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军;孙泽民
1 病例报告例1男,68岁.因上腹部胀痛4小时入院.PE: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右上腹肌稍紧张,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B超:(1)肝脏回声增粗、密集.(2)脾脏增厚.化验:HBSAg(+),AFP400ng/L.CT:肝左叶后方有一个与肝相邻、约61.1mm×68.3mm×50mm大小的类圆形肿物(图1).CT值为30Hu.同层面正常肝质CT值为46Hu.注射造影剂后肿物有增强,CT值升为61Hu.且边缘部分与正常肝质密度相同.该肿物中央有囊变低密度区.胆囊壁厚、毛糙.脾大见于肝右叶下极下方层面,厚约62mm.CT诊断:(1)肝左叶外生型肝癌并肝硬化、脾大.(2)慢性胆囊炎.肝动脉造影见肿物由左肝动脉供血,有大量细小不规则的肿瘤血管.开腹胆囊切除并取肝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肝细胞癌.
作者:苏用能;吕顽;吕访贤;梁国洪;黄桂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X线诊断在改进设备和影像质量方面都有不少创新.本文报道的是利用绿屏/蓝片(Hr-Regulay/New RX,HRR/RX)固定kV法对躯体较厚部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杨杰;梁燕;张金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MRI的高分辨力和对软组织、关节周围组织、骨髓良好的对比,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骨与关节病变的诊断,但MR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影像评估报道不多.本文仅对此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滨;吴承良;陈彦;王云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增强FLAIR序列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50例患者行脑MRI平扫(T1 WI、T2 WI、FLAIR)和Gd-DTPA增强(FLAIR和T1WI)检查,双盲法比较增强前后FLAIR与T1 WI的差异.结果:所有病变在FALIR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常增强,在脑梗塞疾病中增强FLAIR诊断敏感性大于增强T1 WI.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和结核瘤,T1 WI增强优于FLAIR.结论:增强FLAIR在检查脑表面病变,如皮质或皮质下梗塞,诊断准确性高于增强T1 WI.
作者:张晖;柴瑞新;刘树枫;伊生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23岁,B超发现腹膜后包块10天.血压波动在14/9.3kPa~20/14.7kPa,血生化检查正常.B超检查显示右腹膜后见8.1cm × 5.7cm×2.8cm等回声包块,内可见数个直径为0.5cm无回声区,包膜完整清楚.包块位于胰头后下方,下腔静脉前方,腹主动脉右前方.CT平扫示胰头部后下方,腹主动脉右前有一软组织肿块,部分囊性变,境界清楚,增强扫描示该肿块实性区中等增强,囊变区不增强.诊断:神经节母细胞瘤.病理诊断:副节瘤.
作者:周佩;钟红;陈寿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儿童处于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快速生长阶段,身体形态及各部分比例的变化比较大,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区400例健康少女(9.6~10.4岁)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结果,为了解本地区该年龄段少女骨密度(BMD)情况,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作者: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刘青;滕小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70岁.无自觉症状健康查体B超检查发现肝右前叶占位性病变,收住院.既往于10年前曾行左中腹皮下约7cm×8cm的脂肪瘤剔除术.查体:身高1.72m,体重68kg,全身皮下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化验:血清蛋白,胆红质,谷丙转氨酶,硷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乙肝五项,AFP均未见异常,B超显示:肝右前叶见一3.6cm×3.7cm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欠均匀,间有细线条状略强回声及散在团块状略强回声.
作者:郭建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锁骨上窝部位臂丛神经鞘瘤影像诊断的佳方法.材料与方法: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锁骨上窝部位臂丛神经鞘瘤行胸部及颈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检查中3例见锁骨上窝区有密度增高影,但界限不清.MRI及CT检查均发现锁骨上窝区有类圆形肿物,边界清楚,MRI能清楚的见到臂丛神经的根、干、束及肿物与臂丛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MRI及CT对臂丛神经鞘瘤均具诊断价值,MRI在锁骨上窝部位的组织分辨力优于CT.
作者:梁雨田;郭义柱;王志刚;陶笙;刘芙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结肠和腹膜水肿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共44例被确诊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连续性病例,且排除了可引起腹膜增厚的其他疾病.分析以下CT表现:(1)结肠壁增厚(> 6mm);(2)腹膜和腹膜后组织水肿,即相应部位脂肪层内有絮状密度增高.结果:13例结肠壁增厚(30%),其中单纯右半结肠壁增厚7例,合并横结肠壁增厚5例,全结肠壁增厚的仅1例.腹膜增厚36例(82%),其中单纯肠系膜增厚的13例,合并网膜增厚的23例.腹膜后组织水肿13例(30%),均合并有肠系膜和/或网膜的增厚.结论:结肠和腹膜水肿,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的CT表现.
