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迪
目的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了解深圳地区产CTX-M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产CTX-M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 应用3组PCR引物分别扩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株质粒DNA的CTX-M基因,并对所有阳性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所有产CTX-M大肠埃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21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检出CTX-M基因阳性株87株,总阳性率为71.9%,测序结果显示6株为CTX-M-3型,10株为CTX-M-15型,58株为CTX-M-14型,9株为CTX-M-9型,4株为CTX-M-13型.检出的87株CTX-M型大肠埃希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为突出,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产CTX-M大肠埃希菌基因型主要为CTX-M-14基因型.产CTX-M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活性高,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临床上可依据药敏报告加以选用.
作者:武学成;张阮章;卢月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即时/床旁检验(PO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其环境和操作人员越来越复杂,除了分析前后的质量难于控制外,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也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很多POCT分析仪未进行室内质控就用于测定临床标本.很多POCT检测项目是临床急诊或重症监护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快捷、准确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因此,如何保证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报告质量,进行分析中的智能化管理是佳的解决方案.IL公司的GEM Primer 3000血气分析仪融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模式(Intelligent quality management,IQM),实现了分析过程的全自动监控、质量控制和常规故障排除.这种新的质量管理模式给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进行着强制的质量控制,也给非专业的操作者减轻了负担,避免了POCT中许多常见的质量问题,适应了POCT发展的需要.
作者:贺勇;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其亚型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等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AMA及其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A,AMA M2亚型,ANA等自身抗体,并对其它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 40例PBC患者AMA均为阳性,72.5%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和2.5%.PBC组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 、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非PBC组患者.87.5%的患者检出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颗粒型.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AMA M2亚型,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但AMA也可伴发或单独见于其它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引起注意.
作者:陈飞龙;房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14例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的标本再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 TP-ELISA方法检测出的214例阳性标本,TPPA法检测出阳性195例,阳性符合率为91.1%;同时用TRUST方法检出87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40.7%.TP-ELISA检测结果S/CO值<3的标本用TPPA检测阳性率较低(15/33,45.5%).2例TP-ELISA检测在灰区的标本,用TPPA检测为阳性.结论 TP-ELISA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和在灰区的标本应做TPPA进行确认.而TRUST及其滴度试验其结果主要在判断患者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对于大批量标本,联合应用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更具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龙珍;毕永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次成浆与二次成浆法对制备出来的血浆中凝血因子Ⅷ活性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新鲜采集的全血离心分离血浆并在8 h内冻结成块,然后在37℃水浴中复溶后测定两种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结果 一次成浆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为0.70±0.16 IU/ml,二次成浆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为0.84±0.16 IU/ml.结论 两种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成浆法比一次成浆法制备出来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含量要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柱江;刘赴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美国雅培AXSYM化学发光仪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免疫分析仪之一,性能稳定可靠.其标准曲线校标方式分为Master Cal(主校标或称两点校标)和Standard Cal(标准校标或称六点校标)方式,较标比较容易通过.
作者:黄忠团;杨琦;曹春晓;尹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科于2001年引进一台法国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它可以同时测定多项凝血指标,并有各项参数的单位变换模式,该机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作者:肇晓光;宋全春;刘芳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I(HTLV-I)前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对HTLV-I相关高危标本进行检测,初步了解上海地区HTLV-1在相关疾病和高危人群中的流行特点,探讨核酸检测法在HTLV-I高危人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实验收集了69例淋巴瘤/白血病患者,72例有多次输血史的其他血液病患者以及1例HTLV-I相关脊髓病(HAM)/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TSP)疑诊患者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筛查HTLV-1前病毒tax基因,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TLV-I/II抗体,对上述2种检测中出现任一阳性结果的标本进一步采用nest-PCR检测HTLV-1前病毒env基因以确定HTLV-I的感染.结果 仅HAM/TSP疑诊患者tax基因扩增出现阳性曲线;ELISA检测标本血清HTLV-I/II抗体均为阴性;nest-PCR扩增env基因未见特异性条带.结论 上海地区小样本HTLV-I相关高危人群中未检出HTLV-I感染;建立的核酸检测方法能对HTLV-I病毒感染进行有效的筛查和确认.
