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杨丹;罗勇;万珂;王思梦;张天静;李为昊;张庆;陈玉成
目的 探讨Livin、PTEN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织、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3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Livin及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Livin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36%)和卵巢良性肿瘤(13%)(P<0.05),Livin阳性表达率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分级、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PTEN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6%)低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65%)和卵巢良性肿瘤(80%)(P<0.01),PTEN阳性表达率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分级、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织中Livin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r=-0.559,P=0.001).结论 Livin表达上调和PTEN表达缺失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星娅;王红静;徐盼;陈静;潘海英;刘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活动性结核危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入选标准的6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出院结局,分为死亡组19例,存活组42例,筛选出可能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核菌痰涂片阳性、结核延迟治疗和急性肾损伤可作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合并活动性结核危重患者死亡率高.APACHEⅡ评分、结核菌痰涂片阳性、结核延迟治疗和急性肾损伤是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杨婷;廖雪莲;韩莉;康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heregulin-β1(HRG-β1)对糖酵解的诱导作用及其诱导的糖酵解在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PBS(对照组)或HRG-β1处理MCF7细胞12、24和48 h,或HRG-β1+草氨酸盐(oxamate,OX)联用处理MCF7细胞24 h,收集培养基测定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蛋白的表达.用PBS(对照组)、HRG-β1或HRG-β1+ OX联用处理MCF7细胞48 h,划痕实验检测伤口愈合率以反映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HRG-β1处理MCF7细胞12、24和48 h组的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和LDHA蛋白水平增加均在24 h达大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G-β1诱导组比较,HRG-β1+ OX联用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生成量降低(P<0.01),LDHA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MCF7细胞划痕48 h后,对照组和HRG-β1+ OX联用组的伤口愈合率相当(P>0.05),均低于HRG-β1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RG-β1通过上调LDHA诱导糖酵解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的迁移.
作者:蒋素芳;屠凯岭;周兰;傅强;赵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干扰素-alpha-2b (IFN-α2b)对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激酶、环氧化酶-2(COX-2)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及人红白血病HEL细胞系中JAK2V617F与COX-2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保定市第一医院接受初次治疗的42例有JAK2V617F突变的MPN患者,其中17例患者为IFN-α2b治疗组(给予IFN-α2b肌肉注射治疗),25例为初治组(未行治疗).另取同期10例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PN患者JAK2V617F/JAK2突变量,免疫组化检测MPN患者和ITP患者骨髓病理组织p-JAK2、COX-2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用不同浓度IFN-α2b作用于HEL细胞系,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半定量PCR检测HEL细胞中JAK2、COX-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JAK2、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初治组患者pJAK2、COX-2表达水平及MVD高于对照组,IFN-α2b治疗后患者p-JAK2、COX-2及MVD表达水平减低.不同剂量IFN-α2b作用HEL细胞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随其剂量增加逐渐上升,JAK2及COX-2 mRNA及p-JAK2、COX-2蛋白表达随其剂量增加逐渐降低.细胞迁移实验结果发现加入0.5×104 U/L IFN-α2b处理HEL细胞24 h,迁移至下室的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FN-α2b通过调控JAK2信号通路抑制COX-2及MPN患者血管新生.
作者:赵亚玲;张丽军;付建珠;徐倩;刘贵敏;谢旭磊;梁文同;成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明确脱细胞生物羊膜应用于甲床二期愈合的甲外科手术中,是否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行甲床手术后创面二期愈合的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n=19)和对照组(n=19),甲床手术后第1天换药时,治疗组使用羊膜后覆盖凡士林纱布;对照组仅覆盖凡士林纱布.记录换药后1h、4h、8h、12 h、24 h、36 h、48 h、72 h患者疼痛评分;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甲生长时间、患者和医生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一致,从换药后4h开始至换药后48 h,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24 h治疗组全部患者疼痛消失.创面愈合时间:对照组平均需要(17.68±2.86)d,治疗组则需要(12.37±2.48)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甲床手术后第1天到甲完全生长所需时间:对照组平均需要(15.63±2.00)周,治疗组则需要(13.95±1.72)周,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甲完全生长后,甲单位外观满意度评分:对照组(7.58±1.18)分,治疗组(7.61±1.38)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结论 脱细胞生物羊膜可以促进甲床手术创面愈合.
