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青;魏娜;宿世琼;姜庆;孙倩;齐珺;贾琦;顾丽
目的 从细胞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角度,探讨健脾清化方对阿霉素致局灶节段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urular sclerosis,FSGS)模型大鼠FSGS的影响.方法 左侧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致大鼠肾脏FSGS,观察健脾清化方对模型大鼠脾淋巴细胞CD4+/CD8+比值,肾小管间质纤维连接蛋白(FN)mRNA、Ⅲ型胶原(ColⅢ)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结果 健脾清化方能明显降低模型鼠脾淋巴细胞CD4+/CD8+比值,肾小管间质FN mRNA、ColⅢmRNA、TNF-α、IL6水平.结论 健脾清化方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脏FSGS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机制可能与健脾清化方抑制细胞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有关.
作者:马晓红;何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值(eGFR)计算方程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601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测血中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中白蛋白、肌酐,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利用简化的MDRD公式、eGFR-EPLrca、eGFR EPIcys、eGFR-EPIcrea-cys估算GFR.按尿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比较各组代谢指标差异,按照ACR和4种eGFR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分析采用各方程对危险度分层的人数分布,比较各计算公式间不同危险度患者的eGFR水平.结果 收缩压、Cys C、eGFR-MDRD、eGFREPIcrca、eGFR-EPIcys、eGFR-EPIcrea-cys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不同方程评价危险度后的人数分布存在差异,eGFR MDRD(P<0.05)、eGFR-EPIcrea(P=0.000)分别与eGFR EPIcys比较,在不同危险分层中的人数分布存在差异;而eGFR-MDRD、eGFR-EPIcrea、eGFR-EPIcrea-cys在不同危险分层中的人数分布无差异.在低度危险患者中,各方程估计的GFR差异较大,eGFR-MDRD较其他方程的eGFR高(P<0.05);在中、高危患者中,eGFR-MDRD和eGFR-EPIcrea的eGFR相当,均高于eGFR-EPIcys和eGFR EPIcrea-cys估计的GFR;在极高危患者中,4种公式估算的eGFR无差异.结论 不同方程估算的eGFR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危险分层中存在差异,在低危患者中MDRD公式可能高估了GFR水平.
作者:周君;张玫;宋昊岚;杨福菊;黄亨建;李双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成都地区常住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发病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成都地区居民2型DM及IGR的发病率,并探讨影响其发病的饮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8年成都市两社区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检测调查人群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 hGlu),并根据检测结果将人群分为正常组、IGR组和DM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被调查人群每日进食的种类和质量,计算热卡摄入量、食物成分的比例、每日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并分析与DM及IGR的相关性.结果 2008年成都地区DM和IGR现患率分别为18.59%和24.22%;DM组热卡,食物脂肪、蛋白比例,钠摄人量高于正常组,而纤维素、食物碳水化合物比例、铁、锌、硒、锰的摄入量和维生素C、E摄入量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GR组热卡、钠摄入量高于正常组,而纤维素、锌、硒、锰的摄人量和维生素C、E摄入量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食物脂肪比例是影响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9).维生素E是DM及IGR的独立保护因素(OR=0.733,0.990).结论 成都地区2型DM及IGR的现患率高于四川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平均水平.本地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长期脂餐和维生素E摄入不足的高危人群.
作者:代华;陈立宇;李双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男,15岁,因反复发热6月入院.患者于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39.8℃,于当地医院发现脾脏及全身多处淋巴结长大,EB病毒(EBV) DNA 6.15×106拷贝/mL,骨髓涂片:异常淋巴细胞0.4,转入我院小儿外科,行“脾脏切除,腹腔内淋巴结活检”术,术后活检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体温及血液学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出院.入院前2月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高体温40℃,伴咳嗽、咯少量黄色脓痰及全身淋巴结长大,收入我院,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肺部感染,给予更昔洛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后好转出院.
