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耀;彭光明;罗正益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PDA后残余分流对溶血的影响.材料及方法:分析6例PDA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者(溶血组)即时残余分流、肺动脉显影程度及浓度、堵塞器位置.随机抽取10例封堵术后无溶血者对照分析(对照组).结果:溶血组术后主动脉造影示主肺动脉全程及肺动脉窦显影,中、远1/3段显影浓度与降主动脉相当.对照组肺动脉窦均无显影,3例主肺动脉无显影;4例远1/3段浅淡显影;3例远1/3段显影浓、近、中1/3段显影淡.结论:残余分流量大是术后机械性溶血的重要原因,正确选择堵塞器大小及准确置入是佳预防方法.
作者:杨向太;李国业;陆骊工;张智伟;李渝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者,女,59岁.20天前因咳嗽、胸闷、气短来院检查.X线胸片发现右上纵隔占位病变人院.查体:左侧销骨上窝可触及边缘光滑包块,约3.0cm×2.0cm.颈软,气管略右偏,左侧甲状腺增大,颈静脉不怒张.双侧胸廓对称.X线食道钡透拍片示中上纵隔内巨大梨形占位,边缘光滑锐利,内部密度均匀,食道受压管腔变窄、粘膜聚集无破坏,食道前壁达胸椎体前缘,气管受压右移.CT平扫:左侧甲状腺增大并延伸到胸骨后,边界清晰,内部见点状钙化影,其向下2.0cm层面见中上纵隔内椭圆形略低密度肿物,位于胸椎前方,经气管及食管之间突向右侧,肿物边缘光滑,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为27Hu.肿物与左侧胸骨后甲状腺肿有明确界限(图1).
作者:刘智明;卑贵光;吴春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对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肾癌中8例囊性肾癌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囊性肾癌中,肾盂移行细胞癌6例(包括2例同侧肾脏三原发癌和双原发癌),肾胚胎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例.本组误、漏诊分别为脓疡型肾结核、肾多发性囊肿、重度肾积水、巨大肾盂旁囊肿、脓肾.病理检查均为巨大多/单房囊性肿物,囊壁增厚或薄厚不均,囊腔内为坏死组织碎屑和新鲜/陈旧性出血,部分肾盂、肾盏壁充满0.5~1.5cm大小不等乳头状肿瘤.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改变,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漏诊的关键.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CT仿真内窥镜(CTVE)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与方法:9例18支颈动脉行CTA、CTVE、MRA、DUS检查,3例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TA:螺旋CT扫描,层厚3mm,螺距1.0.大密度投影(MIP)及遮盖表面显示法(SSD)3D血管重建.CIVE:导航系统行颈动脉C1VE成像.结果:颈动脉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3支,重度狭窄4支,5支正常.显示斑块、附壁血栓13支.8支颈动脉与DSA对照7支相符.3例手术所见与CTA对比一致性较好,术后狭窄解除,斑块消失.结论:CTA能准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显示斑块.CIVE能观察狭窄管腔内部形态及斑块.
作者:鲁晓燕;张挽时;王东;时惠平;熊明辉;宋云龙;喻敏;方红;杨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65岁.腰疼加重伴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1个月,由外院转入,患者于2年前因腰腿疼痛,曾手术治疗,诊断腰椎3“骨髓炎”.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站立行走,全身浅淋巴腺不肿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感觉减退,肌力0-1级,病理反射未引出.化验检查:血色素90g/L白细胞17×109/L,中性0.72,淋巴0.27,血沉70mm/h.尿镜检(),尿蛋白少量(+).X线胸椎片示:第10胸椎略压缩,椎体后缘、椎弓根模糊不清,椎间隙不狭窄,并见第9~u胸椎两侧有梭形软组织影.
作者:刘苏;高英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服用硫酸锌前后的肝脾声像图变化.材料和方法:肝豆状核变性患者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19~45岁.超声观察其肝、脾声像图特征,给患者长期口服硫酸锌,每次剂量200~400mg,每日3次.分别于服药后3个月、6个月、1年(长期随访6个月1次)复查肝脾超声情况.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经硫酸锌治疗后其门脉高压征可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肝脏异常回声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B超检查可作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诊断及药物疗效判定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马晓芹;魏晓兵;苏荣;王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长巨脑动脉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对13例患者的MRI表现、DSA或MRA显示的异常血管分布和形态进行分析.结果:MRI能够显示位于桥前池、鞍上池等处粗大的血管流空信号、病变压迫的确切部位(颅神经、脑干、颞叶内侧)、脑缺血灶以及伴随的脑动静脉畸形.无以往的出血表现.血管造影显示延长、增宽和扭曲的脑血管,8例发生在椎-基底动脉,2例发生在颈动脉,3例两系统同时受累.有1例伴有一侧颈动脉闭塞,另2例分别伴发脑动静脉畸形和多发脑动脉瘤.结论:MRI和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对该病进行全面评价.
