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1例的MRI表现

刘洁华;高建津;仇恒志;闵志军

关键词:肾肿瘤, 下腔静脉, 癌栓, MRI
摘要:1病历简介患者,男,64岁.间歇性无痛全程肉眼血尿8个月入院.发病来体重减轻.查体:右肾区轻压痛.超声检查:右肾中下极可见124mm×66mm×86mm形态不规则,中低回声不均匀的肿物,其内可见斑片状不规则的无回声区.集合系统内可见无回声区,大小47mm×27mm.下腔静脉内可见57mm×33mm×29mm中等回声团块.腹腔可探及腹水暗区,大液深60mm.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对25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单发病灶18例,多发病灶6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平扫检查25例在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20例中17例病灶呈明显团块状增强,2例病灶轻度增强,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3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呈线样及小结节样增强,增强程度较均一.结论: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信号强度及增强方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梅丽;崔世民;刘红军;秦进喜;韩彤;李涛;刘力;雷静;阎晓玲;孔繁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重度脑积水1例

    1病历简介孕妇,女,21岁.停经38周,下腹部阵痛5小时来诊.超声检查:采用PV-6000超声仪,腹部常规扫查.宫内显示单胎,双顶径14.5cm,两侧脑室明显扩大,显示为大片透声暗区,脑组织被压变薄(图1),侧动探头可见脑中线强回声在暗区中漂动(图2),胎儿躯体短,胎心152次/min,胎动缓慢.超声提示:胎儿重度脑积水.

    作者:马莉;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二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30例

    胎儿颜面部畸形包括眼、耳、鼻、唇、上、下颌骨等器官的畸形.本研究对产前超声诊断,并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的30例胎儿颜面部畸形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姜立新;吕国荣;陈晓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4圈1例

    1病历简介孕妇,23岁,第一胎,孕40+5周待产.彩超检查示:胎位RO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9.4cm,股骨长7.2cm,胎盘附着前壁,Gr-Ⅱ级,羊水平均深度约4cm,脐动脉S/D=2.16,颈前见四个脐带切迹,彩色多普勒显示4个脐静脉断面及8个脐动脉断面(附图),并且4个脐静脉断面内为同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1)宫内孕单胎活胎;(2)胎儿脐带绕颈4圈可能.当天剖宫产证实胎儿脐带绕颈4圈.

    作者:徐加英;杨雪鹰;徐益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误诊浆膜下子宫肌瘤为卵巢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17岁,未婚.因下腹痛3天,发烧、恶心为主诉入院.体温38℃,P90次/min,R18次/min,BP14/10kPa.肛诊:可触及胎儿头大小的肿物,质地中等硬,活动受限,右侧有触痛,压痛、反跳痛(+),左附件未发现异常,子宫大小正常,活动良,外阴有少量阴道流血.

    作者:邓华;邵雪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转移癌并产气性肝脓肿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68岁.发热多汗半月,经当地医院头孢菌素治疗5天无效而入院,收住我院呼吸内科,否认糖尿病史.体温38~39.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1×109/L,中性:0.82,绝对值:6.9×109/L.大便粘液少许,血便(±),涂片查抗酸杆菌(-),血糖餐后1小时:17.61mmol/l(正常值:7.7~8.9mmol/l).全血普通培养及鉴定:无菌生长,厌氧菌培养及鉴定:无厌氧菌生长.X线胸片诊断:左下肺炎并少量胸腔积液.

    作者:张海;李莹;孙枫;吴瑛;鲍世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观测左心功能不全与肺静脉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观察肺静脉内径变化在诊断左心功能不全时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229例左心功能不全时肺静脉显示率及内径变化规律并与X线胸片右上肺静脉的显示率及肺血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肺静脉显示率超声心动图显著高于X线胸片.左心功能Ⅲ-Ⅳ级时肺静脉内径明显增宽≥1.25cm.结论:左心功能轻中度减退不引起肺静脉内径变化,当肺静脉内径≥1.25cm可作为超声诊断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指标.超声心动图观察肺静脉诊断左心功能不全优于胸片.

    作者:刘守莲;武连芬;蒋士良;朱维平;别琳;庞坤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分辨力CT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CT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活检/临床治愈证实的肺结核病76例.全部病例均做了胸部平片和HRCT扫描,其中24例做了CT增强扫描.结果:HRCT能够发现平片和CT常规不能或不能全部显示的许多征象,如小叶中心分布的气腔结节,小气道结节(树芽征),肺间质异常和马赛克灌注等.结论:HRCT能够对肺结核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蔡洪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MRI诊断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行CT和MRI检查.36例非出血性挫伤灶中,位于胼胝体16例,脑干8例,小脑蚓部2例,放射冠8例,内囊4例,额、颞叶20例.CT扫描仅2例(5.6%)显示出低密度灶.MRIT1WI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MRI是诊断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佳的影像学手段,对临床正确诊断本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贵昌;李文进;周平;陈清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99mTc-硫胶体监测移植肾后急性排异的再评价