作者:卢家桀;徐缓;唐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CD44+ CD24-/LowESA+ Lin-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的新鲜标本40例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Ⅰ-Ⅱ水平淋巴结转移状况、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上皮因子生长受体-2(C-erbB-2)、Ki-67]等与CD44+CD24-LowESA+ Lin乳腺癌干细胞比例的关系.结果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CD24-LowESA+Lin乳腺癌干细胞全部为阳性表达(干细胞比例0.5%~16.8%),平均值为4.38%,其中,低表达(≤4.38%)20例,高表达(>4.38%)2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CD44+ CD24-LowESA+ Lin细胞比例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以及C-erbB-2均无相关性.而以32.0%为界,把Ki-67分为高表达组(>32.0%)和低表达组(≤32.0%),两组间干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Ki-67表达强度是CD44+CD24-/Low ESA+ Lin表达比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2,OR=6.926,95%可信区间1.529~31.377).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强度是CD44+ CD24-/”wESA-Lin表达比例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干细胞比例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荣;羊晓勤;吕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足溃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成年SD大鼠4周并给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首次注射25 mg/kg,1周后再次注射40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然后挤压坐骨神经,并在足部制作切口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大鼠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形成;随后将培养鉴定的HUMSC涂于溃疡表面,治疗10 d.测量溃疡体积,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溃疡组织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化确定VEGF细胞定位及血管密度变化.结果 HUMSC移植促进足溃疡体积明显缩小(P<0.05),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上调(P<0.05) ;VEGF主要定位于血管;溃疡周组织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HUMSC移植可能通过调节VEGF的有效表达促进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修复.
作者:王瑛;但齐琴;王庆萍;周宁;金醒眆;侯宗柳;彭葆坤;王廷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脉冲电磁场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两组动物均行右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术后6周,脉冲电磁场组用低频脉冲电磁场干预,每次40 min,1次/d,每周5d,共干预2周.干预结束后,取右股骨内外侧髁软骨进行HE染色(观察软骨全层结构和细胞形态)及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检测、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免疫组化检测.取右胫骨平台全层软骨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脉冲电磁场组Mankin评分高于正常组(P<0.01),但低于模型组(P<0.01).脉冲电磁场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较正常组高(P<0.01);但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脉冲电磁场组caspase-3表达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1),但低于模型组(P<0.01).脉冲电磁场组caspase-8表达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1),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电磁场能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的机制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兔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
作者:谢薇;周君;罗庆禄;刘慧芳;何成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保护和软骨下骨重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5月龄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组和ESWT+ ACLT组,每组12只.两组行左侧ACLT造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2个月ESWT+ ACLT组实施体外冲击波干预治疗:在左膝关节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平台内外侧,以能量为0.16 MPa/次、1 200次/侧进行干预.每周干预3次,间隔一周再干预,干预4周共6次.ACLT组术后未行任何干预.干预完成后,两组取左侧膝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作宏观形态计量学评价;每组取6只动物行关节软骨微观形态计量学评价、软骨下骨骨矿物质密度(BMD)测定以及微观形态计量学分析;其余6只行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 1)基因表达分析;取关节滑液作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分析.结果 ACLT+ ESWT组较ACLT组,股骨内侧髁软骨宏观和微观形态计量学评分降低(P<0.05),其他部位与ACL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远端BMD升高(P<0.05);股骨和胫骨软骨下骨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隙降低(P<0.05),骨小梁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软骨中MMP-1、MMP-3和TIMP-1基因表达降低(P<0.05);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和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T(能量0.16 MPa/次、1 200次/侧、每周干预3次、共计6次/4周)可对兔膝骨关节炎的软骨损伤和软骨下骨硬化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王朴;刘遄;阳筱甜;魏晓霏;周予婧;杨霖;何成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女,40岁,因“全身红斑、水疱、口唇糜烂伴疼痛1+月,发热1周”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口唇糜烂,伴疼痛.入院前1周发热,高体温达39℃.入院查体:体温37.9℃,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约黄豆大小红斑、丘疱疹,疱壁薄.双眼睑红肿、糜烂,伴黄色污秽痂,结膜充血.口唇、口腔及外阴红斑、糜烂,伴黄白色分泌物.辅助检查:胸部CT提示胸腺瘤(附图).腹部彩超等未见异常.免疫全套检查IgA、IgG正常.诊断:副肿瘤性天疱疮(PNP)并发胸腺瘤.入院后予甲基强的松龙160 mg/d治疗(共5d),面部皮损分泌物培养查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阴性,予万古霉素1.5 g/d治疗(共14d),体温波动在38~39℃.抗感染治疗10 d后,真菌G试验142.30 pg/mL (<60),予伊曲康唑0.2 g/d治疗(共5d),患者体温正常,糜烂面愈合,痂皮脱落.患者拒绝行胸腺瘤手术治疗,皮损好转,激素减量至强的松40 mg/d后出院,于门诊随访.
