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王冬娥;李栓文

关键词:分析后, 质量控制
摘要:旨在加强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检验结果异常偏离值较大的9个典型病例的复核、分析、处理,说明做好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提供临床正确诊断,防止严重的医疗后果,提高自身的质控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数十年来,实验室诊断AP主要是检测淀粉酶和脂肪酶.由于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偏低,且当胰腺广泛破坏时两者活性并不升高,因此部分急性胰腺炎病人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网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NaCl溶液浓度对ASO、RF的影响分析

    回顾分析检验结果,发现近段时间测定ASO、RF阳性率偏高.为此对我院门诊病人进行分组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群;况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骨髓巨核细胞和有核细胞计数的实验报告

    目的为了给确诊血液病及观察其疗效、预后,或判断骨髓移植造血功能恢复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骨髓巨核细胞数和有核细胞数定量数据,使该二项检验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重复性更好的信息.方法 采用抗凝骨髓液、定量骨髓涂片、检查全涂片的巨核细胞以达到定量计数巨核细胞,并以传统每张涂片法作对照;以20倍稀释后用血细胞计数池计数的方法,达到定量计数骨髓有核细胞.结果传统的每张涂片法38张涂片计数结果巨核细胞为299.97±197.27个/张(x±s),变异系数为65.8%;新推荐的骨髓巨核细胞定量计数法34张涂片结果为64.72±17.09/μl(x±s),变异系数为26.4%.114例骨髓有核细胞定量计数结果介于(6.0~456.0)×109/L之间((x97.3×109/L);三份骨髓有核细胞高、中、低值标本反复分别定量计数30次,变异系数分别为6.1%,6.1%和9.8%.结论该研究推荐的骨髓巨核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定量计数法,与传统的每张涂片法或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值及低倍镜估计法比较,具有方法学设计科学合理、重复性好,可提供具体而确切的数据,便于临床动态分析比较;同时还根据定量计数有核细胞的骨髓涂片,提出了一个高倍镜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的标准,可供必要时选用.

    作者:李早荣;胡锡林;周巧慧;寿爽;王晓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为了研究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同时用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然后计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百分比.结果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在4.0%以内,测定结果与微柱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其参考范围是4.7%~6.3%.该方法使用的试剂比较稳定,开盖后可以使用至少20 d,每月只需校准一次,且高浓度的尿素、血脂、胆红素和Schiff反应对该法测定无干扰;红细胞压积比从30%到100%也不影响HbAlc的测定.结论该方法大的优点是能进行自动化分析,可以使用末梢血测定;样品前处理少,溶血处理后8min内就可以得到第一个HbAlc结果.由于试剂比较稳定,分析方法的总不精密度大大提高(每月只需校准一次),因此降低了由于频繁校准带来的潜在变异.认为该法用于测定HbAlc具有快速、准确、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在使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明;段勇;代琼仙;赵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原液中残余乙醇含量

    目的测定人血白蛋白原液中残余乙醇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正丁醇为内标,采用毛细管柱,以酸改性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柱温70℃,维持2 min,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结果 4批人血白蛋白原液中的残余乙醇含量均低于标准限量(0.03%).结论经方法学试验验证,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人血白蛋白等原液中残余乙醇量的测定.

    作者:董丹红;潘贻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警惕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AST的漏报警现象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常用仪器,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均设定一些参数,对标本测定结果怀疑为异常时,出现一些报警提示符号,要求操作者对标本进行复查.

    作者:刘素兰;蒋兴亮;霍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时跳点的情况分析与处理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等优点,非手工检测所能比拟.稳定的仪器是开展分析工作的前提,也是仪器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作者: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在PMA、iono-mycin和BFA存在的条件下在体外短期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再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测定,并对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刺激剂的刺激时间和不同的固定穿透剂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但在佳条件下,该方法的实验内变异比较小,平均CV在8%左右;实验间的变异稍大,平均CV在20%左右.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是单细胞水平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理想方法,联用IFN-γ/IL-4/CD8/CD3四色荧光标记,可以在一支检测管中同时了解T细胞亚群中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②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分析时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测定条件.

    作者:周茂华;王丁;张建军;李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湿片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技术改良

    真菌学的检验常有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直接镜检方法简便,可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临床中使用为广泛.我们在2002年全厂女职工妇科体检中,对湿片法镜检真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即滴加1.79 mol/L KOH溶液,提高了阳性率.

