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AP,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

魏玮;郑敏;市川太郎;魏庆堂;赵锦龙;马志文;何冰峰

关键词:肝肿瘤, CT, CT肝动脉造影, CT门脉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CTAP,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996-01~20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肝脏CT平扫和增强发现小于3cm病灶,需进一步精查者,共50例,年龄33~80岁,男女比例为4:1.每位患者均行CTAP和CTA两种检查.结果:107个病灶,用CTAP和CTA联合检出病灶104个,定性病灶95个.手术和病理证实70个.CTAP对检出小病灶敏感性高达93%,而CTA对病灶的特异性好.结论:CTAP和CTA联合应用可大大地提高正确诊断率.后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对小病灶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EBCT脑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随着CT和MR的发展,CT和MR血管成像(CTA和MRA)已成为主要的非侵入性脑血管病变的筛选方法.电子束CT(EBCT)比常规螺旋CT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特别是冠状动脉钙化和狭窄的诊断和评价[1].本研究通过对23例EBCT脑血管造影(EBCTA)的分析,探讨EBCT在脑血管病变(主要为脑动脉瘤)的诊断、显示和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宗军;陈君坤;黄伟;苏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多层面螺旋CT和CT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从1972年X线CT问世以来,不断地改进与发展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后十年,CT技术发展集中在提高轴位扫描的速度和图像分辨力上.

    作者:张挽时;徐家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长骨骨折2~3周MR评价(附18例分析)

    MRI的高分辨力和对软组织、关节周围组织、骨髓良好的对比,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骨与关节病变的诊断,但MR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影像评估报道不多.本文仅对此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滨;吴承良;陈彦;王云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双足趾骨质硬化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双足趾对称性、多发性骨质硬化十分少见,现报道1例.1 病历简介患者,男,10岁.双手、双足指、趾关节肿痛,伴全身暴露部位多处多形红色斑疹2年余.病程中曾出现心悸、气短、发热、咳嗽、腹胀、少尿等症状.检查:两面颊部皮肤见大小不等红色斑疹,边缘欠清晰,眼睑水肿,双手小关节肿胀,双下肢水肿.

    作者:高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综合影像诊断幼儿卵巢内胚窦瘤1例

    卵巢内胚窦瘤占婴幼儿卵巢性腺肿瘤第二位[1],国内关于卵巢内胚窦瘤综合影像表现的报道较少,我院近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瑞新;万玉珍;齐旭红;安宁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注手振氟碳微泡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静注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5只兔子静注3种2个剂量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前后肝脏彩色血流变化.结果:30次注射中29次肝脏彩色血流信号增强.结论:静注手振氟碳微泡造影剂能增强肝脏彩色血流信号,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罗支农;郭静;刘刚纯;迟文;韦怀新;王新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400例北京城区少女骨密度结果分析

    儿童处于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快速生长阶段,身体形态及各部分比例的变化比较大,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区400例健康少女(9.6~10.4岁)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结果,为了解本地区该年龄段少女骨密度(BMD)情况,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作者: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刘青;滕小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EB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长期以来,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查冠脉有无狭窄的唯一方法,但有一定的死亡率(0.15%)和并发症(1.5%),检查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EBCT(电子束或超快速CT)不仅用于冠脉钙化的检查,同时通过造影增强也可以显示其管腔的大小,直接评价冠脉有无明显的狭窄,本文就EBCT冠脉造影技术和临床应用做一些简要评述.

    作者:张宗军;陈君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着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食管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为其突出并发症.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腹腔血管的探查.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肝功能分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作者:姜慧卿;张晓岚;靳洪涛;秦玉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子宫肉瘤的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材料和方法:分析1996-01~2000-08本院手术的子宫肉瘤患者21例,并与2000-03~2000-08本院手术的子子宫肌瘤患者106例比较.结果:子宫肉瘤回声较紊乱,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肿瘤表面及内部的血流阻力较低.结论: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肿瘤回声较紊乱,边界不清,血供较丰富时,应警惕是否为子宫肉瘤.

    作者:任芸芸;张珏华;常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脑转移瘤的MRI诊断(附49例分析)

    目的:探讨MRI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49例脑转移瘤患者,男31例,女18例,年龄33~72岁,平均50.4岁,所有病例均行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MRI显示脑转移瘤主要为外源性,占91.8%;多发性较常见,占57.1%;转移部位多为脑实质(87.8%),其次为颅骨(6.1%)、软脑膜(4.1%)、幕下(2.0%)转移;大多数转移瘤的MRI表现为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块,实性部分多数均匀增强.结论: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病史,大部分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陈兆秋;李万湖;中洪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致肾破裂的磁共振表现2例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之一[1].本病引起自发性肾破裂出血国内已有报道,但其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及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2 例我院住院患者.

