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军机务人员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调查

刘学芳;吴薇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 空军机务人员, 14C-尿素呼气试验
摘要:目的 调查来临潼疗养院查体的空军机务人员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临潼疗养院空军机务人员的Hp感染状况,对照组为其他单位查体人员.结果 其他单位查体人员Hp感染率为42%,空军机务人员Hp感染率为63.6%,显著高于一般查体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初步认为空军机务人员Hp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可能与其职业压力、精神紧张、集体就餐等情况有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芩水提物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及成分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芩水提物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实验室抑菌作用及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微量半固体琼脂稀释法检测黄芩水提物对119株MRSA的MIC值,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黄芩水提物中黄芩苷含量,制备相同含量的黄芩苷碱溶液并经高效液相色谱验证其黄芩苷含量.比较黄芩水提物及黄芩苷碱溶液对28株MRSA的黄芩苷MIC值差异.结果 黄芩水提物对119例MRSA的MIC90值为7.81 mg/ml,MIC50值为1.95 mg/ml;比较黄芩苷含量相同的黄芩水提物及黄芩苷碱溶液对28株MRSA的黄芩苷MIC值差异,黄芩水提物优于黄芩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水提物对MRSA菌有抑菌作用,黄芩苷不是黄芩水提物抑制MRSA的主要有效成分.

    作者:归巧娣;任健康;张利侠;赵院利;苍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对血浆VEGF及其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实验组同时长期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采集外周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和VEGFR含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5).血浆VEGF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结果(389.78±249.94 pg/ml,318.54±125.78 pg/ml)分别与健康组(132.91±26.66 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t=3.024,P<0.01,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211.74±36.72 pg/ml,288.02±31.77 pg/ml)分别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t=2.324,P<0.05,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4,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5).血浆VEGFR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结果(2 490.75±1 695.9 pg/ml,2 322.78±1 105.87 pg/ml)分别与健康组(1 134.98±378.45 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4,t=2.783,P<0.01,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1359.71±390.24 pg/ml,1753.89±337.04 pg/ml)分别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t=2.447,P<0.05,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血浆VEGF及VEGFR水平与临床疗效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613,r=0.575,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血浆VEGF及其受体水平的表达而发挥其抗血管增殖的抗白血病作用.

    作者:翟欣辉;魏绪仓;王一;连小赟;赵园;张玎;苗玉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在T2DM 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7 ml/dl PEG沉淀法获得免疫复合物,应用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酶联免疫测定方法对40例正常对照组、50例T2DM无AS组、30例T2DM有AS组患者血清中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OX-LDL-IC)中OX-LDL-Ab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T2DM无AS组比较OX-LDL-Ab阳性率和含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54,t=1.64,P>0.05),正常对照组与T2DM有AS组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64.22,t=34.92,P<0.01),T2DM无AS组与T2DM有AS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53.73,t=35.89,P<0.01).结论:OX-LDL-Ab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防治糖尿病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可靠指标.

    作者:麦麦提热夏提·沙吾提;吐尔逊江·司拉木;杜春辉;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胎盘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血清sFlt-1,sEng水平在子痫前期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和血清中可溶性Endoglin(sEng)、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和35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16例、重度19例)胎盘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方法检测其血清中sEng和sFlt-1水平.结果 ①轻、重度子痫前期组中HIF-1α在合体滋养细胞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H=19.3,P<0.05;H=23.1,P<0.01).②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Eng,sFlt-1浓度分别为(4.39±0.48) ng/ml,(5.61±0.66) ng/ml;(22.69±5.38) μg/L,(30.15±5.43) 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1±0.27) ng/ml,(6.61±2.43)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5,P<0.01;t=24.47,P<0.01);(t=11.96,P<0.01;t=17.63,P<0.01).重度组高于轻度组(t=6.17,P<0.01;t=4.06,P<0.01).③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血清sEng,sFlt-1水平呈正相关(r=0.76,P<0.01;r=0.87,P<0.01).结论 HIF-1α和sEng,sFlt-1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吕艳关;崔毓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检验参考区间的转换和验证

    目的 为实际工作中既定参考区间的转换以及已建立参考区间的验证提供帮助和建议.方法 参考国外相关领域文献,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完成该次研究.结果 参考区间的转换和验证是实验室确定所用参考区间的两种推荐方法.参考区间转换的明显优点是不需要分析参考个体样本,但只适用于相关参考区间已使用的机构.当一家实验室想要采用生产商提供的或具有相同或相似分析系统的另一家实验室所使用的参考区间时,可以对已建立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如果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及进一步验证后无法采用该参考区间,建议实验室应该考虑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结论 大多数实验室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可以通过转换和验证其他参考区间来达到目的.

