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彩霞;杨喆;赵俊桃;曹佳佳
目的 探讨嗜水气单胞菌致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0年~2013年的15例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病人,其中5例痰标本,4例粪标本,6例分泌物标本.对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并依据药敏进行治疗.结果 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有5例肺炎型,4例急性肠胃炎型,6例皮肤感染型.且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全部耐药,对多数第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只有40%,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高度敏感,均为100%,对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90%,氯霉素和四环素为70%.结论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非肠道感染增多,且耐药率较高,特别是免疫力低下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病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任超杰;扈会整;汪建军;吴斌艳;任伟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糖化清蛋白(G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2月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T2DM患者1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根据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Scr)水平分为4组:①非DN组(30例):uAER< 20 μg/min,Scr<133 μmol/L;②早期DN组(33例):uAER为20~200 μg/min,Scr<133 μmol/L;③临床期DN组(34例):uAER≥200 μg/min,Scr<133 μmol/L;④终末期DN组(33例):Scr≥133 μmol/L.记录与检测患者年龄(AGE),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糖化清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各组患者的年龄,BMI,SBP,DBP,TG,TC等基础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各组GA水平均明显升高(t=2.675~3.275,P<0.05);在T2DM患者中,DN各组GA水平均高于非DN组(t=2.984~3.097,P<0.05),并且在DN组中GA水平随疾病进展呈递增趋势:终末期DN组>临床期DN组>早期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6~4.20,P<0.05);在DN组中,Ccr与GA呈负相关(r=0.158,P<0.05).T2DM各组HbA1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也明显升高(t=2.73,P<0.05),但是DN各组间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与HbA1c也无显著相关性(r=0.019,P>0.05).结论 GA在DN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与DN的分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T2DM肾功能分期的参考指标.
作者:汪靖园;袁鹏丽;吴文婧;刘军辉;陈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健康成人静脉血中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 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建立血小板参数参考范围.方法 使用Sysmex公司生产的XE2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校准品及质控品,经过校准,并通过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西安地区体检合格的健康成人(排除炎症和肿瘤患者,排除心血管、肝脏、肾脏及血液系统疾病,排除使用影响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1 896例(其中男性1 054例,女性842例,年龄在18~60岁),检测其静脉血中血小板参数PLT,MPV,P LCR,PDW和PCT,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对不同性别组之间各参数进行t检验,按x-+1.96s计算得到血小板五项相关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西安地区健康成人静脉血血小板参数PLT(×105/L),MPV(fl),P LCR(%),PCT(%),PDM (fl)男性分别为113.10~264.64,9.02~12.86,0.167~0.447,0.129~0.281和8.74~17.60,女性分别为120.23~281.73,8.96~13.12,0.160~0.498,0.139~0.299,8.54~17.98.PLT,MPV,P LCR和PCT,两性别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6.526,2.237,2.084,8.084,P<0.05),PDW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是0.884,P>0.05).结论 正常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常因地域、性别等不同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该地区的参考范围,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胡淑玲;党小军;崔化龙;张利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抗凝血沉淀试验在羊水栓塞早期确诊中的价值,为复苏与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液沉淀试验,通过回顾分析,对2005年3月~2014年3月发生在蒲城县医院和其他医院的10例羊水栓塞病人(观测组)的静脉抗凝血,离心后取血浆上层及全血底层样本,分别做羊水成分检测,并对同期该院随机抽取的10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破膜后至产后2h内的抗凝血标本做同样检测.结果 观测组10例,6例(60%)血浆上层和全血底层均检测到脂肪球、毳毛、鳞状上皮细胞、胎粪、黏液和碎片,3例(30%)检出脱落上皮和鳞状上皮,1例(10%)检出脂肪球和毳毛,阳性检出率100%.对照组100例,仅1例(1%)标本有极少量脂肪球,其余均未见任何羊水成分,阳性检出率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X2=192,P<0.005).结论 外周静脉抗凝血离心沉淀试验对羊水成分的检出,快速、简单、经济.具有更早期确诊和警示栓塞发生的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方法 分析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找到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结果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存在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不完善,师生频繁接触多重致病生物因子,学生防护意识差、缺乏生物安全认知,生物防护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结论 合理规划布局实验室,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消毒清洁,保护好师生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作者:王秋桐;门剑龙;赵瑞;李红岩;李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iRNA-2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miRNA-25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miRNA-25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miRNA-25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Ct值分别为28.35±1.78和31.60±3.28,其在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2-△△Ct)为2.743,该结果表明miRNA-2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t=6.756,P<0.05).此外,miRNA-2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x2=13.436,P<0.001);miRNA-25在TNM分期Ⅲ~Ⅳ期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I~Ⅱ期(x2=12.245,P<0.001),而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病理类型、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x2=0.012~2.143,P>0.05);生存曲线显示,miRNA-25相对高表达组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明显缩短(P<0.001).结论 miRNA-25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肺癌诊断、预后判断标志及治疗的新的靶标.
