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动血细胞分析参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聂群;陈卓诚;聂李平;周宇;张红宇;李建新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自动血细胞分析参数,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血细胞分析参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2年12月~2011年2月确诊为MDS或AA患者的病案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诊断当次检查的自动血细胞分析参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血细胞分析参数,并以ROC曲线评价这些指标对MDS和AA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33例MDS和36例AA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可供评估的资料,MDS患者组与AA患者组比较,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8.58±17.24 g/L vs 342.47±18.75 g/L,n=33/36)显著减低(P=0.002 1),而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11.48±9.99 vs 6.94±2.50,n=32/34)、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3.51±4.24 vs 10.62±3.68,n=20/22)和血小板比容(PCT%) (0.11±0.10 vs 0.04±0.07,n=11/15)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202,0.0231和0.0356),其余指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适cut-off值条件下,以上四个指标鉴别诊断MDS和A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95%可信区间:0.584~0.809),0.666(0.540~0.778),0.668(0.506~0.805)和0.745(0.538~0.894);MONO%和MCHC对鉴别诊断MDS和AA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88.89%和93.3%,80.0%.结论 MONO%和MCHC可作为鉴别诊断MDS和AA的简单易行指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血NLR与PLR对急性肺梗死患者预后价值探析

    目的 主要探析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肺梗死(acute plumonary embolism,APE)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了2010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急性肺梗死患者164例,分为生存组(n=136)和死亡组(n=28),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生化数据,以评估相关性.结果 发现164例APE患者的死亡率为17.07%(28/164).多变量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低的收缩压(OR=0.923,95%CI:0.872~0.991,P=0.016)和Wells评分(OR=1.138,95%CI:1.002~1.478,P=0.036)、较高的肺动脉收缩压(OR=1.090,95%CI:1.031~1.316,P=0.014)、NLR(OR=1.132,95%CI:1.040~1.238,P=0.012)、PLR(OR=1.002,95%CI:1.000~1.009,P-0.010)、脑钠肽(OR=1.002,95%CI:1.000~1.007,P=0.017)、PESI得分(OR =1.100,95%CI:1.032~1.200,P=0.012)是APE患者死亡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且NLR和PLR与其它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间显著相关.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NLR≤5.64,PLR≤184的APE患者的总生存期均显著高于NLR>5.64,PLR> 184的患者(P=0.01).结论 NLR及PLR可以作为APE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且较高NLR和PLR的患者死亡的危险性较大.

    作者:白金娥;林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缺血性卒中不同亚型患者血清CXCL12水平急性期动态观察

    目的 观察缺血性卒中不同亚型患者急性期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治疗的14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TOAST分型方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52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或腔隙性脑卒中(SAO)组54例和心源性脑栓塞(CE)组35例,另外选取6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成人设置对照.分别于入院时及发病第3,7,14天四个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卒中患者血清CXCL12水平.结果 三个亚组患者在急性期4个时间点血清CXC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29.523,31.690,38.962,22.365,均P<0.001),血清CXCL-12水平动态变化均表现为发病24 h内显著升高,发病第3天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三个亚组,均表现为发病第7天血清CXCL-12升高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缺血性卒中不同亚型患者急性期血清CXCL-12均显著升高,且血清CXCL-12过高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林芳;任阳;李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S100-β蛋白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及预后临床价值的研究

    目的 检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分析其对该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31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34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S100-β蛋白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后GOS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对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辅助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轻型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组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137±0.025,0.192±0.038和0.276±0.097ng/ml.与对照组相比,轻型(F=0.126,P=0.008)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组(F=38.17,P=0.001)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与重型颅脑损伤组间血清S100-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100-β蛋白鉴别对照组与轻型颅脑损伤组的AUC为0.870(95% CI:0.776~0.964,P<0.01);S100-p蛋白鉴别健康对照组与重型颅脑损伤组的AUC为0.914(95% CI:0.850~0.978,P<0.01).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预后GOS评分呈负相关(r=-0.792,P<0.01).结论 S100-β蛋白在轻型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且与预后GOS评分呈负相关,可用于颅脑损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

