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ysmex SF-300O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新生儿黄疸病人白细胞的检测

钱英超;梁映亮

关键词: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新生儿黄疸, 黄疸病, 人白细胞,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血清胆红素, 分析仪测定, 生理性, 红细胞, 病理性, 症候, 误差, 溶解, 皮肤, 黏膜, 检测, 巩膜, 方法, 病人
摘要: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色的症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当血清胆红素高于85.5~102.5 μmol/L时,新生儿即呈现黄疸,使用Sysmex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新生儿黄疸病人的白细胞时,增高的胆红素会影响红细胞的溶解而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探讨其检测失败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法测定血清镁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基本无干扰的血清镁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测定法.方法在pH9.8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介质中,偶氮氯膦Ⅰ与镁络合显色,加入8-羟基喹啉-5-磺酸使镁解离,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镁.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线性范围为0~3.0 mmol/L,回收率为98.5%~99.3%,平均98.9%.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0%和1.88%.与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MTB)(X1)比较:Y=1. 003X1-0.025,r=0.995;与Calmagite比色法(X2)比较:Y=0.991X2+0.014,r=0.993;胆红素高达420 μmol/L,血红蛋白10 g/L,钙10.0 mmol/L及intralipid高达12 g/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基本无干扰和灵敏可靠的优点,适合血清镁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作者:蒋兴亮;唐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动酶标洗板的改进与洗涤效果观察

    洗板机是ELISA检测法中的重要工具,其洗涤效果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DEM-III自动酶标洗板机在使用过程中,虽然洗涤效果很好,但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作者:吴人凤;和勇;钱生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诊断及意义

    目的探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M成分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用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法对110例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成分定性分析,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重链及轻链定量.结果110例IgA型骨髓瘤中IgA-κ型MM47例,IgA-λ型MM63例;本周氏蛋白阳性51例,κ轻链阳性18例,λ型轻链阳性33例.讨论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学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晏冬;翟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抗ds-DNA抗体阳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9例SLE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结果49例SLE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8参与SLE疾病过程,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作者:张玲英;洪华;叶长林;袁红;谭太昌;王智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HCV基因分型检测芯片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目的评价HCV基因分型检测芯片在HCV基因分型中的初步应用及意义.方法对117例抗HCV阳性和33例抗HCV阴性的血清标本同时进行基因芯片分型检测,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CV基因分型芯片共检测出阳性92例,其中1b型71例(77.2%),2a型8例(8.7%),其它1a型3例(3.2%),3b型6例(6.5%),6型1例(1. 1%),la+1b型2例(2.2%),1b+2a型1例(1. 1%).结论HCV基因分型检测芯片可以用于血清HCV RNA的检测并进行基因分型,拥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陈连英;王跃国;施英娟;曹金德;张冬雷;毛红菊;赵建龙;毛丽萍;王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Elecsys(R)2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一次故障和处理

    Elecsys(R)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采用了瑞士罗氏公司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专利技术,由日立公司生产,是继放射免疫、酶联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之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分析检验设备.这里报道了Elecsys(R)2010故障一例,希望对使用该设备的检验工作者有所启示.

    作者:杨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38例慢肝患者HBV PreS1-Ag、PreS2-Ag及PreS2-Ab与其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PreS2-Ab与HBVM(HBsAg、HBeAg、HBaAb、HBcAb检测编号分别为1、3、4、5)三种主要模式(135阳性、145阳性、15阳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338例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PreS2-Ab,并以20例两对半全阴性的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V PreS1-Ag、PreS2-Ag在135阳性组中检出率为94.7%,81.6%;在145阳性组中检出率为69.3%,57.7%;在15阳性组中检出率为69.6%,57.1%.二者在338例HBsAg阳性标本中总检出率为75.1%,59.8%,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22.5%.PreS2-Ab在三种模式中的检出率均较低,但在145阳性组中检出率明显高于135和15阳性组.20例HBVM全阴模式的标本中均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HBV PreS1-Ag、PreS2-Ag在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HBV感染和复制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HBsAg阳性的三组模式中PreS2-Ab的检出率均较低,结果表明:HBsAg阳性慢肝患者体内绝大部分均存在病毒复制的倾向,如将三者与两对半联合检测,对全面判断HBV感染的病毒复制、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无条件开展HBV-DNA测定的实验室可推广使用.

