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别血尿的来源

徐莉;王友联

关键词:血尿, 免疫球蛋白, 免疫荧光, 红细胞, 诊断
摘要:目的建立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染色,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共分析了66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依据肾性血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采用荧光标记的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对尿中红细胞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查,同一份标本在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的同时对病人做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的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比尿沉渣形态学检查更符合临床诊断.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连续密度离心分离及二氨基联苯胺染色法鉴定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

    胎儿细胞包括[1]:有核红细胞、滋养层细胞和白细胞,它们可穿过胎盘在母体血中循环.利用母体外周血中存在的稀少的胎儿细胞进行遗传学诊断,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这些非创伤性技术不会产生感染和流产的危险.

    作者:张宏伟;陈嵘;丁鹏;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诊脑脊液检查的自动分析方法

    目的应用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和VITROS 250生化分析仪改进脑脊液的检验方法.方法 取脑脊液检查标本107例,以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并与显微镜计数法及细菌直接涂片法比较;以VITROS 250生化分析仪测定蛋白、葡萄糖、氯化物、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 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显微镜计数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925,r=0.9430),与细菌直接涂片法的符合率为86%,WBC和RBC计数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4~3500/μl,6~5 500μl.血性脑脊液对部分生化项目有影响.结论用UF-100自动尿液分析仪和VITROS 250生化分析仪检查脑脊液,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急诊检验.

    作者:荣墨克;刘也;王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TH检测对长期血透患者继发甲旁亢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对长期血透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服钙剂组与不服钙剂组,另选择30例非肾功能减退的普通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磷、尿素氮、肌酐等.结果服钙剂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磷明显低于不服钙剂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钙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透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与尿素氮、肌酐和磷呈正相关.结论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对长期血透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服用钙剂能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

    作者:范炜;朱维平;邵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角蛋白抗体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AKA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36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RF定量及IFA方法检测AKA,通过对43例确诊的RA且RF为阴性的患者(20IU/ml)进行AKA检测;其它风湿性疾病3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25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AKA检测.结果 AKA在RF阴性的RA组阳性率为30.2%,其它风湿性疾病组为3.3%,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零.结论 AKA对RA患者的诊断可弥补RF的不足,特别是对RF阴性的RA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刘小玲;白惠霞;付天翔;齐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别血尿的来源

    目的建立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染色,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共分析了66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依据肾性血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采用荧光标记的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对尿中红细胞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查,同一份标本在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的同时对病人做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的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比尿沉渣形态学检查更符合临床诊断.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徐莉;王友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法的初步探讨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量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3].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方法早期通常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现各种免疫比浊法已在生化分析仪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4].

    作者:刘福成;沈瑛;李学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145例健康受试者静脉血2ml,注入EDTA-K2真空抗凝管中,用日本Sysmex公司SE-9000/RAM-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血后4,8,24h进行检测.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多数血细胞参数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量在4h内检测完毕,如遇特殊原因,将标本放置于4℃条件下保存时,放置时间也不宜过长.

    作者:李筱梅;李承文;付津;张杰;王雁;程志忠;王芳;付秋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NaCl溶液浓度对ASO、RF的影响分析

    回顾分析检验结果,发现近段时间测定ASO、RF阳性率偏高.为此对我院门诊病人进行分组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群;况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AFT-TCO2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国产深圳康立AFT-TCO2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过去滴定法中0.01 mol/L氢氧化钠不稳定和操作者观察终点不统一等原因产生的误差[1],使急诊肾功中TCO2的测定更简便、更快捷、更准确可靠.现将我科经两年左右使用该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和使用应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吕鸿瑞;张清禄;田武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警惕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AST的漏报警现象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常用仪器,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均设定一些参数,对标本测定结果怀疑为异常时,出现一些报警提示符号,要求操作者对标本进行复查.

    作者:刘素兰;蒋兴亮;霍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免疫金标法粪便潜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目的:对免疫金标法粪便潜血试验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灵敏度试验及不同的采样量探讨对潜血试验结果影响的原因.结果免疫金标法潜血试验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假阴性结果的产生.结论试纸条的质量,标本的采样量及稀释液用量的严格控制是潜血试验质量控制的关键.

    作者:惠凌云;王刚;王凌;袁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IgD型骨髓瘤

    目的提高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出率.方法对27例IgD型骨髓瘤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此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55.6%都有典型M带,18.5%的病例中有极不明显M带,另有25.9%的病例中没有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中均可见与IgD抗血清形成的致密条带.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

    作者:翟玉华;宿莉;孙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染色体分析系统的功能扩展

    目的扩大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的应用领域.方法将CYTOSCAN CYTOKtype Version62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的标签模板、标签项目、版面格式、打印布局、文档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结果 该系统完全适用于妇科白带图文成像分析、病理图文成像分析、骨髓血液细胞图文成像分析、精液图文成像分析等.结论该系统及其扩展功能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利于推广.

    作者:陈广福;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湿片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技术改良

    真菌学的检验常有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直接镜检方法简便,可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临床中使用为广泛.我们在2002年全厂女职工妇科体检中,对湿片法镜检真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即滴加1.79 mol/L KOH溶液,提高了阳性率.

    作者:张建萍;苏霞;周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旨在加强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检验结果异常偏离值较大的9个典型病例的复核、分析、处理,说明做好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提供临床正确诊断,防止严重的医疗后果,提高自身的质控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冬娥;李栓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时跳点的情况分析与处理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等优点,非手工检测所能比拟.稳定的仪器是开展分析工作的前提,也是仪器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作者: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纳米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自从1984年Gleiter等首次用惰性气体蒸发原位加热成功制备具有清洁表面的纳米材料以来,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作者:屈文涛;任延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LPS直接诱导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κB调控机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κB(NF-κB)的调控机理.方法以100ng/ml LPS刺激PMVEC 0,0.5,1,2,4,6,8 h或1,10,100ng/mlLPS刺激1h或6h为检测时相点,ELISA、原位杂交试验分别检测的培养液上清中分泌的IL-8及PMVEC内IL-8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检测NF-κB的活化;并观察NF-κB活化抑制对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能显著促进PMVEC表达IL-8,包括促进IL-8mRNA的表达及IL8的分泌,在时间上mRNA的表达先于IL-8分泌;且LPS的直接诱导能迅速活化NF-κB,1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PDTC能显著抑制NF-κB的活化及IL-8的表达(P<0.01).结论表明细菌致病因子LPS的直接诱导确能通过促进NF-κB的活化,从而启动IL-8的高效表达和分泌,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的迁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导致肺损伤.

    作者:冯国基;顾大勇;陈莉;马布仁;杨季云;曾祥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胞角蛋白-20基因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前列腺癌、肾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未见CK-20mRNA的表达.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25例CK-20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9.0%.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A期14.3%(1/7)、B期25.0%(3/12)、C期55.0%(11/20)、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K-20mRNA可以作为对大肠癌血行转移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能监测大肠癌的疗效.

    作者:冯强;李毅;刘树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评价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方法研制高营养快速细菌培养基,并将其应用于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再利用实验,分析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和检出菌的种类.结果经32例全自动血培养再利用实验,平均阳性检出时间在再利用血培养瓶与仪器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608例再利用血培养分离到78株细菌,阳性率12.9%,24 h内检出的阳性占64.1%,48 h内检出的阳性占87.2%,72 h内检出的阳性占96.2%.结论临床应用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污染机会,结果快速、准确.

    作者:刘慧敏;张淑琴;郑晓丽;黄振英;阚耀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