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目的:探讨M SC 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 T增强扫描,6例行图像后处理。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CT检查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准确性。结果:8例病灶均为单发,右侧3例,左侧5例。病灶直径为4~10 cm ,平均4.9 cm。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呈嵌入式生长,轻度推压周围组织,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呈轻度延迟强化,CT值增加约10~17 HU。4例病灶内可见细点样钙化。CT 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病变位置、大小、形态的显示上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指导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
作者:魏廷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症状典型的诊断并不难,但由于撕裂位置的不同,临床表现常多种多样,除了一些不典型的腹胀、腹痛、腰部不适的表现外,还有部分患者以肢体疼痛为主诉,严重干扰了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的判断。现回顾性分析6例主动脉夹层致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探讨超声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洁;曾燕荣;孙文清;张杰;信瑞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合并孢子菌肺炎的 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40例AIDS合并孢子菌肺炎的CT资料。结果:孢子菌肺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是两肺磨玻璃样影,呈“地图状”分布26例,肺间质性改变11例,肺气囊6例,少见的合并表现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气胸,双肺斑片状模糊影及小结节影。结论:AIDS合并孢子菌肺炎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HRCT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莫增媚;谢筱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之一。fM RI是目前无创伤性的研究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针刺镇痛引起的相关脑区活动变化。本文简要回顾疼痛及镇痛的解剖生理机制,对针刺镇痛所引起相关脑功能区的整合及调控机制进行总结,并就得气等对镇痛效果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刘军平(综述);徐春生(综述);张威(综述);李传富(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的M SC T表现及诊断误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鼻骨骨折患者,均行M SC 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包括M PR、M IP及V R。结果:251例骨折中,单纯性骨折84例,60例无明显错位,24例明显错位;粉碎性骨折123例;复合型骨折44例。轴位上正常结构误诊为骨折11例,鼻骨孔6例,缝间骨2例,鼻骨变异(勾形鼻)1例,鼻骨内面压迹2例。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能明确地显示鼻骨骨折情况。
作者:孙世杭;马智军;孙西河;房伟;董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同一组受试者运用多种方法检测获得的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 ave velocity ,baPWV ),探讨将超声技术引入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纳入30例正常人,分别行日本Colin动脉硬化仪检测、联合多普勒超声及脉搏波传感器同步检测、仅多普勒超声检测baPWV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为(1118.20±176.42)cm/s ;将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肱动脉、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胫后动脉同步检测的baPWV为(1135.74±246.26)cm/s ;仅用多普勒超声分2次分别将探头放置于肱动脉及胫后动脉时测得的baPWV为(1048.96±117.24)cm/s。多普勒超声及脉搏波传感器联合应用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549, P<0.01)。多普勒超声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无相关性(r=0.277,P>0.05)。结论: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与脉搏波传感器为PWV的检测提供了新途径,测量数据准确度较高;仅运用多普勒超声分2次检测PWV的方法误差较大。
作者:任亚娟;肖沪生;徐芳;银浩强;高东雯;王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子宫内膜局灶性病变,是局部内膜过度增生形成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临床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经期延长、不孕等,发病率为7.8%~25.0%[1-2]。经阴道超声检查是无创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规手段,准确性高,但由于内膜息肉声像图存在非特异性,易受多种因素干扰,月经不同时期的生理变化直接影响超声对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性。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14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误诊28例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M SC T及M PR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54例均行MSCT和MPR ,51例行支气管镜检查,仔细观察CT 轴位和MPR图像,将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4例中,C T轴位图像直接发现疑似异物42例,阳性率为78%,结合M PR图像,直接发现疑似异物51例,阳性率为94%;肺部间接征象54例,阳性率100%;3例未见疑似异物直接征象,而通过间接征象推断性诊断。54例中,3例自行咳出异物;51例经支气管镜取出,确诊为异物47例,2例为支气管黏液栓,1例为右主支气管结节状黏液腺瘤,1例为异物并周围肉芽组织形成。CT所见疑似异物位置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相同。结论:MSCT及MPR技术可以清晰观察异物的位置及异物与支气管壁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及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段正凡;罗自金;张浩;邵思辉;廖云伟;王家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声检查时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闭塞及R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6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颅外段颈部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程度及RI。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50%狭窄的发生率及闭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双侧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的狭窄部位以颈内动脉多见,但2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与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双侧颈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更易导致脑梗死;颅外段动脉RI测量无助于脑梗死的诊断。
