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注手振氟碳微泡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的实验研究

罗支农;郭静;刘刚纯;迟文;韦怀新;王新玉

关键词:手振氟碳微泡, 肝脏, 彩色血流信号
摘要:目的:探讨静注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5只兔子静注3种2个剂量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前后肝脏彩色血流变化.结果:30次注射中29次肝脏彩色血流信号增强.结论:静注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能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肠系膜囊肿的超声诊断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院自1990年1月以来经B超检查并由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肠系膜囊肿资料,旨在探讨B超检查对其诊断的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本组1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男5例,女7例,年龄14~65岁,平均40.2岁.均为发现腹腔包块或出现腹胀、腹痛而来就诊.采用Aloka SSD-620型和Toshiba SSA-24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前嘱患者空腹,取仰卧位和侧卧位,多切面全腹探查.

    作者:康冰飞;李美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外生型肝癌的CT诊断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68岁.因上腹部胀痛4小时入院.PE: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右上腹肌稍紧张,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B超:(1)肝脏回声增粗、密集.(2)脾脏增厚.化验:HBSAg(+),AFP400ng/L.CT:肝左叶后方有一个与肝相邻、约61.1mm×68.3mm×50mm大小的类圆形肿物(图1).CT值为30Hu.同层面正常肝质CT值为46Hu.注射造影剂后肿物有增强,CT值升为61Hu.且边缘部分与正常肝质密度相同.该肿物中央有囊变低密度区.胆囊壁厚、毛糙.脾大见于肝右叶下极下方层面,厚约62mm.CT诊断:(1)肝左叶外生型肝癌并肝硬化、脾大.(2)慢性胆囊炎.肝动脉造影见肿物由左肝动脉供血,有大量细小不规则的肿瘤血管.开腹胆囊切除并取肝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肝细胞癌.

    作者:苏用能;吕顽;吕访贤;梁国洪;黄桂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恒温法与传统法配制显影液性能对比研究

    在质量控制的因素中,对X线照片影响大、直接的是显影液性能变化.显影液性能的优劣主要由配制工艺决定.在配制显影液过程中,温度对溶液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温度过高容易使显影主剂米脱尔、对苯二酚氧化变质,温度过低药物不能充分溶解或出现沉淀.因此恒温配制显影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素海;果连贵;樊庆胜;王爱玲;万明辉;张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综合影像诊断幼儿卵巢内胚窦瘤1例

    卵巢内胚窦瘤占婴幼儿卵巢性腺肿瘤第二位[1],国内关于卵巢内胚窦瘤综合影像表现的报道较少,我院近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瑞新;万玉珍;齐旭红;安宁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400例北京城区少女骨密度结果分析

    儿童处于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快速生长阶段,身体形态及各部分比例的变化比较大,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区400例健康少女(9.6~10.4岁)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结果,为了解本地区该年龄段少女骨密度(BMD)情况,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作者: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刘青;滕小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PET功能影像检查头颈肿瘤

    早在60余年前,Warburg就证实肿瘤中糖酵解增强.近年来利用一种葡萄糖类似物18FDG进行正电子发射扫描非侵入性研究人体的葡萄糖代谢.PET已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多种肿瘤,如脑肿瘤、肺肿瘤、肌肉和骨骼肿瘤、胰腺癌、乳腺癌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价和预测.现将PE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良发;姜泗长;杨伟炎;田嘉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钙化性转移瘤的CT诊断(附4例分析)

    钙化性转移瘤是以钙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类型转移瘤,在临床上偶遇,其CT表现具有特征性.1 病例报告例1 男,62岁,主因右侧肢体麻木伴言语不利1周入院.14年前患左上肺癌行左肺上叶切除,病理为腺癌,术后曾化疗.

    作者:李如迅;时高峰;李彩英;许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癌伴肝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中、晚期肝癌对静脉系统的侵犯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1].这种侵犯表现为静脉腔内癌栓和动-静脉瘘.本研究分析了肝癌伴肝动脉-门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疗程中的发生情况,探讨肝癌伴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疗效.

    作者:张电波;肖湘生;欧阳强;董生;董伟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致肾破裂的磁共振表现2例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之一[1].本病引起自发性肾破裂出血国内已有报道,但其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及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2 例我院住院患者.

    作者:郭志军;孙泽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EB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长期以来,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查冠脉有无狭窄的唯一方法,但有一定的死亡率(0.15%)和并发症(1.5%),检查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EBCT(电子束或超快速CT)不仅用于冠脉钙化的检查,同时通过造影增强也可以显示其管腔的大小,直接评价冠脉有无明显的狭窄,本文就EBCT冠脉造影技术和临床应用做一些简要评述.

