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双胎纸样儿1例

徐加英;韩绯;殷妮娜

关键词:纸样儿, 超声诊断
摘要:1 病历简介孕妇,23岁,第一胎,孕2、4、6、8个月时分别在卫生院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双活胎.孕38周时因胎膜早破来本院住院,超声检查示:胎位LO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经8.3cm,股骨长6.5cm,胎盘附着子宫前壁Gr-II级,羊水平均深度约3cm.提示宫内单活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囊腺癌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7岁.肛门坠胀不适2个月,大便次数增加20天.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坠胀不适,便后无缓解.近20天来大便变细、次数增多,日达4~5次,无脓血便及粘液便,无腹痛腹胀,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体检:神清,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

    作者:宛四海;宋金钧;傅森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RCT诊断眼眶底壁骨折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CT(HRCT)诊断眼眶底壁骨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眼钝力伤患者进行横断+冠状高分辨力CT扫描,进行图像对比分析.结论:105例患者中41例有眼眶底壁骨折,其中眶内下壁骨折15例,眶下沟骨折16例,眶底前缘骨折10例.合并眶内容物疝出25例,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4例,眶下神经管或眶下孔骨折5例,鼻泪管骨折2例.结论:HRCT冠状扫描显示眼眶底壁骨折优于横断扫描.眼眶底壁骨折HRCT诊断除应仔细观察骨折类型以外,还应充分估计眶下神经、窦口-鼻道复合体及鼻泪管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黄立新;丁世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直肠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在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经直肠超声对2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并与体表超声进行比较.结果:经直肠超声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显示率明显高于体表超声.结论:运用经直肠超声进行扫查,有利于提高病灶显示率,是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平;李瑞珍;朱文晖;罗卓琼;刘力;肖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计帧法测定冠状动脉血液流速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计帧法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TCA治疗,用计帧法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帧数,结合IRA长度测定血流速度,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心功能,观察帧数、血流速度和心功能、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IRA帧数为29.78±16.32,血流速度为134.58±47.57mm/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IRA帧数呈负相关(r=-0.64),LVEF和IRA血流速度正相关(r=0.74).住院期间有心脏不良事件组和无不良事件组间IRA帧数和血流速度有统计学差异(25.7±7.8和51.9±18.2;167.2±36.7和105.8±30.8),多元回归分析发现IRA帧数及血流速度和心脏不良事件有良好的相关性(OR =-1.73,95%CI=-1.34~-2.23, OR =2.41,95%CI=1.95~2.83).结论:计帧法测定IRA帧数和血流速度是一种简单、客观定量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其结果和心功能、临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王立军;韩玮;杜洛山;盖鲁粤;刘宏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8F-FDG PET显像在健康查体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18F-FDG PET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健康查体为目的行18F-FDG PET检查者367人的资料,定性与半定量法(SUV值)分析PET图像,并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PET显像阴性者260例(70.8%);阳性者107例(29.2%),其中良性病变99例(27.0%),恶性病变8例(2.2%).结论:18F-FDG PET显像在正常健康查体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勇;田嘉禾;陈英茂;曹丽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后下纵隔囊性淋巴管瘤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40岁,既往身体健康.体检时胸透发现右下肺内肿物.拟诊右下肺肿瘤入院.查体:一般体检及化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X线正侧位胸片,右下胸腔与膈面交界处见一圆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的7cm×5cm大小肿块影.侧位该肿块靠后与后胸壁及膈紧密相连.

    作者:王岩红;蔡玉;刘大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Mirizzi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Mirizzi综合征,又叫肝管梗阻综合征,是一种缺乏典型表现的、以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肝总管狭窄或阻塞,并发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

    作者:袁芳;吴新淮;尹致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巨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大部囊变1例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大小不一,直径在3~5cm的居多数,据统计29%伴有囊变,表现为巨大囊变的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坚;赵廷强;白友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腔先天性小肠异位性囊肿1例

    先天性小肠异位性囊肿即肠源性囊肿,较少见.文献中常有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报道,但腹腔先天性肠源性囊肿报道较少,本文介绍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先天性小肠异位性囊肿1例.

