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周新娥;欧阳运薇;潘小玲;何跃东;李恒;邓璐霞;石艳娥;彭媛媛;赵媛;黄宁

关键词:人血红蛋白, 片段, 抑菌, 大鼠, 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
摘要:目的 分离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和比较,并对血红蛋白体内抗菌活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利用阳离子交换及分子筛分离人血红蛋白α、β链;溴化氰法裂解α/β链,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纯化其片段;琼脂糖弥散法抑菌实验检测抗菌活性;构建大鼠大肠埃希菌阴道感染模型,设立实验组(血红蛋白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阴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体外抑菌实验示;血红蛋白、α/β链及其片段有抑菌作用,但其主要针对的是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而且除α1~32的抑菌作用较弱外,血红蛋白、α/β链及其片段三者抑菌活性比较,其效能基本相似.大鼠体内抗菌实验示:与基质对照组(感染后不治疗)比,血红蛋白组阴道复层扁平上皮表层较平滑,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且组织内充血明显减轻.结论 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具有体外抑菌活性,而且血红蛋白在大鼠体内能减轻大肠埃希菌阴道感染炎症程度.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赖型钩端螺旋体017株外膜蛋白LipL32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细胞毒性的研究

    目的 构建赖型钩端螺旋体(钩体)017株外膜蛋白LipL32基因的重组质粒,并研究其细胞毒性.方法 从钩体017株全基因组中用PCR方法扩增出目的基因,双酶切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LipL32蛋白,将表达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免疫原性.将目的蛋白纯化、复性后作用于ECV304细胞,通过检测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NO释放量研究其细胞毒性.结果 扩增出816 bp的LipL32基因,重组质粒经双酶切、PCR鉴定、测序均表明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经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2×103,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免疫动物制备得到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效价达1:32 000,Western Blotting显示在目的蛋白位置处有特异性阳性条带.经过LipL32蛋白作用的ECV304细胞LDH、NO释放量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构建LipL32基因重组质粒,该质粒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效应.

    作者:黄毕;鲍朗;钟琪;商正玲;张会东;王中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质粒介导靶向c-myc的siRNA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靶向原癌基因c-myc的siRNA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c-myc/c-Myc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原癌基因c-myc mRNA 589-609位碱基为靶序列构建靶向c-myc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p-Mat01-1及其错配质粒p-Mis09-1,空质粒pEGFP-C1为对照,用脂质体Lip02000包裹转染MCF-7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c-myc 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结果 与pEGFP-C1及p-Mis09-1比较,转染p-Mat01-1能够特异性抑制MCF-7细胞c-myc mRNA(24 h:P<0.01)及蛋白(5 d:P<0.01)表达,显著降低MCF-7细胞增殖能力(3 d:P<0.05,5、7 d:P<0.01).结论 采用siRNA表达质粒技术能够有效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c-myc/c-Myc表达,初步证实下调c-myc/c-Myc表达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为RNA干扰技术在乳腺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一定实验基础.

    作者:周昌华;彭晓东;吴静;张平;赵宗蓉;魏大鹏;章崇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VEGF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初探

    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恶性程度、临床分期、B症状及首程化疗完全缓解(CR)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LSAB法对9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标本进行VEGF免疫组化染色,通过X<'2>检验分别分析肿瘤组织VEGF表达与各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对不同性别、年龄、疾病恶性程度、临床期别的VEGF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伴有B症状的病例其VEGF阳性率为86.1%,无B症状病例为5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可评价疗效的94例患者中,按B症状有无进行分层,比较VEGF阳性组与阴性组化疗后的CR率(无B症状:19.4%vs 70.4%,P=0.000;有B症状:29.0%vs 80.0%,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VEGF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恶性程度及分期等临床特征无关,而与伴有B症状和首程化疗后的低CR率有关.

    作者:朱江;王威亚;蒋明;杨雨;侯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五倍子提取物对大鼠龋病的抑制作用

    目的 利用大鼠龋模型评价五倍子提取物--五倍子E(Galla Chinesis extract,GCE,总鞣质)和五倍子B(Galla Chinesis extract-B,GCE-B,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的抑龋作用.方法 用S.sobrinus感染SPF-SD大鼠口腔,建立龋病模型.以GCE、GCE-B为实验组,氟化钠(NaF)、洗必泰(CHX)为阳性对照组,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组,每日药物处理大鼠牙齿2次,连续5周.处死大鼠,记录Keyes龋齿记分.结果 对光滑面E级龋损,与去离子水组相比.GCE组、GCE-B组、CHX组、NaF组都显示了较强的抑龋作用(抑制率43%~61%,P<0.05);NaF组、GCE组和CHX组均未检出光滑面Ds级龋损,GCE-B组有检出.低于阴性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窝沟E级龋损,与去离子水组相比.GCE组、GCE-B组、CHX组、NaF组记分均有明显降低(16%~41%,P<0.05),并显著降低了Ds级(21%~47%)、Dm级(21%~65%)龋损(P<0.05);对Dx级龋损,GCE组、CHX组、NaF组均未检出,GCE-B组有所降低(60%,P<0.05).结论 五倍子提取物具有明确的抑龋作用,GCE优于GCE-B.

