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CTX-M基因分型研究

武学成;张阮章;卢月梅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CTX-M, 基因型
摘要:目的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了解深圳地区产CTX-M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产CTX-M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 应用3组PCR引物分别扩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株质粒DNA的CTX-M基因,并对所有阳性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所有产CTX-M大肠埃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21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检出CTX-M基因阳性株87株,总阳性率为71.9%,测序结果显示6株为CTX-M-3型,10株为CTX-M-15型,58株为CTX-M-14型,9株为CTX-M-9型,4株为CTX-M-13型.检出的87株CTX-M型大肠埃希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为突出,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产CTX-M大肠埃希菌基因型主要为CTX-M-14基因型.产CTX-M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活性高,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临床上可依据药敏报告加以选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14例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的标本再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 TP-ELISA方法检测出的214例阳性标本,TPPA法检测出阳性195例,阳性符合率为91.1%;同时用TRUST方法检出87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40.7%.TP-ELISA检测结果S/CO值<3的标本用TPPA检测阳性率较低(15/33,45.5%).2例TP-ELISA检测在灰区的标本,用TPPA检测为阳性.结论 TP-ELISA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和在灰区的标本应做TPPA进行确认.而TRUST及其滴度试验其结果主要在判断患者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对于大批量标本,联合应用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更具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龙珍;毕永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定标方式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上的定标方式与检验结果的关系,以实现两台仪器检验报告的一致性.方法 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上分别采用Spline和Exponential的定标方式定标,在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上采用Math Model 1和Math Model 3的定标方式定标,分别测定各浓度水平的hsCRP标准品3次和50份血清标本.结果 测定hsCRP标准品时,除零点以外,Math Model 1定标方式的测定值与标准品浓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种定标方式的测定值与标准品浓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hsCRP血清标本时,采用Math Model 3定标方式与Exponential定标方式的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1),与Spline定标方式的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6,P=0.349).结论 测定hsCRP时日立7170A采用Spline定标方式与贝克曼DXC800采用Math Model 3定标方式时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且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作者:杨丽媛;顾晓琼;万根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开菲尔来源乳杆菌益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开菲尔来源乳杆菌抑制肠道病原菌黏附的效果以及对肠道正常菌群大肠埃希菌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乳杆菌,待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培养至单层细胞后,将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分别与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混合培养进行黏附和黏附抑制试验,记数50个Caco-2细胞黏附的细菌数目,取平均值,计算黏附抑制率,组内、组间相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普通乳杆菌混合培养的伤寒沙门菌数相比,经开菲尔来源乳杆菌RG1,RG2混合培养的伤寒沙门菌数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普通乳杆菌混合培养的大肠埃希菌数与RG1,RG2混合培养的大肠埃希菌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它们各自代谢产物在酸、中性环境下的抑制效果也有相同趋势.结论 RG1,RG2能抑制伤寒沙门菌的黏附,且抑制能力明显较普通乳杆菌强;另外其代谢产物也能抑制伤寒沙门菌的黏附;而RG1,RG2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均无明显抑制效果.

    作者:徐晓平;徐冰海;蔡琴;倪景;程东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性激素对狼疮模型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性激素对MRL/lpr狼疮模型鼠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狼疮模型鼠去势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雌二醇(E2)生理水平组、雌二醇(E2)妊娠水平组、睾酮(T)组.利用RT-PCR方法检测模型动物血液单个核细胞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Th2类细胞因子(IL-4,IL-6)的基因转录状态.结果 雌二醇生理水平组和妊娠水平组IL-2 mRNA的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雌二醇妊娠水平组IL-4和IL-6的mRNA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睾酮组IL-6 mRN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性激素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妊娠剂量的雌激素使狼疮模型鼠的细胞因子向Th2偏移,而雄激素则抑制Th2偏移.