作者:易勤;陈璐;蒋献;夏登梅;郭在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小鼠Rnf148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及其环指结构域的E3泛素连接酶功能.方法 提取不同成年小鼠组织、不同胚胎期组织和出生后小鼠睾丸组织的总RNA,通过实时荧光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小鼠Rnf148基因的表达谱.构建包含整个Rnf148蛋白的环指结构域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在BL21细菌中诱导表达后,经GST琼脂糖凝胶纯化GST-Rnf148重组蛋白.体外泛素化反应试验检测GST-Rnf148重组蛋白的E3泛素连接酶功能.结果 在小鼠13种不同器官组织中,Rnf148 mRNA仅存在于睾丸组织中.进一步Northern杂交验证了只在小鼠睾丸组织表达一个1.2 kb左右的Rnf148基因mRNA片段.小鼠Rnf148基因在胚胎期及出生后3周内不表达,出生后21 d开始表达,25 d后达到表达高峰并一直持续表达.实验成功诱导表达并纯化了GST-Rnf148重组蛋白,体外蛋白泛素化反应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E3泛素连接酶的功能.结论 小鼠Rnf148基因特异地表达在出生3周后的睾丸组织中,Rnf148蛋白的环指结构域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
作者:刘运强;陶大昌;廖顺尧;杨元;马用信;张思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 Ⅰ)对神经前体细胞抗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即Ge6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Ge6细胞,在培养基中加入含IGF-Ⅰ 10 ng/mL为实验组,不加IGF-Ⅰ为对照组,分别继续培养2d、4d、6d,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IGF-Ⅰ对Ge6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Ge6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培养4 d(2.007±0.297)和6 d(1.194±0.244)与对照组培养4 d(5.530±1.027)和6 d(5.371±0.51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荧光染色表明培养2d、4d、6d实验组Ge6细胞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减少,实验组培养4d(3.5%±0.2%)和6 d(5.1%±0.1%)与对照组培养4 d(7.0%±0.5%)和6 d(7.4%±0.4%)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GF-Ⅰ对神经前体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
作者:唐梅;王琪;李赫冬;杨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寻找能预测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浸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5例胃腺癌和5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抗癌1号(KAI1)、CD34及D2-40的表达.通过CD34的阳性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通过D2-40的阳性表达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 vessel density,LVD).分析KAI1、MVD及LVD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胃腺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AI1的阳性表达率、MVD和LVD分别为92.0%、(9.2±7.8)/低倍镜(LP)和(7.5±7.6)/LP;在GAC组织中,KAI1、MVD和LVD分别为37.2%、(21.6±9.1)/LP和(22.6±12.7)/LP,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的表达水平、MVD及LVD的高低与肿瘤细胞的p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P<0.05);KAI1的表达与MVD及LVD呈负相关,MVD与LVD呈正相关(P均<0.05).Cox回归分析示KAI1的表达、MVD及pTNM分期是影响GA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VD≥22组和LVD≥23组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MVD<22组和LVD< 23组的患者(P<0.01);KAI1表达阳性的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 早期联合检测KAI1、CD34及D2-40对GA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蕾;武世伍;俞岚;宋文庆;承泽农;王丹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64-MDCT)在左心单瓣膜关闭不全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左心单瓣膜关闭不全患者瓣膜置换术前行64-MDCT、超声心动图(Echo)和磁共振(MRI)检查,分别测定其术前常规心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有效射血分数(eLVEF),评价64-MDCT和Echo测定的心功能参数与MR1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及三者测定的心功能参数与围术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于左心单瓣膜关闭不全患者,64-MDCT、Echo分别与MRI术前所测的常规心功能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两者测定的常规心功能参数与后者的心功能参数均相关;三者术前所测的LVEF与围术期参数均不相关,而64-MDCT和MRI测定的eLVEF呈中度到高度相关.结论 64-MDCT较之常规的Echo和MRI测定方法,更能准确、迅速、相对低费用的评估左心单瓣膜关闭不全患者的术前心功能.
