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红
目的:探讨改良后等离子电切镜鞘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 OLYMPUS双极等离子电切镜联合钬激光对入选的膀胱结石患者进行碎石,功率调整至40 W,碎石在连续冲洗的操作状态下进行。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碎石满意,出院前采用 B 超及肾-输尿管-膀胱摄影复查未见明显结石残渣。术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6月,均未再次出现复发。术中碎石时间短6 min,长37 min。术中均未出现膀胱出血、穿孔以及电切综合征。结论改良后等离子电切镜鞘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具有简单、经济、高效等特点,能极大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金涛;骆竹媚;邓实;王坤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母乳喂养在婴儿手背静脉行留置针穿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婴儿,共9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干预组46例,采用摇篮式将患儿抱入怀中,母亲哺乳时行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45例,采用摇篮式将患儿抱入怀中行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儿行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评分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干预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乳喂养在婴儿手背静脉行留置针穿刺中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谐护患关系,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宁雪梅;林春秋;汪燕;邱婷;黎瑞兰;沙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麻在疝修补术中的麻醉管理及相关并发症,确定硬膜外麻醉在疝修补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择期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传统疝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患者共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50)和腰麻组(n=50),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和麻醉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患者对手术配合情况;术后尿潴留以及头痛发生率等。结果麻醉后硬膜外麻醉组 MAP、HR无明显变化,腰麻组 MAP、HR 波动明显(P <0.05);硬膜外麻醉组能通过咳嗽或憋气配合医生确认疝囊,腰麻组未能成功(P <0.05);术后尿潴留硬膜外麻醉组明显少于腰麻组(P <0.05);术后头痛发生率硬膜外麻醉组明显低于腰麻组(P <0.05)。结论与腰麻相比,硬膜外麻醉用于疝修补术,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小,循环稳定,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去枕平卧,患者舒适度增加。
作者:罗南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探索中医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干预组(n=84)和对照组(n=39)。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干预,如耳穴贴压法及中药茶方。治疗后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中总胆固醇指标外,两组患者其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62%(6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2,P =0.01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伴有血尿酸水平升高、血脂指标异常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小梅;肖燕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素 E (Cyclin E)与转录因子(Twist)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并探讨 Cyclin E 与Twist 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中 Cyclin E 和 Twist 的表达情况,并用半定量方法对镜下的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染色强度给予评分。结果Cyclin E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1.25%)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Twist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7.5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子宫内膜癌中, Cyclin E 和 Twist 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Cyclin E 及 Twist 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联系。
作者:吴海燕;王晓燕;邓晓杨;曾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检验锥形束 CT(CBCT)成像的灰度值和多层螺旋 CT(MSCT)的 CT 值(HU)间的相关性,以及患者植牙区的 CBCT 灰度值和临床骨质主观评价的相关性。方法制作不同浓度的磷酸氢二钾(K2 HPO4)放射标本和羟磷灰石(HA)放射标本,分别用 CBCT 和 MSCT 成像,检验样本的 CBCT 灰度值和 HU 值之间的相关性。152名拟行后牙种植的患者进行术前 CBCT 扫描,测量植牙区骨质的 CBCT 灰度值,并与术中医师对骨质的主观评价比较。结果CBCT 灰度值和 HU 值间有强相关性。植牙区骨质的 CBCT 灰度值随骨质类型呈下降趋势,4型骨质的平均 CBCT 灰度值为:1类312,2类214,3类76,4类-454。结论CBCT 灰度值可用于评价骨质密度,并为种植区的骨质预测提供参考。
作者:彭敏;费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措施应用于食管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治疗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情况。方法纳入遂宁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食管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护理,观察组采用 EEN 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和术后1 d 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 和术后5 d 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拔管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生活质量各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对照组总身体状况评分、认知功能分数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疲劳乏力、失眠、食欲下降、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分数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EN 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食管癌围手术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作用,能够改善患者实验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陈婷;李茜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喉癌组织中 FBXL20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30例喉癌组织和其对应的正常组织中 FBXL20的表达情况。结果FBXL20表达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胞浆中,相对于肿瘤组织,FBXL20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高(P =0.010);其表达在有无侵犯淋巴结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其表达在正常组织与低分化肿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8)。结论FBXL20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并且可能是喉癌发生过程中的抑制因子。