作者:薛斯亮;陈桂桂;吕熙;梅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特征追踪心脏磁共振技术(feature tracking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FT-CMR)对中国汉族健康人群的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正常参考值进行研究.方法 纳入经体检及心脏超声证实的汉族健康志愿者60例,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3.0T,Magnetum,Tim Trio,Siemens,Erlangen,Germany)稳态平衡自由进动序列完成心脏功能成像,采用FT-CMR(Trufisp strain analysis,Siemens)软件对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左心室径向、周向、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图像质量符合分析要求.分析得到左心室应变及应变率参考值.左心室整体应变值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其中,左心室短轴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为(37.7±9.6)%;整体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为(-18.4±3.3)%;长轴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为(-15.2±2.3)%.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随年龄增大而增大(r=0.416,P<0.001),而整体周向应变(r=-0.273,P=0.035)、整体舒张期周向应变率(r=-0.436,P<0.001)及舒张期纵向应变率(r=-0.326,P=0.011)随年龄增大而减小.整体周向、纵向应变,舒张期纵向应变率女性大于男性,而收缩期周向应变率女性相对男性较小.左室应变参数同左室的收缩末容积指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相关性.结论 FT-CMR是一种简便、可重复性好的分析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提供了健康中国汉族人群左室心肌应变的参考值范围,并且揭示了性别及年龄对心肌应变的影响.
作者:刘红;杨丹;罗勇;万珂;王思梦;张天静;李为昊;张庆;陈玉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Robinsoniella peoriensis(R.peoriensis)临床分离菌株的形态特点、生化特征及耐药情况,为深入研究该菌提供资料.方法在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医疗单元患者进行肛拭子筛查时,从一例36岁的男性肺癌患者身上分离到了一株R.peoriensis,采用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BioM∈rieux,Marey-I'(E)toile,France)的厌氧菌鉴定卡进行生化鉴定,琼脂稀释法体外药敏试验了解该菌耐药情况.结果 生化鉴定示R.peoriensis对蔗糖、β-半乳糖吡喃苷酶吲哚酚、阿拉伯糖苷酶等反应阳性,而对鉴定卡的其他成分反应阴性.体外药敏试验证实该菌对克林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耐药,而对万古霉素、甲硝唑、四环素敏感.结论 R.peoriensis是一种革兰阳性的厌氧芽孢杆菌,对蔗糖等多种物质反应阳性,既可导致感染又可引起定植.本研究中的R.peoriensis临床分离菌株对克林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耐药,并且克林霉素和利福平低抑菌浓度均大于512 μg/mL.
作者:杨菁玉;张晓霞;俞汝佳;冯萍;宗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双歧杆菌标准品制备法,筛选适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双歧杆菌标准品.方法 以双歧杆菌标准菌株作为实验菌株,分别采用菌株DNA法、PCR产物扩增纯化法、质粒DNA法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3种不同的双歧杆菌标准品制备法的标准曲线均R2>0.990;不同制备法的双歧杆菌标准品DNA浓度和纯度检测比较,质粒DNA制备法所制的双歧杆菌标准品浓度和纯度较另外两种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歧杆菌质粒DNA制备法制备的标准品质量较高,适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为双歧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高晓琳;贾瑞贞;谢亮;旷凌寒;冯玲;万朝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moothened (Smo)抑制剂PF-5274857在香烟烟雾(CS)诱导所致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转变中的作用,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建立体外CS诱导EMT模型,实验分为预防实验和治疗实验两部分进行.预防实验:用3μtmol/L PF-5274857预刺激Beas-2b细胞2h后用CS溶液培养8d;治疗实验:CS培养8d后用3μmol/L PF-52748573处理Beas-2b细胞4d.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蛋白中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含量及位置变化,小室迁移实验测定治疗实验中细胞迁移能力改变.结果 PF-5274857预刺激2h,间质标志物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升高.而已被CS诱导产生EMT改变的Beas-2b细胞经PF-5274857治疗4d后部分恢复E-cadherin表达,并且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降低,其升高的迁移能力也降低.结论 PF-5274857可以预防和治疗由CS引起的Beas-2b细胞EMT.