    作者:朱娜;陈博;张小艳;奚逢瑜;张利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血栓弹力图与抗凝血酶Ⅲ检测对儿童川崎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水平与抗凝血酶Ⅲ(AT Ⅲ)对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北京儿童医院60例住院KD患儿(KD组)与42例正常对照(健康组).同期依据心超结果选取28例有冠脉病变组(CAL组)和30例未伴冠脉病变组(NCAL组).检测各组TEG参数(用血栓弹力仪测定),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α角)、凝血块的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和AT Ⅲ活性(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 KD组的K1.11±0.36 min,AT Ⅲ90.5%±19.05%和R5.40±1.72 min低于健康组(2.29±0.66min,110.4%±10.8%和6.85±2.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3,-4.267,-3.205,均P<0.05);KD组的CI 2.11±0.70,α角75.23°±6.97°和MA 67.08±6.27 mm高于健康组(1.90±0.40,69.65°±5.28°和59.12±3.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3.235,4.265,均P<0.05);CAL组的AT Ⅲ75.5%±9.70%,R4.40±1.27 min和K 1.03±0.30 min低于NCAL组(95.6%±12.8%,5.73±1.26 min和1.21±0.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2,-2.731,-2.483,均P<0.05);CAL组的MA 70.54±5.17 mm,CI2.76±0.38和α角78.79°±2.56°)高于NCAL组(64.37±4.20 mm,2.10±0.49和74.4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6,4.369,4.759,均P<0.05);CAL组AT Ⅲ与TEG参数R,K值之间呈正相关(r=0.495,0.793,P<0.05);与TEG参数α角,MA,CI值之间呈负相关(r=-0.422,-0.244,-0.236,均P<0.05).结论 TEG水平与AT Ⅲ活性对儿童KD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联合起来应用可作为一项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在临床推广.

    作者:靳剑芸;李启亮;宋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型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方法学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定量HCV-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Clustal X软件对HCV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HCV-RNA的保守区域5'UTR设计引物和探针,棋盘滴定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进行性能优化,制作假病毒颗粒作为定量标准品对新建方法进行性能评价,并与临床常用HCV-RNA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 建立HCV核酸定量高灵敏度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1a,1b,2a,3a,3b,6a,6b等多个HCV基因型,检测HCV-RNA的灵敏度为50 IU/ml,精密度CV<5%,检测结果可溯源至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血清标准物质GBW09151a.新建方法与凯杰HCV-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40例临床样本,阳性一致率为100%,阴性一致率为56%;自建方法检测阳性的14个样本中,凯杰试剂0个阳性,表明自建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要高于凯杰试剂.结论 建立的HCV核酸定量新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高,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乔斌;李艳;汪明;熊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IL-23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血清IL-23表达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0例PCOS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女性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WBC水平分别为8 056.1±2 473.6mm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 286.2±1 071.4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2,P<0.001),而hs-CRP在两组则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为4.2±3.7 mg/L,对照组为3.9±3.2 mg/L,t=0.434,P=0.665);PCOS患者血清IL-23水平为59.6±40.1pg/m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人群(29.7±20.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5,P<0.001);PCOS患者血清IL-23诊断的佳cutoff值为31.05 pg/ml,其中敏感度74.0%,特异度62.0%,AUC值0.729(95%CI范围0.630~0.827,P<0.001).结论 PCOS患者血清IL-23水平显著上升,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可作为PCOS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李丽春;张红莉;南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表达水平及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高邮市中医医院、常州市儿童医院、宝应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MPP患儿150例,根据症状将其分为喘息组(75例)及非喘息组(75例),同期匹配正常健康儿童(7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不同组别儿童血液样本并提取血清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三组人群血清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量差异.应用ROC曲线及AUC(95%CI)寻找其作为诊断指标的佳临界值,同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MPP喘息组患儿血清中NF-κB及TNF-α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9±0.15和2.14±0.11,两者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3,6.987,均P<0.05).MPP非喘息组患儿血清NF-κB及TNF-α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8±0.11和1.61±0.08,两者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3,7.406,均P<0.05).喘息组患儿血清中NF-κB及TNF-α的相对表达量较非喘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F-κB诊断MPP的佳临界值为1.895,其敏感度为71.33%,特异度为91.89%,AUC为0.8265,95%CI为0.772 8~0.880 2;TNF-α诊断MPP的佳临界值为1.450,其敏感度为63.00%,特异度为90.54%,AUC为0.818 3,95%CI为0.765 1~0.871 6.结论 MPP患儿血清中NF-κB,TNF-α的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血清NF-κB及TNF-α可作为儿童MPP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李勇;潘秋亚;朱寿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在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条件的优化

    目的 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优化hTNF-α蛋白表达条件使之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高效表达.方法 应用PCR扩增技术获得hTNF-α基因片段并进行相应的鉴定,将鉴定后的hTNF-α基因克隆到pET24a载体中,获得pET24a-hTNF-α表达质粒.将此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 (DE3)中,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24a-hTNF-α质粒,PCR和酶切技术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与目的片段一致.将此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得到佳表达条件为:M9+LB培养基,37℃,0.5 mmol/LIPTG,pH值=7.5,诱导时间为5h.优化后的菌体干重增高了2.56倍,hTNF-α产率增加3.68倍,hTNF-α表达率从9.38%增加到32.74%,增高了3.49倍.结论 优化了pET24a-hTNF-α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的表达条件,使hTNF-α蛋白得到高效表达.