    作者:王人可;赵朋朋;朱炳;李继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YP1B1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研究CYP1B1基因外显子2密码子119(G-T)和外显子3密码子432(C-G)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技术和人工修饰双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diASA-AMP)法,对100例ICP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孕妇CYP1B1基因外显子2密码子119(G-T)和外显子3密码子432(C-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①CYP1B1基因密码子119多态分析表明ICP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ICP组基因型GG、GT、TT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型(GG)相比.ICP组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增加ICP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2.435和3.600);②CYP1B1基因密码子432多态分析表明两组均未检测到GG突变型,基因型CC、CG频率和等位基因C、G频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1B1基因外显子2密码子119多态性可能与成都地区ICP易感性有关.

    作者:王晓莉;谭欣;张力;欧容清;颜爱华;陈强;邹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一氧化氮对人精子活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一氧化氮(NO)对人精子活力的影响,探讨NO与EMS妇女低妊娠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腹腔镜抽取EMS组、EMS合并不孕组及对照组腹腔液,分离、培养腹腔液中的巨噬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代谢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将细胞培养液与精液共同孵育后检测精子的活力.结果 EMS组和EMS合并不孕组细胞培养液NO代谢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合并不孕组患者细胞培养液与精液孵育后精子运动指标低于对照组与EMS组(P<0.05),对照组与EMS组之间精子运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液巨噬细胞培养液对精子活力有抑制作用,但未能证实与腹腔液中NO水平有关.

    作者:罗利;谭世桥;徐雁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

    目的 研究锌指转录抑制因子SNAIL mRNA在宫颈癌组织和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例宫颈原位癌、55例宫颈浸润癌、14例癌旁组织和3种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中SNAIL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浸润癌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SNAI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1±0.01、0.08±0.05、0.09±0.07;宫颈原位癌和浸润癌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但在不同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SNAIL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3种宫颈癌细胞系中均有SNAJL mRNA的表达,分别为0.06±0.06、0.18±0.05、0.09±0.08,以SiHa细胞系高(P<0.05).结论 SNAL基因在宫颈原位癌和浸润癌中高表达,提示SNAIL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赵乐;陈葳;李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片段RNA干扰提高人卵巢癌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 采用针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小片段RNA(siRNA)转染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了解转染后能否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脂质体将合成针对MDR1的siRNA转染具有MDR1高表达的人卵巢癌泰素耐药细胞株OVCAR8/TR,并用ATP生物发光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顺铂、5-氟脲嘧啶、阿霉素和泰素4种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OVCAR8/TR细胞对顺铂、阿霉素和泰素均耐药,转染后细胞能够明显提高通过P-gP转运药物泰素和阿霉素的敏感性,泰素对细胞的抑制率由转染前的26%提高到78%,阿霉素对细胞的抑制率则由转染前的37%提高到58%,对顺铂的耐药性则没有改变.单用脂质体转染组的药敏结果与未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iRNA干扰能够逆转人卵巢癌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楼江燕;彭芝兰;郑莹;何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赖型钩端螺旋体Loa22重组质粒的蛋白表达和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 对赖型钩端螺旋体Loa22基因进行表达和功能研究.方法 构建赖型钩端螺旋体Loa22成熟肽重组质粒,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重组质粒进行蛋白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标蛋白表达情况.经亲和层析获得目标蛋白并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ANA-1,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四氮唑复合物(XTT)吸光度值和细胞凋亡率以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 成功构建Loa22成熟肽原核表达质粒,通过鉴定并纯化得到Loa22成熟肽,该蛋白使培养ANA-1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升高,XTT吸光度值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 Loa22对ANA-1具有明显的毒性效性,该基因可能是致病钩体的一个重要毒力相关基因.

