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晔;奚伟强;蒋廷旺;陈燕;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随着即时/床旁检验(PO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其环境和操作人员越来越复杂,除了分析前后的质量难于控制外,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也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很多POCT分析仪未进行室内质控就用于测定临床标本.很多POCT检测项目是临床急诊或重症监护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快捷、准确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因此,如何保证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报告质量,进行分析中的智能化管理是佳的解决方案.IL公司的GEM Primer 3000血气分析仪融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模式(Intelligent quality management,IQM),实现了分析过程的全自动监控、质量控制和常规故障排除.这种新的质量管理模式给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进行着强制的质量控制,也给非专业的操作者减轻了负担,避免了POCT中许多常见的质量问题,适应了POCT发展的需要.
作者:贺勇;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 lastic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 是一种罕见、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自1989年Gerald等[1]首次报道1例以来国外报道约200例,国内报道约50例.
作者:沈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及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 选定SLE疾病组51例、疾病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各1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①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而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肾病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1),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DNA+组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ds-DNA-组(P<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的变化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刘定华;李永哲;胡朝军;佟大伟;张蜀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保存袋对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保存过程中血小板活性及凋亡情况的变化.方法 手工浓缩血小板无菌加入到3种保存袋中22℃保存,于保存0,1,3,5,7 d分别取血样检测血小板pH值、CD62P(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Annexin (PS阳性表达率).结果 血小板计数三种血袋5 d保存,pH值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62P阳性表达率荷兰保存袋结果好;Annexin (PS阳性表达率)上海血小板专用袋结果好.结论 同为聚氯乙稀材质的保存袋因为原料及添加剂不同对血小板活性及凋亡情况影响也不同.
作者:高波;张磊;韩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近亲与随机婚配的两个家系成员个体间的类孟买型分布状态,了解类孟买表现型在该两家系中的遗传特点.方法 以血型血清学试验作为检测基础,用PCR-SSP法进行ABO基因分型,扩增FUT1,FUT2基因,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或分子克隆测序后,分别鉴定两家系成员的类孟买表现型.结果 近亲婚配的家系1中,先证者与其兄、弟均从父母中得到了FUT1基因的547~548位两碱基AG缺失(h1),880~881位两个T碱基缺失的突变点(h2),表现为h1,h2类孟买型;父亲为h2基因携带者;母亲与先证者的女儿均为h1基因携带者.随机婚配的家系2中先证者与兄弟姐妹共4人,只有先证者本人的两条单倍体均遗传了父、母亲的FUT1基因的547~548位两碱基AG缺失(h1),表现为h1h1类孟买型;其他兄弟姐妹与父亲、母亲、先证者的儿子均为h1基因携带者,血型为正常的表现型.两家系成员的FUT2位点均为正常的野生型.近亲婚配家系Ⅰ中hh纯合子遗传发生率为100%;随机婚配家系Ⅱ中hh纯合子遗传发生率为25%.结论 该两个家系调查发现,类孟买表现型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近亲婚配比随机婚配可大大增加类孟买表现型的遗传概率.
作者:梁延连;苏宇清;喻琼;李大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测定血浆中乳酸浓度对蓝球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指导评价,提高训练成绩.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蓝球运动员的训练前、中、后及健康人群中乳酸浓度.结果 健康人群中血浆中的乳酸含量为1.02±0.57 mmol/L,蓝球运动员训练前、中、后血浆中的乳酸含量为1.12±0.48,6.26±0.61及2.39±0.49 mmol/L.结论 血浆乳酸是反映运动能力的一种生化指标,该项目对蓝球运动员训练具有指导和评价作用,也是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指标之一.血浆乳酸测定可以为教练员安排训练强度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郭小林;郝万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以化学发光物质为示踪物,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等特点.主要试剂包括氧化剂、发光剂和催化剂等,测试中不使用有害的试剂,因此成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中有前途的方法之一.i2000SR具备实现完全自动化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特别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而对该仪器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尤为重要.
