1~2℃左右(图1,2).
作者:任珊瑛;熊亚林;谌苏春;宋戈萍;李志红;崔玉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管介入与动脉灌注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97例.PTCD减黄术后34例留置了内支架,45例行TAIC.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支架组和无支架组、TAIC组和未(N)TAIC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差别.结果: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全部病例平均生存时间11.1个月.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5.4个月,无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8.8个月.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5.2个月,而N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7.5个月.结论:充分引流后的内支架留置术优于单纯引流术,而胆管介入配合TAIC能够延长生存期.
作者:卢再鸣;郭启勇;刘兆玉;廖伟;张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