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早期超声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

叶璐;杨盼;杨太珠;张波;罗红

关键词:胎盘, 侵入性, 前置胎盘, 孕早期, 剖宫产
摘要:目的 评价孕早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行定期产检且有剖宫产史的妊娠期妇女资料,调取孕早期(孕11~14周,胎儿顶臀长4.5~8.4 cm)超声检查报告,以超声诊断疑胎盘植入者为病例组,以超声显示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且为前置状态但未怀疑胎盘植入者作为对照组,记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病理或临床诊断,以病理结果及手术所见为胎盘植入的诊断金标准,判断超声的诊断价值,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本研究终纳入研究对象54例,其中病例组18例,对照组36例,病例组植入比例(16/18)高于对照组(9/36),且病例组植入严重程度较高(P<0.05).病例组子宫切除比例(6/18)高于对照组(1/36)(P<0.05).在孕早期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病例中,立即终止妊娠者出血量低于继续妊娠者的剖宫产出血量(P<0.05).孕早期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64.00%,特异度为93.10%,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75.00%,准确度为79.63%.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的胎盘后方低回声区异常与胎盘植入关系较密切,比值比为24.00(95%可信区间4.60~125.25),胎盘后方子宫肌层变薄(子宫肌层厚度<3 mm或仅见浆膜层)可能提示程度较重的胎盘植入.结论 孕早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有助于密切随访及临床抉择,可减少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等不良临床结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芍药苷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mTOR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关节滑膜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内mTOR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AA组、AA+PF100μg/mL组、AA+PF 200 μg/mL组、AA+PF 400 μg/mL组和AA+ PBS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足跖注射法制备AA大鼠,AA+PF 100μg/mL组、AA+PF 200μg/mL组、AA+PF 400 βg/mL组大鼠造模后向尾静脉注射剂量为0.1 mL/200g体重PF,研究3个剂量PF对AA大鼠关节炎评分的影响.造模后第28天股动脉放血处死正常组和AA组大鼠,分离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培养FLS,将培养出的FLS分为正常组、AA组、AA+PF 1 μg/mL、AA+PF 2 μg/mL、AA+PF 4μg/ mL组,通过Real time qPCR检测PF加药对AA大鼠FLS内mTOR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F对AA大鼠FLS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PF对AA大鼠FLS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表达的影响,real time qPCR检测PF加药对AA大鼠FLS内MMP3表达的影响,向FLS转染mTOR过表达载体48 h后再次检测IL-1、IL-6和MMP3的表达.结果 PF能够降低AA大鼠关节炎评分.PF加药后48 h,与AA组FLS相比,AA大鼠FLS在PF为1、2、4μg/mL时mTOR表达均降低.与AA组FLS相比,AA大鼠FLS在PF为2μg/mL时p-mTOR蛋白表达量也降低.PF加药后48 h,与AA组FLS相比,AA大鼠FLS在PF为1、2、4μg/ mL时IL-1、IL-6、MMP3表达均降低.向AA+PF 2 μg/mL组FLS转染mTOR过表达载体48 h,与转染前相比,IL-1、IL-6、MMP3表达均升高.结论 PF可以改善AA大鼠病理,其机制可能与AA大鼠FLS内mTOR信号的抑制有关.

    作者:缪成贵;熊友谊;秦梅颂;陈浩;常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iR-17-5p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病变及VLDLR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17-5p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血管病变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养ApoE-/-小鼠15周构建AS小鼠模型,第13~15周尾静脉注射miR-17-5p抑制剂antagomiR-17-5p 20 mg/kg(antagomiR-17-5p组,n=10)干扰小鼠体内的miR-17-5p表达,并设AS模型组(同时点注射生理盐水,n=10)和NC miRNA组(同时点注射阴性对照抑制剂,n=10),同时取10只C57BL/6小鼠正常饮食15周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点注射生理盐水).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并测量各组小鼠血管形态学改变.通过Targetscan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VLDLR为miR-17-5p的靶基因,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VLDLR的分布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动脉组织中VLDL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AS模型组与NC组相比,其血管内皮形成了明显的斑块,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内膜增生,而antagomiR-17-5p处理的小鼠与NC miRNA组相比,病变程度明显减轻.AS模型组较NC组小鼠的内膜面积增加,抑制miR-17-5p的作用之后,内膜面积减少;各组小鼠中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管腔面积以及内膜/中膜比(I/M)值,AS模型组和NC-miRNA组小鼠比NC组减小,而antagomiR-17-5p组则缓解了这种作用(P<0.05).免疫荧光显示:AS模型组VLDLR表达下降,antagomiR-17-5p组较NC miRNA组表达增多.AS模型组中VLDLR基因的表达量较NC组下降(P<0.01),而antagomiR-17-5p组与NC miRNA组相比VLDLR基因的表达量上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的VLDLR表达结果类似.结论 miR-17-5p抑制剂可能通过上调动脉组织中VLDLR的表达,有效缓解AS小鼠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有望成为治疗AS的新靶点.