作者:魏益群;李静;孙钢;杨淑梅;王水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五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差异.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11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就诊的结核病患者624例,其中肺结核534例,结核性胸膜炎60例,淋巴结结核12例,气管内膜结核12例,结核性脓胸6例.对照组50例为非结核感染病人.各组分别进行TB DNA荧光定量PCR法,T SPOT.TB,结核抗体检测法、结核杆菌培养法以及漂浮集菌法五种方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为57.7%,特异度为98%;T SPOT.TB法的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9.9%;结核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60%;结核杆菌培养法的灵敏度为43.8%,特异度为100%;漂浮集菌法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96%.五种检测方法中,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高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0,P=0.037);T SPOT.TB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和漂浮集菌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883,34.879,21.408,P均=0.000);结核抗体法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和漂浮集菌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9,P=0.030; F=17.807,P=0.000; F=8.521,P=0.003).结论 T SPOT.TB和结核抗体法对结核病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并不能够确诊所患为结核病.荧光定量PCR法、漂浮集菌法与结核杆菌培养法的检出特异度较好,但灵敏度并不高.因此,在临床诊断结核病时建议将荧光定量PCR法和T-SPOT.TB作为常规检测,同时进行分离培养法或漂浮集菌法检测,根据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度与灵敏度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诊所患疾病是否为结核病.
作者:段静;王艳;袁杭;毛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联检的弱反应性结果的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检测的22例HIV弱反应性标本,分别用第三、第四代HIV试剂,采用ELISA对HIV抗体进行重复检测,并与疾控中心确证试验中的免疫印迹法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初筛的22份弱反应性的标本,用ELISA第三代和第四代试剂复检,结果均为阴性;确证实验室检测,ELISA复核1例为有反应性,蛋白印迹结果为17份样本有一条带或多条带HIV抗原阳性(占77.3%).结论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在对HIV抗原抗体联检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对艾滋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康;王香玲;李妙羡;邢爱华;张妮;付钰琳;孟昊;邹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IL-6水平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关系,寻找糖尿病前期人群逆转干预效果评价指标.方法 根据2010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选择2013年5月~10月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或体检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8例,其中IFG 22例、IGT 13例、IFG伴IGT者23例,血糖正常人群组30例,用ELISA法分别检测该两群人血清APN,IL-6水平.结果 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清APN与IL-6均值分别为9.60±4.00 ng/ml,12.70±6.70 ng/ml,190.08±70.1 pg/ml,129.45±27.67 pg/m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前期不同状态组APN与IL-6组间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清APN与IL-6水平不同,较正常人群组APN有下降趋势,IL-6有增高趋势,血清APN与IL-6水平可作为糖尿病期人群筛查和逆转干预效果评价指标.