作者:薛雁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骨盆结构复杂.X线平片因结构重叠,图像变形,难以清楚显示病变.二维CT(two-dimensional CT,2DCT)扫描层面薄,密度分辨力较高,可以避免前后结构重叠,但仍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感.90年代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T,3DCT)的出现,对病变的诊断水平有较大提高.调查结果证明3D技术改变了45%的原有手术入路[1],对50%的病例综合利用2D与3D技术更好地确定了病变.通过三维重建进行术前手术设计及计算机模拟手术操作等演练,缩短了真正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质量.
作者:王劲;张雪林;李树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新技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在我院应用于胆道成像已一年多,笔者通过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其扫描方法和临床价值.
作者:周雁玲;蒋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CT和MR的发展,CT和MR血管成像(CTA和MRA)已成为主要的非侵入性脑血管病变的筛选方法.电子束CT(EBCT)比常规螺旋CT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特别是冠状动脉钙化和狭窄的诊断和评价[1].本研究通过对23例EBCT脑血管造影(EBCTA)的分析,探讨EBCT在脑血管病变(主要为脑动脉瘤)的诊断、显示和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宗军;陈君坤;黄伟;苏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胆系造影(SCTC)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8例患者静脉注入50%胆影葡胺20ml,延时30~120min,采用螺旋CT容积扫描,经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技术(SSD)、大强度投影(MIP)、透明技术(Raysum)及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结果:SCTC可清楚的显示胆管树的形态,对无或部分胆管梗阻病例效果好,但对长期完全胆管梗阻及肝脏功能严重障碍病例效果差.结论:SCTC是显示胆管树形态及评估胆汁分泌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长征;张亮;逄淑申;刘红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MRI术前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KnospE的MRI 5级分级标准,符合3、4级的患者视为MRI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而术中见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壁/海绵窦内壁穿通甚至肿瘤包埋窦内的结构,视为术中所见海绵窦侵袭.结果:MRI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敏感性为60.9%,特异性为89.5%,阳性预测值为87.4%.结论:MRI术前判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及术后处理有一定帮助.
作者:潘力雄;刘运生;陈忠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卒中的MRI不同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52例垂体卒中患者行常规TSE序列/Gd-DT-PA MRI增强扫描、CT扫描,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4.2%的垂体卒中发生于垂体巨大腺瘤或大腺瘤,65.4%的病例MRI表现为T1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2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MRI诊断垂体卒中准确率达100%.结论:MRI对于垂体卒中的诊断价值优于CT,MRI平扫即能明确诊断.
作者:幸兵;李永宁;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杨义;马文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67岁,因发现右腘窝肿块2~3年,伴右小腿剧痛16小时急诊入院.既往无外伤、感染及糖尿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好,痛苦貌,心率8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呼吸18次/分,无呼吸困难征,体温36.8℃,血压16.8/11kPa,肝、脾肋下未触及.右小腿腘窝处有6×5×5cm椭圆形肿块,质地硬,边缘光滑,与周围无粘连,活动度好,无压痛,触之有搏动感,膝下皮肤色泽苍白,温度降低,感觉消失,不能活动.血液检查: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25×1012/L,白细胞9.3×109/L,嗜中性粒细胞0.66,血小板计数247×109/L.
作者:赵美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6岁.6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泻,6~8次/d,黄色稀便,未见脓血,近日发现上腹部膨隆来诊.病史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于剑突下偏左可触及一约拳大的肿块,质韧,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压痛.化验:血、尿、大便常规未发现异常,大便潜血阴性,肝功正常.
作者:吕晔源;王跃军;张军农;张现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大块骨质溶解症是一种罕见病,国内文献少有报道.我院发现发生于右尺骨的大块骨质溶解症并远尺桡关节脱位1例.1 病历简介患者,男,9岁.1995年2月因右前臂外伤来院就诊,X线检查示右尺桡骨骨质正常(图1).1996年7月因右前臂无明显诱因疼痛并活动受限再次来院治疗.体检:一般状况可,右前臂柔软无力,右腕关节功能受限.既往无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血生化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作者:常连春;张乃胜;王存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着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食管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为其突出并发症.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腹腔血管的探查.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肝功能分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作者:姜慧卿;张晓岚;靳洪涛;秦玉彩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