作者:温蓓;何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 SD 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空腹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的大鼠每天给予利拉鲁肽(200μg/kg 体质量)皮下注射6周,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其血糖、血压、体质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离子的变化。结果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血压、体质量、血尿素氮和肌酐,调节尿离子浓度。结论利拉鲁肽通过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血压和尿离子浓度,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王少清;汪力;高芳;毛楠;王小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的表达水平,探索 G-CSF、SCC 对辅助诊断宫颈癌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行G-CSF、SCC、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检测的临床资料共1250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患者358例(宫颈癌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425例(宫颈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467例(健康对照组)。收集其G-CSF、SCC、CEA 和 AFP 检测值。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各检测值差异,回归分析检测值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SROC 曲线分析 SCC 和 G-CSF 在诊断宫颈癌中的意义。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组各检测值水平、检测值升高百分率均高于宫颈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CSF 诊断宫颈癌 SROC 曲线下面积 AUC=0.994,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SCC 诊断宫颈癌 SROC 曲线下面积 AUC=0.745,具有一定诊断准确性。STATA 软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F、SCC 水平在良恶性肿瘤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癌患者 G-CSF、SCC 水平高于宫颈良性病变患者或健康人群,G-CSF、SCC 可作为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舒丽红;丁显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生活事件与情绪调节三者的关系。方法应用贝克抑郁量表、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对38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贝克抑郁量表分数与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及6个维度呈正相关(r=0.22~0.42,P <0.01);贝克抑郁量表分数与情绪调节问卷的认知重评维度呈负相关(r=-0.27,P <0.01),与情绪调节问卷的表达抑制维度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中重度抑郁组在认知重评、生活事件及生活事件6个因子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表达抑制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MOS 模型表明情绪调节的认知重评对抑郁既有直接作用,也是调节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因素。结论认知重评策略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具有调节作用,应重视其在减轻抑郁中的作用。
作者:曹敏;李彦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表达,探讨有助于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 PTs)预后判断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乳腺 PTs 病例的组织学特点,以59例乳腺富细胞型纤维腺瘤病例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ER、PR、CD34、P16表达,并随访,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79例乳腺 PTs 按半定量指标进行分级,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PTs 分别占58.2%、29.1%和12.7%。随访结果表明,乳腺 PTs 病例的局部复发率为20.0%(14/70),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乳腺富细胞型纤维腺瘤的局部复发率为9.8%(5/51),中位复发时间为45个月。ER、PR 在乳腺 PTs 和富细胞型纤维腺瘤的间叶性肿瘤细胞中均未见表达。CD34在乳腺PTs 和富细胞型纤维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0%、89.8%;P16在乳腺 PTs 和富细胞型纤维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1%、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分析显示,CD34阳性率与乳腺 PTs 病例局部复发有显著相关性(P =0.001)。结论CD34和 P16有助于乳腺 PTs 和乳腺富细胞型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CD34是预测乳腺 PTs 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贾翠;韩邦彩;何飞;张录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剂量密集型新辅助化疗(10日疗法)与传统新辅助化疗(21日疗法)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局部晚期宫颈癌进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剂量密集型组采用紫杉醇60 mg/m2+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间隔10 d。传统化疗组采用紫杉醇135 mg/m2+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间隔21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2周进行评估,剂量密集型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78.6%、化疗后手术率为89.3%,与传统化疗组(75.0%及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病检测量的肿瘤直径均较化疗前 CT 测量直径缩小[化疗前:剂量密集型组:(4.5±1.4)cm,传统化疗组:(4.6±1.3)cm;化疗后:剂量密集型组:(2.2±1.4)cm,传统化疗组:(2.3±1.5)cm]。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两组淋巴结阳性率、宫旁浸润率、脉管浸润率及深肌层浸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剂量密集型组患者术后放疗率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0%及76.0%,传统化疗组患者术后放疗率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6%及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剂量密集型新辅助化疗与传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相似,且可缩短手术前化疗时间,是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新辅助化疗方法。
作者:苏丹;何文静;刘屹;伏晓月;崔慢慢;谢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超声法提取怀菊中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方法利用响应面法,分析怀菊和乙醇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怀菊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得出佳参数组合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佳提取工艺为:怀菊与乙醇的料液比1∶14、乙醇浓度65%、置于55℃下的恒温超声仪中提取3次。结论响应面法可以用于怀菊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