作者:余新光;姜金利;周定标;许百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男,8岁8个月.因生长迟缓5年就诊.每年增长速率小于1.5cm.食欲不振,睡眠较差,智力正常.患儿足月顺产,生后窒息约30min.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体检:身高105cm,头围50cm,坐高78.5cm,体重18kg.血压正常.外观小精灵样,五官正,心肺听诊无异常,阴茎长2.0cm,周径1.5cm,双侧睾丸1.5cm×1.5cm×1.5cm.脊柱四肢活动自如,无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肌力、肌张力正常.
作者:李薇;杜凤兰;李奇玉;张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CT已广泛应用于颅脑外伤的诊断,但迄今国内尚无较全面的有关急性颅底外伤CT诊断的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7-07~1999-02临床拟诊为急性颅底外伤患者16例的CT表现,以探讨其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拟诊为急性颅底外伤患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9~63岁,平均33岁.均行CT检查,其中5例同时行常规X线头颅正侧位片检查.均有头痛、头晕、昏迷病史,部分具有鼻腔流血(液)、眼睑瘀血及外耳道流血(液)等病史.
作者:李兴耀;彭光明;罗正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of bone, BMFH)又称骨纤维组织细胞肉瘤(fibrous histocytosarcoma of bone)o临床并不多见.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2例均系我院1980-02~1999-10收治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24~67岁,平均41.5岁.其中20岁以下1例,21~39岁为6例,40岁以上5例.以长管状骨为多,股骨远段5例,近段1例,胫骨上段4例,肋骨1例.胸椎1例.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病灶.
作者:夏云宝;刘光彦;潘功茂;吴小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对大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P5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空照),Ⅱ组(照射10min组),Ⅲ组(照射20min组),Ⅳ组(照射30min组).应用HP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大鼠睾丸组织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持续照射,24h后处死动物取睾丸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P53,Bcl-2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睾丸组织P53表达率(21.8±3.49)%,Bcl-2表达率(88.06±21.34)%.Ⅱ组与Ⅰ组无差异,Ⅲ组和Ⅳ组P53表达率显著增高,Bcl-2表达率显著降低.结论:超声诊断剂量照射大鼠睾丸组织10min以上可引起P53蛋白高表达,Bcl-2低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作者:杜联芳;张青萍;刘望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有大型X线机三台.其中西门子800mAX线机一台,北京产300mAX线机和500mAX线机各一台.保持长期稳定的X线片质量,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1材料与方法本文材料取自1998~2000年3年的X线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随机抽取100份,参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按照X线片的五项评审标准评片;(1)位置正确;(2)对比度清晰、良好;(3)无污染、划损;(4)铅字号码整齐、无错号;(5)造影片对比剂充盈满意、显影清晰、充分显示解剖结构形态,提供满意的诊断依据.以上五项全部符合为甲级片.一项不符合为乙级,二项不符合为丙级片.甲级、乙级、丙级X线片均可作为诊断片.由于技术不良,造成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的X线片为废片.其中,二级甲等医院摄片甲级率应大于35%.评片结果见表1.
作者:高英蒙;刘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双腔右心室(DCRV)是指右室漏斗部以下异常肌肉束将右室分为近侧的高压腔和远侧的低压腔,二者间有狭窄的通道.临床上缺乏典型征象和体征.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5~30岁.术前,23例均经UCG检查;9例行CAG检查:流入道收缩压6.8~17.3kPa,舒张压0~0.6kPa,流出道收缩压2.7~6.4kPa,舒张压0.3~2.0kPa;11例行MRI检查:使用Fonar 0.3T永磁型MR机及心电门控装置,采用SE序列,TR=R-R间期,TE 15ms,扫描层厚5~7mm,层间距2mm.