    作者:谭力力;刘丽敏;张秀春;朴成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圆锥角膜眼配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后残余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圆锥角膜眼配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后残余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圆锥角膜患者20例,配戴RGPCL一个月后,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实时动态测量、并闭环矫正4 mm瞳孔直径下圆锥角膜RGPCL配戴眼的残余像差.测量并计算残余像差矫正前后对比敏感度功能(CSF)值(空间频率2、4、8、16、32 cpd).根据残余像差矫正前后的波前像差值,计算调制传递函数(MTF)值(空间频率2、4、8、16、32 cpd).计算各个空间频率的MTF获益值和CSF获益值.结果 与残余像差矫正前相比,残余像差矫正后,圆锥角膜RGPCL配戴眼在各个空间频率下的MTF值均有提高(P<0.001);在2、4、8、16 cpd空间频率下,CSF值有提高(P<0.05);在32 cpd空间频率下,残余像差矫正前后CS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RGPCL配戴眼在低空间频率(2 cpd)和中空间频率(4、8、16 cpd)下,CSF获益值与矫正前残余总像差的均方根(RMS)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1、0.552、0.711、0.783,P<0.05);高空间频率(32 cpd)下,CSF获益值与矫正前残余总像差RMS值无关(P>0.05).圆锥角膜RGPCL配戴眼在残余像差矫正后,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加,MTF获益值逐渐增加,中空间频率CSF获益值高于低、高空间频率.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后,在4 mm瞳孔直径下,残余像差对眼球光学质量及低、中频的空间CSF存在影响.

    作者:杨必;李谦;廖孟;刘陇黔;梁波;戴云;赵豪欣;赵军磊;张雨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iRNA-221在EMS组织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croRNA-221 (mi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对EMS间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非EMS患者在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及EMS患者卵巢异位内膜,分离培养及鉴定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采用茎环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间质细胞中miRNA-221的表达;雌激素(17β-E2,终浓度为10-8 mol/L)刺激间质细胞48 h后检测miR-221-3p表达变化;异位间质细胞转染miR-221-3p inhibitor和inhibitor阴性对照(NC)后,观察其对miR-221-3p、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表达和增殖的影响.结果 miR-221-3p在EMS组织中的表达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4.2倍(P=0.039),在EMS间质细胞中的表达为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2.66倍(P=0.029).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间质细胞相比,miR-221-5p在EMS组织及间质细胞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处理正常及异位间质细胞48 h后miR-221-3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制miR-221-3p功能后,异位间质细胞增殖抑制(P=0.018),PTEN基因表达上调(P=0.021).结论 miRNA-221在EMS组织及间质细胞中表达上调,抑制miR-221-3p功能可促进PTEN表达从而抑制EMS间质细胞增殖.

    作者:杜小航;石钢;吕东昊;王宇翮;陈洁婷;郑倩;尹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四川地区汉族单纯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IL36RN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检测四川地区汉族单纯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患者白介素-36受体拮抗剂基因(IL36RN)的多态性,初步明确该地区单纯性GPP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 提取GPP患者、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各组人群IL36RN目的基因片段,电泳鉴定后进行基因测序,分析IL36RN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同时比较儿童期发病的GPP(PGPP)及成人期发病的GPP (AGPP)患者IL36RN的变异频率.结果 在四川地区汉族单纯性GPP患者中发现3个IL36RN基因变异位点(c.115+6T>C、c.140A>G、c.227C>T),其中c.115+6T>C变异常见.单纯性GPP患者的IL36RN基因变异频率与PV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GPP组与AGPP组IL36RN基因变异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36RN基因可能是四川地区汉族单纯性GPP患者常见的致病基因,c.115+6T>C是一突变热点.单纯性GPP的IL36RN变异频率可能与发病年龄无关.

