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再阻塞复治96例

何静

关键词:激光泪道成形术, 再阻塞, 治疗
摘要: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已通畅数月或1~2年后再复泪道阻塞、溢泪;再次予以激光泪道疏通治疗,并在疏通后行泪道引流管鼻泪管置入或典必殊眼液、帕利百眼液多次、定期冲洗.疗效观察,典必殊、帕利百眼液冲洗好转,治愈达70%以上;泪道引流管置入好转、治愈达60%以上.治疗过程中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疏通后治疗方法.但更好的激光泪道疏通后维持泪道永久性通畅的治疗措施还待进一步完善.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益智防呆方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目的 观察益智防呆方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行为学影响.方法 按文献方法建立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记忆再现障碍三种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设正常、模型空白、安理申、不同剂量中药干预,随机分组,给药7天后受试小鼠分别进行跳台实验、通道式水迷宫实验、避暗实验,记录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 1.跳台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小、中、大剂量组的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组(P<0.01),错误次数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2.通道式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小、大剂量组的游出时间小于模型组(P<0.05),错误次数小于模型组(P<0.05);3.避暗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的潜伏期长于模型组(P<0.05),中药小、中、大组的错误次数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 益智防呆方能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记忆获得、记忆巩固、记忆再现,显示在学习记忆不同环节均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作者:万文斌;赵明星;董振华;余忠海;陈久林;郁志华;李亚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中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富集)与鉴定

    目的 运用无血清成球培养法从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中分离/富集肿瘤干细胞,并对其“干性”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将EC109细胞接种至添加1X B27的干细胞培养基(DMEM/F12 1∶1,无血清),于poly-Hema包被的培养皿或低黏附培养板中培养,获取细胞球.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干性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连续传代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其自我更新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其分化前后干性相关转录因子和分化标志物的表达变化,以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其体内成瘤能力.结果 培养5d能获得EC109细胞的细胞球.细胞球细胞高表达Oct4等干性相关转录因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裸鼠体内1×104个细胞球细胞能启动肿瘤形成,而单层培养细胞则需要1×105个细胞,且同数量级的细胞球细胞较单层培养细胞所形成的肿瘤体积大.结论 无血清成球培养法能从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获得细胞球,细胞球富集了肿瘤干细胞.

    作者:崔翔;杨浪;于茜;任勇;郭政军;刘强;刘庆;崔有宏;卞修武;张成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胰岛素抵抗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根据随机原则分为2组: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造模成功后不进行治疗,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组、脑梗塞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4组.造模完成后分别灌胃,治疗组每日以复元醒脑汤灌胃,正常组、糖尿病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3~7 d.每天对其恢复程度进行神经体征评分;末次灌胃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稳态葡萄糖输注率等指标.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糖尿病组、正常组比较,神经缺损行为体征评分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神经体征缺损明显改善(P<0.01)、胰岛素抵抗减轻.结论 (1)本实验在SD大鼠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自体血栓法建立糖尿病脑梗塞模型.该模型是与人类原发脑梗塞的机理较为接近的动物模型;(2)糖尿病脑梗塞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加重等现象;(3)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术后神经体征缺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减轻了糖尿病脑梗塞大鼠体内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方邦江;周爽;沈俊逸;王宏;陈淼;陈宝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再阻塞复治96例

    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已通畅数月或1~2年后再复泪道阻塞、溢泪;再次予以激光泪道疏通治疗,并在疏通后行泪道引流管鼻泪管置入或典必殊眼液、帕利百眼液多次、定期冲洗.疗效观察,典必殊、帕利百眼液冲洗好转,治愈达70%以上;泪道引流管置入好转、治愈达60%以上.治疗过程中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疏通后治疗方法.但更好的激光泪道疏通后维持泪道永久性通畅的治疗措施还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何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抗衰老研究新进展

    衰老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互相作用下的生物学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发育、成长直到死亡,是机体功能退行性下降及紊乱的综合变化,具有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5个生理特征[1].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抗毒素,作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强的激活剂,白藜芦醇可以模拟热量限制(CR)的抗衰老效应,参与有机生物平均生命期的调控[2,3].已有报道[4]指出白藜芦醇能增加酵母、后生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寿命,其抗衰老作用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也因此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一般性质、代谢途径以及近年来白藜芦醇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白藜芦醇在临床应用中的良好前景及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白藜芦醇生理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楼旭丹;汪海东;夏世金;孙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正交设计优化微波消解猪肉测定铅的条件