    作者:靳占奎;王曦;杨乐;徐翠香;张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TNIP1基因rs7708392多态性的检测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目的 检测TNILP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各种基因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3~2016年期间北京大学297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诊断标准的SLE患者,和无相关症状的351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的血液标本,用非标记探针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的方法,检测TNIP1基因rs7708392 (G/C)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TNIP1基因rs7708392位点的多种基因型在非标记探针法高分辨熔解曲线中分辨出来.SLE患者GG,GC,CC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36.0%,51.5%和12.5%,对照组则分别为32.5%,46.7%和20.8%,经卡方检验,两组别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0,P=0.019).次要等位基因(C)的出现与关节炎发病率(P=0.013,OR=0.65,95% CI=0.47~0.92)和异常的核抗体(P=0.022,OR=0.68,95% CI=0.49~0.95)相关.TNIP1基因SNP与SLE其他的诊断标准没有关联.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TNIP1基因rs7708392多态性与SLE的疾病风险,SLE诊断指标中的关节炎和抗核抗体相关.

    作者:白丽霞;李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患者抗苗勒管激素与骨标志物和雌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未绝经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与骨代谢指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骨钙素(OC)及雌激素(E2)的相关性,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骨质疏松门诊首次就诊的未绝经女性患者159例,根据骨密度(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43例),骨量减少组(56例),骨量正常组(60例).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AMH,E2,TPINP,OC,β-CTX,25(OH)D和PTH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指标与AMH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AMH对骨量减少的诊断价值.结果 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AMH,E2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t=-6.183~-0.956,P=0.0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AMH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骨质疏松组TPINP,OC,β-CTX,PTH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t=3.159~5.973,P=0.000~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25(OH)D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比较(t=-0.938~-0.469,P=0.351~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MH和BMD(r=0.422,P=0.000)呈正相关,和TPINP(r=-0.184,P=0.020),β-CTX(r=-0.173,P=0.030),OC(r=-0.238,P=0.003)呈负相关,但与E2(r=0.150,P=0.059),25(OH)D(r=0.036,P=0.652),PTH(r=-0.140,P=0.078)无相关性;ROC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AM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95%CI:0.652~0.795),AMH敏感度为78.79%,特异度为63.33%.结论 AMH是预测骨量减少的良好指标.

    作者:闫玉珠;赵和平;王冀邯;陈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icroRNA-125b在葛根素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micRNA-125b在葛根素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qRT-PCR技术检测葛根素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中microRNA-125b的改变.运用干涉RNA技术抑制SKOV3细胞中microRNA-125b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KOV3细胞microRNA-125b低表达后,葛根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中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 葛根素能够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活力以及促进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并且初步揭示了葛根素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后能够促进microRNA-125b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中microRNA-125b的表达能够降低葛根素对SKOV3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结论 microRNA-125b参与了葛根素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促凋亡作用,提示microRNA-125b是卵巢癌细胞SKOV3耐药机制中的关键分子.

    作者:张悦;段海霞;暴蕾;符乔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性能验证方案

    设备在安装时及常规使用中需要通过性能验证来评估其性能指标,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检验所要求的规格.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由于其检测项目的特殊性,必须建立和实施与之相匹配的性能验证方案.该文参照CLSI相关文件总结出可行的适用于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性能验证方案,并进行综述.

