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

陈国庆;张汉伟;黄建林;潘云峰;李天旺

关键词:普通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观察,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倒置生物显微镜, 强直性脊椎炎, 试验检测, 检测方法, 实验室, 应用, 仪器, 价格
摘要:HLA-B27与强直性脊椎炎高度相关,检测方法常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的观察常用倒置生物显微镜,此仪器价格昂贵,只适宜在条件好的实验室应用.我们同时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HLA-B27,结果一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PT、APTT、TT、FIB四项指标质控物的探讨

    目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试验的质控物主要依赖进口,其价格较贵.所以我们在德国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上利用前一天的血浆作为后一天的质控物,并同时可作PT、APTT、TT、FIB四项指标的检测,经近一年的临床应用,认为是目前一般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德祥;苏畅;张文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聚凝胺配血技术的改进

    聚凝胺配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血型抗体筛选检测、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我院输血科从1998年开展此项业务,通过几年的应用实践,该方法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1,2].近我们对其方法的第一步低离子介质和聚凝胺按比例提前进行混匀,观察其混合液在不同时间与原试剂同时对109例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结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锁良;赵艳萍;陈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42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前S1抗原.结果在148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的115例,阳性率77.7%;199例HBeAg阴性而Anti-HBe阳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的101例,阳性率50.8%;80例HBeAg和Anti-HBe均阴性的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的仅19例,阳性率23.8%.前S1抗原在血清学表达上与HBeAg的阳性符合率高达77.7%.结论血清前S1抗原是HBV在体内复制的可靠标志,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关系密切.

    作者:朱佐民;高志戎;张鹏;杨忠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全自动电脑血沉仪检测ESR及动态曲线变化的观察

    红细胞沉降率(以下简称ESR)多年来均采用魏氏法,由于手工操作干扰因素多,用血量大,等候时间长,给检验工作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全自动电脑血沉仪操作简便,测量快速,用血量少,干扰因素少,既可测出ESR数据,又可打印出ESR动态曲线图,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白慧霞;刘小玲;孟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利用Access来管理临床实验数据

    目的加强检验科临床实验数据的管理.方法利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病员资料管理系统,对各类临床实验数据进行分类管理.结果可以通过病员资料管理系统方便快捷地查找资料及进行各类数据的分组统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Microsoft Access在检验科临床实验数据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燕;袁幼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ECKMAN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BECKMAN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CX3和CX4两部分组成,它集常规生化、急诊生化和特殊生化的检测于一体,以其准确度高、快速、操作简便深受用户青睐.现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常见操作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以示同行参考.

    作者:谢万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4例柱凝集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的实验室结果分析

    输血的安全性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往往比较注重输血引起的传染病,而对于因输血引起的免疫反应则较少予以重视.事实上后者引起的频率比前者更高,有的甚至危及生命.为了真正做到安全输血,把好血液进入人体的后一道关,我们医院采用了目前较先进的柱凝集技术(CAT)交叉配血.

    作者:王显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VITROS-250干化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ALT与标本溶血的关系

    目前,临床急诊生化检验中多使用干化学方法,相对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透射比色方法,干化学法多采用测定反射光强度,这就为通过加入清除层去除干扰物,如:胆红素、脂浊以及血红蛋白,提供了方便.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测定结果仍然不同程度受到包括血红蛋白等干扰物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干扰.笔者利用美国生产的VITROS-250全自动干化学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的标本中的ALT的浓度来探讨标本溶血对ALT结果的影响.

    作者:郑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ABO、MN、P、Rh和HLA 5种血型系统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它遵循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常表现为简单的显性或隐性遗传.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血型基因必定来自父母.因此,血型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用于亲子鉴定[1].据文献报道,中国汉族人群利用ABO、MN、P、Rh和HLA 5种血型系统进行亲子鉴定是可行的[2].笔者在1999年5月~2001年12月间,采用ABO、MN、P、Rh和HLA 5 种血型系统对深圳市(主要是宝安、南山二区)112例亲子鉴定案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发;刘永梅;饶美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XPRESS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护方法

    EXPRESS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美国康仁公司(CHIRON)制造的选择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我科自1997年6月引进以来使用情况良好,其是人机对话式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准确度、精密度高等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小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将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引起测定结果的错误而导致临床的误诊误治,因此正确地排除障碍以及日常仪器的维护尤为重要.在此指出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和仪器维护知识,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付光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石蜡包埋肠肿瘤大切片的制备

    我们参考王德田等[1]的方法,采用石蜡包埋,普通轮转式切片机制成肠肿瘤大切片.切片一般长约10~12 cm,长者达15 cm,并对其进行HE染色及特殊染色,得到较好效果.