作者:张太明;董力;袁烨;候江龙;杨志刚;郭应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彝族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情况.方法 对自然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6~9月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区及3个乡村的20岁以上的彝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本研究纳入1 255例有完整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的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分为城市/农村、男/女两个层次进行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比较.结果 彝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7.3%,城市居民标化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25.9% vs.8.9%,P<0.001).彝族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9.8%、26.1%、8.8%;城市居民的知晓率(35.0% vs.13.6%,P<0.001)和治疗率(31.1% vs.10.6%,P<0.001)均高于农村居民.年龄增大、女性、年收入≥10 000元、超重或肥胖、总胆固醇升高是彝族城市居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彝族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仅与年龄和总胆固醇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彝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需加强防控力度.
作者:高赟;陈涛;冉兴无;任艳;谢小华;田浩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将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与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检测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方法 以rfbE为PCR检测靶基因,O157∶H7培养物经EMA处理后制备模板进行PCR检测,并对EMA使用浓度、作用时间等进行优化.结果 不抑制O157∶H7活菌PCR扩增的大EMA浓度为10 μg/mL;抑制2×107 CFU/mL死菌PCR反应的小EMA浓度为0.5 μg/mL;该法对O157∶H7检测的灵敏度为2×104 CFU/mL,结果显示能检出混合体系中含有的1%的活菌.结论 EMA PCR技术能有效检测活的O157∶H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偌颖;方梅;罗影殊;刘衡川;陆巧荣;王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全身振动治疗(WBVT)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结构与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组)和WBVT+ACLT组,每组12只.两组行左侧ACLT,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2个月WBVT+ ACLT组实施WBVT.振动治疗参数为:频率40 Hz,振动幅度2~4 mm,40 min/d,5 d/周,持续治疗4周.治疗完成后,取两组动物左侧膝股骨和胫骨置于Micro-CT系统进行扫描,应用Micview V2.1.2三维重建处理软件和ABA专用骨骼分析软件对股骨髁和胫骨平台骨小梁体积分数(BVF)、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量(Tb.N)、体积骨密度(vBMD)和组织骨密度(tBMD)进行检测.应用Geomagic Studio 11.0软件换算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弹性模量(EM)、反应力(RF)和平均Von Miss应力(VMF).结果 显微CT成像结果发现:ACLT组软骨下骨骨小梁出现稀疏表现并呈现断裂现象,部分骨小梁排列紊乱,结构扭曲.关节边缘处见不同程度的椭圆形或圆形骨赘形成.WBVT+ ACLT组软骨下骨骨小梁虽然也出现稀疏断裂的现象,但直观上较ACLT组骨小梁排列较为整齐有序,少见结构性扭曲.WBVT+ACLT组与ACLT组相比较,BVF、Tb.N、Tb.Th,股骨的EM、RF和VMF升高(P<0.05);Tb.Sp减少(P<0.05).骨密度(vBMD和tBMD)增加(P<0.05).结论 WBVT可有效改善兔膝骨关节炎早期阶段软骨下骨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起到保护进展性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损伤和力学性能降低的作用.