    作者:王威;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实时荧光PCR和六胺银染色对肺孢子菌肺炎诊断价值的分析评价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PCR和六胺银染色对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疑似PCP患者非重复送检标本共2 525例,其中2 492例标本用六胺银染色法对肺孢子菌孢囊进行检测,33例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法对PCP-DNA进行检测,429份标本同时用六胺银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检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六胺银染色法的阳性率为1.2%(30/2 492),其中痰、气管插管支气管吸取物和肺泡灌洗液的阳性率分别为0.70%(13/1 845),4.00%(10/250)和2.72%(7/257).实时荧光PCR法的阳性率为34.20%(158/462),痰和肺泡灌洗液的阳性率分别为30.61%(105/343)和44.54%(53/119).六胺银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法的敏感度13.97% vs 72.07%(x2=68.625,P<0.01),特异度100% vs94.24%(x2=4.296,P<0.05),阳性预测值100% vs 92.14%(x2 =6.380,P<0.01),阴性预测值55.36% vs78.26%(x2=11.873,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时荧光PCR敏感度高,相对干扰因素少,临床诊断价值高,但标本送检率明显低于六胺银染色,建议临床提高其送检率,提高PCP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文静;伊洁;窦亚玲;谢秀丽;刘正印;徐英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深圳地区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AMH水平现况及其在PCOS和POF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现况,并探讨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卵巢早衰(POF)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来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育龄妇女86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PCOS患者59例和POF患者61例,采用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检测对照组、PCOS和POF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中AMH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AMH水平为4.91±1.56 ng/ml,其中18~25岁组为5.38±1.27 ng/ml,31~35岁组和36~42岁组分别为4.53±1.40 ng/ml和3.95±1.16 ng/ml,明显低于18~2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2,5.066,均P<0.05),而26~30岁组为5.09±1.45 ng/ml,与18~25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05).治疗前,PCOS患者血清中AMH水平为10.13±3.85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24,P<0.01),而POF组和围POF组患者血清中AMH水平分别为1.04±0.37 ng/ml和2.39±0.8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3,8.042,均P<0.05),且POF组低于围PO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5,P<0.05).治疗后,PCOS患者血清中AMH水平为5.22±1.58 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6,P<0.05),而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05),POF组和围POF组患者血清中AMH分别为4.49±1.32ng/ml和4.54±1.47 ng/ml,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8,7.253,均P<0.05),而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09,0.918,均P>0.05).结论 治疗前,PCOS患者血清中AMH水平明显升高,POF和围POF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而治疗后p-COS,POF和围POF患者血清中AMH水平均恢复正常.因此,AMH在PCOS和POF疾病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利;程明刚;刘香萍;徐羽中;李小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对ICU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尿白细胞介素-18(IL-18)对ICU重症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入住西电集团医院ICU的重症患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继发AKI,将其分为AKI组(64例)和非AKI组(50例),同时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选取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肌酐(Scr)、尿素(BUN)、血清Cys C,NGAL及IL-18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AKI组患儿各指标间相互关系;通过AKI患儿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在AKI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KI组患儿Scr,BUN,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7~28.642,t1=7.653~33.672,均P<0.05);血清Cys-C,NGAL水平与Ser水平呈正相关(Beta=0.273,0.514,均P<0.05),尿IL-18水平与血清清蛋白(Alb)呈负相关(Beta=-0.342,P<0.05);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 ROC曲线下面积(ACU)分别为0.872(95% CI:0.831~0.936),0.823(95% CI:0.641~0.925)和0.714(95%CI:0.598~0.833).结论 血清Cys C及NGAL水平升高早于Ser,可作为ICU重症儿童AKI早期临床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白香妮;张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三酰甘油者血清2-己基-环丙烷辛酸甲酯变化及分析

    目的 观察高三酰甘油相关疾病患者血清2-己基-环丙烷辛酸甲酯(CPOA2H)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单纯肥胖症女性患者53例(肥胖组)、肥胖症经3个月低卡路里食物饮食者62例(肥胖低卡路里饮食组)、慢性肾病患者46例(慢性肾病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血清脂肪酸和CPOA2H含量.结果 四组年龄、体重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A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5~25.36,均P<0.05);肥胖组多数饱和脂肪酸(14∶0,16∶0)和单不饱和脂肪酸(14∶1,16∶1,18∶1,2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3.251~7.351,P<0.05);慢性肾病组多不饱和脂肪酸(18:2n-6,20:4n-6)显著低于对照组(F=4.351~6.251,P<0.05);四组血清CPOA2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95,P=0.005);对照组(r=0.63,P=0.033)和慢性肾病组(r=0.61,P=0.044)血清CPOA2H浓度与TAG正相关,肥胖组和肥胖低卡路里饮食组血清CPOA2H浓度与TC(r=0.70,P=0.011;r=0.48,P=0.021),TAG呈正相关(r=0.75,P=0.024;r=0.72,P=0.018).结论 高三酰甘油的肥胖症和慢性肾病患者血清CPOA2H升高,血清CPOA2H与TAG正相关,与BMI无关.