作者:周闻捷;陈娇;冯云;樊亚平;李倩;傅健;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轻链比值测定在以肾脏损伤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用于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肾脏疾病患者共822例进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轻链测定及免疫球蛋白定量,同时检测患者肾脏功能,包括尿素(BUN)、肌酐(Crea)、胱抑素C(Cys-C)以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轻链比值测定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发性肾脏损伤疾病以及MM继发肾脏损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22例患者中9.1%(75/822)患者出现M蛋白.其中IgG型49.3%(37/75),IgA型34.7%(26/75),IgM型5.3%(4/75),单纯轻链Lambda(LAM) 10.7% (8/75).Kappa (KAP)/LAM比值在M蛋白组和非M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KAP型轻链表达为主的M蛋白组高于非M蛋白组、以LAM型轻链表达为主的M蛋白组低于非M蛋白组(P均<0.001).M蛋白组患者与非M蛋白组患者间比较,Crea、BUN、Cys-C以及eGFR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LAM轻链组与IgG型组、IgA型组和IgM型组比较,Crea检测值增高,而eGFR值降低(P均<0.05).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轻链KAP/LAM比值检测在MM合并肾功能不全中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是早期筛查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
作者:唐江涛;李立新;冯伟华;杨滨;李林徽;刘新乐;王兰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胱抑素C (SCys-C)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相关造影剂致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介入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28例,于术前,术后24 h、48h分别抽血检测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SCys-C等.根据急性肾损伤(AKI)网络的AKI诊断标准,将AKI患儿分为肾功能1期和肾功能2期,比较AKI患儿(n=16)和非AKI患儿(n=112)之间及不同分期AKI患儿之间的肾功能指标及SCys-C浓度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SCys-C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临界点.结果 AKI组的SCr、SCys-C高于非AKI组(P<0.05),BUN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1期与肾功能2期患者比较仅SCys-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判断,SCys-C于术后24 h即可发现AKI的发生(P<0.05),术后24 h的SCys-C临界值在1.055 mg/L可获得大约登指数.术后48 h的SCys-C的AUC与术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价值相当(P>0.05).术后24 h的SCr不能发现AKI的发生(P>0.05),但术后48 h可发现AKI(P<0.05).同时点比较,SCys-C诊断价值均优于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相关造影剂可增加儿童急性肾损伤的风险,SCys-C是其重要筛选指标之一并有助于早期诊断,其术后24 h的临界值为1.055 mg/L.
作者:彭羽;侯晓林;魏武然;石晓青;徐鹏;罗秋红;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308 nm高能窄带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方法 对336例白癜风患者共912处皮损进行308 nm准分子光局部治疗,每周治疗1~2次.随访6个月,观察、分析色素恢复的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 912处皮损中,出现色素恢复的显效率为44.19%(403/912),有效率为72.70%(663/912).头面部、躯干部皮损的疗效较好,手足的疗效较差(P<0.003);局限型、散在型的疗效均高于泛发型、肢端型(P<0.004);皮损在进展期和稳定期的疗效相当.初色素再生的照光次数和光的累积量为(8.48±3.31)次和(3.75±1.71) J/cm2,显效的照光次数和光的累积量分别为(15.41±2.92)次和(4.15±1.87) J/cm2.色素恢复的有效率和显效率随照光次数增多而增加.即刻不良反应表现以局部红斑62.20%(209/336)多见;随访6个月,以发生白发(31例,9.2%)和治疗中出现新发皮损或者原有皮损扩大(21例,6.2%)多见.