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细胞肺癌的X线诊断27例报告

林勇;张娜;陈志凡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诊断, 线表现, lung carcinoma, 组织亚型, 平片分析, 病理对照, 表现分析, 学者, 文献, 复习
摘要: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的X线表现早在50年代初已见报道,60年代主要见于平片分析,70年代开始出现了X线病理对照文章,80年代有学者开始进行SCLC组织亚型的X线表现分析.本文通过分析27例SCLC的X线表现,结合复习文献,以深入地认识SCLC的X线表现.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细胞肺癌的X线诊断27例报告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的X线表现早在50年代初已见报道,60年代主要见于平片分析,70年代开始出现了X线病理对照文章,80年代有学者开始进行SCLC组织亚型的X线表现分析.本文通过分析27例SCLC的X线表现,结合复习文献,以深入地认识SCLC的X线表现.

    作者:林勇;张娜;陈志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淹溺后复苏2例报告

    我院ICU今夏收治淹弱后紧急复苏病员2例,均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勇;王大庆;胡建华;葛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改变与预后

    为了解轻、中、重型(包括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将我院1997年9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141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轻、中、重三组,分析原发昏迷时间和入院时GCS分级以及入院后48小时内血糖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胡开荣;刘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结核瘤89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有抬头趋势,脑结核瘤亦相应增加,其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改善其预后,现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54年6月至2001年5月以来47年间其收治的89例颅内结核瘤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蒋正方;游潮;冯国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致静脉炎40例

    前列腺素E1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血管扩张剂,由于其强大和确实的扩血管作用,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和重视.但是,在其强大的治疗作用的同时,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静脉炎就是其中突出的表现.作者总结了近两年来本院肾病内科因使用前列腺素E1所致的周围静脉炎4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厚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创伤性食管破裂3例临床分析

    创伤性食管破裂在基层医院常能遇到,多因饱餐后上腹部、胸部直接暴力损伤所致,极少数为医源性食道腔内操作损伤引起.由于常合并有其它脏器严重损伤,故早期极易误诊.甚至出现了典型的胸膜腔积液、积气和严重胸腔感染时方考虑到食道损伤,此时则已失去了早期修补裂口的时机,增加了并发症及死亡率.本文就我院近二年收治的三例食管损伤诊治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试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治方法.

    作者:李油山;任万武;王时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62例子痫患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体会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严重阶段,其发病原因迄今尚不清楚,对这类病人施行剖腹产终止妊娠仍为有效措施[1].现将我院近4年来62例子痫患者施行剖腹产的麻醉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辉;张素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外伤性截瘫1例

    患者,男、29岁,从高处跌落伴全身多处烧伤1小时入院.病员1小时前高空作业时,被迎面扑来的火焰烧伤,烧及面、颈部、左手前臂、右小腿,顿感烁痛难忍,几分钟后被爆炸的油罐气流冲击自15m高的高架上跌下,跌落过程中触及钝性物体而伤及胸部、腰部.

    作者:林超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半夏SOP研究与GAP基地建设简报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它是我国常用中药,也是有名的川产道地药材,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由于耕作技术的改变和常年采挖,半夏野生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半夏的需求,给国内外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绿色半夏药材,南充市政府向四川省政府递交了<关于申报优质半夏生产基地建设立项的请示>,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川北医学院联合申报了<半夏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研究>.四川省科技厅已经拨款资助<半夏SOP的研究>.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作者:白权;杨仕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甲状旁腺腺瘤导致泌尿系结石左右股骨病理性骨折1例

    秦××,女,28岁,因腰痛、双大腿痛四年,右下肢骨折1年,左下肢功能障碍2天入院.

    作者:曹礼庭;张敏惠;顾鹏;幸天勇;刘崇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Ribavirin)为一具有抑制病毒活性的合成核苷酸类衍生物,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有定氮法、旋光法[1]、HPLC法[2][3],前两种专属性差,而定氮法繁琐费时,HPLC法不适合生产过程中的快速分析.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与HPLC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唐志立;彭贤东;陈建勋;欧树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胃一层吻合加岛状胸膜瓣覆盖术治疗食管贲门癌21例报告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的手术方法各式各样,难免不发生吻合口瘘和狭窄,文献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3-5%[1],吻合口狭窄发生率0.5-4%[2].我院从2001年元月至2001年6月采用食管胃一层吻合加岛状胸膜瓣覆盖术治疗食管贲门癌21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痊愈出院,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亚君;林获;张建普;李富贵;郑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由于机械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多,颅脑损伤更为常见,仅次于四肢伤而居第二位,死亡率却居首位.密切床旁监护,是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玉琴;鲁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整体护理即由此而形成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推广实施;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于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易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躯体的痛苦及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对哮喘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干预措施.1998年10月以来,通过对45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光琼;汪淼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肝前门静脉胃肠外营养

    我院从1991年在传统的腔静脉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肝前门静脉胃肠外营养(简称肝前T.P.N)对消化道肿瘤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同时进行门静脉早期化疗25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宁;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消化道较常见的疾病,其溃疡反复发作,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溃疡出血,促进溃疡愈合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我们收治了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36例,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翠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患者男性,18岁,因发热、剧烈右侧胸痛、咯血而入住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提示右下肺少许渗出性病变,疑诊右下肺炎并反应性胸膜炎,给予抗炎治疗3天后,胸痛消失,随之出现双下肢肿胀、呼吸困难,查体发现双侧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复查胸片提示双侧胸腔中等量积液,给予抽胸水治疗,双侧均为血性胸水,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一周,效果不佳,并出现双下肢肿胀而转入我院.

    作者:陈绍平;汪淼芹;邹光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36例报告

    食管、贲门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其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因无法进食而使患者非常痛苦,食管癌手术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恢复食管的通畅,解决病人的进食问题;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致患者仍然进食困难,甚至无法进食,造成病员营养障碍,是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对36例吻合口狭窄的分析,结合国内各种文献对该并发症的报道,旨在探讨引起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加强认识,减少其发生.

    作者:徐迅;何涛;陈荣荥;刘昌平;蔡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切开挂线皮桥旷置治疗马蹄型肛瘘临床疗效观察

    马蹄型肛瘘常因瘘道多,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成为近年来肛肠外科研究的热点.我科1997年以来,对50例马蹄型肛瘘采用切开挂线皮桥旷置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德才;王惠君;商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狼疮性肾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策

    狼疮性肾炎(LN)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它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和严重的内脏损害之一.临床表现较复杂,加之患者对该病认识的不足,发现该病时均属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认识的提高,免疫学检查的普及,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成功率均大大地提高.

    作者:余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