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程流泉;欧阳忠南;孙金烈;杨德进;董善国;熊宏柯;颉灵珍;荀燕萍

关键词:肝脏, CT, 灌注成像, 门静脉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5只小型猪,分别以2.5ml/s×5s,2.5ml/s × 10s的方式静脉团注60%泛影葡胺,1张/s的速度,电影方式连续扫描60s,通过增强曲线分析肝脏实质、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到达峰值时间(PTT)、上升段斜率和增强峰值.结果:腹主动脉的PTT、上升段斜率和增强峰值,门静脉的增强峰值和PTT,肝实质的PTT在两种注药方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门静脉和肝实质的上升段斜率,肝实质的增强峰值在两种注药方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脏实质和门静脉的上升段斜率是相对稳定的参数,是肝脏CT灌注分析的重要指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横结肠系膜纤维瘤病1例超声表现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2岁.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余伴腹痛入院.体格检查:腹部以脐为中心可触及一10cm×10cm大小包块,质偏硬较固定.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未叩出腹水征.超声检查:脐周围腹腔内可见一11.3cm×4.8cm×9.3cm实性不均质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此包块内可见肠管样回声,肠壁厚处约8.7mm,该包块与腹壁粘连,不随呼吸运动而移动,相当于升结肠处肠管可及远端肠管见扩张.包块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附图),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脐周腹腔内实性不均质包块伴腹壁浸润,考虑为肠管系膜占位病变伴腹壁浸润.

    作者:童陶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9mTc-MIBI心肌断层定量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体外反搏促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99mTc-MIBI心肌血流断层定量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促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及改善心肌血供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2只闭胸式心肌梗塞模型犬均分为对照组和EECP治疗组,99mTc-MIBI心肌断层定量显像在术后4~6天及第6周实验结束时进行,计算心肌缺损分数(DF)及心肌挽救分数(MSF=首次显像DF-后次显像DF).结果:EECP组心肌显像有83.3%(5/6)的实验犬治疗后心肌缺血改善,而对照组仅1只(16.6%)好转,且MSF值呈负值.冠脉造影与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表明EECP组冠脉侧枝开放数量及阳性染色区域面积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本文结果提示EECP治疗有助于增加心肌组织的侧枝循环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的作用.

    作者:梁宏;伍贵富;李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超引导穿刺应用抗生素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

    深部脓肿包括腹(盆)腔脓肿、腹膜后脓肿以及手术后伤口深部形成的包裹性脓肿,临床表现为:大多数患者发热,脓肿周围压痛;临床上应用大量抗生素后,患者体温可恢复正常,但脓肿周围仍有压痛.我科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并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治疗108例深部脓肿,疗效满意.

    作者:徐颖;吴爱顺;王巧玲;杨咏梅;邹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人正常小肠CT表现

    目的:评价成人正常的小肠CT表现.材料和方法:以口服水为对比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健康人群28例,分别测定非增强期、增强期(动脉及门脉期)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CT值和肠壁厚度.结果:小肠CT值在非增强期分别为十二指肠49±2Hu、空肠47±3Hu、回肠50±2Hu;而增强期中,动脉期三者CT值分别为125±5Hu、127±4Hu、125±5Hu,门脉期为114±3Hu、114±3Hu、112±4Hu.非增强期与增强期的CT值有统计学差别,而动脉期与门脉期则没有差别.各小肠壁平均厚度大多数在3mm内.结论:本组资料显示了成人正常小肠的CT表现,在对小肠病变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文明;张诗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例胸腺瘤的超声表现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9-09~2000-08经X线胸片、CT及病理证实的3例胸腺瘤的超声声像图.1病例资料例1男,46岁.因胸闷、明显消瘦伴咳嗽1个月余就诊.超声示胸骨后实质性低回声欠均质团块,大小约5.6cm×4.6c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未见包膜回声(图1).X线胸片示右前中纵隔疑及肿瘤.CT示右前中纵隔肿块灶,考虑胸腺瘤,部分有恶变倾向.手术见右前中纵隔处12cm×8cm × 7cm肿块,呈结节状.病理报告为右纵隔恶性胸腺瘤,侵及包膜外组织.