    作者:周祥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肠球菌耐药趋势研究及抗感染用药建议

    目的分析该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肠球菌感染的治疗对策.方法应用Vitek微生物系统回顾性统计分析近3年来该院肠球菌的耐药情况.结果3年来,肠球菌属的构成比发生改变,屎肠球菌分离率有增加趋势;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部位有差异,屎肠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47.3%).不同标本来源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不同,粪肠球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可选用呋喃妥因或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对粪肠球菌的MIC50呈上升趋势;四环素MIC50呈下降趋势;呋喃妥因、青霉素-G的MIC50无明显变化;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对粪肠球菌的MIC50趋势不定.呋喃妥因对屎肠球菌MIC50呈上升趋势;氨苄青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MIC50呈下降趋势;环丙沙星、青霉素-G的MIC50无明显变化.结论临床医生应合理选用抗生素,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使肠球菌耐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颜英俊;刘华;喻华;杜琼;黄文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联合检测CA15-3、TNF-α、GPDA、ADA对胸腔积液性质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A15-3、TNF-α、ADA、GPDA等免疫及生化指标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5份胸腔积液分为三组:非结核性良性胸腔积液1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8例,恶性胸腔积液31例,采用相应的方法测定CA15-3、TNF-α、ADA、GPDA的含量.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其CA15-3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良性胸腔积液组及结核性胸腔积液组(P<0.001),恶性胸腔积液组及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其GP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良性胸腔积液组(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其ADA、TNF-α含量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良性胸腔积液组及恶性胸腔积液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CA15-3、TNF-α、ADA、GPDA可提高对胸腔积液性质判断的准确度.

    作者:蒲癸宏;邓安彦;张国元;郭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在肠道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用于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测定分析98例肠道肿瘤患者,15例良性肠道肿瘤和31例对照人群以及20例肠道癌症术后复发患者血清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还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原125(CA125)、糖原153(CA153)、糖原242(CA242)、糖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铁蛋白(FER)、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结果98例恶性肠道癌症患者血清有60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61.2%);15例肠道良性肿瘤中有3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20%);31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有2例血清出现肿瘤标志物和20例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有17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呈阳性(阳性率为8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的应用,对肠道肿瘤患者的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术后复发转移的判断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志军;周维新;林伟;黄乾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嗜血细胞综合征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类少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1],该病本质上属于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一些恶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相似,加之我国对该病的研究较少,很多基层医务人员对HPS缺乏了解,经常造成误诊和漏诊,耽误治疗时机和佳治疗方案的采用,导致死亡率很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我们对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孔晋星;付荣明;周凤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试纸条检测与尿镜检结果非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尿试纸条检测与尿镜检结果的非相关性对比观察,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来源.方法尿试纸条检测参照迪瑞公司的操作标准,尿镜检采用非离心手工混匀直接涂片检查.结果430份尿样中以BLO、LEU、PRO三项任何一项阳性,镜检不到相应成分较为多见,其次是尿试纸条检测全阴性却能发现一些有形成分;二者非相关性总百分率为24.17%.结论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除了尿试纸条本身的缺陷外,还有就是操作、仪器等本身的原故.面对如此的非相关性临床现象,认为:无论尿试纸条检测结果如何,每份尿标本都要镜检,且连同结果一起报告.

