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T-2100血细胞分析仪伪性堵孔报警的处理

章明

关键词: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报警, 综合性能, 直方图, 故障率, 仪器, 生产, 美国, 分布, 参数
摘要:BT-2100血细胞分析仪系美国DANAM公司生产的三分布18参数3直方图的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我院通过两年多的使用证实该仪器的综合性能较佳,故障率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技术在尿蛋白谱检测中的应用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其性质和组成(尿蛋白谱)是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1].

    作者:崔艳丽;王生余;张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CR扩增特定SSUrRNA片段检测疟原虫的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疟疾的诊断迄今为止仍主要依靠血片镜检,该方法虽然简便、经济、适于基层;但费时费力,易于漏检,特别对低原虫血症者,漏检率高,不利于快速诊断和大批标本检测,临床应用受到许多限制.

    作者:王少海;郭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干扰因素初析

    目前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医院的使用已相当普及,无论是使用二分类或三分类,还是使用更高级的五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其多项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等项结果较准确可靠,但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够准确,波动大,重复性差.现对其干扰因素初步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笔金;王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罕见婴幼儿腹泻流行的病原学诊断分析

    2001年5月~10月,周村区发生罕见婴幼儿腹泻流行.我科共收了506份具有相似特征的粪便标本(其它消化不良和菌痢仅有48份,弃之不虑).

    作者:王秀贞;曲丽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麻油的高温除酚试验

    大麻系大麻科植物,是榨取大麻油的原料,主要种植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麻油呈棕黄色,滋味清香可口,是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喜欢食用的一种植物油.

    作者:朱巧娥;牛红霞;李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新一代的Access免疫分析仪检测心脏肌钙蛋白Ⅰ

    血液肌钙蛋白测定业已呈现迅速取代传统的诊断心肌损伤的方法之态势,对于不稳定的心绞痛的诊断尤为如此.

    作者:程吟梅;葛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用简易低渗浓集法检查胸腹水中癌细胞

    临床上送来检查胸水、腹水等穿刺液中的癌细胞时,经常会遇到血性穿刺液.

    作者:祁发亮;刘晓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吸毒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了吸毒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55例吸毒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吸毒者RBC-IC花环率和MDA明显升高(P<0.05~0.01),而RBCC3b-RR、SOD、GSH-PX、SOD/MDA低于正常(P<0.01),相关分析显示:RBC-C3b花环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431 5,P<0.05),RBC-ICR与MDA呈正相关(r=0.536 8,P<0.05).结论吸毒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降低,与活性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何浩明;胡可松;刘忠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植物羊齿状结晶的检测在妇女不孕症诊断中的作用

    植物羊齿状结晶的检测,是测定育龄妇女雌激素水平和排卵与否的一个很好的实验方法.为观察其关系,我们对9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之春;刘丙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相差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找线索细胞

    加德纳菌已被确定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源菌[1],目前对加德纳菌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

    作者:陆建红;陈国军;李光亮;董长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ANSTAR DH505K/Na/Cl/Ca/pH分析仪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K、Na、Cl、Ca、pH等项目,方法学上具有简便、快捷等优点.

    作者:赵长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溴甲酚绿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方法.方法利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中白蛋白的原理,改进为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结果测定健康志愿者52人(男32人,女20人)随意尿中的微量白蛋白结果为23.27±14.57 mg/L,21.9±11.4 mg/g.Cr,2.48±1.30 mg/mmol.Cr.结论经评价实验结果比较满意,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邓演超;沈永生;戴秀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链式质量控制法-全血血红蛋白测定

    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血血红蛋白测定的稳定性,将已测标本4℃保存,次日测定,两日Hb结果有很好的重复性,P>0.05,s=0.75,每份标本CV<1.00%.利用此核对试验法进行较短时间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红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T-2000生化分析仪常见问题及处理

    BT-2000是意大利生产的适合中小型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它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作者:王剑锋;张碧莹;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K值校准法在5'-NT测定中的应用

