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林;郝万鹏
目的 探讨FibroTest(FT)在肝纤维化疾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留取2008年1月~5月上海长征医院27例慢性肝炎患者、2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2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和16例健康查体者血清,检测α2-巨球蛋白(α2M)、结合珠蛋白(HA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BIL)和载脂蛋白AⅠ(Apo AⅠ)五个指标,按公式FT=4.467×log α2M -1.357×log HAP+1.017×log GGT+0.0281×Age+1.737×log BIL-1.184×ApoA1+0.301×SeX(female=0,male=1) -5.540,计算FT数值.结果 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F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4),慢性肝炎组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肝炎肝硬化组与P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但两组间GGT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P=0.003).结论 FT可以反映肝纤维化发展的程度,在鉴别诊断肝病、判断肝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晔;耿红莲;仲人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清胆固醇常规方法对常见胆固醇参考物质的基质效应和常规方法的校准偏差.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的方法为对比方法,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的6种常规测定系统为待评方法,测定30个新鲜冰冻人血清和37种制备物的总胆固醇.将两法测定新鲜人血清的结果作直线回归,求得Y预测值双侧95%的允许区间,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通过分析新鲜冰冻人血清样品常规方法和对比方法结果的差异,评价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结果 胆固醇制备物的基质效应依品种而异,冰冻血清几乎没有基质效应,冻干血清表现为负基质效应,乙醇基质校准液呈正基质效应.所有系统新鲜冰冻血清测定值同对比方法测定结果均呈较好的直线相关.A,B,E系统显负偏差,C,D,F系统显正偏差,但偏差大多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可满足临床需求,个别测定系统需进行改进.结论 在我国血清胆固醇测定系统上,制备物的基质效应普遍存在,部分常规系统存在校准偏差.为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临床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赵海建;周伟燕;张传宝;马嵘;陈忠余;张天娇;谢洁红;张江涛;胡翠华;王冬环;汪静;闫颖;曾洁;崔瑞芳;陈文祥;申子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Siglec-1(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CD16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PBC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40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者外周血CD14,CD169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率;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入选对象单核细胞中Siglec-1mRNA的含量;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BC组单核细胞CD14,CD169双阳性率为13.0%±2.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0.2%,P<0.01)及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4.1%±0.5%,P<0.01).PBC组Siglec-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健康对照组的3.4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C患者单核细胞表面siglec-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mRN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发生巨噬细胞化,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PB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晔;奚伟强;蒋廷旺;陈燕;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Coombs试验及经典Coombs试验在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用改良Coombs试验和经典Coombs试验测定355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并计算阳性率、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49.86%和48.73%,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在≤1∶32 ,1∶64 ,1∶128 ,≥1∶256时,以经典Coombs试验为标准,改良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4%和97.3%.其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分别为1.7%,9.2%,33.9%,55.0%.结论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改良后的检测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操作更为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同时经研究发现HDN发病率与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成正相关.
作者:陆红;张永顶;陈延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美国雅培AXSYM化学发光仪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免疫分析仪之一,性能稳定可靠.其标准曲线校标方式分为Master Cal(主校标或称两点校标)和Standard Cal(标准校标或称六点校标)方式,较标比较容易通过.
作者:黄忠团;杨琦;曹春晓;尹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四川地区健康农民血清部分生化检测指标(Tp,Alb,TG,Chol,UA,Crea,ALP,CK,ADA,5'-NT,AFU,LDH,HDL,LDL,PA,LP(a),ApoA,ApoB,Urea)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取四川省十一个不同地区健康农民1 396例,其中男性697例,女性699例;按年龄段分为18~35岁,36~45岁,45~55岁,检测其19个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不同性别健康农民的血清生化检测指标中Urea,Crea,UA,Tp,ALP,ADA,AFU,ApoA,PA,HDL,CK等11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LDH,5'-NT,Chol,TG,LDL,ApoB,LP(a)等8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ol有年龄差异(P<0.05),其余检测指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地区健康农民血清生化检测指标存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其参考范围的确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饶绍琴;邓君;传良敏;曹万惠;王文建;刘静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改进磁分离酶联免疫法(MEIA).方法 采取预加微量标本、将磁铁置于微孔侧壁和扣除上清液A值法,改进MEIA建立了差异磁分离酶联免疫法(DMEIA).求DMEIA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变异系数(CV),比较DMEIA和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ECLIA)配对检测100份血清AFP结果差异.结果 DMEIA检测AFP的回归方程Y=3.94X+16.45,r=0.992,线性范围5~500 ng/ml,批内CV=7.7%,批间CV=8.5%;DMEIA和ECLIA测定血清AF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检测原倍高浓度AFP时(21 460~501 690 ng/ml)两法均未出现hook效应.结论 DMEIA可基本克服hook效应,可用普通微孔板和酶标仪比色,可省去洗涤,检测AFP结果接近ECLIA,但线性范围小于ECLIA.