作者:王朴;魏晓霏;阳筱甜;周予婧;刘遄;季乔丹;杨霖;何成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3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3T MR DWI)对宫颈癌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初诊宫颈癌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短径≥5 mm的转移性淋巴结(24枚)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92枚)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MeanADC)、小表观弥散系数(MinADC)、大表观弥散系数(MaxADC)、淋巴结短径、长径及短长径比,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淋巴结的MeanADC、MaxADC值、MinADC值、短径及短长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MeanADC值其ROC曲线面积(AUC)大为0.828;两组淋巴结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MeanADC值以0.778×103mm2/s为阈值诊断宫颈癌患者短径≥5 mm的盆腔转移性淋巴结,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75%,以常规形态学指标中的淋巴结短径取10 mm和短长径之比取0.7为阈值,其敏感度分别为46%、58%,特异度分别为86%、74%.结论 3T MR DWI对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较高;MeanADC值较常规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刘玲;潘云;宁刚;郭应坤;李昌宪;欧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男,63岁,因“左下肢疼痛4+月,左下肢肌肉萎缩伴无力3+月”入院.疼痛分布于左侧臀部至膝关节以上,呈游走性跳痛,无明显减轻及加重因素.在当地医疗机构予以止痛对症(具体不详)处理,症状缓解.入院前3+月患者在洗澡时发现左下肢较右下肢明显变细,并感左下肢无力,此后发生摔倒2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2型糖尿病4年.查体:神志清楚,高级神经功能正常.颅神经(一).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及右下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肉萎缩、肌力4级.左侧膝反射、踝反射未引出.余神经系统检查(一).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0.23 mmol/L,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均正常.
作者:谢丹丹;曾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氢气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氢气治疗(H2)组3组,每组6只.I/R组大鼠右肾切除术后,制备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大鼠右肾切除后,仅分离而不夹闭左肾肾蒂;H2组从再灌注前10 min开始吸入浓度为2.5%的氢气130 min,其余操作与I/R组相同.比较再灌注24h3组之间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肾小管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结果 I/R可导致大鼠肾脏严重损伤.吸入浓度为2.5%的氢气可以降低大鼠BUN、Cr和MDA水平(P<0.05);同时,H2组肾组织病理学评分低于I/R组(P<0.05).结论 吸入低浓度的氢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少肾组织中MDA的生成有关.
作者:曾葵;黄瀚;江晓琴;陈筱静;黄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记录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大鼠顶叶联络皮质(PtA)区脑电变化,分析其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大鼠PtA区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分成手术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组,后者制作海洛因依赖模型.利用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各组大鼠在黑白箱停留、黑-白箱穿梭和白-黑箱穿梭时大鼠PtA区脑电变化,分析其各波百分比的差异.结果 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海洛因诱导组大鼠黑、白箱停留时,遥测脑电各波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海洛因诱导组大鼠穿梭时,与其停留状态脑电比较,右侧PtA脑电δ波百分比增加,β波、β2波百分比降低(P<0.05,P<0.01),左侧PtA区脑电β波、β2波百分比也显示减少(P<0.05,P<0.01).进一步将海洛因诱导组大鼠穿梭时脑电与手术对照组大鼠穿梭时脑电相比,海洛因诱导组大鼠仅在白-黑穿梭时,左、右侧PtA区δ波百分比降低、θ、q、α1波百分比增高(P<0.05),而黑-白箱穿梭时,PtA脑电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穿梭时PtA区脑电变化与停留状态下脑电有所不同,但这种穿梭时脑电的改变,可能与大鼠伴药箱觅药行为发生无关.
作者:潘群皖;朱再满;李晶;李敏;周鸿铭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