    作者:刘素清;廖军;张运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脊前动脉闭塞综合征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随后胸部以下感麻木,不能行走.体查:体温36℃,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2kPa.自胸部肋缘下平面始皮肤痛觉较差,触觉尚可.四肢未见异常不自主运动,肌肉无萎缩,肌张力及共济运动未见异常.左侧下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腰穿压力21kPa.脊液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潘功茂;夏云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影响TA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因素

    目的:探讨肝癌病灶血供状态等因素对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AE治疗的81例肝癌患者病灶血供状态、有无动-静脉瘘形成和病灶大小对TAE生存率的影响;分析不同血供状态、病灶大小的不同碘油用量.结果:富血供病灶者,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53%、48%;中等血供病灶者,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62%、59%;少血供病灶者,6、12、18个月生存率均为75%.直径小于5cm的肿瘤2年生存率可达83%;动-静脉瘘的存在对生存率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中等血供病灶和少血供病灶生存率高于富血供者;动-静脉瘘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直径小于5cm肝癌的TAE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盛复庚;贾楠;陈博昶;杨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诊断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技术诊断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7例临床不能触及,而X线片上显示的乳腺微小病变,通过X线立体定位穿刺,放入钢丝定位后指导外科切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7个乳腺病变,恶性病变7例,其中T0期3例,T1期4例;良性病变20例,含慢性囊性乳腺病10例(其中合并导管上皮异型增生及上皮增生活跃各3例),小叶增生3例,慢性炎症3例,腺纤维瘤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错钩瘤1例.结论:立体定位细针活检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捷;孙国平;彭东红;王国红;周冬仙;傅建民;麦沛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价值比较

    阴道超声和宫腔镜作为检测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规检查手段,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收集1999年6月~12月期间行两种检查的患者对其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价值作比较.

    作者:谢晴;雷小莹;方镇冰;郑瑜;张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变换头架角度自然拉伸颈椎轴位CT扫描

    在第6、7颈椎的轴位扫描中,常常遇到因两侧肩关节对X线吸收量的增加(图1),引起图像伪影与CT值偏低等现象(图2,3).特别是矮胖患者,该现象将影响至颈5椎体的轴位扫描.

    作者:叶林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长期疗效

    目的:评价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对14例发病在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灌注治疗.血管再通程度根据TIMI 分类.临床结果评价在溶栓后30d进行,根据Modified Rank Score (MRS)分为好结果(MRS 0~Ⅲ)、差结果(MRS Ⅳ~Ⅵ)两类.结果:7例患者为TIMI 0~Ⅰ,溶栓后6例患者部分/完全再通,1例未再通;另7例患者为TIMI Ⅱ, 溶栓后除1例外均完全再通.溶栓后30d,14患者中12例为好结果,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脑出血.经平均18个月的随访(0.5~2a)12例生存患者均为好结果.结论:动脉溶栓对发病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可行安全的,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对溶栓前脑动脉未完全闭塞患者长期效果尤佳.

    作者:张青;金征宇;黄一宁;杨宁;刘巍;潘杰;崔丽英;高山;叶健;徐蔚海;陈君;戴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恶性肿瘤5例误诊分析

    胃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左右,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不足20%.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存活时间、生存质量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我院5例胃恶性肿瘤误诊的情况加以分析,以便提高认识,吸取教训.

    作者:张文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B超诊断腹膜后单侧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36岁.自幼睾九右侧缺如,但体健.近期觉右下腹有一包块,增大迅速而就诊.

    作者:屈维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X线检查体内携带毒品3例

    随着我国加大打击贩毒、吸毒的力度,毒犯的贩毒方法也在不断翻新.为了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贩毒者采取口服法体内携带毒品,一种是用塑料薄膜包裹,另一种是用乳胶材料(安全套或手术手套)封装,试图逃避公安人员检查.现就经过我院检查出的案例作一报道.

    作者:杨永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PET、RT-PCR、IHC方法检测肿瘤转移灶的比较

    目的:评价PET、RT-PCR、IHC三种方法检测肿瘤转移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进行FDG-PET全身扫描、骨髓组织标本的RT-PCR、IHC检测.结果:PET、RT-PCR、IHC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1.8%、72.7%、54.5% .PET、RT-PCR检测转移灶的灵敏度均高于IHC;PET与RT-PCR之间无差别,但是FDG-PET能显示病灶的位置和范围.结论:FDG-PET是一种对肿瘤转移灶有价值影像学检查.

    作者:丁勇;田嘉禾;杨武威;张书文;尹大一;姚树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核素显像与超声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对48例缺血性心肌病(CAD-CM)的核素显像与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种影像检查对缺血性心肌病诊断的价值.

    作者:周雯;栾兆生;彭勇;苏玉文;谷青;王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