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升刚;左丽;李震
C肽又称连接肽(C-peptide),它与胰岛素(INS)都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并从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摩尔肽类物.C肽在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病人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意义,国内现多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C肽.
作者:张凤;彭毅;邵彩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大的一个血型,也是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者可以导致新生儿死亡,或是胎儿死于子宫内[1].
作者:闵志军;张力超;张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自1997年引进日本产CISF-820血细胞分析仪以来,对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检测器上的宝石孔和HB单元的管道堵塞现象,我们利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清堵,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丁士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即尿液中细胞、管型等成分的检查,是常规分析的重要内容,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崔汉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血清β-HCG进行评价.方法对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血清β-HCG的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价,并与放免法(RIA)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抗干扰能力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要求.与放免法比较,得到回归方程Y化=0.99X放+1.14,r=0.99.结论初步评价表明该检测系统对β-HCG高度灵敏和特异,且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与放免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庆;黄菲;王加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高新技术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特别是自动化仪器的迅速发展,高质量商品化试剂的选用及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实验室比较重视分析前、分析中的质量管理,但往往淡化了分析后的质量保证;据国内有关学者报道,分析后出现的问题占75.9%,因此,分析后的质量保证显得更为重要,应引起临床实验室的高度重视.
作者:柴辉;陈华明;程学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医院感染的监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监测,才能有针对性和有效地防治院内感染.在某些情况下,环境因素作为传播媒介和储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是存在的.为此,有目的和有选择地对环境中细菌的采样、培养和报告的规范化、标准化很有必要.
作者:周克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实验诊断指标.常规测定血和尿中的淀粉酶是诊断AP的主要实验方法,但其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约19%的病例无高淀粉酶血症.我们发现利用尿分析仪测定尿隐血有助于AP的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熊劲芝;王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Child分级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方法测定33例肝硬化患者(男23例,女10例)和30例健康人群(男19例,女11例)的血清钙(Ca2+)、磷(PO-3)、碱性磷酸酶(AKP)、尿钙/肌酐(Ca2+/Cr)以及尿脱氧吡啶啉(DPD)的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Ca2+、PO3-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AKP、尿Ca2+/Cr以及尿DPD水平则逐渐升高.其中以尿DPD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呈现出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强的特征;尿DPD是反映骨吸收的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动态监测骨转换指标特别是尿DPD的变化,对肝硬化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胜;许鸿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检测大鼠骨髓细胞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免疫细胞化学法,应用于大鼠慢性病贫血动物模型.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S-P)系统.结果慢性病贫血组TfR表达总积分为68.6分,较正常对照组(144.8分)明显降低,抑制剂组为101.2分,介于正常组与炎症组之间,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结论该法简明、方便、特异性强,准确地反映了骨髓细胞TfR表达的程度.
作者:董巍;王强;张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报告结果和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及技术进展.方法利用万浮生物技术公司的IBT试剂盒检测抗ENA抗体进行观察,分析总结近年来该项检测结果出现的问题.结果因为对抗ENA自身抗体谱的谱带特征认识不足,对免疫印迹法缺乏深入了解,在临床中出现抗Sm、抗U1RNAP、抗SSA、抗rRNP等抗体的错误判断;另一方面,临床医师过分地看重实验报告,以至为数不少的病人被误诊、误治,造成不可弥补的医源性疾患.结论为了使免疫印迹法测定抗ENA抗体谱更好地运用于临床,不论检验人员还是风湿免疫科医师,均应正确看待多肽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兰庆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邻苯二甲醛双试剂自动分析测定血清尿素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用优选法对试剂成份进行优化组合.以含邻苯二甲醛67 mmol/L、硫酸1.6 mol/L和磷酸1.6 mol/L的混合溶液作为第一试剂;以含偏钒酸铵4.3 mm01/L,安替比林0.21 mmol/L的混合溶液为第二试剂测定血清尿素.结果线性范围0~35 mmol/L,回收率98.1%~101.1%,平均回收率为99.6%;批内CV:低尿素含量血清为1.32%,高尿素含量血清为0.91%.批间CV:低尿素含量血清为2.04%,高尿素含量血清为1.08%.与UV-GLDH法比较,r=0.992,回归方程Y=1.02X+0.127,P>0.05;脂肪乳糜和溶血标本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结论该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回收率高,试剂配制方便、稳定,易于保存,适用于手工操作和自动化分析.
作者:刘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①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的检测方法;②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apoE基因含编码112位和158位氨基酸的基因序列,用SS-SSCP技术进行apoE基因型分析.结果运用SS-SSCP法检测了47名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型,发现ε4/2、ε3/2、ε3/3、ε4/3、e4/4基因频率分别为4.26%,14.89%,63.83%,12.76%,4.26%,并且发现ε2、ε3、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9.57%,77.66%,12.77%.结论①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对人体无害,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开展;②ε4等位基因是CHD的易患因子之一,而ε3等位基因则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中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ALT、AST)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ELISA检测21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并与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Pre S1抗原在HBeAg阳性模式中的阳性率(66.2%)高于HBeAg阴性模式中的阳性率(22.1%)(P<0.01);HBeAg和Pre S1抗原的阳性率随HBV-DNA拷贝数的升高而升高;HBV-DNA(一)组与HBV-DNA(+)组的ALT和AST差异显著(P<0.01),而HBV-DNA(+)组之间HBV-DNA拷贝数与ALT和AST无相关性.结论Pre S1抗原、HBeAg和HBV-DNA含量三者彼此相关,均反映了HBV复制活性,其中HBV-DNA是理想的指标;HBV-DNA能用于粗略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
作者:邓君;饶绍琴;杜琼;文安阳;杨明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杜邦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美观典雅的设计,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受到实验室人员的喜爱.
作者:易元杰;符水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一氧化碳中毒是医学紧急事故,需要一种能迅速准确地反映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浓度的测定方法.目前应用的方法有测压法、扩散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需要贵重的设备,无法在基层使用.我们参考文献[1],应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张道强;刘秀娜;宫丰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对2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1例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纽相比,IgG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IgE含量显著增高(P<0.01)且IgE异常率高达68.9%,差异极显著(P<0.01),IgM降低(P<0.01),IgA增高(P<0.01);另外一部分IgE正常患儿其IgG、IgM含量则降低(P<0.05,P<0.01).结论哮喘患儿普遍存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变,抗感染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是哮喘综合治疗的两项必要措施.
作者:顾文莉;周慧君;王玫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有关吸针常见故障及排除1.1标本缺少报警显示N0 SAMPLE 0R LOW SAM-PLE VOLUME DETECTED FOR CUP X原因:(①血清量不足或样本中存在气泡;②样本盘位置未放好.处理:①样品杯中加足量血清,并防止加入时有气泡;②放入样品盘后,启动仪器(START)后样品盘将会自动复位,如1号位对不准,即刻用手转动样流盘对准1号位即可.
作者:陈辉;周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应用平滑曲线上相近两点近似直线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一种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既能反映实验误差,又能屏蔽掉影响总体检测结果的实验干扰.使日间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降低到10%左右,批内变异系数降低到5%左右.
作者:蒋炳林;刘前友;邵远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胆红素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对9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进行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中低总胆红素者82例(≥416μmol/L)占86.3%,与健康对照组血总胆红素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时在冠心病组中,对总胆红素与HDL-C、TC、TG进行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BIL与其它三项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低胆红素血症与冠心病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是独立于血脂之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作者:张连凤;朱广博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