作者:张玲云;郑雪;张国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的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穿刺股动脉,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然后注入化疗药物,部分患者行栓塞治疗。临床观察患者改善情况,1~3个月后复查C T观察肿块变化。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肿瘤缩小,咳嗽、咯血、胸痛、胸水等症状缓解,患者生存时间8~25个月。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徐洪俊;高兴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中的钙化类型及分布特点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776个结节)的超声图像,依钙化大小及形状分为微钙化、粗钙化、周边钙化、钙化斑,分别统计其对良恶性的鉴别价值;将钙化分布类型分为中央型、边缘型和混合型,统计其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776个结节中,存在钙化共319个(良性102个,恶性217个)。微钙化结节恶性发生率高(78.9%),粗钙化、周边钙化及钙化斑亦有恶性的可能(发生率分别为42.9%、30.0%、40.0%);钙化分布方面,边缘型钙化多见于良性结节(70.6%),中央型、混合型钙化多见于恶性结节,尤其以中央型恶性比例高(90.5%)。结论:任何形式的钙化都是恶性的风险因素,以微钙化特异性高;钙化分布方面,中央型钙化恶性风险更高。
作者:马云初;李美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扭转的高频超声特点、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经超声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患儿,分析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二维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患侧睾丸增大,实质回声尚均匀或不均匀,部分睾丸内可见裂隙状的低回声,边缘向内凹陷呈蚕豆状。CDFI示患侧睾丸内无血流信号或较对侧明显减少。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辐射,无创伤,对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左汴京;祝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浅表皮下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确诊为浅表皮下囊性肿块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声像图特征及对应的病理特征。结果:48例中,19例皮脂腺囊肿,1例合并感染误诊,诊断符合率94.7%;14例表皮样囊肿,2例误诊为实性肿块,诊断符合率85.7%;2例皮样囊肿,诊断符合率100%;6例血管瘤,1例误诊为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83.3%;7例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100%。总诊断符合率91.7%(44/48)。结论:高频彩超对浅表皮下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平;吴梅;张飞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 SC 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25例胆囊癌患者M SC T表现特征可归纳为3型:肿块型3例,占52.0%;腔内型7例,占28.0%;壁厚型5例,占20.0%。合并肝及胆囊邻近组织受侵犯19例,肝转移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6例,淋巴结转移5例,胆囊结石14例。结论:胆囊癌的MSCT 表现具有特征性,增强扫描对确定肿瘤生长方式、侵犯范围、转移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方案制定、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淑琴;乔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4层MSCT主动脉血管成像中使用较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主动脉血管成像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对比剂70mL+生理盐水30mL;B组为对比剂60mL+生理盐水40mL;C组为对比剂50mL+生理盐水50mL。注射速率均为5mL/s,扫描延迟时间采用自动触发技术。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进行图像重组,测量升主动脉、T7及L2水平降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处CT值。由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各1名独立阅片,对血管强化程度、主要分支血管显示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A、B2组4个解剖部位CT值及主要分支血管显示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4层MSCT主动脉血管成像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对比剂60mL+生理盐水40mL),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作者:蒋华东;范晔辉;顾庆春;薛春华;杨波;樊春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深部软组织平滑肌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很少。我院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女,16岁,发现左大腿包块3 d来院就诊。查体发现左大腿上方内侧软组织内突出包块,位置较深,质硬固定,无压痛,其他无异常。X线平片(图1)、CT扫描(图2,3)见左股骨内、上方肌间隙内大小约4.7 cm×5.4 cm×9.2 cm类圆形混杂密度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晰,其内及边缘示明显片絮状钙化,与周围肌肉界限清晰,邻近骨质结构正常。行手术切除,术中沿肿物中心纵向切开,切口长约8 cm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见肿物质硬,周围有骨化,约9cm×6cm×5cm大小,固定,无明显包膜,表面血运丰富。常规完整切除肿物,彻底止血。病理切片(图4):平滑肌瘤伴钙化。免疫组化染色:SM A (+),CD34(-),S-100(-), Ki67(<1%)。
作者:张天彪;董恩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 ,VVI)技术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增加组(T2DM-1组)30例和IM T正常组(T2DM-2组)3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CCA内径、IM 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大速度(Vs)、切向大应变(Smax)及切向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1组 IMT 厚度显著高于 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IMT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T2DM-2组及对照组CCA内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患者CCA 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 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患者CCA 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CA二维形态未改变以前CCA弹性已经降低,VVI技术可用于评价CCA的弹性状态,能够早期发现初诊T2DM患者的CCA弹性降低。
作者:李保启;王金萍;陈晓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SCT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 SC T表现,其中嗜铬细胞瘤12例,节细胞神经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12例嗜铬细胞瘤均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其中6例伴有囊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均有明显强化;4例节细胞神经瘤形态不规则,呈嵌入式生长,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神经纤维瘤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具有延迟强化特点;1例神经鞘瘤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 SC 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王鹏;乔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