作者:权志博;周雪宁;马艳侠;王丽;赵莉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含量与HCV-R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探讨HCV感染慢性化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细胞(mDC)及浆样树突细胞(pDC)的含量,22例健康人作对照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HCV-RNA载量.结果 HCV-RNA1+ E003 IU/ml患者及HCV-RNA≥1+E003 IU/ml患者外周血mDC表达(0.25%±0.09%,0.14%±0.07%)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3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0 9,9.222,P值均<0.05);HCV-RNA1+ E003 IU/ml患者及HCV-RNA≥1+E003 IU/ml患者外周血pDC(0.23%±0.10%,0.13%±0.0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3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2 4,11.04,P值均<0.05);HCV RNA≥1+E003 IU/ml患者外周血mDC,pDC的表达量明显低于HCVRNA1+E003 IU/ml患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9 6,2.671 8,P值均<0.05).结论 CHC患者外周血DC含量与HCV-R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CHC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马寅芙;刘磊;孙牧男;谭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中老年男性晨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收集432例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中段晨尿,根据患者年龄分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尿液AD7c NTP浓度,分析尿液AD7c NTP浓度分布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上海地区中老年男性晨尿AD7c NTP浓度呈偏态分布,测定结果中位数为0.478 μg/L,范围为0.001~9.58 μg/L,90岁以上年龄组晨尿AD7c NTP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晨尿AD7c NTP浓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36(P=0.00).结论 晨尿AD7c NTP浓度与年龄相关,如用于AD辅助诊断需进一步规范合格样本标准和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潘逸茹;喻红之;薛惠君;陆元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邢台地区献血人群中ABO血型分布规律及正反定型不符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2011~2012年期间邢台地区91 718名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对筛检出的106例疑难血型标本进行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唾液型物质测定、以及抗人球蛋白实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分析并分类.结果 91 718名献血者除106例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外,A型22 170人份(24.2%),B型32 797人份(35.8%),O型27 300人份(29.8%),AB型9 345人份(10.2%),106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别为冷自身抗体37例,亚型26例,抗体减弱或消失10例,温自身抗体5例,同种抗体3例,人为因素25例.结论 掌握ABO血型系统在该地区献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标本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时,排除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后,应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防止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漏检和假阴阳性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刘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白假丝酵母菌耐吡咯类药物的ERG11的变异情况.方法 将93例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筛选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药敏试验,用加热裂解法提取菌株DNA,扩增ERG11基因,扩增后的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SC5314)比较分析.结果 93例均培养出假丝酵母菌,包括60株白假丝酵母菌,19株热带假丝酵母菌,9株克柔假丝酵母菌和5株光滑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耐药率分别为13.33%,20.00%和51.67%;对白假丝酵母菌的ERG11基因测序发现存在25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13个同义突变,12个错义突变,其中有6个是新变异:V36F,V51L,T123I,E194K,Y257H和K344N.结论 耐吡咯类药物白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有多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某些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异可能与其耐药性产生有关.
作者:徐韫健;谭皓妍;李倩珺;岑志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5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探讨各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记法(WB)、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5种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 789例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将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用WB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4种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和总符合率.结果 2 789例标本ELISA法阳性检出率5.56%,TPPA法阳性检出率5.27%,CLIA法阳性检出率为5.77%,经x2检验分析与W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1.45,P值均>0.05).Trust法阳性检出率3.87%与W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P<0.05).以WB方法为确认试验,CLIA阳性符合率为98.6%,ELISA阳性符合率为96.5%,TPPA阳性符合率为99.3%;Trust阳性符合率61.3%.CLIA阴性符合率为99.2%,ELISA阴性符合率为99.5%,TPPA阴性符合率为99.8%,Trust阴性符合率99.1%.结论 CLIA,ELISA,TPPA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CLIA,ELISA适用于日常工作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大样本批量操作.TPPA适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确认.Trust试验主要用于梅毒患者的筛查和指导用药以及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静;刘婕;巩瑜;荆成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284例骨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47例,女性137例,年龄7~80岁,体重15~80kg之间,其中15~30kg 2例,30~45 kg38例,45~60 kg53例,60~80 kg191例)应用自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输血,将处理后的血液输给患者.手术过程中记录患者的出血量、回收血量、回输血量以及异体输血量等相关数据,术后及时评价患者的输血效果及凝血功能.结果 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血液回输顺利,无不良反应,观察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2天.结论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但节约血液资源和减少异体输血并发症,而且能有效保护血液资源.