    作者:李仲桃;汪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影响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这10年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行开放或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分为早期愈合组(术后14d内愈合)和延迟愈合组(术后所需愈合时间超过14 d),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基本情况、手术特点、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合并症及感染切口特点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潜在危险因素后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评价感染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71例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7.9±16.9)d;早期愈合组118例,延迟愈合组53例.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切口类型、术前白蛋白水平、糖尿病、感染切口大小、感染切口伴窦道和潜行、术后发生肠瘘和尿瘘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男性、≥65岁、T4期肿瘤、切口类型-Ⅲ型(感染切口)、术前白蛋白低于30 g/L、术前血红蛋白低于90 g/L、糖尿病、感染切口大于30 mm、感染切口伴潜行、术后发生肠瘘、术后发生尿瘘是感染切口延迟愈合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男性、T4期肿瘤、术前血红蛋白低于90 g/L、≥65岁均不是感染切口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为切口类型-Ⅲ型(标准偏回归系数=1.608)、感染切口大于30 mm(标准偏回归系数=0.572).建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5.900+4.118×尿瘘+3.693×切口类型+2.830×肠瘘+2.202×糖尿病+2.089×感染切口大小+1.574×术前白蛋白水平+1.287×感染切口伴潜行,当Logit(P)=1则预示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的可能性高.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切口类型为感染切口以及感染切口大于30 mm是导致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感染切口愈合延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其英;邓实;廖邦华;邓兰;窦卫超;李响;刘玲;马莉;范冬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漆黄素及漆黄素纳米粒对卵巢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饮食性黄酮类化合物——漆黄素及漆黄素纳米粒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0V3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测定漆黄素和漆黄素纳米粒作用后对卵巢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选取下一步实验的药物浓度.裸鼠荷瘤后取肿瘤块制成SKOV3细胞混合液.取15只裸鼠腹腔接种人卵巢癌SKOV3细胞混合液肿瘤造模,第5天随机分成3组尾静脉注射药物,每3d注射1次,每次0.2 mL,共12次:A组为肿瘤模型组(注射50 mL/L葡萄糖溶液),B组为漆黄素组(注射1.25 mg/kg漆黄素),C组为漆黄素纳米粒组(注射1.25 mg/kg漆黄素的米粒).治疗结束后记录肿瘤质量,取心、肝、脾、肺和肾切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害,肿瘤组织切片通过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KOV3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SKOV3细胞凋亡.结果 MTT结果显示,随漆黄素及漆黄素纳米粒质量浓度的增加,SKOV3细胞的存活率减小;漆黄素及漆黄素纳米粒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25~250μg/mL和62.5~125μg/mL,故选择工作浓度为125 μg/mL.共11只小鼠完成体内肿瘤造模并存活至实验结束(A组3只,B组4只,C组4只).A组裸鼠腹腔内散在菜花状肿瘤结节,B、C组仅见极小颗粒状肿瘤结节,B、C组腹腔内肿瘤质量相当(P>0.05),但均低于A组(P<0.05).各组心、肝、脾、肺和肾切片HE染色均未见明显损害.与A组相比,B组和C组肿瘤组织增殖指数Ki67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但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漆黄素及漆黄素纳米粒均具有抗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安全性好.

    作者:郭涛;董雪;石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1例报告

    患者,58岁,G3P3,绝经8年,阴道流血4+月,既往有痛经史,外院宫颈活检提示“转移性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关辅助检查提示“宫颈囊实性占位”,临床诊断“宫颈腺癌ⅡB期”,予“顺铂+紫杉醇”化疗4次后,于我院就诊.妇科查体:宫颈内口中度糜烂伴乳头状增生、触血,其后方扪及约5 cm大小片状质硬、边界不清的结节,右侧主骶韧带增厚.肿瘤标志物CA19-9(<30.9 U/mL):19.6 U/mL、CA125(<35 U/mL):5.1 U/mL;CT提示:宫颈占位,疑累及双侧宫骶韧带、直肠、阴道上段.