    目的 优化微波消解猪肉测定铅的实验条件.方法 设计三因素(功率、时间和压力)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微波消解标准猪肉,用原子吸收仪测定消解液铅含量,计算回收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猪肉微波消解影响因素的顺序依次为功率>时间>压力,佳组合为A3B3C2(功率80%、辐射时间180s、压力1.5Mpa),该条件下猪肉微波消解铅回收率为95.7%.结论 标准猪肉在本正交设计优化条件下消解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浩臣;伍小利;陈亚菲;李长洲;廖彬利;余小平;魏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剖宫产指征行剖宫产分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影响无剖宫产指征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无剖宫产指征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产妇分娩相关资料,并对影响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剖宫产指征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与年龄、流产史、家庭人均月收入、孕产妇、家庭和医护人员有联系,其比值比及可信区间分别为2.231(1.284~5.589)or 1.745(1.087~3.529,1.716(1.143~3.915)or 1.425(1.033~3.389),2.254(1.552~5.118),1.688(1.055~3.527),2.925(1.463~5.828).结论 进一步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并加强剖宫产手术适应征的管理,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余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中医三步序贯治疗,分3个阶段,有主次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清肝息风,通腑化痰,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0 d后的血肿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颅内血肿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趋势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0 d内患者死亡2例,对照组7例,观察组死亡率远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肺部感染例数与多脏器功能衰竭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90 d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Ⅰ级与Ⅱ级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处于Ⅴ级植物昏迷状态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能有助于患者血肿消退,促进意识清醒,避免脑病理性损伤,加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手段.

    作者:龙大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间歇清洁自家导尿术在慢性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慢性尿潴留”患者行清洁自家导尿(CISC)降低下尿路感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40例“慢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行CISC术(观察组)和膀胱造瘘术(对照组),术后1月复查尿常规、尿培养,观察术后下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率为10%,对照组感染率为75%.1月后查尿培养提示:清洁中断尿菌革兰阴性杆菌落计数>105个/mL,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率为5%,对照组感染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下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ISC术治疗“慢性尿潴留”疾病,能降低患者下尿路感染、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有效性较好,但费用昂贵.

    作者:左亚丽;刘振湘;徐晓亮;蔡勇;白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微创术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68例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随访效果.结果 本组随访观察结果优53例,良11例,差4例,优良率为94.11%,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结论 微创术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优的特点,尤其适合6岁以下无严重畸形病变患儿.

    作者:沈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深静脉补钾对低钾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观察

    目的 观察深静脉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患者疗效,了解低钾血症患者对微泵深静脉注射治疗和传统静脉滴注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50例低钾血症患者分组给予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深静脉补钾和传统静脉滴注补钾,观察补钾6h、12 h、24 h后血清钾水平,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种补钾方法的血清钾恢复正常例数及百分率、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患者依从性差异.结果 各时间段微泵深静脉补钾组血清钾恢复正常的例数和百分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静脉滴注补钾组,微泵深静脉补钾组无静脉炎和注射局部疼痛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高(P<0.05).结论 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深静脉补钾见效快,明显优于静脉滴注补钾,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周蓓;张钰;王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病征的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病征的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2月份到2011年9月份于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8例,根据发病前患者是否确诊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共37例;一组为对照组(发病前已确诊糖尿病)共51例.总结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酸中毒时的发病诱因、2型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及急诊误诊率,并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病的主要诱因为酒食,急诊的误诊率为32.4%,2型糖尿病比例为7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小于0.05.结论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病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酒食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发病后,误诊率较高,此类患者医师在临床诊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皮肤温觉转导与传入机制

    机体通过温度感受器感知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人和哺乳类皮肤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分别感受热刺激和冷刺激,通常能辨别的温度范围大约是-10~60℃[1,2].皮肤温度感觉不仅为维持体温在佳恒定状态提供调节性输入信号,而且还可以感知潜在的损伤性温度刺激对机体的损伤,其传入信号参与触觉进行分辨不同物体和材料的温度,如金属与木头的性质和温度的分辨.近年来已确定温度感觉的分子基础是由温度激活离子通道,几乎所有的离子通道都属于瞬时感受器电位(TRP)通道[1-4].这类通道分为7个亚家族,其亚家族的蛋白结构均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并且在第5和第6跨膜片段间形成一个孔道环.转导热感觉的TRPV1、TRPV2、TRPV3、TRPV4和转导冷感觉的TRPM8与TRPA1广泛表达于Aδ纤维和C类纤维,以及角质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朗格罕细胞和平滑肌细胞[1-4].本文就近年来皮肤损伤性和非损伤性冷觉与热觉转导和传入机制,以及皮肤角质细胞参与温觉转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永录;汪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颈椎椎体失稳性椎动脉狭窄5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椎体失稳性椎动脉狭窄与临床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 对颈椎椎体失稳性椎动脉狭窄511(男262,女249)例患者采用X线多位片、颈椎MRI和部份头颅MRI、TCD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颈椎体失稳性椎动脉狭窄有多种临床表现,如头昏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听力减退、耳后疼痛、视物不清、行走不稳、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X线多位片和颈椎MRI可准确显示颈椎椎体失稳,TCD可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和供血不足.结论 临床表现,颈椎影像学检查及椎动脉血管检查相结合对颈椎椎体失稳性椎动脉狭窄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书东;曾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与血浆蛋白A(PAPPA)的关系.方法 检测45例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及45例正常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45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PAPP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PAPPA含量逐渐增高(P<0.01).结论 产妇血清PAPPA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的病情呈正相关,但二者的具体关系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海鹰;胡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胱抑素C的IgG-和IgY-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适用于检测人胱抑素C(Cystatin C)的IgG与IgY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方法 以人Cystatin C作为抗原免疫产蛋的罗曼鸡和新西兰兔,纯化抗Cystatin C的鸡抗体IgY和兔抗体IgG,并分别建立三种ELISA夹心检测体系,Ⅰ:捕捉抗体IgG+检测抗体IgY+抗鸡IgY酶标抗体;Ⅱ:捕捉抗体IgG+检测抗体IgY+兔F(ab)2抗鸡酶标抗体;Ⅲ:捕捉抗体IgY+检测抗体IgG+抗兔IgG酶标抗体.通过比较Cystatin C的低检测浓度和阴性对照的OD值评价三种夹心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体系Ⅰ的Cystatin C低检测浓度为7.5 ng/mL(阴性对照OD值为0.737),体系Ⅱ的Cystatin C低检测浓度为13 ng/mL(阴性对照OD值为0.313),体系Ⅲ的Cystatin C低检测浓度为10 ng/mL(阴性对照OD值为0.31).结论 成功建立了Cystatin C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体系Ⅰ的灵敏度高但其特异性差,体系Ⅱ和Ⅲ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可以用于Cystatin C的检测.