    作者:邵松;刘义庆;许丽;张炳昌;崔相法;陈国建;卢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LH750血液分析仪VCS数值判断异型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i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Beckman-Coulter LH 750血液分析仪VCS数值进行分析和临床诊断试验评价,建立佳报警阈值.方法 经显微镜检查确认为异型淋巴细胞超过20%,但仪器未有报警提示样本30例;同时收集对照样本30例,进行LH750自动上样测定及显微镜检查,评价VCS两组间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计算VCS诊断价值.结果 异型淋巴细胞组VCS值与正常淋巴细胞组VCS值比较,体积较大、电导升高并散射增强,差别具有显著性;体积值AUC为0.412;电导AUC为0.849,cutoff值为122,特异度为86.3%,敏感度为80.0%;光散射AUC为0.765,cutoff值为53,特异度为92.2%,敏感度为66.7%.结论 VCS数值可在无白细胞分类异常情况下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存在.

    作者:王小林;苑腾;胡晓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良Coombs试验测定孕妇IgG抗A(B)效价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Coombs试验及经典Coombs试验在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用改良Coombs试验和经典Coombs试验测定355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并计算阳性率、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49.86%和48.73%,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在≤1∶32 ,1∶64 ,1∶128 ,≥1∶256时,以经典Coombs试验为标准,改良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4%和97.3%.其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分别为1.7%,9.2%,33.9%,55.0%.结论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改良后的检测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操作更为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同时经研究发现HDN发病率与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成正相关.

    作者:陆红;张永顶;陈延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蛋白对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干扰及排除

    目的 探讨血清中M蛋白对氧化酶法测定胆红素产生干扰的可能原因.方法 通过比较反应曲线,观察反应过程,分析试剂成分及反应环境,以及用其他方法测定,探讨干扰产生的原因.结果 氧化酶法测定富含M蛋白血清胆红素出现异常反应曲线,样本与试剂混合产生白色混浊,将患者血清稀释后不能完全消除干扰,应用其他测定方法验证了干扰的存在.结论 某些血清中高浓度的M蛋白能干扰胆红素氧化酶法的测定,应引起日常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赵兴波;李京华;李江;鄢盛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的处理

    我科于2001年引进一台法国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它可以同时测定多项凝血指标,并有各项参数的单位变换模式,该机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作者:肇晓光;宋全春;刘芳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异型输血危险性的实验模拟评估

    目的 实验评估异型输血产生的危害,为异型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模拟供者受者血液,受者进行ABH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类,混合后检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强度,测定血清中K+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以评价溶血程度.结果 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K+浓度和血红蛋白含量随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发生溶血的程度越高.结论 异型输血后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溶血现象,ABH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激活补体发生溶血的程度无明显差异,分泌型受者血清中的血型物质不能减轻异型输血发生的溶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溶血越严重,不主张临床异型输血.

    作者:何子毅;邹文涛;刘景春;唐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OCT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探讨

    P0CT是目前检验医学中具有革命性的新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检验医学界的重视.P0CT的出现和应用为医院的快速检验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满足了医生和患者在时间上的需求.但作为新事物,P0CT在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章重点介绍和分析了P0CT的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供检验同行参考.

    作者:柯培锋;王淑媛;欧财文;徐建华;黄宪章;庄俊华;李强;王美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过敏性儿童白细胞介素4受体Q576R与血清总IgE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过敏性儿童白细胞介素4(IL-4)受体Q576R与血清总IgE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垂直电泳方法,检测80例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IL-4R是否存在Q576R突变位点,并用测序进行确认.采用日本HITACHI的CLA-1过敏原分析仪检测80例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和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总IgE水平,然后进行χ2检验及成组t检验.结果 IL-4受体Q576R突变位点和血清总IgE在过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过敏性儿童IL-4受体Q576R与血清总IgE有相关性.

    作者:周君纯;吴兆勇;吴建锋;龙亚银;王东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IQM:POCT质量控制新趋势

    随着即时/床旁检验(PO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其环境和操作人员越来越复杂,除了分析前后的质量难于控制外,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也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很多POCT分析仪未进行室内质控就用于测定临床标本.很多POCT检测项目是临床急诊或重症监护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快捷、准确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因此,如何保证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报告质量,进行分析中的智能化管理是佳的解决方案.IL公司的GEM Primer 3000血气分析仪融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模式(Intelligent quality management,IQM),实现了分析过程的全自动监控、质量控制和常规故障排除.这种新的质量管理模式给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进行着强制的质量控制,也给非专业的操作者减轻了负担,避免了POCT中许多常见的质量问题,适应了POCT发展的需要.