    作者:李婷婷;王红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物灌注成像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总结卵巢肿物经静脉超声造影(CEUS)的灌注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取81个(来源于66例患者)在手术前行CEUS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物.超声灌注图像的分析流程如下:首先选取卵巢肿物病灶的感兴趣区,然后通过软件得到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对获取曲线进行拟合,后得到病灶部位的超声灌注参数.超声灌注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半衰期(time from peak to one half,TTH)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同一个病灶进行两次灌注参数的测量,并进行测值的重复性检验.并在卵巢肿物的良性与恶性病变间、是否肿瘤性病变、良性与恶性肿瘤间、不同分期的肿瘤间、不同分化的肿瘤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原发性恶性肿瘤与否间,进行各灌注参数的组间差异性检验.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灌注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确定灌注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重复性检验中,本研究中的卵巢肿物的5个超声灌注参数均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卵巢恶性肿物组、肿瘤组、良性肿瘤组的灌注参数PI、TTH和AUC分别高于良性肿物组、非肿瘤组、恶性肿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灌注参数PI、TTH和AUC可作为鉴别卵巢肿物良/恶性、肿瘤/非肿瘤、肿瘤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指标,均以灌注参数AUC的诊断效力强.AUC=877 dB·s作为临界值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80.8%.超声灌注参数在不同分期的肿瘤间、不同分化的肿瘤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原发性恶性肿瘤与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变倾向越明显,CEUS中的PI、TTH和AUC越高,AUC对卵巢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帆;杨太珠;田甜;王静欣;罗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对兔SAH后基底动脉Rho/ROCK信号传导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血管Rho/Rho相关激酶(ROCK)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枕大池利多卡因(CD)组.SAH组和CD组动物经枕大池注入非抗凝的自体动脉血(1 mL/kg)复制SAH模型,sham组经枕大池注入37℃的生理盐水(1 mL/kg);30 min后,CD组经枕大池注入0.3 mL2%利多卡因,SAH组和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72 h后测定摄食量和神经功能损害分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底动脉中Rho相关激酶2(ROCK2)、肌球蛋白轻链(MLC)及钙调蛋白(CaM)蛋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SAH组和CD组家兔摄食量减少,且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ROCK2在基底动脉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高,MLC和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SAH组比较,CD组家兔摄食量及神经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K2在基底动脉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减少,MLC和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 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能够抑制兔SAH后基底动脉血管Rho/ ROCK信号传导,减轻SAH后基底动脉平滑肌的收缩.

    作者:陈金;丁浩;符永健;张松松;施贤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后使用氨甲环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后使用氨甲环酸(TXA)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择期体外循环下瓣膜手术和/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成人患者(≥18岁),将患者分为TXA组(n=2 062)和对照组(n=4 236),前者均在体外循环后接受TXA的输注,后者均未接受任何TXA的输注.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死亡、大量失血、缺血性事件和出血性事件)、ICU时长及住院时长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研究TXA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TXA组患者大量出血率和心包纵膈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死亡率、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两组相似(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后使用TXA可降低术后大出血风险(OR:0.55,95%CI:0.49~0.62,P<0.001)和死亡风险(OR:0.55,95%CI:0.30~0.98,P=0.044),但不影响缺血性事件和出血性事件.结论 体外循环后使用TXA可降低术后大出血风险和死亡风险,但不增加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静;陈长伟;黄豆;罗丹;杜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血液高凝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例报告

    患者,女,37岁,G1P0,因“停经36+3周,发现羊水量减少3d”于2017年2月26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6年6月16日.本次妊娠系试管婴儿.孕期唐氏筛查、肝肾功、胎儿系统彩超、胎儿心脏彩超均未见异常.孕期葡萄糖耐量试验提示妊娠期糖尿病,予糖尿病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控制可.孕6周开始检查凝血功能反复提示D-二聚体(DDI)升高,后持续监测血小板、DDI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孕期反复提示DDI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高,全血粘度切变率1(1/S)降低,孕中晚期查纤维蛋白原(Fg)低于孕中晚期正常值.