作者:徐兵;陈纯美;徐如梅;张建钫;伍严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mecA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B的存在状况.方法 临床分离的40株葡萄球菌,分别用头孢西丁(30 μg)筛查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同时采用PCR法检测其耐消毒剂基因qacA/B.结果 40株葡萄球菌中36株mecA基因阳性,占90.0%(36/40);11株检出qacA/B基因者均为mecA阳性葡萄球菌,其中10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株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qacA/B阳性率为27.5%(11/40).结论 含qacA/B基因的葡萄球菌全部为mecA基因阳性,提示对临床常用消毒剂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也对甲氧西林耐药.因此检测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对合理选用消毒剂,控制葡萄球菌感染传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袁应华;李永明;张雯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全血样本在反复冻融后对DNA工作站抽提基因组DNA含量和纯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随机抽取100份样本,相隔一天连续进行反复冻融四次,将每次融化的样本运用DNA工作站抽提基因组D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浓度和纯度及琼脂糖电泳检测DNA完整性.结果 全血样本反复冻融组间比较抽提基因组DNA的含量和纯度,含量(μg)方面,第一次为2.220±1.004,第二次为2.956±0.768,第三次为2.540±0.817,第四次为2.760±0.881;纯度(A260nm/A280nm)方面,第一次为1.748±0.076,第二次为1.780±0.069,第三次为1.855±0.058,第四次为1.750±0.071.检测结果提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DNA长度大于15 kb.结论 反复冻融次数对DNA工作站抽提全血样本基因组DNA的含量和纯度均无影响,具有快速、高通量化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大明;邹红岩;李桢;邓志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用于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简便试剂红细胞.方法 利用Coulter STKS,CD1700和Bayer2120三种血细胞分析仪的稀释液制备5 ml/dl的试剂红细胞,4±2℃冰箱保存,每三天对红细胞的抗原、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以及细菌生长情况等进行观察,观察用三种稀释液制备5 ml/dl的试剂红细胞的有效期限.结果 用coulter STKS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0 d,用CD170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8 d,用Bayer212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5 d.在<2 w有效期内,试剂红细胞在ABO反定型试验中敏感度高、抗原特异度强,细菌污染程度低,可保证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准确度.结论 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可制备简便的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 w.
作者:周华友;陈少彬;于艳涛;杨贺才;王美兰;陈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HIV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病毒自发突变和药物压力选择的结果,但已成为维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长期疗效的主要障碍.耐药病毒的出现促进了耐药检测方法的发展,而耐药检测的目的 在于帮助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国HIV-1流行毒株的耐药产生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钟敏;杨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Ac.T Diff2 是美国Ba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它能快速准确地测出WBC,RBC,HB,PLT等18项参数,其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故障率低.
作者:赵亚娟;屈跃军;何理;付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给予饮食控制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强化运动疗法,各组患者观察治疗,并随访至24 w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 w,24 w末进行血糖(BG)、血浆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脂(TG、TC)及体质量指数(BMI)的检测.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体质量指数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 w,24 w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上各种测评数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减低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结合持续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齐彬;任刚;张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罕见Rh,Kidd血型系统复合抗体引起的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清学特征,调查其在输血医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例已进行5次9 U红细胞输注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的血样,分别在盐水介质、间接抗球蛋白介质中分析其抗体的特异性;并用血清学与PCR-SSP基因分型法鉴定其Rh与Kidd血型;运用微柱凝胶法(MGT)与抗球蛋白试管法(IAT)进行患者与捐血者相容性试验.结果 患者为RhE抗原阴性,Kidd血型为罕见Jk(a-b-)型,患者体内含有IgM抗E与IgG抗Jkb抗体,患者血清与28个E抗原阴性的捐血者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相合,抗球蛋白试验法只有4个捐血者相合.结论 罕见Rh,Kidd血型系统复合抗体在临床引起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MGT法漏检Jkb抗体,对临床有重大意义.