作者:伍晓菲;王华;梁辉;刘晓颖;郑岚;王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牙周致病菌的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讨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对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的作用及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 对376位牙周病患者(成年组306例、儿童组70例) 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用药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嗜血杆菌(Aa)、福赛斯坦纳菌(Tf)、具核梭杆菌(Fn)、中间普氏菌(Pi)5种牙周炎相关致病菌分别进行培养法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结果 PCR法和培养法的检出率分别为Pg(40.96%,17.82%),Tf(88.56%,27.66%),Fn(81.91%,23.67%),Pi(57.98%,19.15%),Aa(19.15%,9.31%),除Aa(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后者检出率明显低于前者(P<0.01),儿童组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5);用药后的PCR法和培养法检出率都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对牙周病患者致病菌的分析,可以对目前技术上能培养以及无法培养的牙周菌进行分类,对防治牙周感染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傅尧;符义富;游丽萍;曾以周;周炳荣;杨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及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 选定SLE疾病组51例、疾病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各1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①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而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肾病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1),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DNA+组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ds-DNA-组(P<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的变化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刘定华;李永哲;胡朝军;佟大伟;张蜀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AP-IRC,EP6-A和改良的Doumas等三种线性评价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性及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AP-IRC,EP6-A,改良的Doumas等三种方法对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进行线性评价,比较评价结果的异同.结果 在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中,EP6-A方法有22个可直接判断为线性,7个为临床可接受线性,4个为非线性;CAP-IRC方法有14个为直接线性,18个为可接受线性,1个为非线性;改良的Doumas方法有18个为线性,15个为非线性.结论 EP6-A方法客观,更适用于临床,是目前较理想的线性评价方法.
作者:吴新忠;庄俊华;林莉;潘婉仪;黄宪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多重RT-PCR技术检测儿科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病毒的方法.方法 参照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RT-PCR引物,并检索NCBI数据库初步验证其特异性,以实验室阳性株验证引物特异性,优化多重RT-PCR反应条件.并对2008年61份儿童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片段测序验证扩增片段特异性.结果 采用多重RT-PCR引物对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3型(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鼻病毒(RHV)等6种病毒进行扩增,均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分别获得171,489,307,585,155,501 bp片段,与设计相符;对引物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引物之间不会因相互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61份儿童呼吸道标本多重RT-PCR扩增,阳性率为50.82%(31/61),核酸序列与经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同源性高.结论 实验证明,所建立的多重RT-PCR技术检测儿童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病毒的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和可重复性均较好,为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曾凡胜;陆学东;王琼;罗小芳;黄烈;吴润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给予饮食控制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强化运动疗法,各组患者观察治疗,并随访至24 w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 w,24 w末进行血糖(BG)、血浆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脂(TG、TC)及体质量指数(BMI)的检测.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体质量指数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 w,24 w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上各种测评数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减低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结合持续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齐彬;任刚;张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清胆固醇常规方法对常见胆固醇参考物质的基质效应和常规方法的校准偏差.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的方法为对比方法,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的6种常规测定系统为待评方法,测定30个新鲜冰冻人血清和37种制备物的总胆固醇.将两法测定新鲜人血清的结果作直线回归,求得Y预测值双侧95%的允许区间,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通过分析新鲜冰冻人血清样品常规方法和对比方法结果的差异,评价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结果 胆固醇制备物的基质效应依品种而异,冰冻血清几乎没有基质效应,冻干血清表现为负基质效应,乙醇基质校准液呈正基质效应.所有系统新鲜冰冻血清测定值同对比方法测定结果均呈较好的直线相关.A,B,E系统显负偏差,C,D,F系统显正偏差,但偏差大多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可满足临床需求,个别测定系统需进行改进.结论 在我国血清胆固醇测定系统上,制备物的基质效应普遍存在,部分常规系统存在校准偏差.为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临床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赵海建;周伟燕;张传宝;马嵘;陈忠余;张天娇;谢洁红;张江涛;胡翠华;王冬环;汪静;闫颖;曾洁;崔瑞芳;陈文祥;申子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实验评估异型输血产生的危害,为异型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模拟供者受者血液,受者进行ABH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类,混合后检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强度,测定血清中K+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以评价溶血程度.结果 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K+浓度和血红蛋白含量随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发生溶血的程度越高.结论 异型输血后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溶血现象,ABH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激活补体发生溶血的程度无明显差异,分泌型受者血清中的血型物质不能减轻异型输血发生的溶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溶血越严重,不主张临床异型输血.