    作者:尹代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亢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一氧化氮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化学比色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41名甲亢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T3、T4的含量.结果甲亢患者血清NO、ACE及T.T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CE含量与T3、T4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1=0.551,r2=0.562,P<0.001),而NO含量与T3、T4含量相关性不明显(r1=0.21,r2=0.198,P>0.05).甲亢患者ACE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264,P<0.05).结论甲亢患者血清NO和ACE含量的变化均对其病情的观察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向明;王胜岚;黄阶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于采用BACTEC血培养仪扩展厌养菌培养范围的可行性报告

    近年来,厌养菌在感染性疾病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蔡文城,实用临床微生物诊断学.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620),其感染范围涉及临床各个科室.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厌养菌感染,其中大部分是与需氧菌混合感染,极少部分为厌养菌单独感染.过去对厌氧菌感染不够重视,只作需氧菌检查,导致单纯厌氧菌感染的病人查不到病源菌,混合感染的病人也只能培养出需氧菌.为此我科在1995年开始,采用BACTEC血培养仪做扩展厌氧菌培养范围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艾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的存在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5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结果HBeAg(+)组血清与P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6%(24/25)和100%(25/25);HBV-DNA含量(以均值士标准差,拷贝/ml表示)分别为7.16±0.83和4.56±0.78,两者存在相关性(r=0.445,P<0.05),HBeAg(一)组血清与P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6.7%(14/30)和56.7%(17/30),HBV-DNA含量分别为5.81±1. 07和4.09±1.14,两者存在相关性(r=0.549,P<0.05).结论HBV可存在于感染者PBMC中,PBMC中HBV的存在与HBV病毒的传播和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和PBMC中HBV-DNA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药物治疗的辅助指标.

    作者:谢番妮;潘杰;唐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贝克曼CX7生化分析仪故障一例处理

    贝克曼-库尔特CX7生化分析仪具有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故障率少等优点.我们在使用近4年过程中发现CX4冲洗站管道由于不完全堵塞,使反应杯清洗不干净,甚至反应杯内液体抽吸不完全,造成仪器停机故障一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宋善勤;王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分析前失误分析

    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临床检验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检验与临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医疗市场的竞争,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质量已成为医院检验科立科之本.每一份检验报告都要经过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重要阶段,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由于分析前涉及环节多、参与人员多、头绪多、具体要求多,分析前质量已成临床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分析和研究分析前失误对检验结果影响十分重要.

    作者:熊立;邹正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重突变特异性引物PCR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线粒体突变

    目的建立双重MSP-PCR检测Leber2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突变的方法.方法收集视神经病变者109例,应用双重MSP-PCR分析其线粒体DNA11778和3460的突变情况,并用或序列测定比较分析.结果用双重MSP-PCR分别检测出线粒体DNA11778和3460突变36例和1例,其正确率与SSCP及序列分析一致.结论双重MSP-PCR是检测线粒体DNA11778和3460突变的特异、简便的方法,适用于常规检测和研究.

    作者:贾小云;郭向明;黎仕强;张清炯;郭莉;肖学珊;申煌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仪一例故障的处理

    HITACH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效率高、试剂用量少、精密度好、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优点,各种性能良好,并且在仪器故障时,仪器自动给出确切的提示,我科自1998年引进此生化分析仪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参加卫生部和省生化质控成绩年年优秀.近期,我科遇到此机交叉污染的仪器故障,经多方面的分析,终于将此故障排除,现将过程介绍于下.

    作者:徐辉;李妙兵;叶杰英;钟国权;李介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重PCR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重PCR方法.方法设计3对引物,在同一反应管中同时扩增检测mecA、femA和IS431基因,扩增产物经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结果9株MRSA菌株mecA、fe-mA和IS431均阳性,5株凝固酶阴性的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ecA和IS431阳性,7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和IS431阳性,11株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IS431阳性,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非葡萄球菌mecA、femA和IS431均阴性;当MRSA菌浓度达102CFU/ml时就可检出.结论通过同时扩增mecA、femA和IS431基因的多重PCR技术,能准确、快速地鉴定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作者:杨学文;王礼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