    作者:王彦芳;王宪智;王金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IMMULITE故障排除一例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在各实验室中运用越来越广泛,IMMULITE是美国DPC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作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杰出代表,凭借其独特的酶放大化学发光技术和专利的洗脱技术以及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使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得到很好的运用.我中心于1997年和2000年分别引进了两台,使我们的检测工作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作者:傅雷;王书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学检验统计分析工具-Analyse-it

    Excel作为出色的电子表格软件,它的易用性与功能强大是毋庸置疑的[1].Excel在数据的输入、输出、自动填充、设置及格式上,优势尤为突出,在医学检验工作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2].但Excel在统计分析功能上有一定的不足[3],Analyse-it则针对性地强化了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Analyse-it是一款优秀的统计分析软件,作为Excel的插件使用,它有两大统计分析:普通统计模块和医学检验统计模块.由于医学检验统计模块的专业性设计,决定了它在医学检验分析上的突出优势.

    作者:李志春;张合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APTT法监测体外循环中血浆肝素含量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血浆肝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方法用APTT法检测血浆中不同浓度的肝素含量,建立工作曲线,并用基质血浆与患者血浆进行倍比稀释测定.结果发现血浆肝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凝固时间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回归,r=0.99),批内变异系数为2.3%~3.2%,批间变异系数为2.7%~4.9%.结论 APTT较为准确地反映血浆中肝素含量,通过倍比稀释,扩大了检测范围,可适用于大剂量肝素抗凝体外循环的监测,为实行剂量个体化给药提供了基础.

    作者:张明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检测中的作用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肌细胞中富含的一种小分子(15KDa)细胞质蛋白质.H-FABP含量在骨骼肌中比心肌中低10倍,在肾脏、肝脏和小肠中含量也很低,心肌损伤后,H-FABP稀放至细胞外,出现于血流中,血浆H-FABP大量升高与梗塞面积间也有良好的相关性.肌红蛋白(Mb)是另一种小分子(18KDa)蛋白质,可在心梗后2~3 h出现于血浆中,也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检测的有用指标,但Mb缺乏特异性,其含量升高不能区分是来源于骨骼肌还是心肌.

    作者:陈松劲;蒋百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清总唾液酸的负标志意义用于肝硬化及肝炎的实验室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在肝硬化(HC)及肝炎(VH)疾病中呈低水平的实验现象,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实验评价.方法定量测定598例各类肝脏疾病的血清TSA和甲胎蛋白(AFP),并对AFP≥25 μg/L者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当TSA≤602 μg/L和25 μg/L<AFP<200 μg/L时,HC和VH的鉴别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83和0.80;原发性肝癌(PHC)的误诊率为0.03.结论 TSA的负标志意义和AFP的联合应用对PHC、HC及VH的鉴别诊断率有显著意义(P<0.01),为鉴别诊断PHC、HC及VH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

    作者:夏吉荣;王富兰;祝继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X9ALX生化分析仪故障分析处理及电极维护

    CX9ALX是美国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CX3和CX4组成外加TP电极法和升级预接口,可进行常规生化、电解质、肾功、糖、免疫学、血药浓度检测.该仪器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速度快,并能使用部分国产试剂和自配试剂(自编参数).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故障,现将我们的分析处理以及电极保养的简便方法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陈秀珍;袁平宗;李传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目的①欲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以及与RET(网织红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②Epo是否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时血液流变学的调节、及是否通过RET的变化来调节的.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血清中Epo含量.结果①脑梗塞组血清Epo与Hct(红细胞压积比)呈明显负相关(r=-0.342,P<0.05),与其它血液流变学指标无相关;②脑出血组血清Epo与RAI(红细胞聚积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427,P<0.05),与其它血液流变学无相关;③脑梗塞、脑出血组血清Epo与相应组别RET无相关.结论①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Epo含量增高有改变血液黏滞性作用.②Epo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的影响与其调节细胞生成的主要作用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郭伟莉;张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鲜血生化室间质评调查结果分析

    近几年来在检验医学领域比较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基质效应。对室间质评调查品即质控血清的基质效应存在很大争议。

    作者:杨彬;黄繁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oulter JT-IR血细胞计数仪三则故障处理

    Coulter JT-IR血细胞计数仪,长时间使用后,不免会有不同程度的故障发生.在近年中,我院这台仪器曾出现过三次故障,现将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反冲杯不能伸出接纳残液原因:因仪器吸样量需100 μl,而进入分血片的样本量为29.6 μl,多余血样通过反冲杯接纳被排去.若反冲杯通道不畅,反冲杯动作时会使反冲杯残液溢出,时间长了,残留液形成结晶,会使带动反冲杯的轴卡住,导致杯伸出不完全或完全伸不出.

    作者:徐宏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