结论 308 nm高能窄带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咏;文翔;鲜燕;王英;汪倩;李利;蒋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非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婴儿早期肠道双歧杆菌的菌种组成及其数量变化,解析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构建及菌种组成变化的规律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3~4月1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第1次,第2、4、7、10、14、28天,3个月,6个月,1岁共10次粪便,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双歧杆菌属及种特异性引物对收集的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属及人体肠道特有的8个双歧杆菌菌种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共收集婴儿粪便样品136份,双歧杆菌检出率为93.4%(127/136),湿便中菌数为105~1011 CFU/g;第1次胎便双歧杆菌检出率为83.3%(湿便中菌数约为105 CFU/g);出生后14d内双歧杆菌检出率及菌量在相对低的水平,被检出的双歧杆菌为1种或2种;出生28 d及以后双歧杆菌检出率增至100%,湿便中菌量增至108 CFU/g以上;出生后28 d至6月龄多数婴儿、1岁时全部婴儿粪便中被检出双歧杆菌增至3种;双歧杆菌各菌种的检出率为B.breve (92.1%)、B.infantis(66.1%)、B.catenulatum(59.8%)、B.bifidum(25.2%)、B.longum(24.4%)、B.dentium(13.4%)、B.angulatum(5.5%)、B.adolescentis(1.6%).结论 受试婴儿出生后到1岁其肠道双歧杆菌数量、菌种组成及其菌种多样性均随时间出现显著的变化,是受试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构建的重要时期;同时发现受试婴儿双歧杆菌的菌种群构建整体上延迟、菌种组成上出现异常,推测是和受试婴儿的生产方式、喂养情况及其他各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何苗;李鸣;王舒悦;张玲琳;苗俊杰;石磊;余倩;姚建蓉;黄承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唾液酸酶与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浸润、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培养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并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给予唾液酸酶活性抑制剂(DANA)处理,比对两组细胞上清液的唾液酸酶活性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流式细胞学或MTT实验检测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水平、凋亡和增殖情况.结果 处理组上清液唾液酸酶活性减弱且细胞MMPs的表达降低,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无差异.结论 唾液酸酶可影响Ishikawa细胞的侵袭性和凋亡率,但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
作者:熊英;张建国;苏冬梅;莫家明;李思;马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31岁,G2P0+1,因“停经38+6周”入院,患者孕前未行妇科体检,无月经增多,大小便异常等不适,孕11周B超检查示:宫内早孕,子宫右前方查见10.2 cm×6.9 cm×9.5 cm实性弱回声团,提示子宫肌瘤.孕晚期曾出现腰部胀痛,超声提示:双肾积水伴输尿管扩张,右肾明显.考虑诊断急性肾盂肾炎,经正规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
作者:吕斌;姚强;邢爱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患者疲劳和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采用疲劳程度(fatigue impact scale,FIS)评分量表对我院已确诊为NMO的患者进行评分,并分析其疲劳程度与相关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64例符合NMO诊断的患者(平均年龄50.0岁,男性/女性:3/61)纳入研究,血清NMO-IgG阳性比例71.9%,43例(67.2%)NMO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FIS-总评分结果平均值为:64.8±36.1,其中FIS-认知:13.2±8.5,FIS-生理:20.6±11.6,FIS-社会:31.0±18.7.免疫抑制剂使用组和非免疫抑制剂使用组其FIS-总(P=0.294 9)、FIS-认知(P=0.467 1)、FIS-生理(P=0.472 2)、FIS-社会(P=0.212 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性别、血清NMO-IgG、病程、年复发率均不仅与FIS-总评分无相关性(P>0.05),也与疲劳对认知(P>0.05)、生理(P>0.05)、社会功能(P>0.05)3个方面的影响无相关性.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与FIS-总(P=0.000 5)、FIS-认知(P=0.018 7)、FIS-生理(P=0.000 4)、FIS-社会(P=0.000 5)均呈正相关.发作次数与FIS-认知呈正相关(P=0.007 9).结论 NMO患者残疾状态同疲劳对生理、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均呈正相关,发作次数同疲劳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呈正相关.
