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套环抑菌抗菌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艾彪;段六生;侯宏;乔平进;田冬梅

关键词:套环, 抑菌, 抗菌作用, 金属银, 临床应用, 银离子, 组织相容性, 细菌繁殖体, 医学历史, 杀菌作用, 材料应用, 资料表, 消毒剂, 治疗, 实验, 灭活, 理论, 工业, 报告, 包茎
摘要:银材料应用于医学历史悠久,主要利用其组织相容性.其实,有许多实验资料表明,金属银离子可以杀灭活的细菌繁殖体,在工业上,金属银离子作为消毒剂,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1].我们按这一理论依据,将金属银做成环治疗包茎,应用于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我们对金属银体外杀菌作用的观察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斯氏狸殖吸虫病临床免疫诊断的研究

    目的探讨免疫血清学方法在临床肺吸虫病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斯氏狸殖吸虫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斑点ELISA法与IEST法对不同类型肺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斑点ELISA法对胸肺型、脑型、腹型、皮下型肺吸虫病人血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6.7%,80.0%,93.3%.IEST法对胸肺型、脑型、腹型、皮下型肺吸虫病人血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0.0%,93.3%.结论两种血清学方法对肺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强,方法简便,适用于临床诊断的实际应用.

    作者:张光玉;黄朝芬;王云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邻苯二甲醛双试剂法测定血清尿素的探讨

    目的对邻苯二甲醛双试剂自动分析测定血清尿素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用优选法对试剂成份进行优化组合.以含邻苯二甲醛67 mmol/L、硫酸1.6 mol/L和磷酸1.6 mol/L的混合溶液作为第一试剂;以含偏钒酸铵4.3 mm01/L,安替比林0.21 mmol/L的混合溶液为第二试剂测定血清尿素.结果线性范围0~35 mmol/L,回收率98.1%~101.1%,平均回收率为99.6%;批内CV:低尿素含量血清为1.32%,高尿素含量血清为0.91%.批间CV:低尿素含量血清为2.04%,高尿素含量血清为1.08%.与UV-GLDH法比较,r=0.992,回归方程Y=1.02X+0.127,P>0.05;脂肪乳糜和溶血标本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结论该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回收率高,试剂配制方便、稳定,易于保存,适用于手工操作和自动化分析.

    作者:刘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对2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1例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纽相比,IgG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IgE含量显著增高(P<0.01)且IgE异常率高达68.9%,差异极显著(P<0.01),IgM降低(P<0.01),IgA增高(P<0.01);另外一部分IgE正常患儿其IgG、IgM含量则降低(P<0.05,P<0.01).结论哮喘患儿普遍存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变,抗感染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是哮喘综合治疗的两项必要措施.

    作者:顾文莉;周慧君;王玫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用醋酸纤维薄膜胶体银染色法测定尿液本周氏蛋白

    本周氏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BJP),是一种单克隆抗体的轻链,与恶性肿瘤有关,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淋巴恶性增生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1,2].检测本周氏蛋白,我国大多沿用热沉淀反应法及电泳免疫分析法[3]很容易漏诊尿中本周氏蛋白含量低的病例.本文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再用新鲜配制的胶体银染色液染色,提高了灵敏度.

    作者:卜竞舟;张飞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同染色方法下柯斯曼螺旋体的形态差异及其诊断价值

    柯斯曼螺旋体是一种黏液浓缩而成的小支气管管型,其形态为螺旋形,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的形成可能是小支气管分泌黏液过黏和纤毛活动较差,因而在小支气管腔内停留时间较长,使黏液浓缩的结果[1],柯斯曼螺旋体中心有一无色发亮的纤维,周围包绕一层柔细纤维[2].

    作者:聂升刚;左丽;李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乙肝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分析

    当前乙型肝炎的诊断上,由于PCR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过分的依赖基因诊断技术,把HBV DNA检测作为HBV感染的唯一指标,甚至不再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为了探讨这些检测指标的关系,笔者对288例HBV DNA检测结果与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张新利;党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血中HbCO

    一氧化碳中毒是医学紧急事故,需要一种能迅速准确地反映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浓度的测定方法.目前应用的方法有测压法、扩散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需要贵重的设备,无法在基层使用.我们参考文献[1],应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张道强;刘秀娜;宫丰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AFT-500D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

    AFT-500D电解质分析仪是深圳康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可用于测定血清、血浆、全血中K+、Na+、Cl-、Ca2+离子的自动化仪器.其特点为流路简单,中文菜单,大屏幕汉显,故障提示,人机对话,操作维护方便.现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借鉴.

    作者:王全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纯化质粒DNA分离方法

    质粒DNA的分离纯化是分子生物学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在众多DNA纯化分离方法中,寻求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无污染的方法已成为各实验室的首选方案.本文介绍一种高纯化质粒DNA快速分离方法.

