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柱凝胶技术用于血小板交叉配合输注

刘孟黎;徐华;李凤琴;张建耕;邢荷香;刘晟;颜永强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微柱免疫检测, 血小板配型
摘要:血小板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由于输血、妊娠、异体器官移植等因素,免疫产生血小板抗体的几率很高.尤其是反复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约50%以上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1].随着机采血小板使用的不断普及,随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事例时有发生.输注前采用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选择合适的献血者,对提高输注疗效是必要的.下面将我们为两例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取得较好效果的情况报道如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DA(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值得商榷

    目的探讨ADA(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年)糖尿病诊断新标准是否优于WHO(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诊断标准.方法口服75 g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 h血糖值.结果 ADA糖尿病诊断标准比WHO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可提高敏感性10.1%;按ADA标准诊断的75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5例(20%)按WHO标准诊断为糖耐量低减(IGT),而且漏诊了餐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36例(32.4%).ADA标准诊断,诊断空腹血糖异常(IFG)人群中按WHO标准有42例(37.8%)诊断为糖尿病,有60例(42.6%)诊断为IGT.结论 ADA诊断标准比WHO标准(FPG)虽可提高FPG诊断敏感性10.1%,但并不优于WHO诊断标准OGTT试验2 h血糖(2 h PG)值的敏感性.因此,认为WHO标准OGTT试验2 h PG值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临床必要的诊断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保留,临床医生要重视2 h PG值.

    作者:马芝金;魏咏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IgG抗体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评价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临床确诊为梅毒的患者血清标本59例、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25例及生物性假阳性标本20例等进行了检测,并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准方法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FTA-AB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结果相比较.结果 44例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和15例经过治疗后的梅毒患者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正常献血员和生物性假阳性患者结果均为阴性.59例梅毒患者中,除2例梅毒治疗后患者未检测出针对17 KD多肽抗原抗体外,均检测出针对分子量为47 KD,17 KD和14 KD多肽抗原抗体.针对上述3种多肽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6.6%和100%.而针对90,60,33,30,25,22,45 KD等多肽抗原抗体,在所有梅毒患者血清中亦检测出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在51例非梅毒患者中,均未检测出针对47 KD,17 KD和14 KD多肽抗原抗体,5例分别检测出一种或多种针对分子量为90,60,33,30,25,22 KD和45 KD等多肽抗原抗体.四种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梅毒患者结果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2.8%,四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100%,98.3%,98.3%,100%,经卡方检验,四种方法检测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敏感度(100%)等于或高于其它三种同类方法,特异性(100%)与ELISA和TPPA两种方法相同,但显著高于FTA-ABS法(92.2%).结论免疫印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阴阳性结果界线分明,易于判断,适应于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谭爱国;何美懿;高德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4例柱凝集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的实验室结果分析

    输血的安全性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往往比较注重输血引起的传染病,而对于因输血引起的免疫反应则较少予以重视.事实上后者引起的频率比前者更高,有的甚至危及生命.为了真正做到安全输血,把好血液进入人体的后一道关,我们医院采用了目前较先进的柱凝集技术(CAT)交叉配血.

    作者:王显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XPRESS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护方法

    EXPRESS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美国康仁公司(CHIRON)制造的选择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我科自1997年6月引进以来使用情况良好,其是人机对话式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准确度、精密度高等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小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将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引起测定结果的错误而导致临床的误诊误治,因此正确地排除障碍以及日常仪器的维护尤为重要.在此指出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和仪器维护知识,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付光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石蜡包埋肠肿瘤大切片的制备

    我们参考王德田等[1]的方法,采用石蜡包埋,普通轮转式切片机制成肠肿瘤大切片.切片一般长约10~12 cm,长者达15 cm,并对其进行HE染色及特殊染色,得到较好效果.

    作者:王彦芳;王宪智;王金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学检验统计分析工具-Analyse-it

    Excel作为出色的电子表格软件,它的易用性与功能强大是毋庸置疑的[1].Excel在数据的输入、输出、自动填充、设置及格式上,优势尤为突出,在医学检验工作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2].但Excel在统计分析功能上有一定的不足[3],Analyse-it则针对性地强化了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Analyse-it是一款优秀的统计分析软件,作为Excel的插件使用,它有两大统计分析:普通统计模块和医学检验统计模块.由于医学检验统计模块的专业性设计,决定了它在医学检验分析上的突出优势.

    作者:李志春;张合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A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的保养和常见故障的处理

    A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Beckman)仪器公司产品.它的检测原理是在抗体过量的前提下,光束通过时,悬浮于缓冲液中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颗粒所产生的散射光速率变化强弱与抗原浓度成正比,速率峰值经微电脑处理后转换成抗原浓度.因其测定方法具有敏感、精确、快速和简便的特点,故已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较广泛地使用.我单位于1996年购进该机,下面是笔者使用五年多来的一些经验体会.