    5'-核苷酸酶(5'-NT),在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中,采用测定次黄嘌呤释放速率5'-NT比色分析法,选择[装置定数]和[K值接受]校准模式,以底物次黄嘌呤为标准,进行510 nm/600nm双波长终点比色,测装置K值,由5'-NT连续监测法反应程序接受K值后,用于一般样品分析,结果在设定的次黄嘌呤标准浓度选择性试验中,次黄嘌呤在200~1 000μmol/L时,可求得理想K值;准确性:质控结果均值与靶值误差<2%,符合WHO允许误差范围;重现性:高低值5'-NT批内CV<2%,日间<7.5%;线性试验中,5'-NT线性范围是0~300 U/L,相关系数r=0.998 8,回归方程Y=1.052 8X-2.413,呈高度直线相关且离散度小,回收率为98.2%~99.4%,30例病人结果同手工法相关统计为r=0.897 0,Y=1.209 4X+0.857 8;40例正常组试验为0.3~10.0 U/L,可作为正常参考值.

    作者:赵硕生;胡卫红;管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大肠埃希菌产生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探讨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之间的关系及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Nitrocefin法对该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108株大肠埃希氏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β-内酰胺酶、ESBL的检测.结果108株大肠埃希氏中60株产β-内酰胺酶(56%).ESBL发生率为36%(39株),其中产两种酶的有36株,有3株产ESBL而不产β-内酰胺酶.产β-内酰胺酶株对青霉素,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62%~100%,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39%~40%;产ESBL的菌株,对青霉素类,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耐药.泰能的敏感率为100%,舒普深为95%.结论常规检测β-内酰胺酶、ESBL,有利于耐药机制的探讨,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ESBL菌株的爆发流行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旭;刘晓莉;吴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基因变异检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基因变异并探讨其与拉米夫定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8例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48 w后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其血清中HBV DNA P基因序列,并推导为相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时和Genbank中标准株序列相比较.结果G473→R和D477→N变异14例,M550→I变异12例,M550→V变异8例,L526→M变异10例,M550→V变异均伴有L526→M变异2例,M550→I变异伴有L526→M变异,未曾发现L526→M单独变异株,另外发现N(D)480→E 2例,N(D)480→S 2例,R485→H 1例,S505→T 2例,L510→M 1例,V537→I 1例,有11例HBV DNA阳性标本未检出变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和L526→M变异是影响拉米夫定疗效的主要因素,G473→R和D477→N联合变异可能是影响拉米夫定疗效的又一重要原因,P基因变异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永忠;李夏亭;周志武;周国平;周胜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UCG-淋病初筛的理想试验

    淋病奈瑟氏菌(Nesseria Gonorrhoeae)的检测有许多种方法,经典的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低,而传统的培养方法要求高,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杨义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偶氮氯膦Ⅰ测定血清钙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稳定的血清钙测定方法.方法在pH9.6的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AMP)缓冲介质中,以偶氮氯膦I作显色剂,8-羟基喹啉-5-磺酸为掩蔽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该方法显色络合物大吸收波长为580 nm,线性范围达5.0 mmol/L,回收率为98.8%~99.1%,平均99.0%.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0.95%和1.74%.与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X1)比较:Y=1.003X1-0.036,r=0.996;与偶氮胂Ⅲ(X2)比较:Y=1. 001X2-0.030,r=0.997;与酶速率(X3)法比较:Y=0.999X3-0.045,r=0.998.在血清胆红素高达412 μmol/L,血红蛋白7 g/L,镁2.50 mmol/L及Intralipid高达8 g/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试剂稳定和灵敏可靠的优点,适合血清钙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作者:蒋兴亮;唐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由于骨髓细胞形态学中多项检查的偏差大,加之专业技术性强,同样一份标本可在不同的实验室或不同专业人员之间有不同的结论.

    作者:李早荣;卢兴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