    作者:钟堃;王治国;王薇;李少男;白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检验专业微生物课程改制我之见

    为了使检验专业的微生物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使学生有足够的学时来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通过上专业理论的体会和代课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临床微生物课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增加微生物学及检验的课时;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教学条件;教师及时转型,适应新的教学环境;采用创新性教学手段;规范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加大考试管理制度,改革考试形式,科学检验学习成果;加大生物安全教育,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并通过和教研室、教务处等单位共同努力,予以实施.

    作者:李芳芹;屈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心酶谱变化及治疗差异探讨

    目的 探讨甲型H1N1轻症患者心酶谱与正常人群、普通流感人群的变化以及中西医治疗后心酶谱是否存在差异,为指导临床用药与传染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26例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受试者使用荧光PCR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确证后的281例甲流病例,与40例体检正常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在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上做血清酶学检查.结果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CK,AST,L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K-MB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流感患者心酶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症治疗组心酶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型H1N1患者发病早期心酶谱的异常提示患者有一定的心脏损伤,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石汉振;卢传坚;郑智明;黄宪章;庄俊华;邓华;温泽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及hs-CRP的关系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技术,对17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及hs-CRP的关系.结果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血脂水平,ε3/2组TC,LDL-C低于ε3/3组(t=2.119,P=0.046;t=3.318,P=0.003),ε4/3组TC,LDL-C高于ε3/3组(t=3.079,P=0.004;t=3.038,P=0.004);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20 mg/d),ε3/2组血清LDL-C下降程度大于ε3/3组(t=2.124,P=0.046);辛伐他汀治疗前,携带等位基因ε4组个体hs-CRP水平低于不携带等位基因ε4组(t=2.083,P=0.043),但未发现ε4等位基因对辛伐他汀降低hs-CRP产生影响(t=0.997,P=0.324).结论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相关.

    作者:夏勇;李卫宁;徐安平;董晶;邓玉奎;林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深圳市社区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876份在2010年1月~7月期间参加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先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异常者,再检测游离甲状腺激素T3(FT3)和游离甲状腺激素T4(FT4).结果 在876例健康体检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为4.1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病率为0.34%,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68%,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患病率为0.68%,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2.4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6,P<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3.08%)显著高于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1.02%).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深圳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常见类型,且亚临床型甲减患病率高于亚临床型甲亢.

    作者:吴正林;黄英;范菲楠;钟小强;吴意;陆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CHVP和CHOP治疗方案的临床实验观察

    目的 比较含长春地辛(VDS)的CHVP方案和含长春新碱(VCR)的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两种方案治疗患者各30例.结果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70.00%(χ2=0.34,P>0.05).临床受益率分别为93.33%和90.00%(χ2=0.01,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胃肠功能紊乱和肝功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χ2=0.29,P>0.05;χ2=0.00,P>0.05).外周神经毒性为主要不良反应.CHVP组和CHOP组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6.67%(χ2=6.24,P<0.05).结论 应用含长春地辛(VDS)的CHVP方案治疗NHL疗效好,神经毒性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丽;吐尔逊江·司拉木;杜春辉;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母体循环中游离胎儿DNA含量与唐氏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唐氏综合征(DS)孕妇血浆中的游离胎儿DNA(fDNA)含量,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DS男胎孕妇6例、DS高危男胎孕妇31例、正常男胎孕妇32例,用QIAamp DNA Blood Kit提取孕妇血浆中fD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FQ-PCR)方法对孕妇血浆中胎儿DNA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以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作为男性fDNA的标记物.结果 DS孕妇组、DS高危孕妇组与正常孕妇组相比,孕妇血浆中DNA的含量拷贝数分别为140.82±50.47 copies/ml,82.08±25.47 copies/ml和56.34±15.52 copies/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t=2.815,P<0.01).结论 孕妇血浆中游离fDNA定量检测可以作为产前筛查DS的候选靶标.

    作者:汤冬玲;李栋;邵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荧光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对荧光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进行初步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EP5-A,EP6-A,EP7-A 分别对杏恩公司生产的荧光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进行了精密度评价、线性评价、抗干扰试验,并依据EP9-A2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 高浓度水平(Hcy 20.0 μmol/L)的批内精密度和总精密度分别为1.88%和3.71%,低浓度水平(Hcy 10.0 μmol/L)的批内精密度和总精密度分别为2.76%和3.98%;在0~ 60.0 μmol/L 范围内,测定结果线性良好;胆红素在500.0 μmol/L,三酰甘油在15.0 mmol/L,维生素C在10 mmol/L以内,血红蛋白在16.0 g/L内,干扰相对偏差小于5%,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干扰;荧光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性良好(r2=0.976 1).结论 荧光法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在测定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等方面的性能可以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

    作者:邵坤宁;杨丽娟;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膜上CD35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上CD35分子表达的实验方法.方法 选择36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B细胞及辅助T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比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而抑制T淋巴细胞上CD35的表达比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结论 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上CD35分子表达的实验方法,为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而先进的检测手段.