    作者:张建萍;苏霞;周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TH检测对长期血透患者继发甲旁亢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对长期血透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服钙剂组与不服钙剂组,另选择30例非肾功能减退的普通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磷、尿素氮、肌酐等.结果服钙剂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磷明显低于不服钙剂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钙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透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与尿素氮、肌酐和磷呈正相关.结论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对长期血透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服用钙剂能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

    作者:范炜;朱维平;邵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优化组合模式初探

    在使用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中,笔者探索出一种优化组合模式,使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完美结合,使运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简介如下:

    作者:谭明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的处理

    我室于2001年7月引进了一台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该仪器性能稳定、重复性好、结果准确、测试速度快、操作简便,是止血与血栓实验室检验的理想仪器.

    作者:徐方运;田萌苏;田鹏;李筱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强生750生化分析仪干片规范管理与检验质量

    目的加强干片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 对21项生化项目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前后的偏差、变异度、室间质评成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片试剂规范管理后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规范管理前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为了提高强生750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强调对生化分析仪试剂、标准、质控品进行配套使用的同时,干片试剂的规范管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蒋宏君;刘琳;王凡;杨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角蛋白抗体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AKA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36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RF定量及IFA方法检测AKA,通过对43例确诊的RA且RF为阴性的患者(20IU/ml)进行AKA检测;其它风湿性疾病3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25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AKA检测.结果 AKA在RF阴性的RA组阳性率为30.2%,其它风湿性疾病组为3.3%,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零.结论 AKA对RA患者的诊断可弥补RF的不足,特别是对RF阴性的RA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刘小玲;白惠霞;付天翔;齐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IgD型骨髓瘤

    目的提高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出率.方法对27例IgD型骨髓瘤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此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55.6%都有典型M带,18.5%的病例中有极不明显M带,另有25.9%的病例中没有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中均可见与IgD抗血清形成的致密条带.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

    作者:翟玉华;宿莉;孙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E9500血细胞分析仪IMI通道异常细胞标记Q-flag界限值佳选择

    SE-9500血细胞计数仪IMI通道专用于检测异常细胞.由于原厂家设置的Q-flag标准,在本实验室检出带有flag标记提示异常白细胞的结果与实际显微镜镜检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即有很高的假阳性率.

    作者:沈大江;张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评价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方法研制高营养快速细菌培养基,并将其应用于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再利用实验,分析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和检出菌的种类.结果经32例全自动血培养再利用实验,平均阳性检出时间在再利用血培养瓶与仪器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608例再利用血培养分离到78株细菌,阳性率12.9%,24 h内检出的阳性占64.1%,48 h内检出的阳性占87.2%,72 h内检出的阳性占96.2%.结论临床应用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污染机会,结果快速、准确.

    作者:刘慧敏;张淑琴;郑晓丽;黄振英;阚耀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建立酵母样菌微量鉴定法及应用

    目的建立酵母样菌微量鉴定法.方法用生化基质直接固化于聚苯乙烯凹孔条与纯化培养物35℃孵育24~48 h.结果 5株标准酵母样菌株的结果全部正确.107株临床分离的酵母样菌株经法国API-20C系统准确鉴定后,随机抽样用本法鉴定,两法鉴定结果总符合率为95.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好、结果判断准确,便于临床标本的常规鉴定.

    作者:杨勇;王国富;张晋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ABO血型自动微板法Cutoff值建立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一种简便、可靠的ABO血型自动微板法Cutoff值建立方法.方法用ABO血型自动微板法测定3%(v/v)O型和A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与抗A、抗B血清在微孔板中吸光度A值并行正态性D检验,判断A值是否服从正态性分布,再据正态分布法制订ABO血型自动微板法抗A与抗B血清侧Cutoff值.结果测定得出吸光度A值服从正态分布原则,可应用数理统计求出ABO血型自动微板法的Cutoff值.结论根据正态分布原则可简便、科学地计算出ABO血型自动微板法Cutoff值,一次判读准确率达到98.85%.

    作者:冯健亮;陆典瑞;李启辉;余妙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AFT-TCO2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国产深圳康立AFT-TCO2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过去滴定法中0.01 mol/L氢氧化钠不稳定和操作者观察终点不统一等原因产生的误差[1],使急诊肾功中TCO2的测定更简便、更快捷、更准确可靠.现将我科经两年左右使用该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和使用应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吕鸿瑞;张清禄;田武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