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群;况红星
目的探索AKA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36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RF定量及IFA方法检测AKA,通过对43例确诊的RA且RF为阴性的患者(20IU/ml)进行AKA检测;其它风湿性疾病3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25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AKA检测.结果 AKA在RF阴性的RA组阳性率为30.2%,其它风湿性疾病组为3.3%,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零.结论 AKA对RA患者的诊断可弥补RF的不足,特别是对RF阴性的RA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刘小玲;白惠霞;付天翔;齐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产深圳康立AFT-TCO2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过去滴定法中0.01 mol/L氢氧化钠不稳定和操作者观察终点不统一等原因产生的误差[1],使急诊肾功中TCO2的测定更简便、更快捷、更准确可靠.现将我科经两年左右使用该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和使用应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吕鸿瑞;张清禄;田武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扩大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的应用领域.方法将CYTOSCAN CYTOKtype Version62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的标签模板、标签项目、版面格式、打印布局、文档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结果 该系统完全适用于妇科白带图文成像分析、病理图文成像分析、骨髓血液细胞图文成像分析、精液图文成像分析等.结论该系统及其扩展功能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利于推广.
作者:陈广福;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科在国内率先购买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四年的使用过程中总体运行良好,但也遇到了一些常见故障,同时也积累了这些故障的处理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唐文志;陈锦文;孙又平;熊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应用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和VITROS 250生化分析仪改进脑脊液的检验方法.方法 取脑脊液检查标本107例,以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并与显微镜计数法及细菌直接涂片法比较;以VITROS 250生化分析仪测定蛋白、葡萄糖、氯化物、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 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显微镜计数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925,r=0.9430),与细菌直接涂片法的符合率为86%,WBC和RBC计数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4~3500/μl,6~5 500μl.血性脑脊液对部分生化项目有影响.结论用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和VITROS 250生化分析仪检查脑脊液,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急诊检验.
作者:荣墨克;刘也;王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方法研制高营养快速细菌培养基,并将其应用于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再利用实验,分析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和检出菌的种类.结果经32例全自动血培养再利用实验,平均阳性检出时间在再利用血培养瓶与仪器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608例再利用血培养分离到78株细菌,阳性率12.9%,24 h内检出的阳性占64.1%,48 h内检出的阳性占87.2%,72 h内检出的阳性占96.2%.结论临床应用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污染机会,结果快速、准确.
作者:刘慧敏;张淑琴;郑晓丽;黄振英;阚耀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量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3].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方法早期通常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现各种免疫比浊法已在生化分析仪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4].
作者:刘福成;沈瑛;李学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等优点,非手工检测所能比拟.稳定的仪器是开展分析工作的前提,也是仪器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作者: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细胞和体液中,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对小肝癌病人血清AFU的阳性率高于AFP[1].笔者对57例胸水标本进行了AFU测定,对其在胸水诊断方面的价值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江峰;林术;杨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在PMA、iono-mycin和BFA存在的条件下在体外短期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再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测定,并对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刺激剂的刺激时间和不同的固定穿透剂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但在佳条件下,该方法的实验内变异比较小,平均CV在8%左右;实验间的变异稍大,平均CV在20%左右.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是单细胞水平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理想方法,联用IFN-γ/IL-4/CD8/CD3四色荧光标记,可以在一支检测管中同时了解T细胞亚群中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②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分析时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测定条件.
作者:周茂华;王丁;张建军;李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NSE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浆中NSE.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NS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阳性率高达100%.结论 血浆NSE辅助诊断病毒性脑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妍;董艳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回顾分析检验结果,发现近段时间测定ASO、RF阳性率偏高.为此对我院门诊病人进行分组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群;况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前列腺癌、肾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未见CK-20mRNA的表达.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25例CK-20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9.0%.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A期14.3%(1/7)、B期25.0%(3/12)、C期55.0%(11/20)、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K-20mRNA可以作为对大肠癌血行转移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能监测大肠癌的疗效.
作者:冯强;李毅;刘树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一种简便、可靠的ABO血型自动微板法Cutoff值建立方法.方法用ABO血型自动微板法测定3%(v/v)O型和A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与抗A、抗B血清在微孔板中吸光度A值并行正态性D检验,判断A值是否服从正态性分布,再据正态分布法制订ABO血型自动微板法抗A与抗B血清侧Cutoff值.结果测定得出吸光度A值服从正态分布原则,可应用数理统计求出ABO血型自动微板法的Cutoff值.结论根据正态分布原则可简便、科学地计算出ABO血型自动微板法Cutoff值,一次判读准确率达到98.85%.
作者:冯健亮;陆典瑞;李启辉;余妙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加强干片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 对21项生化项目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前后的偏差、变异度、室间质评成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后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规范管理前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为了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强调对生化分析仪试剂、标准、质控品进行配套使用的同时,干片试剂的规范管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蒋宏君;刘琳;王凡;杨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染色,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共分析了66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依据肾性血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采用荧光标记的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对尿中红细胞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查,同一份标本在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的同时对病人做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的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比尿沉渣形态学检查更符合临床诊断.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徐莉;王友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真菌学的检验常有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直接镜检方法简便,可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临床中使用为广泛.我们在2002年全厂女职工妇科体检中,对湿片法镜检真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即滴加1.79 mol/L KOH溶液,提高了阳性率.
作者:张建萍;苏霞;周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医院常用凝血筛选的试验有:出血时间(BT)、PLT、APTT、TP测定[1].
作者:庄文芳;孙晨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使用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中,笔者探索出一种优化组合模式,使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完美结合,使运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简介如下:
作者:谭明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妇科炎症疾病与非炎症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25例患者血中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通过对125例妇科患者血中CRP检测,表明炎症性疾病与非炎症性疾病CRP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盆腔炎患者中CR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的敏感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CRP和WBC的比较,CRP变化较之WBC变化更符合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血CRP的检测有助于妇科炎症性疾病与非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戴隽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