    作者:张英;鲍朗;朱海龙;黄毕;章乐;张会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液孕酮对精子运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的腹腔液孕酮与精子运动的关系.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7例EMS不孕妇女、11例生育力正常的EMS妇女和13例对照妇女腹腔液中孕酮含量;用精液自动分析仪检测正常精液与上述妇女腹腔液共同孵育4 h后精子运动力参数的变化.结果 在卵泡期,EMS不孕组、生育力正常的EMS组和对照组3组妇女的腹腔液孕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精液与腹腔液共同孵育后,EMS两组精子活动力参数--精子快速前向运动(A)、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平均侧摆幅值(ALH)均低于对照组(P<0.05);EMS两组腹腔液加入外源性孕酮后,精子运动参数增高(P<0.05);但腹腔液孕酮与精子运动无相关性.结论 EMS不孕患者腹腔液对精子运动力有抑制作用,但此抑制作用与患者卵泡期腹腔液孕酮水平无直接相关关系EMS患者腹腔液中外源性补加孕酮后,精子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徐雁飞;谭世桥;罗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异烟肼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核感染的作用评估

    目的 评估应用异烟肼(INH)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结核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患者46例予INH 5 mg/(kg·d),大量不超过300 mg/d,清晨一次口服,疗程半年,停药后继续随访1.5年,观察结核感染情况及INH相关副作用.收集未接受INH治疗的SLE患者123例(对照组),随访2年,观察结核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44例患者完成治疗,2例患者分别由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增高、周围神经病变中止治疗(4.3%). 1例患者在完成INH治疗后5月出现结核感染(2.3%),其狼疮活动评分(SLEDAI)较感染前增高.对照组有10例出现结核感染(8.1%),其中5例SLEDAI评分较感染前增高.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结核感染率下降71.6%.结论 应用INH预防SLE患者结核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谢其冰;尹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单侧子宫结扎断离术对小鼠宫内胚胎处理因素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小鼠单侧子宫结扎断离术对小鼠宫内胚胎实验处理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9~18 d(D9~D18)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官内双侧胚胎羊膜腔(D10~D12)和腹腔(D14~D16)注射生理盐水20μL,实验组采用单侧子宫结扎断离术,再行单侧宫内胚胎羊膜腔(D10~D12)和腹腔(D14~D16)注射20μL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妊娠小鼠术后成活、分娩情况,及其子代鼠的发育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侧子宫结扎断离术能够降低妊娠小鼠的流产率、妊娠鼠意外死亡率和死胎率,提高妊娠小鼠的活产率(P<0.05),并且对新生鼠的发育学指标没有影响(P>0.05).结论 采用妊娠小鼠单侧子宫结扎断离术进行宫内胚胎实验研究可以提高实验效率,且简单易行.

    作者:马芳;王媛;赵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ALAD基因多态性与铅毒性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ALAD)G177C多态性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铅中毒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铅作业工人201名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铅和锌原卟啉(ZPP)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的方法分析和验证ALAD基因G177C多态性,对ALAD基因G177C多态性与血铅、ZPP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01名铅接触工人中ALAD1-1基因型G/G有178人(88.56%).ALAD1-2基因型G/C有23人(11.44%),未发现ALAD2-2基因型(C/C).等位基因ALAD-1和ALAD-2的频率分别为94.28%和5.72%.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遗传学的Hardy-Weinberg平衡.ALAD1-2基因型组血铅水平高于ALAD<,1-1>基因型组(P<0.01),而ZPP水平低于ALAD1-1基因型组(P<0.01).以血铅水平1.50 μmol/L为界.高铅组ALAD1-2基因型的比例(13.2%)大于低铅组(0%,P<0.05).ALAD1-2基因型(β=0.181,P<0.01)、吸烟习惯(β=0.214,P<0.05)和血钙(β=0.126,P<0.05)是血铅水平的正性因子.而经常参加锻炼(β=-0.277,P<0.01)为血铅水平负性因子.结论 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在相同铅暴露情况下,与ALAD1-1基因型相比,ALAD1-2基因型个体有较高血铅、较低的ZPP水平,提示ALAD1-2基因型可改变铅的毒代动力学,即ALAD1-2基因型的个体对铅的血液毒性更具有易感性.

    作者:王永伟;杨跃林;兰亚佳;夏庆杰;韩吉平;谢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靶向调控UPRT/5-FU自杀基因系统对前列腺癌细胞旁观者效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增强子(enhancer)/启动子(promoter)靶向性调控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UPRT)/5-氟尿嘧啶(5-FU)自杀基因系统对前列腺癌细胞株的旁观者效应.方法 应用自行构建PSMA启动子/增强子靶向性调控的UPRT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PSMA enhancer/promoter-UPRT,脂质体介导转染质粒,并应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UPRT基因的前列腺癌细胞株的筛选.转染质粒pPSMA enhancer/promoter-UPRT的前列腺癌细胞和非转染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UPRT/5-FU自杀基因系统配给,MTT法检测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杀伤的旁观者效应.结果 成功筛选稳定表达UPRT基因的前列腺癌细胞株;通过转染细胞和非转染细胞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结果显示该自杀基因系统并没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随着转染比例的增多,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逐渐增加,没有出现跳跃明显性增加.结论 UPRT可以使5-FU快速转化毒性物质,发挥细胞毒作用,但发挥细胞毒杀作用中的旁观者效应不明显.