作者:陈新;唐莉;侯传举;董曙光;胡连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犬脊髓栓塞缺血损伤与MRI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利用明胶海绵、碘油对犬胸7~9肋间动脉进行栓塞,以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后12、24小时、3天用1.0T磁共振仪,脊柱表面线圈,SE序列对脊髓损伤部位进行矢状面、横断面扫描,并与病理运动、功能分级进行对照.结果:对照组、明胶海绵组脊髓MRI无改变,MRI能显示灰质白质及周围结构;碘油组单侧、双侧损伤的节段呈长T1长T2改变,与病理改变及功能分级一致.结论:MRI能早期反映脊髓栓塞缺血损害的病理变化,与术后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董生;肖湘生;张电波;欧阳强;董伟华;叶挺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56例盘状半月板MRI表现,以提高盘状半月板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关节镜确诊的56例盘状半月板,对其MR图像不同层面进行测量,参照Crues等有关半月板损伤行MRI分级.结果:56例盘状半月板形态学分型:凹透镜型29例,厚板型10例,簸箕型5例,后角肥大型8例,不完全型4例,其中央薄弱部分以粉碎性撕裂为主,周缘厚实部分以退变为主,MRI诊断与手术对比总符合率为89.3%;结论:对各种盘状半月板的认识有助于提高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正确率,并对外科手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旭峰;张丽雅;卢超;张薇;刘晓萍;张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上皮性膀胱肿瘤的诊断.材料和方法:对近8年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上皮性膀胱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横纹肌肉瘤增强明显状如葡萄、平滑肌瘤边缘清晰光滑、副神经节瘤可多发有参考作用外,大多数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影像无特殊征象.结论:多数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单就影像表现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有些病例术前无法诊断,要依靠膀胱镜活检病理确诊.
作者:郭燕;刘明娟;张翎;黄兆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肝囊肿十分常见,但巨大肝囊肿伴出血甚少见,现就所见2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例1 男性70岁.反复上腹闷痛5年,近20天来疼痛加剧并向右腰部放射,感恶心来院检查.彩超于肝右前叶探及11cm×13.4cm×12.4cm类圆形巨大囊性占位病变,内散在点状回声,其壁薄,囊内后壁前方可见星月形高回声带,随体位改变可变形移动.两者界面清晰可见(图1).肝右后叶及左外叶分别见4.6cm× 5cm×5cm及1.8cm×2.2cm×3.1cm类圆形透声区.CDFI检查于团块内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诊断为:(1)多发性肝囊肿,(2)肝右前叶巨大囊肿伴出血.次日在彩超引导下对上述巨大囊肿穿刺,抽出咖啡色为主伴少量暗红色粘稠液约200mi,当即置管引流,此后7天内共引流出上述液体1445ml,当腔内无液全引出遂拔管出院.
作者:徐新民;江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跟骨骨折多见,跟骨距下关节面(后关节面和载距突)侵及程度是评价的重点.X线平片和CT是其主要检查方法.螺旋CT三维重建跟骨骨折,国内未见报道[1~4].现就我院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重建5例跟骨骨折和1例跟骨模型进行讨论.1材料和方法
作者:潘功茂;钱晓凌;刘光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原发于骶骨部的黑色素瘤极为罕见,笔者现报道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1病历简介患者,女,44岁.骶尾部疼痛反复发作9年,加重并大小便困难20天.查体:骶1~骶5均有压痛、叩痛,放射痛不明显.骶尾部及右臀部略有肿胀,右臀部及会阴部皮肤感觉明显减弱,双跟腱反射消失,双侧巴彬氏征、踝阵挛和髌阵挛均为阳性.肛门指检:距肛门8cm右前方可触及一质韧的包块,边缘光滑清楚.X线平片示:盆腔偏右侧有较大软组织肿块,隐约可见骶骨中下部呈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内部见不规则的粗大骨嵴,边缘骨皮质部分消失(图1).
作者:高红;焦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例简介例1 男,80岁.发现腹主动脉瘤4年.4年前因间断性腰痛5个月B超检查发现该瘤体内径3.7cm,长径7.4cm,伴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查体:于脐左侧可触及约鸡蛋大有搏动性包块,表面光滑,有压痛,脐周未闻及血管杂音.临床诊断:腹主动脉瘤.并经螺旋CT、MRI证实.此后每3个月B超复查一次,发现瘤体进行性增大,47个月后其内径达5.4cm,长径10cm,管壁增厚,内壁见多发强回声斑块,平脐水平以上于腹主动脉内见一条状中低回声带厚约2cm,附着于左侧内壁,其内部回声尚均匀(图1).B超诊断: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经CT、MRI证实后,行腹主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换术.
作者:张铁军;王世奇;赵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