    作者:丁晓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全部病例均行X线、B超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行MR和血管造影各1例.结果:X线:肾影增大、肾结石和肾盂肾盏的形态改变.B超:肾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结石和肾周改变.CT:肾实质内单/多发靠近肾盂肾盏囊实性占位,增强后实性部分增强;多合并结石;病变常向肾外发展;患肾功能受损.结论:CT的影像学价值较X线和B超高.定性须密切结合临床,尿泡沫细胞有确诊意义.

    作者:苑任;韩萍;史河水;戴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胆脂瘤非典型MRI影像表现3例

    1 病例简介例1女,26岁.农民.主诉头痛、头晕2个月,听力下降1个月,视物模糊10天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胀痛伴头晕、恶心,呕吐1次,未予诊治.1个月后出现听力下降,四肢无力,入院前10天头痛加重,视物模糊.查体除双眼视神经乳头水肿外,未见明确神经系统受损的定位体征.CT平扫示:右小脑半球内均匀高密度肿物,CT值107Hu.MRI平扫示:右小脑半球内肿物大小约3.6cm×3.0cm×4.0cm,呈等T1、短T2信号,边界清楚(图1,2).增强扫描该肿物未见增强.

    作者:刘占标;刘英祥;宋铁雄;王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四脑室内脑膜瘤1例

    脑室内脑膜瘤并不常见,其中大多数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和第三脑室,严格位于四脑室内的脑膜瘤极其罕见.1990-01~200-10间我院仅发现1例,1938~1999年国外文献共报道16例1,年龄22~72岁,平均43.5岁,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影像及病理特征.

    作者:王磊;于春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球部乳头状腺癌伴水平段憩室1例报告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少见,发生在球部更少见,我院遇见1例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75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10年,近2月体重明显减轻,近1周来症状加重,呈阵发性剧痛,无发热、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曾在外院诊治,未见明显好转于2000-11-10入我院.曾于1976年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黄鹏远;马昌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MRI MnDPDP增强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MRI MnDPDP增强不同延迟时间成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6例HCCs行MRI MnDPDP增强研究.静脉滴注MnDPDP结束后5min开始每隔5min成像1次,直至40min;第二天行延迟24h成像.成像序列为SE T1WI和FMPSPGR T1WI.对不同延迟时间图像的信噪比(S/N)、对比度噪声比(C/N)及病灶显示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不同延迟时间图像的S/N无统计学差异.(2)5~25min图像肝与HCC之间C/N高于30min以后图像(P<0.05).(3)病灶显示率和定性率均以延迟24h高(92.7%),但各组图像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MnDPDP增强MRI的HCC显示率和定性率均以延迟24h图像为佳.

    作者:汪登斌;周康荣;陈克敏;陈憩;展颖;唐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张力消化道CT与MR成像诊断胃肠道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用低张力检查诊断428例消化道,并与1012例普通扫描进行了对比研究,病变者均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1)低张组明显提高了解剖显示能力(P<0.05);(2)低张组提高了消化道病灶的定位准确性(CT提高28.7%、MR提高19.2%;P<0.01);(3)低张组显著提高了消化管病灶的定性可靠程度(P<0.01);(4)有助于消化道毗邻结构的显示(P<0.05);(5)仅9.6%有轻中度低张药物反应,无需处理.结论:低张力消化道的CT与MR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安全、易行,应予肯定和推广.

    作者:张凌;解云川;张泽明;张均;汪义成;王智清;张其林;金斌;龙晓君;李林霞;邢鹏环;罗明凤;邓强民;王奉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9mTc-MIBI显像诊断肺癌的临床研究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X线、CT或支气管镜为其主要诊断手段.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肺部肿块早期定性诊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61例X线或CT显示肺部肿块的患者行99mTc-MIBI显像,并与支气管镜、针吸细胞学、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以评价99mTc-MIBI显像对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赵新明;李保庆;王建方;魏兰秀;李德志;徐芳;孙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Meckel-Gruber综合征1例

    1病历简介女,32岁,25岁结婚.1993年足月顺产1女婴,现健康.1998年8月孕28周经B超诊断胎儿为多发性畸形:脑膜膨出;多囊肾而行引产.本次孕22周,产科检查:宫体中位,平脐,触及胎动,胎心140次/min.超声检查:胎头BPD49mm,颅骨光环欠完整,枕后部骨质回声连续性中断,局部向外突出一囊状结构,大小为16mm×10mm(图1).双肾增大,右肾为明显,肾内部呈现疏松海绵样回声,中央集合器回声消失(图2),