    目的:重新评估99mTc-硫胶体(99mTc-SC)显像在移植肾急性排异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改进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对140例移植肾患者的99mTc-SC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避免骨髓影像的干扰,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镜相法,并对其中20例显像作镜相法和常规法的对比研究.结果:99mTc-SC显像(常规法)诊断急性排异的灵敏性84.8%,特异性80.0%,准确性82.1%;使用OKT3的患者的假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虽然OKT3增加了假阳性的发生率,但99mTc-SC显像仍是目前鉴别诊断移植肾急性排异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佳方法;镜相法尚无法替代常规法,但可作为常规法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陈黎波;李方;景红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节育器移位膀胱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8岁,汉族.置宫内节育器4年,腰酸、下腹痛半年,来我院就诊.1998年9月月经后置宫内节育器后,无特殊不适.于2000年2月因怀孕5个月行引产术,同年9月又因早孕6周+行人工流产术,当时并未取出节育器.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下腹坠痛伴尿频、尿急,小便时疼痛加剧,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妇检: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可,于膀胱区有明显压痛,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作者:宋戈萍;衡伟;朱爱荣;王艳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硫腺苷磷酸化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甲硫腺苷磷酸化酶(5'-Methylthioadenonine Phosphorylase,MTAP),EC:24.2.28,初缩写为MSAP或MTAPase,是嘌呤和甲硫氨酸合成补救途径中一个关键的酶[1],属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家庭2的成员之一,其活性形式是同源三聚体,有碱基、甲硫核糖和巯基/磷酸结合位点.MTAP在正常细胞和组织中表达很丰富,但在人或鼠来源的多种恶性细胞系和人类多种肿瘤如乳腺癌[2]、白血病[3]、骨肉瘤[4]、口腔癌[5]、子宫癌[6]和肺癌[7]等中有较高频率的纯合性缺失现象.

    作者:李邦印;张开泰;吴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470例乳腺X线摄影技术探讨

    乳腺疾病是女性好发病之一,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不断增加趋势.影像学检查是早期检出、诊断的关键[1].优质的乳腺摄影是准确诊断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研究1470例乳腺X线摄影技术,以期提高摄影质量.

    作者:宁瑞平;王延林;陈巨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MRI诊断急性弥漫性肾盂肾炎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53岁.有糖尿病病史多年.近1周先后出现发烧、腰痛、腹胀、呕吐,无尿频、尿痛,尿呈红黄色.查体:体温37.5℃,精神萎靡,右肾区有叩击痛.余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赵树军;宋风臣;孙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红外热像图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图对乳腺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33例单侧乳腺病变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病变53例,良性病变80例)术前进行红外热像图扫描.分析热像图像,并记录病变区温度(T)及其与周围区的温差(△T1),患侧乳头、乳晕及全乳与对侧相应区域的温差(依次△T2,△T3及△T4).结果:乳腺癌患者T、△T1、△T2、△T3及△T4值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0.6%(48/53);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8.8%(71/80).其良恶性鉴别诊断总符合率为89.5%.结论:红外热像图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潘晓芳;杨秀梅;赵新华;张海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创伤性膈疝误诊为血气胸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45岁.因农用机动三轮车翻车致胸部受伤,胸痛、胸闷、呼吸困难2h于2002-10-02入当地医院.查体:体温36.3℃,脉搏112/min,血压13.3/9.3kPa(100/70mmHg),呼吸28/min.左侧胸廓低平,呼吸动度减低,该外侧可触及骨擦音,第3肋以下叩浊,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示1~6肋骨外侧骨皮质断裂、重叠、成角畸形;左下肺野见一13cm×12cm圆弧形致密影,呈抛物线状,其上缘清楚,与侧胸壁呈锐角;纵隔气管及心影向右移位(图1).

    作者:孙江泰;楚世魁;戴文成;杜铭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肠间质细胞肉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35岁.上腹饱胀不适1个月余,伴阵发性疼痛,纳差,乏力.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左肋缘下可触及一约7cm×8cm肿块,质韧,固定,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12.4×109/L,RBC 2.53×1012/L,HGB 61g/L,白蛋白22g/L,大便色黑,潜血(+++),AFP>400μg/L,CEA 7.9μg/L.CT:于结肠左曲见一巨大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截面9cm×7cm,密度不均,边界尚清,结肠腔狭窄变形,增强扫描肿块轻度增强(图1);肝脏内见多个大小不一球形低密度影;腹腔内并见多个肿大淋巴结.CT诊断:结肠左曲恶性肿瘤(不除外肠外源性),伴肝及腹腔淋巴结转移.DSA示:肠系膜下动脉之左结肠动脉显著增粗,供血于一巨大肿瘤,呈浓染色,静脉早显(图2).

    作者:李强;张海霞;赵洪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纵隔良性畸胎瘤的CT诊断(附29例分析)

    目的:评估CT对纵隔良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29例纵隔良性畸胎瘤的CT表现.结果:29例纵隔良性畸胎瘤中,位于前、中、上纵隔27例和前、中、下纵隔2例,囊性20例,囊实性7例和实性2例.肿瘤内含脂肪15例,钙化12例,侵犯邻近肺组织7例和胸腔积液4例.结论:CT对纵隔良性畸胎瘤能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

    作者:覃峰;陈巨坤;龙行安;申国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超声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分析1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李馨;杜文华;周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征,颈动脉因其解剖位置固定、表浅,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1].本研究采用二维超声检测191例临床怀疑或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观察多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IMT的关系,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波;智光;徐勇;杜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