    作者:周芷伊;周淑;王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88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因高血压服用ACEIs/ARBs者为用药组,术前未用ACEIs/ARBs者为对照组,再按高血压因素分层.总结两组患者病理组织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纳入的患者均为非肌层浸润后膀胱尿路上皮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均完成膀胱维持灌注化疗,其中306例术后完成了即刻膀胱灌注化疗,82例患者术后未行即刻膀胱灌注化疗.161例患者确诊高血压,其中,107例术前服用ACEIs/ARBs(用药组),54例未服用ACEIs/ARBs.对照组281例,包括54例高血压患者,227例非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状态、肿瘤分期分级、肿瘤数量、肿瘤直径以及是否行膀胱即刻灌注化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血压、用药(ACEIs/ARBs)因素分层后上述指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60月,用药组中36例复发,对照组中129例复发,两组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48.43±23.50)月、(41.15±23.6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5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36%、5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未服用ACEIs/ARBs[标准偏回归系数(β)=0.174]是影响NMIB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排在肿瘤直径≥3 cm(β=0.193)、吸烟(β=0.191)、G3期肿瘤(β=0.181)之后,且权重排位不受血压影响.结论 服用ACEIs/ARBs可改善NMIBC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白云金;王晓明;韩平;杨玉帛;唐寅;魏强;王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成年女性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平衡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四川地区成年女性血清25(OH)D、1,25(OH)2D水平与握力、平衡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以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了四川地区成都、广元、泸州和西昌共1 095名29~95岁女性.采用手持式测力仪和简易躯体能力测试(简称SPPB测试)评估握力和平衡能力.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4组:>75 nmol/L为充足,51~75 nmol/L为不足,25~50 nmol/L为缺乏,<25 nmol/L为严重缺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分析维生素D不同水平分组之间的握力、平衡能力是否有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25(OH)D、1,25(OH)2D与握力、平衡能力的关系.结果 该人群维生素D缺乏占70.9%,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人群多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地区(P<0.001),平均户外活动时间少(P=0.013),且食物中未额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P<0.001).≥65岁的女性血清25(OH)D水平低于<65岁者(P=0.001),≥65岁女性血清25(OH)D≤50 nmol/L的比例高于<65岁者(74.6% vs.68.9%,P=0.046),但两个年龄组血清1,25(OH)2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按照全年龄段或年龄段分层分析,各维生素D水平分组比较,握力、SPPB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肌力、平衡能力下降[比值比(OR)=1.066,P<0.001;OR=1.111,P<0.001];体质量增加可保持正常善握力(OR=0.958,P<0.001);血清白蛋白升高(OR=0.896,P=0.001)和增加步行时间(OR=0.799,P=0.001)可保持正常平衡能力.结论 四川地区成年女性血清25(OH)D、1,25(OH)2D水平与握力、平衡能力没有相关性.基于维生素D缺乏现状加强维生素D补充的建议能否改善肌力和平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媛媛;王覃;卢春燕;徐勇;曹洪义;谢小华;吴雪艳;陈德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成人NUP98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征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核孔蛋白98(NUP98)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征,以及NUP98融合基因与AML常见融合基因、预后基因的共表达对AML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间住院的成人初发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检测NUP98融合基因,并检测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将染色体11p15重排或NUP98相关融合基因阳性的AML患者作为研究组,此期间初诊的其余AML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其分为低、中、高危对照组.通过对照研究,分析其血液学特点、完全缓解率(CR)、与预后基因的共表达率以及生存分析.结果 样本总量为197例.共16例(8.1%)患者存在NUP98相关融合基因(即研究组),发现我院首例NUP98-拓扑异构酶Ⅰ(TOP1)融合基因阳性AML.研究组患者按FAB分型,主要为M2和M5;研究组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ITD)发生率[31.25%(5/16)]和死亡率[80.00%(4/5)]高于对照组[发生率9.95% (19/181),死亡率42.11%(8/19),P<0.05];研究组诱导化疗获CR率为78.57%,高于总对照组及其中高、中危亚组(P<0.05).研究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月,中位无白血病生存期(LFS)仅为5月.结论 NUP98融合基因阳性AML易合并其它融合基因及预后基因的共表达,LFS和OS较短,尤其发生FLT3-ITD共表达时,死亡率高.

    作者:伦燕;黄菁草;龙丹;王方芳;代阳;杨艳;赵婷婷;李清;吴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水平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以及其他免疫因素参与的影响.方法 对186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NMOSD患者临床症状、伴随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免疫球蛋白G(neuromyelitisoptica immunoglobulin G,NMO-IgG)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Anti-SSA)以及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Anti-SSB)]检测等一般资料,以及分别在患者急性期、缓解期采集的855个血液样本检测的血UA水平,同时收集44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液样本(445个)检测的血UA水平.分析比较NMOSD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自身免疫抗体异常时血UA水平的变化.结果 186例NMOSD患者中女性171例,男性15例;急性期150例,稳定期36例;89.8%(167例)患者表现为NMO-IgG阳性.45.2%患者(84例)至少有1项抗体阳性(ANA、Anti-SSA或Anti-SSB抗体).NMOSD急性期患者血UA水平低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P<0.001),NMOSD稳定期患者血UA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NMOSD患者血UA水平低于男性患者(P<0.001);NMOSD急性期女性患者血UA水平低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0.001),自身免疫抗体异常者血UA水平较抗体正常者高(P<0.001),但仍低于女性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男性NMOSD患者稳定期、急性期与对照组男性间,自身免疫抗体异常者与正常者间血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MOSD患者急性期血U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血UA水平增高可能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

