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C9886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和处理

李晓东

关键词:全自动, 电解质分析仪, 常见故障, 自动进样仪, 响应时间, 维护保养, 经验介绍, 生产, 深圳, 国内, 操作
摘要:航创HC-9886分析仪是由深圳航创公司生产的包括自动进样仪的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在国内广泛使用,具有操作简单,响应时间快等特点.下面将一年来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维护保养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Y/MMJ型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高原地区的临床使用

    目的 在昆明高原地区使用NY/MMJ型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传统水浴箱两种仪器在使用同种诊断试剂条件下,评价该仪器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依据美国NCCLS方案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别对90份乙肝两对半检测、60份丙肝病毒抗体检测、20份癌症标志物定量检测血清实行随机抽样,使用这两种仪器进行孵育反应,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Y/MMJ型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中缩短反应时间而不影响反应后的结果 ,同时具有较好的线性、重复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 该仪器操作简易、性能稳定,对临床正确、快速诊断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作者:瞿良;李云;滕仪;夏正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异同.方法 使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化学发光法(MELA)检测50例对照组和25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加重B型脑钠肽水平升高.结论 血浆与血清标本均可检测B型脑钠肽,其结果 基本相同.

    作者:张保平;宿瑞俊;冯新平;郝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质控样品测定值超标问题的查找及解决

    2005年我院购进一台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以其准确、灵敏、快速的特点,为临床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为抗凝、溶栓治疗的实验检测,以及一些特殊检查前的凝血功能检测带来很大帮助.不过,仪器使用不久即出现室内质控样品APTT值总超标的现象,为此我们多方面查找原因,如复溶质控样品,严格控制溶解试剂时间,改用蒸馏水为注射用水等,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且PT、FIB质控样品测定值也出现超标.后来,经多方咨询和反复实验,终于找准了原因:为了节省试剂把用剩的旧试剂倒回新试剂瓶中继续使用,而开瓶后的试剂在氧化等作用下出现了变质,且时间越长变质越严重,试剂受到的污染也越严重,到一定程度后质控检查就无法通过.对于较为敏感的APTT,试剂变质或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尤为明显.

    作者:高相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肿瘤

    一氧化氮(NO)是脊椎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无机小分子,早发现于巨噬细胞,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胍基末端上的氮氧化而成,自1987年证实内皮衍是舒张因子的本质即为NO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介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作用的重要物质,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由于NOS是合成NO的关键酶,因此,NOS/NO与疾病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现将其与肿瘤的相关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刘庚勋;肖创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D3A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应用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共同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CD3AK细胞,研究其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法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检测CD3A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正常人CD3AK细胞对各型急性白血病细胞及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活性,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CD3AK细胞与正常人CD3A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未缓解期CD3AK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减弱,与正常人CD3AK细胞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正常人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CD3AK细胞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作用,急性白血病未缓解期CD3A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减弱.

    作者:杨娣娣;韩秀蕊;魏绪仓;邢佩倪;李梅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氧磷酶的生物学特性及与疾病的关系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家族是由PON1,PON2,PON3三大成员组成的.三者在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都有很多相似性.对氧磷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抗氧化性,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肯定对氧磷酶具有抗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作用,但是这种关系主要是由PON1活性决定的,而与PON1的基因多态性关系不大.对氧磷酶的活性与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呈负相关,但是其基因型与DM的关系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吸烟可以降低血清对氧磷酶的活性和浓度,酒精对PON的影响与酒精的摄入量有关,而维生素E等影响的研究结论 尚不一致,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

    作者:李园园;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 并观察模型稳定性.方法 按禁食与否、不同体重、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SD大鼠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其成模率,并在以佳方式制备糖尿病模型后,分别于3,7,14,21 d和28 d对成模动物的血糖、每日采食量、饮水量和排尿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 选择体重范围为201~240 g SD大鼠,禁食后以50mg/kg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为佳诱发糖尿病模型方式,其成模率可达到83.3%,成模大鼠于注射后72 h,血糖均稳定维持在18.7~21.1 mmol/L左右,同时成模后即出现多饮、多尿和多食表现,其症状体征与临床病人比较相似.结论 成功制备1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黄琛;顾志峰;曹晓蕾;印彤;余江毅;朱晓晖;王粹芳;崔世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液成分病毒灭活进展

    输血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其临床意义不可低估,但是血液安全性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是提高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该文就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姚自同;张献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干化学试带法尿微量清蛋白测定的探讨

    目的 观察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尿微量清蛋白干化学试带对58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尿液总蛋白浓度测定及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测定.结果 与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结果 相比,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79%.干化学试带法测定阳性标本的尿总蛋白浓度与阴性标本相比,结果 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邢辉;王帆;曾耀;胡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验室内部尿素测定标准化的应用价值

