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炳林;刘前友;邵远江
当前乙型肝炎的诊断上,由于PCR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过分的依赖基因诊断技术,把HBV DNA检测作为HBV感染的唯一指标,甚至不再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为了探讨这些检测指标的关系,笔者对288例HBV DNA检测结果与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张新利;党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于2000年8月引进Di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我们使用该机二年多以来,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遇到的一些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粟文堂;杨华喜;唐燕;刘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肾功能检测中,应用AFT-TCO2分析仪极大地方便了TCO2的检测.但AFT系列仪器中,无论电解质分析仪还是TCO2分析仪,经一定时间使用后,都存在管道被堵的可能.如果管道完全堵塞,则必须疏通,否则无法进行检测.
作者:吕鸿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杜邦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美观典雅的设计,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受到实验室人员的喜爱.
作者:易元杰;符水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心肌抗体(HRA),探讨其对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意义.方法DIGFA检测各组心脏病HRA,阳性血清用膜抗原吸附后再检测HRA.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HRA阳性率53.8%(28/52);原发性心肌病阳性率41.7%(15/36);病毒性心脏病阳性率42.8%(15/35);缺血性心脏病阳性率21.1%(8/38);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HRA阳性血清经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后,风湿性心脏病吸附阳性率75.0%(21/28);原发性心肌病吸附阳性率13.3%(2/15);病毒性心脏病吸附阳性率13.3%(2/15);缺血性心脏病吸附全部阴性.风湿性心脏病膜抗原吸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DIGFA检测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HRA,可提高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特异性.该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国庆;古洁若;黄建林;陆才生;魏秋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报告结果和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及技术进展.方法利用万浮生物技术公司的IBT试剂盒检测抗ENA抗体进行观察,分析总结近年来该项检测结果出现的问题.结果因为对抗ENA自身抗体谱的谱带特征认识不足,对免疫印迹法缺乏深入了解,在临床中出现抗Sm、抗U1RNAP、抗SSA、抗rRNP等抗体的错误判断;另一方面,临床医师过分地看重实验报告,以至为数不少的病人被误诊、误治,造成不可弥补的医源性疾患.结论为了使免疫印迹法测定抗ENA抗体谱更好地运用于临床,不论检验人员还是风湿免疫科医师,均应正确看待多肽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兰庆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现在,临床用真空管采集血样已经越来越普遍,我们在日常工作和急诊中曾多次出现血钾假性升高的现象,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操作不当,做完血糖后(氟化钠/草酸钾抗凝),吸管未更换或洗涤就直接吸取血清做电解质造成的.
作者:姚振华;张宝华;李淑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自1997年引进日本产CISF-820血细胞分析仪以来,对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检测器上的宝石孔和HB单元的管道堵塞现象,我们利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清堵,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丁士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免疫血清学方法在临床肺吸虫病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斯氏狸殖吸虫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斑点ELISA法与IEST法对不同类型肺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斑点ELISA法对胸肺型、脑型、腹型、皮下型肺吸虫病人血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6.7%,80.0%,93.3%.IEST法对胸肺型、脑型、腹型、皮下型肺吸虫病人血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0.0%,93.3%.结论两种血清学方法对肺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强,方法简便,适用于临床诊断的实际应用.
作者:张光玉;黄朝芬;王云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生理条件下血液是一流动的液体,处于凝血和抗凝的动态平衡,如这一平衡破坏血液将会在血管内凝固.为了解血液所处的凝固状态,即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性水平,设计了一系列检测血液凝固状态的试验.血液所处的凝固状态依靠试验数据来评价,试验数据是观察血液凝固状态的唯一依据,检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至关重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血凝试验准确性进行探讨: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实验诊断指标.常规测定血和尿中的淀粉酶是诊断AP的主要实验方法,但其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约19%的病例无高淀粉酶血症.我们发现利用尿分析仪测定尿隐血有助于AP的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熊劲芝;王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银材料应用于医学历史悠久,主要利用其组织相容性.其实,有许多实验资料表明,金属银离子可以杀灭活的细菌繁殖体,在工业上,金属银离子作为消毒剂,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1].我们按这一理论依据,将金属银做成环治疗包茎,应用于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我们对金属银体外杀菌作用的观察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艾彪;段六生;侯宏;乔平进;田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56年Eaton[1]在交叉实验中发现一种新的抗体Yta,被该抗体检测的抗原在白种人中的频率高达99%.Yta的对偶抗原Ytb在1964年由Giles[2]等发现,Ytb抗原在白种人中的频率为8%左右.