    作者:郭志军;孙泽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前列腺脓肿的CT诊断初探

    有关前列腺脓肿的CT诊断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少见.Barozzi等[1]报道的8例前列腺脓肿病例中的2例涉及CT检查.现将我院住院病例中,3例经前列腺穿刺及细菌培养证实的前列腺脓肿的CT表现报告如下,并就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进行讨论.所有病例均于前列腺穿刺前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作者:窦文广;王清华;李长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肠阿米巴病并腹腔多个内瘘形成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20岁,腹胀、腹痛、腹泻,并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隐痛,脐周明显,进食后加重,伴腹泻呈水样便,每日6~7次,未见脓血便,有不规则发热,高达39.4℃.既往无脓血便病史,入院时体检:T:37.8℃,P:88次/min,BP:16/8kPa.患者呈慢性病容,消瘦,轻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粗糙;腹部稍隆起,腹壁柔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脐上2cm处可扪及5cm×6cm左右的包块,质硬、有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 9.4cm×109/L,RBC 3.63 ×1012/L;HGB 93g/L.

    作者:专庆春;向敏;彭俊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99mTc-DTPA对高血压病患者GFR测定

    肾脏是高血压病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其功能受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99mTc-DTPA肾显像是测定分肾GFR准确和灵敏的方法.本研究旨在了解高血压病对肾脏GFR影响特点以及探讨99mTc-DTPA肾显像对早期分肾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

    作者:蒲朝煜;毛新远;陈燕;蔡莉;姚桂莲;徐江莉;张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CTA和CTAP联合应用诊断肝肿瘤的价值

    CT肝动脉造影(CTA)和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AP)的难点是非肿瘤性异常的存在.由于螺旋CT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使CTA,CTAP技术近年的深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项研究适用于肝脏的单发或多发结节性小病变运用其它影像方法不能确定者.肝脏单一性病灶的良恶性及中间状况的评估,肝内多发性病灶的定性评估,转移瘤数量的评估,肝硬化结节血液重建评估,肝硬化动脉和门脉短路的评估,肝脏术前介入前情况的评估.禁忌证与动脉插管禁忌一致.

    作者:魏纬;祁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持续时间的短暂视觉刺激引起的BOLD响应在初级皮层区的时间特性

    目的:探讨在短暂视觉刺激情况下,大脑初级视觉皮层(V1)的血氧水平依赖(BOLD)性响应的时间特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事件关联型磁共振功能成像(ER-fMRI)技术,通过改变视觉刺激的持续时间,即从Is到6s,检测BOLD响应的峰值、基线之上的面积、响应恢复到基线的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等特征值的变化,评估BOLD响应的测量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作为视觉刺激时间的函数,BOLD响应曲线的峰值、基线之上的面积、响应恢复到基线的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等呈直线增加.对于所有刺激时间,BOLD响应的预测值全部大于测量值.结论:在短暂刺激时,视觉刺激时间与BOLD响应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但当研究其引起的神经活动时,BOLD响应的峰值、基线之上的面积、响应恢复时间和峰值时间可以是重要的参考值.

    作者:张晓京;包尚联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X线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和钼靶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钼靶X线乳房摄影14例,年龄26~63岁,平均46.8岁.右乳病变5例,左乳病变8例,双乳病变1例,共15个病变乳房.在乳房斜位片对双侧乳房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乳晕后区片絮状4例、扇状或盘状11例.男性正常乳房乳晕皮肤至胸大肌前缘的平均距离为2.5cm,病变乳房平均为3.3cm.正常乳房腺体前后径平均为0.2cm,上下径平均为0.3cm.病变乳房腺体前后径平均2.2cm,上下径平均为3.4cm.正常与病变乳腺各测量值有显著性区别(P<0.01).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症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很容易作出正确诊断.但应进一步寻找致病原因,避免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治.

    作者:杜红文;张蕴;张月浪;王蓉;王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3岁,因颈痛伴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10小时而入院,患者于入院当日凌晨时刻睡眠过程中突然出现剧烈颈痛,向左肩部放散,随后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左上肢抬举困难,走路不稳,急诊入院.内科一般检查及颅神经检查未发现异常,颈椎棘突(1-7)有压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以下痛觉减退,但触觉存在,左肩部感觉过敏,左上肢肌力3~4级,左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腹壁反射(-),左足趾反射(-),桡骨膜反射(-),左侧踝阵挛(+),双侧未引出病理反射,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颈部CT及MRI见椎管内髓外位于C3-6水平,椎管内左后方,有梭形高密度病灶(图1),T1WI上呈等信号,T2WI示高信号,长度约5.

    作者:平水静;张立春;魏小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MRI和术中所见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MRI术前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KnospE的MRI 5级分级标准,符合3、4级的患者视为MRI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而术中见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壁/海绵窦内壁穿通甚至肿瘤包埋窦内的结构,视为术中所见海绵窦侵袭.结果:MRI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敏感性为60.9%,特异性为89.5%,阳性预测值为87.4%.结论:MRI术前判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及术后处理有一定帮助.

    作者:潘力雄;刘运生;陈忠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