    作者:张宗军;陈君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例

    1 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23岁,B超发现腹膜后包块10天.血压波动在14/9.3kPa~20/14.7kPa,血生化检查正常.B超检查显示右腹膜后见8.1cm × 5.7cm×2.8cm等回声包块,内可见数个直径为0.5cm无回声区,包膜完整清楚.包块位于胰头后下方,下腔静脉前方,腹主动脉右前方.CT平扫示胰头部后下方,腹主动脉右前有一软组织肿块,部分囊性变,境界清楚,增强扫描示该肿块实性区中等增强,囊变区不增强.诊断:神经节母细胞瘤.病理诊断:副节瘤.

    作者:周佩;钟红;陈寿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磁共振教学幻灯片》再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子宫肉瘤的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材料和方法:分析1996-01~2000-08本院手术的子宫肉瘤患者21例,并与2000-03~2000-08本院手术的子子宫肌瘤患者106例比较.结果:子宫肉瘤回声较紊乱,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肿瘤表面及内部的血流阻力较低.结论: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肿瘤回声较紊乱,边界不清,血供较丰富时,应警惕是否为子宫肉瘤.

    作者:任芸芸;张珏华;常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锁骨上窝臂丛神经鞘瘤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上窝部位臂丛神经鞘瘤影像诊断的佳方法.材料与方法: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锁骨上窝部位臂丛神经鞘瘤行胸部及颈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检查中3例见锁骨上窝区有密度增高影,但界限不清.MRI及CT检查均发现锁骨上窝区有类圆形肿物,边界清楚,MRI能清楚的见到臂丛神经的根、干、束及肿物与臂丛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MRI及CT对臂丛神经鞘瘤均具诊断价值,MRI在锁骨上窝部位的组织分辨力优于CT.

    作者:梁雨田;郭义柱;王志刚;陶笙;刘芙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下腔静脉膜性狭窄并肾脾胃分流行PTA治疗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双下肢浮肿4个月,伴有活动后心悸、心慌,发病以来先后出现3次黑便.查体:BP16/8kPa,腹部略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肋下6cm,质硬,双下肢有轻度压陷征.超声示肝脏形态饱满,边缘钝,肝实质回声增强,左中右肝静脉无狭窄,血流方向正常,门脉主干不宽,下腔静脉近右房开口处可见一膜状结构,彩色多普勒示血流尚通畅,脾脏大小为11.6cm×4.6cm.实验室检查:HGB 56g/l.临床诊断:(1)BuddChiari综合征;(2)慢性肝实质损害;(3)脾大.

    作者:陈博昶;盛复庚;杨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注手振氟碳微泡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静注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5只兔子静注3种2个剂量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前后肝脏彩色血流变化.结果:30次注射中29次肝脏彩色血流信号增强.结论:静注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能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罗支农;郭静;刘刚纯;迟文;韦怀新;王新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块骨质溶解症1例

    大块骨质溶解症是一种罕见病,国内文献少有报道.我院发现发生于右尺骨的大块骨质溶解症并远尺桡关节脱位1例.1 病历简介患者,男,9岁.1995年2月因右前臂外伤来院就诊,X线检查示右尺桡骨骨质正常(图1).1996年7月因右前臂无明显诱因疼痛并活动受限再次来院治疗.体检:一般状况可,右前臂柔软无力,右腕关节功能受限.既往无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血生化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作者:常连春;张乃胜;王存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3岁,因颈痛伴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10小时而入院,患者于入院当日凌晨时刻睡眠过程中突然出现剧烈颈痛,向左肩部放散,随后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左上肢抬举困难,走路不稳,急诊入院.内科一般检查及颅神经检查未发现异常,颈椎棘突(1-7)有压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以下痛觉减退,但触觉存在,左肩部感觉过敏,左上肢肌力3~4级,左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腹壁反射(-),左足趾反射(-),桡骨膜反射(-),左侧踝阵挛(+),双侧未引出病理反射,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颈部CT及MRI见椎管内髓外位于C3-6水平,椎管内左后方,有梭形高密度病灶(图1),T1WI上呈等信号,T2WI示高信号,长度约5.

    作者:平水静;张立春;魏小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头部X线摄影组合技术

    1 头部X线摄影装置和工具设备:30毫安以上X线机配遮线器.工具:头部X线摄影角度架、投照测量尺.

    作者:王德利;张旗;于爱阳;张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CTAP,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CTAP,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996-01~20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肝脏CT平扫和增强发现小于3cm病灶,需进一步精查者,共50例,年龄33~80岁,男女比例为4:1.每位患者均行CTAP和CTA两种检查.结果:107个病灶,用CTAP和CTA联合检出病灶104个,定性病灶95个.手术和病理证实70个.CTAP对检出小病灶敏感性高达93%,而CTA对病灶的特异性好.结论:CTAP和CTA联合应用可大大地提高正确诊断率.后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对小病灶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玮;郑敏;市川太郎;魏庆堂;赵锦龙;马志文;何冰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