    作者:贺勇;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ELDI-TOF-MS二维内标法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 探索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二维内标校准方法,解决SELDI-TOF-MS的准确度和重复性较差的技术瓶颈.方法 采用人工合成纯化的多肽分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MW:2 465.75Da)作为内标物质,加入待测样品中进行SELDI-TOF-MS检测,通过内标物质在质谱图中横坐标(质荷比)和纵坐标(丰度)响应值校准,消除因操作条件的波动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和重复性.结果 加入终浓度为4.055 μmol/L的ACTH对血清蛋白质谱图无明显影响;加入内标物浓度和其质谱峰丰度呈直线关系(R=0.976 3); 分子量检测变异系数平均降低5.36倍(P<0.001);质谱峰丰度检测平均变异系数降低5.19倍(P<0.001).结论 二维内标法显著提高了SELDI-TOF-MS测定蛋白分子量和丰度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是该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有效措施.

    作者:丁银环;胡琼英;姜伟;郭建红;周明术;梁双花;严莉;王开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罕见Rh,Kidd 血型系统复合抗体引起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罕见Rh,Kidd血型系统复合抗体引起的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清学特征,调查其在输血医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例已进行5次9 U红细胞输注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的血样,分别在盐水介质、间接抗球蛋白介质中分析其抗体的特异性;并用血清学与PCR-SSP基因分型法鉴定其Rh与Kidd血型;运用微柱凝胶法(MGT)与抗球蛋白试管法(IAT)进行患者与捐血者相容性试验.结果 患者为RhE抗原阴性,Kidd血型为罕见Jk(a-b-)型,患者体内含有IgM抗E与IgG抗Jkb抗体,患者血清与28个E抗原阴性的捐血者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相合,抗球蛋白试验法只有4个捐血者相合.结论 罕见Rh,Kidd血型系统复合抗体在临床引起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MGT法漏检Jkb抗体,对临床有重大意义.

    作者:蓝欲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41例实验室特点分析

    目的 系统观察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MM)实验室指标特点,为老年人M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41例老年人MM患者多项实验检查结果,包括血液和骨髓形态学等.结果 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占的比值与其对骨髓的损伤程度成正比.36例(87.8%)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32例(78.0%)血清球蛋白增高;血沉异常36例(87.8%),血红蛋白降低31例(75.6%),尿本周氏蛋白阳性20例(48.8%);IgG型25例,IgA型14例.结论 血液和骨髓形态学检查的综合分析,有助于老年MM患者的早期快速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

    作者:蔡力力;丁志平;余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种线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及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AP-IRC,EP6-A和改良的Doumas等三种线性评价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性及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AP-IRC,EP6-A,改良的Doumas等三种方法对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进行线性评价,比较评价结果的异同.结果 在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中,EP6-A方法有22个可直接判断为线性,7个为临床可接受线性,4个为非线性;CAP-IRC方法有14个为直接线性,18个为可接受线性,1个为非线性;改良的Doumas方法有18个为线性,15个为非线性.结论 EP6-A方法客观,更适用于临床,是目前较理想的线性评价方法.

    作者:吴新忠;庄俊华;林莉;潘婉仪;黄宪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运动疗法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给予饮食控制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强化运动疗法,各组患者观察治疗,并随访至24 w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 w,24 w末进行血糖(BG)、血浆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脂(TG、TC)及体质量指数(BMI)的检测.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体质量指数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 w,24 w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上各种测评数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减低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结合持续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齐彬;任刚;张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国HIV-1流行毒株的耐药基因变异研究现状

    HIV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病毒自发突变和药物压力选择的结果,但已成为维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长期疗效的主要障碍.耐药病毒的出现促进了耐药检测方法的发展,而耐药检测的目的 在于帮助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国HIV-1流行毒株的耐药产生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钟敏;杨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骨髓转移1例报道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 lastic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 是一种罕见、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自1989年Gerald等[1]首次报道1例以来国外报道约200例,国内报道约50例.

    作者:沈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小板复查标准的建立及应用

    众所周知,在血液细胞分析中,血小板(PLT)计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其它参数多,质量控制较难,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复查机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现就我室建立的血小板复查标准介绍如下.

    作者:郭曼英;曾素根;朱新勤;庄利芳;孙玉明;韩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