    作者:赵福军;李虹;曾浩;魏强;李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栓弹力图在诊断DIC中的价值探讨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用于判断凝血状态的床旁检测仪器.它通过图像的方法观察血液凝固的动态过程和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动力学变化[1].由于TEG在凝血功能监测方面的价值,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肝移植以及体外循环中对凝血状态的监测中,并取得了肯定的效果[2,3].但在临床上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诊断还没有广泛地开展,为此,我们使用TEG作为诊断DIC的检测方法,分析其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菲;金晓东;魏永刚;邓一芸;康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狭叶重楼的主要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目的 对重楼属药用植物狭叶重楼(Paris.polyphylla.Smith var stenophylla Franch)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拓宽重楼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及反相硅胶RP-C<,18>中压液相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其主要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狭叶重楼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甾体皂苷类单体化合物:重楼皂苷Ⅰ ;Dios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fu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重楼皂苷Ⅴ:Dios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2)-β-D-glucopyranoside;重楼皂苷Ⅵ:Penn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重楼皂苷Ⅶ:Penn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重楼皂苷H:Penn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fu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结论 首次从狭叶重楼中分离并鉴定出5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作者:尹鸿翔;薛丹;白楠;陈雏;陈阳;张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热化疗联合维拉帕米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用热化疗与维拉帕米合用是否能抑制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多药耐药蛋白P-gp的表达以逆转乳腺癌对化疗药的耐药性,提高化疗敏感性.方法 高表达P-gP的MCF-7/ADM,在37~43 C热化疗条件下分别加入3 μg/mL阿霉素(ADM)和不同浓度的逆转剂维拉帕米(VRP,0~5μmol/L),用共聚焦MRC-1024(60×物镜)观察扫描,Laserpix软件检测细胞内ADM的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 随着温度和VRP浓度的升高,MCF-7/ADM细胞内ADM荧光强度升高,凋亡率增加,且温度和浓度有协同作用.结论 热化疗与维拉帕米联合可有效逆转P-gp所致耐药,提高化疗敏感性.

    作者:鄢希;侯梅;李胜富;刘元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和/或阿维A对角质形成细胞异维A酸受体α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维A和/或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异维A酸受体α(RX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7~10-6mol/L阿维A和/或50~100 mJ/cm2NB-UVB处理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后,继续培养12 h,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角质形成细胞RXRα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50~100mJ/cm2 NB-UVB单独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可抑制RXRαmRNA的表达;10-7~10-6mol/L阿维A单独处理后,RXRαmRNA的表达无明显降低,二者联合作用时,对RXRαmRNA的表达抑制作用更强.结论 NB-UVB单独作用可明显抑制RXRα mRNA的表达,阿维A单独处理对RXRα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二者联合作用时对RXRα mRNA的表达存在协同抑制作用.

    作者:罗素菊;郑焱;彭振辉;王国荣;周少娜;李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脑靶向性研究

    目的 研究天麻索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在大鼠体内血液与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布,并评价其脑靶向性.方法 大鼠静注天麻素溶液或经鼻给予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后,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血浆中的天麻素及脑组织中天麻苷元的浓度.结果 与静注天麻素溶液组相比,鼻用原位凝胶组大鼠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布显著增加(P<0.01),大脑、小脑及嗅球的药时同线下面积分别增加1.16、0.77及3.34倍,脑靶向指数分别为:2.66、2.18及5.34,药物平均滞留时间增加近4倍.结论 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具有一定的脑靶向性与缓释作用.

    作者:蔡铮;侯世祥;杨兆祥;宋相容;陈秋红;李元波;赵斌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dn HIF-1α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抑制性缺氧诱导因子-1α(dn HIF-1α)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HIF-1α在SiHa细胞的血管生成、缺氧保护、凋亡、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表达dn HIF-1α的重组质粒pcDNA3.1-dn HIF-1α转染入SiHa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dn HIF-1α转染SiHa细胞后其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CoCl2化学缺氧法处理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与pcDNA3.1组和未转染组进行比较.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dn HIF-1α转染SiHa细胞后,其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VEGF蛋白表达水平有较明显的降低(P<0.05).转染dn HIF-1α的细胞,常氧培养和CoCl2诱导的化学缺氧条件下其增殖能力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CoCl2处理后细胞凋亡增加,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 HIF-1α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CoCl2化学缺氧引起的细胞凋亡,同时能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提示dn HIF-1α可望在宫颈癌治疗中发挥作用.

    作者:唐彬秩;赵凤艳;韦婷;母得志;毛萌;傅强;张林;屈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