    作者:谢璟璐;陈虹西;石紫燕;姚绍莉;周红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早期超声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

    目的 评价孕早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行定期产检且有剖宫产史的妊娠期妇女资料,调取孕早期(孕11~14周,胎儿顶臀长4.5~8.4 cm)超声检查报告,以超声诊断疑胎盘植入者为病例组,以超声显示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且为前置状态但未怀疑胎盘植入者作为对照组,记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病理或临床诊断,以病理结果及手术所见为胎盘植入的诊断金标准,判断超声的诊断价值,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本研究终纳入研究对象54例,其中病例组18例,对照组36例,病例组植入比例(16/18)高于对照组(9/36),且病例组植入严重程度较高(P<0.05).病例组子宫切除比例(6/18)高于对照组(1/36)(P<0.05).在孕早期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病例中,立即终止妊娠者出血量低于继续妊娠者的剖宫产出血量(P<0.05).孕早期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64.00%,特异度为93.10%,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75.00%,准确度为79.63%.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的胎盘后方低回声区异常与胎盘植入关系较密切,比值比为24.00(95%可信区间4.60~125.25),胎盘后方子宫肌层变薄(子宫肌层厚度<3 mm或仅见浆膜层)可能提示程度较重的胎盘植入.结论 孕早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有助于密切随访及临床抉择,可减少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等不良临床结局.

    作者:叶璐;杨盼;杨太珠;张波;罗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19岁,因“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伴有腹部隐痛,查肛:盆腔内扪及大小约9+ cm的包块,边界清,活动可.增强CT示左附件区囊实性占位,大小约6.9 cm×8.9 cm×7.8 cm,左侧“卵巢血管蒂”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CA 19~9:40.2 U/mL(参考值<30.9 U/mL);白细胞:21.4×109 L-1;红细胞:3.37×1012 L-1;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544×109 L-1;中性粒细胞75.2%.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5.6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4.2s.骨髓穿刺提示浆细胞增加,骨髓组织活检: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4~8个/HF.考虑左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可能.

    作者:岳驰;魏晓霞;楼江燕;刘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丝桃苷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索金丝桃苷在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高糖处理模拟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分为5个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模型组(35 mmol/L葡萄糖),低、中、高浓度金丝桃苷保护组(35 mmol/L葡萄糖+4/8/20 nmol/L金丝桃苷).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利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DCFH-DA分析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SOD和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AKT、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p-Nrf2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AKT的活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损伤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ROS、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I3K相对表达量及AKT、Nrf2磷酸化水平(p-AKT/AKT和p-Nrf2/Nrf2的比值)降低,AKT阳性细胞数比率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损伤模型组相比,金丝桃苷保护组(4、8、20 nmol/L)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ROS、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I3K相对表达量及AKT、Nrf2磷酸化水平升高,AKT阳性细胞数比率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丝桃苷可通过激活PI3K/AKT/Nrf2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王成;李霞;刘振;韩明磊;侯永兰;郭长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硫化氢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组、假手术+H2S合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AG)组、CLP组、CLP+ NaHS组、CLP+PAG组,每组各24只大鼠.分别于术后6h、12h、24 h处死各组大鼠(即各组分6h、12h、24 h亚组)取血和心肌标本,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测定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S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结果 假手术各组及不同时点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12 h及24 h组相比,CLP 12 h及24 h组血清cTnI质量浓度以及心肌组织病理评分、心肌组织CSE mRNA、NF-κB表达、TNF-α及IL-10含量均升高(P均<0.05);与CLP 12 h及24 h组相比,CLP+NaHS 12 h及24 h组血清cTnI质量浓度以及心肌组织病理评分、NF-κB表达和TNF-α含量降低(P均<0.05),CSE mRNA表达和IL-10含量升高(P均<0.05);而CLP+ PAG12 h及24 h组血清cTnI质量浓度及心肌组织病理评分、NF-κB表达和TNF-α含量升高(P均<0.05),CSE mRNA表达和IL-10含量降低(P均<0.05).结论 H2S在脓毒症所致的心肌损伤中起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NF-κB表达、降低心肌组织TNF-α含量和提高心肌组织CSE mRNA表达、IL-10含量而保护心肌组织.

    作者:徐超;赵鸿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