    作者:艾文婷;杜洁;陈新军;姜保周;李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PPAR-γ mRNA,MMP-9 mRNA检测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相关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检测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RT-PCR技术检测8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PPAR-γ mRNA,MMP-9 mRNA的表达,其中破裂组57例,未破裂组30例,并设立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 破裂组、未破裂组和对照组血清PPAR-γ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23±0.03,0.59±0.11和0.87±0.15;血清MMP-9 mRNA在三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93±0.17,0.63±0.13和0.25±0.05.破裂组血清PPAR-γ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调(t=23.79,P<0.01),而血清MMP-9 mRNA表达量则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3,P<0.01);血清PPAR-γ mRNA的表达在破裂组的表达量低于未破裂组,而MMP-9 mRNA表达量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2,16.27,P<0.01).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以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为因变量,血清PPAR-γmRNA,MMP-9 mRNA表达量的AUC分别为0.858(95%CI:0.775~0.940,P=0.000);0.842(95%CI:0.756~0.929,P=0.000).以对照组和未破裂组为因变量,血清PPAR-γ mRNA,MMP-9 mRNA表达量的AUC分别为0.827(95%CI:0.734~0.920,P=0.000);0.818(95%CI:0.722~0.914,P=0.000).结论 血清PPAR-γ mRNA,MMP-9 mRNA的检测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发生及病程进展的评价,并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预测提供依据.

    作者:巨涛;宋波;刘文刚;岳新鹏;李鲁;刘增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iR-126在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患者检测miR-126的临床意义.方法 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中并发冠心病组(A组)35例,其中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13例,多支病变10例.无并发冠心病组(B组)25例.正常对照组(C组)40例.茎环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6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miR-126表达量为0.228±0.023,比C组(0.356±0.027)和B 组(0.371±0.022)均低(F=5.32,P<0.5).其中A组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8.35,均P<0.05).单支病变组miR-126表达量为0.246±0.025,双支病变组为0.228±0.021,多支病变组为0.206±0.019,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5,均P<0.05).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8.41~11.65,均P<0.05).结论 miR-126检测对血透患者透析时限预警有无并发冠心病意义重大.

    作者:阿地拉·阿布里孜;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癫痫患儿丙戊酸治疗后血液氨基酸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癫痫患儿经单独使用丙戊酸(VPA)治疗前后血液中氨基酸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血液氨基酸变化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为临床监测VPA肝毒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疾病组选自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VPA治疗监测的癫痫患儿178例,对照组选自同时期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表观健康儿童178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和肝肾功能指标结果.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患儿VPA的血药浓度,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患儿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比较疾病组VPA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之间氨基酸的水平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PA治疗前、后患儿的尿素和肌酐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7~0.970,P>0.05).但肝酶谱的变化较大,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VPA治疗后癫痫患儿的ALT,AST和γ-GT水平显著增高(F=3.547~16.181,P<0.05).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经VPA治疗后的癫痫患儿血液中Cys,Gln,Glu,Gly,Leu和Ly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9~71.896,P<0.05),Cys,Gln,Glu,Gly和Lys明显升高,而Leu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LT,AST和γ-GT的升高预示着VPA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致肝损伤的作用.在VPA肝毒性作用的早期,患儿血氨基酸水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血氨基酸可能是反映VPA肝毒性比较敏感的指标.定期检查VPA治疗后患儿的血氨基酸谱的变化情况,可能对临床监测VPA导致的肝毒性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秭瑶;刘悦;王冬至;曹妍;李启亮;宋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孕妇FTO基因的表达与胰岛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脂肪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TO)的表达与妊娠期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选取2016年3~8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60例血糖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各空腹抽取2管静脉血.其中1管抗凝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并以RT-PCR法研究其淋巴细胞中FTO mRNA的表达水平;另1管非抗凝血离心取其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FTO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GLU,CHO,TG,HDL-C和LDL-C等指标的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FTO mRNA,FTO蛋白水平、空腹血糖、OGTT1h和2h血糖的结果分别为0.17%±0.10%,61.32±25.23 pg/ml,4.71±0.54 mmol/L,10.70±1.36 mmol/L和8.97±1.60 mmol/L,与对照组的0.11%±0.07%,51.47±22.97 pg/ml,4.41±0.28 mmol/L,8.05±1.04 mmol/L和6.56±0.75 mmol/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76,2.236,3.817,11.964和10.578,P均<0.05).病例组的胰岛素水平为6.83±9.76 mU/L,与对照组的13.15±13.99 m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5).另外,FTO mRNA与FTO蛋白,OGTT 1 h,2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均r=0.232,0.292,0.242,-0.185,P<0.05),与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GDM孕妇的FTO表达高于正常孕妇,FTO mR-NA相对表达量与胰岛素呈负相关,其对血糖代谢的调节可能是通过影响胰岛素来实现.

    作者:肖鸽飞;李桦;孟小军;赵艳玲;洪琳凤;胡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