作者:罗阳;杨敏;唐嘉熙;王朝霞;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 PEG 化学修饰对4种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的影响。方法采用福林-酚试剂法(Lowry 法)、二喹啉甲酸法(BCA 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 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 法)分别测定样品中α-苦瓜素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植物蛋白 MAP30经 PEG 修饰前、后的蛋白含量;并用 Lowry 法和 BCA 法对低浓度游离 PEG 修饰前、后的样品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考马斯亮蓝不与样品发生颜色反应,PEG 修饰后会使UV 法测定值变大,Lowry 法测定值略有变大,BCA 法基本不受影响;低浓度的游离 PEG 对测定方法无影响,但高浓度的 PEG 会吸附 Folin-酚,形成黄色絮状物。结论PEG 化学修饰对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影响小的为 BCA 法, Lowry 法灵敏,Bradford 法不适用;而 PEG 化学修饰会使 UV 法测定值增大20%~30%,可作为快速测定时的校准参考。
作者:李丹;肖雪;钟春燕;王颖;何夏燕;王复林;金家贵;孟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腹痛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急性胰腺炎根据其严重程度分轻度、中度及重症3类,目前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亦趋于成熟;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在整个病程中表现出两个死亡高峰期,其中,第二死亡高峰期被认为与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易位有关。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大基因组,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后者功能的建立与完善,近年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代谢性、心血管等疾病中也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但目前对于这类慢性疾病发生肠道菌群改变的始动因素及前后关系仍不明确。SAP 作为一种急腹症,起病急,肠道菌群的改变多认为发生在起病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伴随有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本文就目前肠道菌群与 SAP 之间可能的联系进行综述。
作者:周景刚;李小安;周艳;方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烧伤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94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外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重度烧伤成人患者134例,以《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SSC)第1版颁布时间为分界点,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1994年12月至2004年4月收治者纳入前期组(10年)58例,200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者纳入后期组(10年)76例,后期组再根据 EGDT 达标时间分为6 h 达标组、24 h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所有患者根据28 d 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期组在没有 EGDT 指导下进行传统烧伤基础治疗;后期组完善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Lac)等监测,观察 EGDT 达标时间与组织灌注指标恢复的关系。结果1)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2)134例患者中28 d 总病死率为49.25%。3)6 h EGDT 达标率前期组为0.00%,后期组为28.95%。与前期组比较,后期组治疗后6 h 尿量明显增多,平均动脉压(MAP)升高,28 d 病死率明显降低,复苏液体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后期组76例患者中,EGDT 6 h 达标22例,24 h 达标28例,未达标26例。与治疗前比较,6 h 和24 h 达标组治疗后血 Lac 均明显下降,CVP、MAP、ScvO2均明显升高;6 h 达标组治疗后血 Lac 下降较24 h 达标组更明显,MAP、ScvO2上升较24 h 达标组更明显。两个达标组尿量组间无差异。24 h 达标组28 d 病死率为14.29%,6 h达标组为0.00%。结论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EGDT 可能只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与24 h EGDT 达标比较,6 h EGDT 达标能更迅速地逆转组织的缺血、缺氧,改善疾病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巍;常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治疗的60例晚期 NSCLC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含铂两药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含铂两药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比较,试验组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 CD3、CD4、CD8和 CD4/CD8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妍;周玟;李伟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来源于中胚层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是骨髓非造血干细胞中的一类,这类细胞体外扩增程度高、可多个向分化、容易进行移植、可支持造血等,其独特之处为该细胞可向诸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所以其又被称为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BMSCs 是获取目标细胞、目标组织热门的种子细胞[1]。近几十年来,关于 BMSCs 的多向分化特性有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在探讨如何将BMSCs 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现就 BMSCs 体外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的方法作一综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作者:陈得胜;林炎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浆肝功、肾功和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38064例成年体检者中,筛选出无症状 HUA 患者1969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血尿酸(UA)水平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50例,测定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无症状 HUA 患者的 BMI、舒张压(DBP)、UA、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浆总蛋白(TP)、肌酐(CRE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浆葡萄糖(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 HUA 患者的 UA、GGT、ALT、总胆红素(TBIL)、CREA、TG 和 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HUA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UA 患者 UA 水平与血浆 GGT、AST、ALT、CREA、TG、HCY 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 <0.05),而与血浆 HDL-C 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 <0.05)。结论无症状HUA 患者的肝功、肾功、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状态与 UA 正常者明显不同,而血浆 GGT 活性可能是反应其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指标。
作者:邓安彦;蒋文军;邓小倩;吴春磊;易婷婷;罗光成;张国元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