    作者:蒋洪娇;李敏惠;邹强;王琦;吴永琴;吴啟洪;邓未;刘雯雯;杨艳玲;代爽;杨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3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将患者分为有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和无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病情预后的预测指标.结果 30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9例有TIA史.与没有TIA史组的患者相比,有TIA史组的患者发生高血压(76.4%比64.4%,P=0.017),血脂异常(57.1%比41.2%,P=0.004),慢性肾脏病(28.2%比15.2%,P=0.002),颅内动脉狭窄(51.9%比36.3%,P=0.019),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44.0%比28.4%,P=0.003)的比例更高.两组患者在发病之前使用的抗血栓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1%和35.3%,P=0.882).有TIA史的患者的中风预后情况显著较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TIA病史是急性缺血性中风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OR:1.47;95%CI:1.03-2.11,P=0.042).结论 有TIA史的患者较无TIA史的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更大.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发生TIA后进行抗血栓治疗.

    作者:马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甲医院评审中护理标准的比较

    1993年,我院在第一周期等级医院评审中,被总后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时隔20年),我院又将迎来第二周期等级医院的评审.仔细阅读这一次等级医院评审的标准和细则,感觉到两个评审周期在形势背景、导向重点、程序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说第一评审周期的重点是基础医疗质量的管理,那么第二评审周期的重点则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管理和改进,对病人的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绩效评估,其核心是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体现了该次评审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下面就两个评审周期中护理方面的评审要点做一比较,从而加强对第二评审周期中护理标准的理解,以期对迎评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隋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对本组84例(92侧)患者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一期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并一期碎石,平均手术时间76分,一次取净结石率94.5%(87/92),5侧有结石残留,辅助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排石治疗后治愈.随访1~3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经B超引导下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处理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及疗效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茂;张杰;游云超;李大平;夏茂楠;杨烁;杨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盖洛普CE11测量医疗投诉患者的客户忠诚度

    目的 评价曾产生医疗质量投诉的患者对所就诊医院客户忠诚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可比、回顾性队列的研究方法,以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盖洛普CE11(客户忠诚度)量表”为工具,以我院体检中心近5年来曾产生医疗质量投诉的全部案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医疗投诉是否得到满意解决将其分为满意解决组(n=32)及未得到满意解决组(n=125),并利用统计软件按病人的门诊号随机抽取无医疗质量投诉的客户(n=160)作为对照,分析3组盖洛普CE11(客户忠诚度)量表的积分,以评估医疗投诉处理的不同效果对健康体检中心客户忠诚度的影响.结果 投诉得到满意解决者,在总体满意度、再次购买的可能性、向别人推荐购买的可能性3个维度上明显优于未得到满意解决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盖洛普GE11情感依附的8个维度方面,医疗投诉得到满意解决的患者,在“信心”“诚信”“激情”3个层次明显优于未得到满意解决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自豪”这一层次上,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从未有过医疗投诉的患者,医疗投诉得以满意解决者,无论是在L3(忠实的3个维度),还是在A8(情感依附的8个维度)上,得分明显优于未得到满意解决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心,医疗投诉未得到满意解决的患者客户忠诚度差,从未发生医疗投诉的患者次之,医疗投诉得以满意解决的患者客户忠诚度好.

    作者:陈蓓蓓;曾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