    作者:薛建设;刘玉明;林富界;庄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超误诊宫颈胚胎残留物为盆腔包块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7岁,已婚未育.10天前因妊娠3个月在外院先后行两次人流术,术后阴道出血至今,有血块无烂肉样组织排出,入院当晚突然出现阴道大出血致晕厥而入我院.查体:贫血貌,精神倦怠.体温37.8℃,下腹部腹肌轻度紧张,有压痛,可疑反跳痛,查血常规:RBC计数3.7×1012/L,WBC计数10.4×109/L,N:0.73.尿妊娠反应弱阳性.门诊以(1)子宫穿孔?(2)失血性贫血收住.B超检查:子宫稍大,包膜光整,宫腔内膜回声模糊,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宫颈处显示不满意,于子宫直肠窝处探及一4.5cm×4.0cm×4.2cm实性为主混合性包块,其内部回声较强不均质,与宫颈分界不清,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提示:(1)子宫未见明显异常;(2)盆腔包块(炎性或是凝血块可能).

    作者:屈维刚;马晨霞;陈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红外热像仪诊断肩周炎的临床意义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滑囊、肌腱、腱鞘、韧带等广泛性退行性改变所致的无菌性反应性炎症.常因受寒、劳损或创伤而发病.既往本病多凭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缺乏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为了探讨对该病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本文总结了应用WP-95型红外热像仪检测29例正常人及126例肩周炎患者的有关资料.

    作者:李炜;邓干初;刘远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尿道狭窄

    尿道逆行造影是诊断尿道狭窄的常用手段,但因其不能精确估计狭窄长度及操作时医生和患者均要接受X线照射,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更好的诊断方法[1,2].1988年McAninch等首次报道了超声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尿道超声技术是诊断前尿道狭窄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管玲;岳中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超误诊子宫圆韧带囊肿为股疝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1年,且有增大趋势.既往无反复发热史.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一),腹部无阳性体征.外科体检:右侧腹股沟见一3cm×4cm肿块,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固定,无触痛,无拍击冲击感.外科拟诊为股疝,要求行超声检查;WBC 4.0×109/L.应用ATL超9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0MHz,于腹股沟该包块区多切面扫查见一长条形液性暗区团块大小为5.6cm×2cm×2cm,后方有增强效应.

    作者:刘秋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外伤性心脏穿孔致假性室壁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3岁.3个月前,左胸部被刀刺伤,刺伤后即出现心包填塞症状,曾在当地医院行心包内血块取出术,但术后常有活动后气短现象,因而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用日本东芝POWTY VISION6000,探头频率为4.2MHz,常规体位扫查见:左室内径增大为5.0cm,右室内径为1.7cm,左房内径为3.3cm,右房内径为3.0cm,左室后壁厚度1.04cm,室间隔厚度0.6cm,主动脉内径3.23cm,肺动脉内径1.92cm.房间隔连续完整,左室壁近心尖处回声中断0.6cm(图1).

    作者:尹鸿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USPIO粒子造影剂及其应用

    1 USPIO的理化及生物学特征超小型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ltrasmall Superparamagntic lron Oxide,USPIO)是一种新型的MR造影剂.代表产品有Combidex(AMI-227),它主要由非化学计量的Fe3O4磁性单晶体组成,外面包裹低分子量葡聚糖.电子显微镜和X线衍射研究表明,其内核平均直径为5nm,整个水溶性粒子的直径为20nm.在37℃,0.47T拉摩尔频率为20MHz的条件下,它的纵向弛豫率R1为231 mmol-1s-1,横向弛豫率R2为531mmol1s-1.放射性核素59Fe标记AMI-227的大鼠试验表明,其半衰期(T1/2)为81min,可生物降解成为机体的储备铁[1,2].

    作者:刘岘;许乙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幽闭恐怖症患者MRI扫描的心理治疗初探

    磁共振成像(MRI)在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瞩目,但幽闭恐怖症患者因对封闭空间的恐怖而常常不能完成此项检查,国内相关报道亦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8-10~2000-10经临床确诊的幽闭恐怖症15例患者的MRI扫描资料.1材料与心理治疗方法

    作者:闫东;马林;吴焕阁;孙连营;冯俊杰;刘宝刚;曹大海;李硕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