作者:何子毅;邹文涛;刘景春;唐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将方法学相同的Roche试剂与Leadman试剂进行方法学比对,旨在观察二者检测血清或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临床上的相符程度.方法 以Roche HDL-C与Leadman HDL-C同时检测139例病人血清.然后用EP evaluator软件中的Method Comparison模块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方法学比对(QMC)及定量方法学比对(AMC)比较分析.结果 AMC分析表明Leadman HDL-C与Roche HDL-C的相关性良好,其Deming回归方程为:Y=0.977X+0.026,相关系数r=0.975 3(>0.975).QMC分析表明Leadman HDL-C与Roche HDL-C的相符程度较好,符合度为89.9%,Cohen's Kappa=82.8%(>75%),二者测值亦较为接近.结论 Leadman HDL-C与Roche HDL-C试剂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相关性良好.二者均可用于血清或血浆HDL-C检验,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陈慧娟;赵红梅;周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测定血浆中乳酸浓度对蓝球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指导评价,提高训练成绩.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蓝球运动员的训练前、中、后及健康人群中乳酸浓度.结果 健康人群中血浆中的乳酸含量为1.02±0.57 mmol/L,蓝球运动员训练前、中、后血浆中的乳酸含量为1.12±0.48,6.26±0.61及2.39±0.49 mmol/L.结论 血浆乳酸是反映运动能力的一种生化指标,该项目对蓝球运动员训练具有指导和评价作用,也是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指标之一.血浆乳酸测定可以为教练员安排训练强度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郭小林;郝万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i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Beckman-Coulter LH 750血液分析仪VCS数值进行分析和临床诊断试验评价,建立佳报警阈值.方法 经显微镜检查确认为异型淋巴细胞超过20%,但仪器未有报警提示样本30例;同时收集对照样本30例,进行LH750自动上样测定及显微镜检查,评价VCS两组间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计算VCS诊断价值.结果 异型淋巴细胞组VCS值与正常淋巴细胞组VCS值比较,体积较大、电导升高并散射增强,差别具有显著性;体积值AUC为0.412;电导AUC为0.849,cutoff值为122,特异度为86.3%,敏感度为80.0%;光散射AUC为0.765,cutoff值为53,特异度为92.2%,敏感度为66.7%.结论 VCS数值可在无白细胞分类异常情况下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存在.
作者:王小林;苑腾;胡晓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72-4(CA72-4)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及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14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43例)及健康对照者(45例)血清CYFRA21-1,CEA,SCC,NSE,CA72-4水平,并计算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癌组血清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CYFRA21-1在肺鳞癌、CEA在肺腺癌、 NSE在小细胞肺癌、SCC在肺鳞癌中水平高,与其它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72-4在肺鳞癌、肺腺癌的水平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P<0.05).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后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五种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辅助诊断均具有实用价值,且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黄震英;张淑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癣(OLP)患者焦虑和唾液皮质醇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OLP患者和对照组唾液皮质醇水平,使用Spielberger焦虑量表评定两组人群的焦虑状态和焦虑特性.结果 56例OLP患者唾液皮质醇平均浓度为1.32 μg/dl,60例对照组为0.97 μg/dl(P<0.001);OLP组平均焦虑状态评分和平均焦虑特性评分分别为46.78和49.89,对照组分别为39.98和39.21(均P=0.001).唾液皮质醇水平、焦虑状态和特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唾液皮质醇水平、焦虑状态和特性水平与OLP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2,0.04,0.03).结论 OLP发病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OLP患者存在明显心理异常,因此,对OLP患者进行传统治疗的同时要进行心理治疗.
作者:耿玉兰;姚绍敏;赵帅;王国欣;李增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