    作者:何谦;王香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清铁5-Br-PADAP直接光度法自动分析试剂盒的研究与评价

    目的研制、评价血清铁 5-Br-PADAP自动分析法试剂盒.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作显色剂双试剂两点终点法测定血清铁.结果该法线性范围0~85 μmol/L,平均回收率为99.7%,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4%~0.016%和0.016%~0.025%,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3 9X+0.116 9,r=0.988 9,P>0.05.107例健康人血清铁含量为9.22~29.62 μmol/L(±2s).结论用该试剂盒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铁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连国军;李东;孟东娅;胡晓芳;李宝青;陈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PCR-ELISA法检测HCV-RNA的临床应用

    采用PCR法检测血清中HCV-RNA是诊断丙型肝炎和观察抗病毒疗效的重要指标.但常规PCR仍存在产物污染和需使用有毒化合物溴化乙啶等缺点.我们近采用抗污染PCR与ELISA检测相结合的新方法进行了初步临床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亚萍;刘婷;李军;张永祥;周雄伟;邓志龙;黄祖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CA125对结核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A125对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中CA125.结果结核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结核患者血清CA125明显下降(P<0.01).结论动态检测CA125是诊断结核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冬妍;张玉英;王艳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浆PT、APTT、TT、FIB四项指标质控物的探讨

    目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试验的质控物主要依赖进口,其价格较贵.所以我们在德国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上利用前一天的血浆作为后一天的质控物,并同时可作PT、APTT、TT、FIB四项指标的检测,经近一年的临床应用,认为是目前一般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德祥;苏畅;张文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苛养菌药敏试验方法

    1 概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面临着准确地检测一些苛养菌产生新兴耐药的严峻挑战.苛养菌(Fastidious Organisms)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培养基和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增大了实验室药敏试验的技术难度.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可能依靠一种药敏试验方法或商业化产品检测所有细菌的耐药.要达到此目的,需综合运用肉汤稀释或琼脂稀释试验、特定药物浓度筛选试验以及修正药敏试验解释标准等[1].

    作者:张银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oulter JT-IR血细胞计数仪三则故障处理

    Coulter JT-IR血细胞计数仪,长时间使用后,不免会有不同程度的故障发生.在近年中,我院这台仪器曾出现过三次故障,现将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反冲杯不能伸出接纳残液原因:因仪器吸样量需100 μl,而进入分血片的样本量为29.6 μl,多余血样通过反冲杯接纳被排去.若反冲杯通道不畅,反冲杯动作时会使反冲杯残液溢出,时间长了,残留液形成结晶,会使带动反冲杯的轴卡住,导致杯伸出不完全或完全伸不出.

    作者:徐宏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aker System 912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Baker System 912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是近年我院从美国引进,具有测定参数多、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为血常规检查的理想仪器之一.但使用中不免遇到故障,现将使用时出现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报告如下:1 故障一不吸样.1.1 原因①血标本有凝块,堵塞吸样针或剪切阀;②剪切阀旋转不到位.

    作者:王亚强;颜平;王福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解脲支原体Ⅰ型MB抗原主蛋白氮端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从新鲜培养的解脲支原体(URA)Ⅰ型培养液获得其MB抗原主蛋白N端1/3保守区的基因,并体外表达,获得具有抗原活性的原核表达蛋白,为研制广谱、低廉及方便准确的URA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从新鲜培养的URA标准株Ⅰ型培养液提取DNA模板,采用特异引物及聚合酶链方法获得其MB抗原主蛋白N端1/3保守区的基因,经克隆入测序载体验证DNA大小及序列后,将MB抗原主蛋白N端1/3保守区的基因克隆入高效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初步以Western-blot测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即与感染者阳性血清的反应活性.结果以笔者设计的特异引物,能得到预期大小的PCR产物,并能插入预定的克隆载体中测序,所得基因的序列符合目的基因的序列,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能获得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活性,能与感染患者的血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结论所得到的MB抗原主蛋白N端1/3保守区片段的基因,与GENE BANK检索序列一致.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此片段所获得的表达产物,有抗原活性,有望用于URA抗体检测及疫苗研制.

    作者:张菊;阎小君;郭晏海;李丁;段杰;苏成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APTT法监测体外循环中血浆肝素含量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血浆肝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方法用APTT法检测血浆中不同浓度的肝素含量,建立工作曲线,并用基质血浆与患者血浆进行倍比稀释测定.结果发现血浆肝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凝固时间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回归,r=0.99),批内变异系数为2.3%~3.2%,批间变异系数为2.7%~4.9%.结论 APTT较为准确地反映血浆中肝素含量,通过倍比稀释,扩大了检测范围,可适用于大剂量肝素抗凝体外循环的监测,为实行剂量个体化给药提供了基础.

    作者:张明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快速测定凝血四项的方法

    凝血四项(APTT、TT、PT、Fbg)仪器的测定,代替了以往玻片法凝血时间,为临床提供了凝血因子的多项参数,受到了临床医师普遍欢迎.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凝血四项的测定从留取标本到出结果需时太长,尤其不利于外科单个急诊病人急查,为此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予介绍.

    作者:杜忠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聚凝胺配血技术的改进

    聚凝胺配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血型抗体筛选检测、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我院输血科从1998年开展此项业务,通过几年的应用实践,该方法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1,2].近我们对其方法的第一步低离子介质和聚凝胺按比例提前进行混匀,观察其混合液在不同时间与原试剂同时对109例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结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锁良;赵艳萍;陈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鲜血生化室间质评调查结果分析

    近几年来在检验医学领域比较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基质效应。对室间质评调查品即质控血清的基质效应存在很大争议。

    作者:杨彬;黄繁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标法与酶免法检测胃幽门螺杆菌的比较

    用金标法和酶免法检测胃病变患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IgG,所得结果相比较,P>0.005,两者阳性检出率略同.金标法的特异性为94.7%,灵敏度为94.1%;酶免法的特异性为89.5%,灵敏度为97.05%.

    作者:曾立军;雷均平;薛晓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