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卢春燕;周翔平;余建群;李真林;袁元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重型脑损伤后损伤部位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型脑损伤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每组各40只大鼠,治疗组和模型组采用 Feeney 模型造成脑部自由落体打击伤(重型),治疗组予以川芎嚓注射液腹膜注射干预.3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7 h、24 h、72 h、168 h处死,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各时间窗取受伤部位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bFGF的表达,尼氏染色观察尼氏体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在24 h、72 h、168 h处死动物前取血 2 mL,放射免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川芎嗪治疗重型脑损伤后,损伤区脑组织 BDNF、bFGF 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5).血清SOD水平上升,MDA 减少(P<0.05).对神经元尼氏体和神经功能保护良好.结论 川芎嗉对脑神经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潞;刘文科;张跃康;鞠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盆腔包块、腹痛、腰痛、月经紊乱.B超检查发现囊肿直径均大于8 cm,囊实性占位或囊内壁见实性回声团块者12例.CA-125 测定者14例,其中>35 U/ml,者10例.肿瘤组织类型以透明细胞癌和内膜样癌为常见.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确切发生率难以估计,虽早期临床诊断存在困难,但结合临床表现、B超检查、血 CA-125水平及高危因素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巩俊玲;郑艾;楮艳侠;杨开选;徐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 80 只随机分为4组:UUO组、人参皂甙Rg1组(Rg1)、氯沙坦组(ARB)和假手术组(SOR).从术后24 h开始,Rg1组予人参皂甙Rg1溶液腹腔注射50 mg/(kg·d),其余3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RB组予氯沙坦溶液 20 mg/(kg·d)灌胃.其余3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术后第3 d、7 d、14 d处死各组大鼠,行 HE、Masson和PAS染色,动态观察肾间质病理学改变.采用荧光定量 PCR、Western蛋白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 mRNA 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各组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UUO 组呈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改变,包括小管的萎缩、扩张、炎细胞浸润、肾间质胶原的沉积.Rg1 组和ARB组上述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UUO组肾脏组织 TGF-β1 的表达量较SOR组升高(P<0.05),尤以7~14 d明显.Rg1 组和ARB组TGF-β1 的表达量与UUO组比较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1对UUO所致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 TGF-β1 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席胜;刘衡川;左川;邓尧;樊均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戒断1周后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突触后致密质95(PSD-95)的表达变化,探讨吗啡依赖戒断对海马CA1区的影响.方法 建立不同时程(1周、2周、4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并自然戒断1周后,应用RT-PCR方法观察海马CA1区BDNF及PSD-95的表达情况.结果 吗啡依赖1周戒断组大鼠海马CA1区的BDNF及PSD-95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下降(P<0.01),吗啡依赖2周戒断组大鼠海马CA1区的BDNF及PSD-95表达较吗啡依赖1周戒断组大鼠有所上升(P<0.05).但仍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吗啡依赖4周戒断组大鼠海马CA1区的BDNF及PSD-95表达较吗啡依赖1周戒断组大鼠、吗啡依赖2周戒断组大鼠均下降(P<0.01).结论 BDNF及PSD-95在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1周后的海马CA1区的表达降低,吗啡依赖戒断对海马CA1区损伤明显.
作者:韩军鸽;朱华;陈国弟;陈鹏;罗良鸣;刘晓妮;王程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2日龄(P2)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WMD)后神经胶质细胞凋亡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 2(MK2)、Nogo-B 的变化;探讨神经胶质细胞凋亡与MK2、Nogo-B变化的时相关系.方法 制备新生鼠 WMD 模型,分别于WMD后30 min、1 h、4 h、12 h、1 d、3 d、7 d、14 d及21 d处死大鼠,TUNEL 法检测脑白质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Nogo-B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POD法)检测MK2 mRNA表达.结果 WMD组大鼠凋亡指数在缺氧缺血4 h、12 h、1 d、3 d、7 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D 后1 hMK2 mRNA 在脑室周围白质及胼胝体区表达上调,并于损伤后3 d达到高峰.Nogo-B在WMD后12 h表达增加,3 d达高峰,在12 h、1 d、3 d、7 d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K2、Nogo-B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表达增高,提示其参与了脑白质损害.