作者:刘检;邓海峰;陆明洋;李敏;徐斌;郑晓;蒋敬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多重RT-PCR技术检测儿科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病毒的方法.方法 参照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RT-PCR引物,并检索NCBI数据库初步验证其特异性,以实验室阳性株验证引物特异性,优化多重RT-PCR反应条件.并对2008年61份儿童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片段测序验证扩增片段特异性.结果 采用多重RT-PCR引物对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3型(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鼻病毒(RHV)等6种病毒进行扩增,均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分别获得171,489,307,585,155,501 bp片段,与设计相符;对引物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引物之间不会因相互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61份儿童呼吸道标本多重RT-PCR扩增,阳性率为50.82%(31/61),核酸序列与经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同源性高.结论 实验证明,所建立的多重RT-PCR技术检测儿童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病毒的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和可重复性均较好,为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曾凡胜;陆学东;王琼;罗小芳;黄烈;吴润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Coombs试验及经典Coombs试验在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用改良Coombs试验和经典Coombs试验测定355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并计算阳性率、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49.86%和48.73%,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在≤1∶32 ,1∶64 ,1∶128 ,≥1∶256时,以经典Coombs试验为标准,改良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4%和97.3%.其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分别为1.7%,9.2%,33.9%,55.0%.结论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改良后的检测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操作更为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同时经研究发现HDN发病率与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成正相关.
作者:陆红;张永顶;陈延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58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汤剂治疗前、后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于服用汤剂治疗前,血清叶酸含量(8.54±0.74 ng/ml)与健康对照组(9.12±0.83 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126,P>0.05);而血清维生素B12含量(307±25.78 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03±29.1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874,P<0.05);患者组服用汤剂治疗后,其血清叶酸含量(8.85±0.77 ng/ml)与健康对照组(9.12±0.83 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7,P>0.05) ;血清维生素B12含量(451±27.99 pg/ml)与健康对照组(503±29.19 pg/ml)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536,P>0.05) .结论 血清维生素B12缺乏很可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作者:阮豪骥;吴昆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Siglec-1(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CD16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PBC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40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者外周血CD14,CD169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率;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入选对象单核细胞中Siglec-1mRNA的含量;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BC组单核细胞CD14,CD169双阳性率为13.0%±2.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0.2%,P<0.01)及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4.1%±0.5%,P<0.01).PBC组Siglec-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健康对照组的3.4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C患者单核细胞表面siglec-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mRN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发生巨噬细胞化,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PB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晔;奚伟强;蒋廷旺;陈燕;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开菲尔来源乳杆菌抑制肠道病原菌黏附的效果以及对肠道正常菌群大肠埃希菌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乳杆菌,待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培养至单层细胞后,将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分别与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混合培养进行黏附和黏附抑制试验,记数50个Caco-2细胞黏附的细菌数目,取平均值,计算黏附抑制率,组内、组间相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普通乳杆菌混合培养的伤寒沙门菌数相比,经开菲尔来源乳杆菌RG1,RG2混合培养的伤寒沙门菌数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普通乳杆菌混合培养的大肠埃希菌数与RG1,RG2混合培养的大肠埃希菌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它们各自代谢产物在酸、中性环境下的抑制效果也有相同趋势.结论 RG1,RG2能抑制伤寒沙门菌的黏附,且抑制能力明显较普通乳杆菌强;另外其代谢产物也能抑制伤寒沙门菌的黏附;而RG1,RG2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均无明显抑制效果.
作者:徐晓平;徐冰海;蔡琴;倪景;程东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AP-IRC,EP6-A和改良的Doumas等三种线性评价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性及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AP-IRC,EP6-A,改良的Doumas等三种方法对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进行线性评价,比较评价结果的异同.结果 在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中,EP6-A方法有22个可直接判断为线性,7个为临床可接受线性,4个为非线性;CAP-IRC方法有14个为直接线性,18个为可接受线性,1个为非线性;改良的Doumas方法有18个为线性,15个为非线性.结论 EP6-A方法客观,更适用于临床,是目前较理想的线性评价方法.