作者:姚锁良;董昭强;刘玮;孙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gal-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5例为患者组,同期健康体检中心无脑卒中病史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al-3,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大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 对照组血清gal-3水平为5.18±1.56 μg/L,患者组为14.57±3.3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7,P<0.01);不同梗死体积gal-3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86,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体积与血清gal-3水平正相关(r3=0.927,P<0.01);不同神经缺损程度gal-3水平随神经缺损程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53,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神经缺损程度与血清gal-3水平正相关(r3=0.872,P<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al-3水平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作者:金艳;张春和;杨震;王敬敬;刘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2009~2012年西安地区流感样病例(ILI)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型别特点.方法 统计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西安地区哨点医院2009~2012年报告ILI数据及西安市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2009~2012年西安地区共报告ILI 77 763例,男女比例1.2∶1,15岁以下学生人群及幼托儿童病例数为50 211例.1年中以12月份报告病例数多.2009年流感病毒新H1N1占77%;2010年B型占61%;2011年B型和新H1N1分别占44%和41%;2012年B型和H3分别占56%和40%.结论 西安地区2009~2012年流感病毒感染人群以15岁以下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每年发病高峰为12月或1月.流感病毒毒株每年也不尽相同,2009年以新H1N1为主,2010年以B型为主,2011~2012年均为B型流感病毒和其他毒株共同构成优势流行毒株.
作者:候文郁;李焱;黄银娟;杜全丽;陈海龙;李一为;马超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piwi样蛋白1(piwi-like 1,PIWIL1)和T-box转录因子2 (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TBX2)的表达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0~2003年HCC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所制备的石蜡切片各6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PSCA,PIWIL1和TBX2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在64例HCC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率分别为17% (11/64),0%(0/64)和9%(6/64),而HCC中三者的表达率分别为73% (47/64),19%(12/64)和75% (48/64),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2=40.859,13.241,56.505,P均<0.05);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x2=0.651~3.864,P值均>0.05),但是均与临床分期有关(x2=12.923~39.511,P值均<0.05);PSCA的表达率随着HCC的病理分级而升高(x2=18.047,P=0.000),而PI-WIL1和TBX2的表达则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x2=3.356~5.688,P值均>0.05);除了PIWIL1以外(x2=3.156,P=0.078),PSCA和TBX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x2=6.409~8.466,P值均<0.05);PSCA和PIWIL1的免疫染色定位于肝细胞的胞浆中,而TBX2则定位于肝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结论 PSCA,PIWIL1和TBX2在HCC中的表达研究为HCC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PSCA和TBX2可能会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分子靶点.
作者:李玲;刘文康;解娟;施瑞洁;白小渭;李博;任健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量输血是指在24h内输血量大于或等于患者血容量[1~4];或24 h内输血量≥10 U的红细胞悬液[3,5];也可指在严重创伤或紧急状况下,患者3h内失血量大于或等于50%血容量或失血速度为150 ml/min[1].我们调研获得大量输血定义为:大量输血是指在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大于或等于18 U(成人);或者24 h内每公斤体重输注红细胞悬液大于或等于0.3 U[3].
作者:李爱爱;孙杨;杨江存;党倩丽;徐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献血员抗HCV阳性标本的HCV RNA基因测序及荧光定量检测,分析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分布情况.方法 留取徐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阳性标本100份样本(2011年9月~2012年1月),进行HCV RNA基因扩增测序,通过PCR扩增有代表性的基因片段5NTR区,C区,NS5B区,再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HCVR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 PCR).结果 100份标本中,HCV RNA阳性92例,90例HCV RNA分出亚型,亚型1b,2a,2b,3a,3b和6a比率依次为67.78%,26.67%,1.11%,1.11%,1.11%和2.22%.HCV RNA含量分布在102~108 copies/ml范围内.结论 徐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CV RNA基因以1b和2a为主要亚型,分型率高于其他亚型;HCV RNA基因分型在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CV RNA基因(亚)型与云南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b(X2=41.67,P<0.01),3a(X2=12.97,P<0.01),3b(X2=45.64,P<0.01).
作者:胡金萍;张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