作者:阳倩;熊英;覃琳;卓平辉;张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律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687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所有图像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心率波动幅度将其分为4组,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对部分心律不齐或异常患者采用了多时相重建(n=76)及心电编辑技术(n=21).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组间图像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40,P<0.001),心率波动幅度越大,图像质量越差.采用心电图编辑软件处理后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Z=-3.385,p=-0.001).76例患者采用了多时相重建技术,对于75%R-R 间期重建不满意的病例,40%R-R间期重建有助于提高右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Z=-4.209,P<0.001).结论 心律是影响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采用合适的后处理技术有利于图像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真林;郭应坤;胡刚;马恩森;袁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PQ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用 PQ 50 mg/kg 灌胃染毒,对照组代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后1、3、7、14 和28 d分离和提取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MMP-9蛋白及其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 PQ灌胃后1 d,肺间质成纤维细胞MMP-9蛋白及其mRNA表达即增高,7 d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MMP-9 蛋白及其mRNA在 PQ 灌胃后1、3、7 d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MMP-9 蛋白在28 d,MMP-9 mRNA 在 14 d 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 PQ灌胃后,肺间质成纤维细胞MMP-9的表达上调,损伤肺泡基底膜,启动肺纤维的发生.
作者:杜晓冬;周毅武;何斌;张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的影响.方法 140个冻融周期共完成122例移植.实验组70个冻融周期共374个胚胎冷冻前采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培养,对照组70个冻融周期共392个胚胎冷冻前颗粒细胞完全剥除后培养.复苏后胚胎经激光辅助孵化,培养0.5~3 h后移植.比较两组冻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和植入率.结果 对照组完成60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 20.00%.植入率7.87%;实验组完成62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 37.10%,植入率 14.7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可以提高IVF-ET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
作者:李蕾;李尚为;靳松;黄仲英;秦朗;马黔红;李培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FFA组.对照组及FFA组大鼠分别经颈静脉插管输入生理盐水或20%脂肪乳+肝素6 h.输液结束后采集血清标本测定血中FFA、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NO水平.处死动物后取出主动脉,测定主动脉内皮细胞匀浆液中eNOS活性及eNOS mRNA水平.结果 FFA组血FF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4倍,血清NOx水平明显降低,内皮细胞eNOS活性及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FA组血清ROS、MDA以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GSH水平降低.结论 高FFA血症可抑制内皮细胞eNOS活性及表达,其机制可能涉及FFA所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作者:余叶蓉;李宏亮;张祥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过表达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后的形态学改变,并研究其部分牙向及骨向分化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BM-MSC,通过腺病毒介导的方式将DSPP基因转染小鼠 BM-MSC,通过标记基因GFP检测转染效率,观察转染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RT-PCR 方法检测过表达 DSPP 的 BM-MSC 有无成牙和成骨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成功获得小鼠BM-MSC,经腺病毒介导的DSPP 基因转染 BM-MSC 的转染效率可达42.7%,转染后的细胞出现分化,似成牙本质样细胞.转染后细胞表达DSPP、DMP1、Msx1/2、Pax9、Lhx6/7、Sox9、Cbfα1、Osx、ColⅠ等多种牙向和骨向发育分化基因.结论 过表达DSPP 的 BM-MSC 出现细胞分化,并可表达多种牙向及骨向发育分化的基因.
作者:朱锋;聂蓉蓉;吴凌;刘磊;汤炜;田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组,每组10只,低氧组以常压低氧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右心导管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图像分析法测量肺小动脉壁厚度,计算出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大鼠肺组织fractalkine mRNA的表达和酶联免疫法观察肺组织匀浆fractalkine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mPAP为(16.3±2.1)mmHg(1 mmHg=0.133 kPa),低氧组为(28.7±3.8)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鼠WT%为(10.20±1.56)%、WA%为(38.11±2.30)%,低氧组大鼠WA%和WT%分别为(21.28±4.60)%和(67.08±9.4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低氧组大鼠肺组织fractalkine mRNA的含量较对照组增加[(0.49±0.05) vs(0.29±0.02),P<0.01],肺组织匀浆 fractalkine 浓度亦高于对照组[(7622.6±938.4) pg/mL vs (4168.5±403.5) pg/mL,P<0.01).相关分析表明,fractalkine mRNA 和蛋白与WA%和W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低氧大鼠肺组织fractalkine的合成和释放增多,fractalkine增加可能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
作者:郑碧霞;程德云;陈小菊;杨莉;夏秀琼;苏巧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苯并(a)芘(BaP)诱导大鼠产生(7R,8S)-二羟基-(9S,10R)-环氧-7,8,9,10-四氢苯并(a)芘(BPDE)-DNA加合物的生成.建立以血液为样品的检测染毒大鼠BPDE-DNA加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选用清洁级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苯并(a)芘二甲基亚砜溶液(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溶剂)100 mg/kg,5 h后取股静脉血.提取抗凝全血中的DNA,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DNA的提取效果.将提取的DNA在 0.1 nmol/L HCl、90 ℃恒温水浴箱中酸水解4 h,乙酸乙酯提取酸水解产物--四醇-苯并(a)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确认.结果 BaP 染毒组与溶剂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有新的色谱峰产生,质谱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四醇-苯并(a)芘一致.结论 本实验的染毒方法能使大鼠产生 BPDE-DNA 加合物;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血液为样品检测 BPDE-DNA 加合物.