作者:陈虹西;石紫燕;冯惠茹;周红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与严重脓毒症(包括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水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超声数据库中诊断为严重脓毒症并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以肺部超声水肿评分定量肺水肿程度,以壁侧E/E'是否>8分为两组,校正基线后比较整体肺水肿程度差异及肺水肿分布差异;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二尖瓣环收缩峰速度(Sd)]、舒张功能指标(E/E')及容量指标[剑下长轴下腔静脉直径(IVCd)]与肺水肿的相关性,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E/E'是否为肺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82例,E/E'低组与E/E'高组的性别、APACHEⅡ评分、原发病构成、收缩功能及容量状态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年龄校正基线一致,发现E/E'高组肺水肿评分高于E/E'低组(P=0.007);两组患者双肺5~6区肺水肿程度无明显差异,E/E'高组双肺1~4区水肿程度高于E/E'低组(P=0.004);E/E'和IVCd是肺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25和0.249,P均<0.05).结论 床旁超声测量的E/E'是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其升高肺水肿程度明显加重.
作者:尹万红;李易;秦瑶;康焰;赵纪源;邹同娟;唐之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舌下微循环的改变对器官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使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DF)观察诊断为脓毒症休克24 h以内的成人患者0h、6h、24 h舌下微循环图像,根据24 h后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24 h-0h评分)变化分为器官功能恶化组(△SOFA24 h-0h评分≥1)和未恶化组(△SOFA24 h-0 h评分<1);分析比较两组间传统循环及舌下微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化组和未恶化组相比,0h、6h、24 h传统循环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urine output,UP)、动脉血乳酸(lactate,Lae)]、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以及输注晶体液、胶体液的量和液体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舌下微循环指标小血管灌注比例(PPVs)恶化组在0 h[(75.96±10.55)% vs.(84.03±10.16)%,P=0.032]和24 h时[(79.43±9.23)% vs.(86.32±9.02)%,P=0.037]低于未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0 h PPVs和Lac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PPVs[0.750(95 %CI,0.586~0.914)]大于Lac[0.588(95 %CI,0.370~0.8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0 h PPVs佳截断值81.5%将患者分为高、低两组,低PPVs组器官功能恶化发生率较高PPVs组更高(71.4% vs.20.0%,P<0.05).结论 舌下微循环指标PPVs能够早于体循环指标反映器官功能的变化,对器官功能衰竭可能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曾学英;廖雪莲;康焰;陈瑶;尹万红;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复发转移性三阴乳腺癌(metastatic recurrent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mrTNBC)的生存特征并寻找独立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完成后发生首次复发转移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展后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分析,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4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1.9月(5.1~189.5月),进展后中位生存时间22.0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状态、肿瘤TNM分期、无疾病间隔期(disease-free interval,DFI)、复发转移部位的个数、是否脑转移、是否肝转移和进展后治疗模式是进展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生多部位进展(P=0.004)、DFI≤12月(P=0.010)、发生脑转移(P=0.037)和单模式治疗(single-modal therapy,SMT,P<0.001)是影响mr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局部复发的患者中,多模式治疗(multi-modal therapy,MMT)比SMT预后更好(进展后3年生存率,53.0% vs.11.4%,P=0.024),远处转移的患者也有相同的趋势(进展后3年生存率,58.1% vs.29.3%,P=0.003).结论 发生多部位进展、DFI短、发生脑转移均为影响mrTNBC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MMT为其保护因素.
作者:彭祖祥;钟晓蓉;王竹;王宇;王艳萍;郑鸿;敬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PTEN和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7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蜡块,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及LKB1的表达;通过分析临床相关指标与PTEN及LKB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PTEN及LKB1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PTEN和LKB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3%和70.3%,LKB1表达阴性样本多伴有PTEN阴性表达,统计学分析发现LKB1与PTEN表达呈正相关(r=0.287,P=0.017);PTEN和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PTEN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P=0.017)、侵袭(P=0.008)及临床分期(P=0.019)相关,LKB1的表达缺失与肺癌侵袭(P=0.043)和临床分期(P=0.003)相关;联合PTEN和LKB1表达情况分析,同时为阳性表达的肺癌病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和/或侵袭的比例低于同时为阴性表达者.结论 PTEN和LKB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且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检测两个蛋白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判断依据.
作者:李洋;李英;杨慧;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