作者:刘孟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尿液HIV-1抗体EIA试剂盒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的评价.方法收集尿液标本进行HIV-1尿液EIA-PRC法检测,对比血液标本进行HIV(1+2)抗体EIA初筛检查(双抗原夹心法).结果在5000例所调查的正常人群中,有54例尿液HIV-1初检为阳性(54/5000),复检为阴性结果.对48例AIDS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液HIV-1检查,结果均为阳性(48/48).结论对尿液行HIV-1抗体的初筛检测,标本易得,且无创伤性,既减少了HIV交叉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又适宜于大批量的人群监测与普查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国基;郑长青;于剑;杨林;孙辉;黄妍;陈兰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提高MD-1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用葡萄糖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类型速率法和终点法,对MD-1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参数进行选择.结果该仪器在34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6 331±263,CV=4.15%,与NAD(P)H的摩尔吸光系数6 220相比,相差1.8%.葡萄糖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分别为300 s和720 s.让7名工作人员每人按终点法测得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6 459±322,6 427±501,6 507±377,6165±187,6 070±245,6 212±419,6 329±261;CV分别为4.99%,7.81%,5.81%,3.40%,4.05%,6.76%,4.12%.吸液量分别为400,500,600 μl时排空和不排空状态下的吸光度影响率分别为2.82%,0.94%,0.39%和1.66%,0.41%,0.11%.结论应定期对仪器的摩尔吸光系数进行检查与校正,并对使用终点法测试的项目应对反应达到平衡即延迟时间进行选择,提高该仪器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及仪器测试速度.在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试剂用量,降低试验的成本.测定时应设定为非排空状态.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柯斯曼螺旋体是一种黏液浓缩而成的小支气管管型,其形态为螺旋形,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的形成可能是小支气管分泌黏液过黏和纤毛活动较差,因而在小支气管腔内停留时间较长,使黏液浓缩的结果[1],柯斯曼螺旋体中心有一无色发亮的纤维,周围包绕一层柔细纤维[2].
作者:聂升刚;左丽;李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在即刻法用于免疫学实验的质控中,探讨一种更简便、快速、准确且直观的操作方法.方法应用Excel 2000对质控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及评价并绘制出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将此改良的操作方法用于日常质控中进行评价.结果改良后的即刻法能自动、快速地完成质控操作,结合即时的质控图能更准确的进行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即刻法.结论Excel 2000软件改良的即刻法质控图能更准确、高效地实现免疫实验的质控,并可以推广于现代检验医学各专业的质控,成为替代手工质控的一种必然趋势.
作者:刘峰;胡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高新技术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特别是自动化仪器的迅速发展,高质量商品化试剂的选用及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实验室比较重视分析前、分析中的质量管理,但往往淡化了分析后的质量保证;据国内有关学者报道,分析后出现的问题占75.9%,因此,分析后的质量保证显得更为重要,应引起临床实验室的高度重视.
作者:柴辉;陈华明;程学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BECKMANCX5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美国BECK-MAN公司产品,可采用进口原装试剂及自定义试剂.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批量误差小、出现故障显示迅速及自动停机等特点.
作者:马莉;王厚照;周惠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有关吸针常见故障及排除1.1标本缺少报警显示N0 SAMPLE 0R LOW SAM-PLE VOLUME DETECTED FOR CUP X原因:(①血清量不足或样本中存在气泡;②样本盘位置未放好.处理:①样品杯中加足量血清,并防止加入时有气泡;②放入样品盘后,启动仪器(START)后样品盘将会自动复位,如1号位对不准,即刻用手转动样流盘对准1号位即可.
作者:陈辉;周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