作者:杨柳桦;刘渠;孙成均;郭淑妍;林少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诱导颅神经嵴干细胞(cranial neural crest stem cell,CNCSC)后的裸鼠体内成牙本质样细胞表型分化,探讨CNCSC用于牙再生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颅神经管组织块无血清条件培养法获取CNCSC,体外经成纤维生长因子8(FGF8)、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牙本质基质非胶原蛋白等因子诱导后,与胶原一壳聚糖三维凝胶支架复合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表达,鉴定其成牙本质样细胞表型分化特征.结果 诱导后CNCSC植入体内后1月表现为Ⅰ型胶原及DSPP阳性表达,2月后DSPP表达增强,局部区域可见极性栅栏状排列的细胞分布,并可见明显的细胞外基质形成.结论 CNCSC在体内可向成牙本质样细胞表型分化,为进一步开展牙再生研究莫定了基础.
作者:江宏兵;田卫东;刘磊;汤炜;郑晓辉;陈希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骨肿瘤患者血清中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观察TALP 和 BALP 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84例骨肿瘤患者血清 TALP 和 BALP 进行检测,将所有患者分成 10~岁、20~岁和50岁以上3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按骨肿瘤性质进一步分成骨肉瘤及尤因肉瘤组、其他恶性骨肿瘤组、良性骨肿瘤组、骨巨细胞瘤组和骨转移瘤组.每一年龄组均设立正常对照组,对各组血清TALP 和 BALP 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岁组 TALP 和 BALP 在各肿瘤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岁组中骨肉瘤及尤因肉瘤组和骨转移瘤组 TALP和 BALP与良性骨肿瘤组、骨巨细胞瘤组和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其他恶性骨肿瘤组与良性骨肿瘤组、骨巨细胞瘤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各组间TALP和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 TALP和BALP测定在10~岁年龄组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20~岁年龄组骨肿瘤患者血清TALP和BALP升高有助于恶性骨肿瘤的诊断;血清TALP和BALP的检测在50岁以上骨肿瘤患者中无助于肿瘤性质的判断.
作者:王京生;屠重棋;段宏;裴福兴;刘关键;牟宗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AdEasy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携带小鼠窖蛋白-1(caveolin-1)编码区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 Ad-caveolin-1.方法 将质粒 pTRE2-caveolin-1 中的小鼠caveolin-1编码序列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caveolin-1,酶切线性化后转入已含有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 的大肠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筛得的病毒质粒pAd-caveolin-1 经酶切鉴定后,在293细胞中包装成重组腺病毒.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达.扩增并纯化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和重组病毒插入片段的序列.结果 重组腺病毒质粒经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携带 caveolin-1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293细胞后可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并观察到绿色荧光的表达,caveolin-1 基因测序鉴定与 GenBank 中公布序列一致.重组腺病毒的滴度为:2×109pfu/mL.结论 应用 AdEasy 系统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载体 Ad-caveolin-1,通过该系统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基因可直观检测靶细胞转染和外源基因表达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 caveolin-1 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莫定了基础.