作者:蓝欲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预示肿瘤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方面的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 SF-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动态观察50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白细胞数(WBC)、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结果 在化疗后6 d左右WBC,PLT,MPV先后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在化疗后10 d左右MPV回升,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而WBC,PLT与化疗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PV比WBC,PLT在评价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方面更有意义,MPV可以优先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指标.
作者:葛艾莉;任广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14例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的标本再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 TP-ELISA方法检测出的214例阳性标本,TPPA法检测出阳性195例,阳性符合率为91.1%;同时用TRUST方法检出87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40.7%.TP-ELISA检测结果S/CO值<3的标本用TPPA检测阳性率较低(15/33,45.5%).2例TP-ELISA检测在灰区的标本,用TPPA检测为阳性.结论 TP-ELISA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和在灰区的标本应做TPPA进行确认.而TRUST及其滴度试验其结果主要在判断患者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对于大批量标本,联合应用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更具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龙珍;毕永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寻找新型血清CK18的检测方法,并作为一种胃癌肿瘤标志物与CA72-4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以CK-3A9和CK-2A6作为固相抗体和标记抗体,制备化学发光试剂盒(CK18-3A9)对正常人及胃癌患者血清CK18进行检测;通过ROC曲线比较CK18-3A9与CA72-4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CK18-3A9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盒诊断胃癌灵敏度为44.00%,特异度为98.50%;诊断胃腺癌灵敏度为42.65%,特异度为98.50%;诊断正常人血清假阳性率为0%;诊断炎症血清假阳性率为6.00%.结论 在该研究考察的范围内,与CA72-4相比,CK18-3A9在诊断胃癌时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贾志凌;张宏艳;刘畅;于忠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开展HBcAb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对114份HBsAg灰区可疑样本(0.8≤S/CO<1)及1 000份HBsAg阴性初次献血者样本(S/CO<0.8,无溶血、脂血等外观异常)做HBV-M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对HBcAb阳性样本做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对HBV-DNA阳性样本再做HBcAb滴度测定.结果 114份HBsAg灰区可疑样本,HBcAb阳性37例;37例HBcAb阳性样本中HBV-DNA阳性21例;21例HBV-DNA阳性样本HBcAb滴度测定2例为1∶64,其余19例均≥1∶128.1 000份HBsAg阴性初次献血者样本中,HBcAb阳性51例;51例HBcAb阳性样本中HBV-DNA阳性2例;2例HBV-DNA阳性样本HBcAb滴度测定1例为1∶64,1例≥1∶128.结论 血站HBsAg检测应加设灰区(0.8≤S/CO<1),去除灰区可疑样本;再对HBsAg检测阴性样本进行HBcAb筛查,淘汰HBcAb阳性高滴度样本,才能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蔡红军;袁克宇;任红红;杨恬;黄劲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其亚型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等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AMA及其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A,AMA M2亚型,ANA等自身抗体,并对其它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 40例PBC患者AMA均为阳性,72.5%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和2.5%.PBC组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 、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非PBC组患者.87.5%的患者检出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颗粒型.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AMA M2亚型,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但AMA也可伴发或单独见于其它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引起注意.
作者:陈飞龙;房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M蛋白对氧化酶法测定胆红素产生干扰的可能原因.方法 通过比较反应曲线,观察反应过程,分析试剂成分及反应环境,以及用其他方法测定,探讨干扰产生的原因.结果 氧化酶法测定富含M蛋白血清胆红素出现异常反应曲线,样本与试剂混合产生白色混浊,将患者血清稀释后不能完全消除干扰,应用其他测定方法验证了干扰的存在.结论 某些血清中高浓度的M蛋白能干扰胆红素氧化酶法的测定,应引起日常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赵兴波;李京华;李江;鄢盛恺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