    作者:乔军;李如森;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铁代谢的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铁(Fe)、转铁蛋白(TRF)、铁蛋白(SF)和尿转铁蛋白(UTF)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89例DN患者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SF,TRF和UTF,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化学法测定血清Fe,并与42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和55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伴肾病组血清Fe,SF,TRF,CysC,UTF和mAlb均显著高于非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DN患者组血清Fe,SF,TRF,UTF与CysC和mAlb呈正相关(P<0.01).结论 DN患者体内存在以血清Fe,TRF和SF增高为主的铁超负荷,血清Fe,SF,TRF和UTF可作为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

    作者:毛达勇;喻飞;张吉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EC FX-20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用API系统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143株,阳性率为7.82%;其中革兰阳性菌99株,占69.23%;革兰阴性菌35株,占24.48%;真菌9株,占6.2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力奈唑胺和替考拉宁100%敏感,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 新生儿血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

    作者:苍金荣;张莹;张利侠;苏宝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利用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进行尿微量清蛋白预警

    目的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总结,力图寻找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联系,确定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预测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结果的界值.方法 选取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各120例,对其尿液进行尿肌酐和尿蛋白检测,分析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寻找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预测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结果的界值.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上述两种患者综合分析的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尿微量清蛋白之间存在相关性(r2分别为0.96,0.92和0.94).高血压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诊断尿微量清蛋白的界值分别为47.2 mg/L和115.4g/L,糖尿病患者分别为50.1 mg/L和137.6 mg/L,两种患者综合分析结果为52.5 mg/L和123.1 mg/L.结论 该实验成功界定了使用尿蛋白/肌酐比值对尿微量清蛋白进行预警的界值,对降低相关疾病患者检查的经济负担,缩短TAT时间及方便基层医院对患者尿微量清蛋白进行早期预警提供了一种方案.

    作者:刘辰庚;王培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L-6,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诊断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IL-6,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3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83例胰腺癌患者、7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80例健康者血清中IL-6,CA19-9和CA242水平,分析3种指标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胰腺癌病人中,3种标志物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并且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相关.3种标志物平行法联合检测可使诊断的灵敏度提高至95.2%,系列法联合检测则使特异度提高至97.5%.结论 血清IL-6,CA19-9和CA242水平对胰腺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钟善传;董凤珍;刘涤瑕;王丽;涂晖;陈金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中交叉污染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 探讨临床生化检测中交叉污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样品交叉污染和试剂交叉污染的分析.结果 临床生化检测中交叉污染对临床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结论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进行临床生化检测时,要想得到正确可靠的结果,不但要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对仪器要精心维护和保养,也要了解各反应的原理,试剂组成等,更要注意试剂间、项目间的交叉污染,并根据不同仪器工作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消除交叉污染,从根本上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客观真实的诊疗依据.

    作者:竺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探讨IFCC原始参考方法与临床常规方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结果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IFCC原始参考方法与临床常规方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结果的相关性,并探讨血清CK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与一致性.方法 依据IFCC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CK酶活性测定的参考方法,用参考方法测定ERMR-AD455CK参考品,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其精密度进行方法学评价.按照NCCLS EP9-A方案进行参考方法与临床常规方法CK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两种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允许偏差.结果 参考方法与临床常规方法CK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回归方程Y=0.967X-2.339 7,r2=0.998 7,系统误差(SE)在CLIA'88的误差允许范围内.结论 该室CK的参考方法已建立,临床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间比对,验证提高了临床血清CK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者:周铁成;张莹;童开;郝晓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对129例T2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并依据眼底检查结果分组,确定T2DM无视网膜病变(NDR)组患者77例,DR组患者52例,其中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患者39例,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组患者13例.所有研究对象HbA1c和FPG水平采用IE-HPLC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定量测定,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R组HbA1c水平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FPG水平也随着DR病情的发展和病变程度显著升高(P<0.01).各组FPG与HbA1c相关性分析,DR组(NPDR组和PDR组)呈明显正相关(r=0.792);NDR组也呈明显正相关(r=0.684).结论 T2DM患者HbA1c和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是糖尿病和并发症监控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赵建军;朱武;王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