作者:杨林;何永红;沈永岱;刘磊;汤炜;郑晓辉;田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探讨川芎噱对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制作SAH模型.实验组经腹腔给予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和空白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造模后72 h和168 h血浆和脑脊液ET和NO水平,并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①SAH后,脑脊液中对照组的ET水平较实验组和空白组增加(P<0.05),且168 h水平高于72 h;血浆中对照组ET水平亦高于实验组和空白组(P<0.05),空白组和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AH后,脑脊液中对照组NO水平较空白组和实验组低(P<0.05),3组的NO水平随着时同的推移变化不大;血浆中对照组 NO 水平亦较空白组和实验组低(P<0.05),空白组和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各时点上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川芎嚎治疗后,血浆和脑脊液中ET水平有所下降或ET上升受到抑制,而NO水平则有所上升或NO下降受到抑制,提示川芎嚓对SAH后CVS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张跃康;刘文科;马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 BALB/c 和 C57BL/6 两品系小鼠的创伤耐受能力差异与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关系.方法 观察在正常情况下和给予 HSP90 特异阻断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后,二品系小鼠在全身冲击伤(whole-body blast injury,WBBI)时的整体死亡率和大体变化.结果 WBBI后,C57BL/6小鼠的总体死亡率低于BALB/c小鼠(P<0.05),GA处理后C57BL/6小鼠的总体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而 BALB/c 小鼠总体死亡率随GA 剂量增加而增大(P<0.05).结论 两品系小鼠的HSP90对 GA 敏感性不同提示 HSP90 的差异可能是C57BL/6 小鼠具有较强的创伤耐受能力的重要原因.
作者:赵艳;申海鹰;王华;熊仁平;李平;周元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对舌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建立口腔CAFs与舌癌细胞株 Tca8113的交互作用模型,对 Tca8113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观测口腔CAFs对Tca8113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CAFs和Tca8113直接混合培养组的Tca8113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发生变化;与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相比,CAFs增强了 Tca8113 的增殖活性(P<0.05).并提高了处于S期和 G2 期的癌细胞的比例(48.1%vs40.0%).结论 口腔CAFs可在体外促进舌癌细胞株Tca8113的增殖,提示其在口腔鳞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靖雯;陈谦明;李胜富;宋惠云;龙丹;周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初步探讨小鼠嗅感觉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 取生后7~14d的昆明小鼠的嗅黏膜,用胰蛋白酶消化组织,获取单个嗅感觉神经细胞,并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急性分离的嗅感觉神经细胞的离子通道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急性分离的小鼠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良好,在膜片钳记录过程中细胞与记录电极之间能形成高阻封接,并可记录到电压门控性的内外向电流.内向电流具有快速激活和失活的特性,并可被 0.1 靘ol/L 河豚毒(TTX)完全阻断,说明内向电流主要由 Na+介导;外向电流包含有瞬时成分和持续成分.并可被CsCl完全阻断,说明外向电流主要由 K+介导.结论 急性酶分离的小鼠嗅感觉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的初步研究,为嗅觉传导机制和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作者:倪茂美;唐玥玓;廖大清;刘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体外循环(CPB)期患者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浓度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9例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学会分级)为Ⅰ~Ⅳ级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成年心脏病患者纳入研究.分别于CPB前、停机、术后2 h、6 h、1 d和3 d取静脉血,放免法测定血浆EDLS浓度.结果 Ⅳ级心功患者术前血浆内EDLS浓度[(403±27) pg/mL)显著高于Ⅰ级C(221±98)pg/mL,P<0.01]和Ⅰ级患者[(296±71)pg/mL,P<0.01].CPB能够引起EDLS的浓度升高,至术后2 h[(683+371)pg/mL]和6 h[(577±274)pg/mL]达峰值,显著高于术前[(324±79)pg/mL,P<0.01],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然而,无论在手术后2 h或6 h,高浓度EDLS(>1000 pg/mL)患者血压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与中等浓度(401~999 pg/mL)和低浓度EDLS(<400 pg/mL)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高浓度EDLS组Ⅳ级心功患者比例(术后2 h:50%;术后6 h:63%)显著高于低浓度组(术后2 h:0%;术后6 h:8%)和中等浓度组(术后2 h:11%;术后6 h:30%).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后2 h和6 h血浆EDLS浓度与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无关(r分别为0.0748和0.0393).结论 心力衰竭和CPB手术均能够引起EDLS的释放.手术后2~6 h血浆EDLS的浓度迅速升高.高浓度的EDLS与心脏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但可能增强心功能.
作者:罗彤;芮军;黎新建;张力;张志国;仇滔;袁武;罗勇;方冰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