作者:吴新忠;庄俊华;林莉;潘婉仪;黄宪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次成浆与二次成浆法对制备出来的血浆中凝血因子Ⅷ活性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新鲜采集的全血离心分离血浆并在8 h内冻结成块,然后在37℃水浴中复溶后测定两种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结果 一次成浆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为0.70±0.16 IU/ml,二次成浆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为0.84±0.16 IU/ml.结论 两种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成浆法比一次成浆法制备出来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含量要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柱江;刘赴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儿童白细胞介素4(IL-4)受体Q576R与血清总IgE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垂直电泳方法,检测80例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IL-4R是否存在Q576R突变位点,并用测序进行确认.采用日本HITACHI的CLA-1过敏原分析仪检测80例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和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总IgE水平,然后进行χ2检验及成组t检验.结果 IL-4受体Q576R突变位点和血清总IgE在过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过敏性儿童IL-4受体Q576R与血清总IgE有相关性.
作者:周君纯;吴兆勇;吴建锋;龙亚银;王东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14例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的标本再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 TP-ELISA方法检测出的214例阳性标本,TPPA法检测出阳性195例,阳性符合率为91.1%;同时用TRUST方法检出87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40.7%.TP-ELISA检测结果S/CO值<3的标本用TPPA检测阳性率较低(15/33,45.5%).2例TP-ELISA检测在灰区的标本,用TPPA检测为阳性.结论 TP-ELISA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和在灰区的标本应做TPPA进行确认.而TRUST及其滴度试验其结果主要在判断患者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对于大批量标本,联合应用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更具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龙珍;毕永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用于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简便试剂红细胞.方法 利用Coulter STKS,CD1700和Bayer2120三种血细胞分析仪的稀释液制备5 ml/dl的试剂红细胞,4±2℃冰箱保存,每三天对红细胞的抗原、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以及细菌生长情况等进行观察,观察用三种稀释液制备5 ml/dl的试剂红细胞的有效期限.结果 用coulter STKS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0 d,用CD170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8 d,用Bayer212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5 d.在<2 w有效期内,试剂红细胞在ABO反定型试验中敏感度高、抗原特异度强,细菌污染程度低,可保证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准确度.结论 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可制备简便的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 w.
作者:周华友;陈少彬;于艳涛;杨贺才;王美兰;陈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其亚型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等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AMA及其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A,AMA M2亚型,ANA等自身抗体,并对其它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 40例PBC患者AMA均为阳性,72.5%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和2.5%.PBC组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 、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非PBC组患者.87.5%的患者检出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颗粒型.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AMA M2亚型,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但AMA也可伴发或单独见于其它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引起注意.
作者:陈飞龙;房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 (PVL) 基因的分布特征及致病性.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1,PVL和 mecA耐药基因.结果 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PCR法,mecA基因检出率为56.3%(45/80),其中2006年为65.8%(25/38),2007年为47.6%(20/42),2007年的mecA基因检出率低于2006年.PVL+菌株的分离率为30.3%,PVL阳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3株(13/45,28.9%),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为11株(11/35,3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T-1基因检出率为6.3%(5/80),MSSA中未检出TSST-1基因.结论 产PVL和TSST-1的MRSA致病力更强,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对MRSA引起的感染应加强控制,防止其在医院播散流行.
作者:王凤玲;冯秀河;刘静;张竟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罕见Rh,Kidd血型系统复合抗体引起的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清学特征,调查其在输血医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例已进行5次9 U红细胞输注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的血样,分别在盐水介质、间接抗球蛋白介质中分析其抗体的特异性;并用血清学与PCR-SSP基因分型法鉴定其Rh与Kidd血型;运用微柱凝胶法(MGT)与抗球蛋白试管法(IAT)进行患者与捐血者相容性试验.结果 患者为RhE抗原阴性,Kidd血型为罕见Jk(a-b-)型,患者体内含有IgM抗E与IgG抗Jkb抗体,患者血清与28个E抗原阴性的捐血者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相合,抗球蛋白试验法只有4个捐血者相合.结论 罕见Rh,Kidd血型系统复合抗体在临床引起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MGT法漏检Jkb抗体,对临床有重大意义.
作者:蓝欲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