    目的 提高实验室内部生化项目的 可比性.方法 用cfas校准的日常检测系统对新鲜混合人血清定值,将该血清作为急诊系统的校准品对病人标本测定.结果 校准后的两个系统间尿素检测结果 的允许误差EA=0.31 mmol/L,小于美国CLIA88尿素系统误差标准允许限值SE=0.50 mmol/L.结论 用赋值的新鲜混合人血清校准的急诊生化系统与日常生化系统两者间的生化结果 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鑫;王德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M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我院于2001年、2006年先后引进一台深圳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IM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该机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由于长期使用,积累了大量操作及故障处理的经验,现将该机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分述于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田居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灵敏度的验证

    目的 对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项目的 检测低限、功能灵敏度进行验证.方法 对空白样品进行连续20 d在天间重复性实验,验证TSH检测低限;制备系列低浓度的TSH样品,验证其功能灵敏度.结果 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TSH的低检测限为0.005 μIU/ml,与Roche厂家产品说明书声称的一致;其功能灵敏度该室验证值为0.011 μIU/ml,与Roche厂家产品说明书声称有差异(0.014 μIU/ml).结论 实验室必须验证和建立本实验室条件的分析灵敏度,为甲状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值结果.

    作者:郑沁;黄亨建;张国福;张林;郭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流行基因型及传播机制的研究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AmpC酶的流行基因型和传播机制,以及时发现并监控这些高危菌群.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耐药株采用酶提取物改良三维试验筛选高产AmpC酶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分析质粒介导AmpC酶的流行基因型,并通过质粒接合实验、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探讨流行基因型的传播机制.结果 16株高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中,DHA组10株,EBC组6株,未发现MOX组、CIT组、ACC组和FOX组质粒AmpC基因.对部分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为DHA-1型和ACT-1样质粒AmpC基因.16株产AmpC酶菌株中10株质粒接合实验成功,DNA同源性分析显示16株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属于14种基因型.结论 在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DHA和EBC组质粒AmpC酶,其传播途径以水平传播为主导,产酶菌克隆垂直传播居次要地位,未发生同一克隆株的流行.

    作者:李从荣;黄俊;吕霞;彭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自动工作站提取基因组DN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HL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和建立从大量全血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 ,以应用于Luminex HLA流式磁珠基因分型.方法 使用自动工作站(瑞士TECAN公司)从600 μl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提取的DNA样本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浓度和纯度,DNA的完整性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统计分析每一DNA样本流式磁珠HLA-A,B和DRB1基因扩增产物经探针分子杂交后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 从600 μl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含量平均为10.052±0.824 μg,样本的A260nm/A280nm值平均为1.821±0.201.琼脂糖电泳法测得DNA的分子量约为21kb,HLA-A,B和DRB1位点PCR产物杂交后的平均荧光信号强度分别为2 183.84±478.12(exon2),2 168.28±338.59(exon3);2 057.27±397.41(exon2),1959.78±283.24(exon3);3 643.38±327.85.结论 此方法适用于从大量全血样本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所得基因组DNA适用于高通量HLA流式磁珠基因分型等下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作者:王大明;唐斯;邹红岩;邓志辉;李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y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空气阀故障及解决方法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一种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采用电脑触摸屏直接操作,检测标本方便、准确、快捷、自动化程度较高.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有关这类仪器的常见故障及分析报道的较多.我科2000年元月购进并开始使用,仪器编号A2518,于2006年2月出现说明书之外的故障,现将故障表现及解决处理过程及体会教训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培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一氧化氮水平观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 使用李恩明改良的Griess法测定59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与4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P<0.01).结论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非典型的神经递质,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许家超;高镇松;吴顺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细菌耐药性监测与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滥用抗生素的四种原因:不习惯应用微生物检查或嫌麻烦不愿做;对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及细菌的耐药性认识不足;用药模式不当;对广谱性抗生素的合理性使用认识不足.滥用抗生素的严重性:引起细菌耐药以及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引起医疗纠纷等:①尽管新型抗菌药物不断出现,但常见感染菌的耐药性也随之增加,如: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和具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菌的检出率也在增多,这说明我国面临着细菌耐药率增多的威胁,这些现象与抗生素的滥用有着很大的关系;②滥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对耳蜗神经造成伤害,产生听力下降;③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医疗事故和纠纷会涉及到医疗系统的各个领域,而如此滥用抗生素有可能被控告为误诊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微生物检查及药物监测的目的 :提供病原菌的诊断、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基本的三个要素:①明确感染菌;②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③合理选药.

    作者:覃琼英;赖极隆;李健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UF-100尿液分析仪与传统方法检测浆膜积液的比较及意义

    目的 为探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传统手工法和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同时检测患者浆膜积液.结果 两种方法中白细胞数(WBC)无显著性差异(P>0.05),漏出液与渗出液间白细胞数、间皮细胞、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化脓性与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积液中WBC数、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皮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胸腹水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

    作者:董莉;张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在HBV DNA检测中使用的若干新PCR改良技术

    自1988年PCR技术被成功地应用于检测血清HBV DNA以来,因其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简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HBV DNA的检测,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被改进,该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几种新PCR改良技术.

    作者: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的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检测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hs-CRP,HCY和血浆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LP(a),HCY和DD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CY,LP(a),hs-CRP,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另外HCY,LP(a),hs-CRP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