    作者:饶国洲;许援朝;孙斌;徐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胆红素血症与冠心病

    目的探讨低胆红素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对9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进行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中低总胆红素者82例(≥416μmol/L)占86.3%,与健康对照组血总胆红素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时在冠心病组中,对总胆红素与HDL-C、TC、TG进行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BIL与其它三项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低胆红素血症与冠心病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是独立于血脂之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作者:张连凤;朱广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HBV标志物及肝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ALT、AST)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ELISA检测21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并与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Pre S1抗原在HBeAg阳性模式中的阳性率(66.2%)高于HBeAg阴性模式中的阳性率(22.1%)(P<0.01);HBeAg和Pre S1抗原的阳性率随HBV-DNA拷贝数的升高而升高;HBV-DNA(一)组与HBV-DNA(+)组的ALT和AST差异显著(P<0.01),而HBV-DNA(+)组之间HBV-DNA拷贝数与ALT和AST无相关性.结论Pre S1抗原、HBeAg和HBV-DNA含量三者彼此相关,均反映了HBV复制活性,其中HBV-DNA是理想的指标;HBV-DNA能用于粗略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

    作者:邓君;饶绍琴;杜琼;文安阳;杨明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口腔、鼻咽等部位,临床常引起疖痈及外科创伤切口等局部化脓性感染,播散入血后可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和深部脓肿,以及体内多种因素常致该菌缺壁为L型.

    作者:钮博;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梅毒RPR初筛实验漏检结果的原因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及输血等传播,通过结合该院门诊、住院患者近几年来RPR试验出现两次结果不符合现象的分析,引起RPR试验漏检的原因主要是RPR试验在方法学上存在有缺陷,并且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振荡时间、振荡频率等各种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故应严格认真的进行RPR试验,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防止漏检.

    作者:肖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大鼠骨髓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检测大鼠骨髓细胞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免疫细胞化学法,应用于大鼠慢性病贫血动物模型.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S-P)系统.结果慢性病贫血组TfR表达总积分为68.6分,较正常对照组(144.8分)明显降低,抑制剂组为101.2分,介于正常组与炎症组之间,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结论该法简明、方便、特异性强,准确地反映了骨髓细胞TfR表达的程度.

    作者:董巍;王强;张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尿液HIV-1抗体EIA-PRC法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尿液HIV-1抗体EIA试剂盒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的评价.方法收集尿液标本进行HIV-1尿液EIA-PRC法检测,对比血液标本进行HIV(1+2)抗体EIA初筛检查(双抗原夹心法).结果在5000例所调查的正常人群中,有54例尿液HIV-1初检为阳性(54/5000),复检为阴性结果.对48例AIDS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液HIV-1检查,结果均为阳性(48/48).结论对尿液行HIV-1抗体的初筛检测,标本易得,且无创伤性,既减少了HIV交叉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又适宜于大批量的人群监测与普查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国基;郑长青;于剑;杨林;孙辉;黄妍;陈兰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全自动加样凝集扫描分析系统测定Rh血型在血站系统的应用

    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大的一个血型,也是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者可以导致新生儿死亡,或是胎儿死于子宫内[1].

    作者:闵志军;张力超;张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推进实施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法的标准化及结果表示方式统一化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即尿液中细胞、管型等成分的检查,是常规分析的重要内容,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崔汉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心肌抗体金标免疫渗滤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心肌抗体(HRA),探讨其对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意义.方法DIGFA检测各组心脏病HRA,阳性血清用膜抗原吸附后再检测HRA.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HRA阳性率53.8%(28/52);原发性心肌病阳性率41.7%(15/36);病毒性心脏病阳性率42.8%(15/35);缺血性心脏病阳性率21.1%(8/38);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HRA阳性血清经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后,风湿性心脏病吸附阳性率75.0%(21/28);原发性心肌病吸附阳性率13.3%(2/15);病毒性心脏病吸附阳性率13.3%(2/15);缺血性心脏病吸附全部阴性.风湿性心脏病膜抗原吸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DIGFA检测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HRA,可提高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特异性.该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国庆;古洁若;黄建林;陆才生;魏秋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干化学法尿隐血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实验诊断指标.常规测定血和尿中的淀粉酶是诊断AP的主要实验方法,但其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约19%的病例无高淀粉酶血症.我们发现利用尿分析仪测定尿隐血有助于AP的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熊劲芝;王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Excel 2000软件在即刻法质控中的应用与改良

    目的在即刻法用于免疫学实验的质控中,探讨一种更简便、快速、准确且直观的操作方法.方法应用Excel 2000对质控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及评价并绘制出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将此改良的操作方法用于日常质控中进行评价.结果改良后的即刻法能自动、快速地完成质控操作,结合即时的质控图能更准确的进行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即刻法.结论Excel 2000软件改良的即刻法质控图能更准确、高效地实现免疫实验的质控,并可以推广于现代检验医学各专业的质控,成为替代手工质控的一种必然趋势.

    作者:刘峰;胡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