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婷;杜洁;陈新军;姜保周;李秀红
设备在安装时及常规使用中需要通过性能验证来评估其性能指标,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检验所要求的规格.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由于其检测项目的特殊性,必须建立和实施与之相匹配的性能验证方案.该文参照CLSI相关文件总结出可行的适用于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性能验证方案,并进行综述.
作者:王威;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PD)患者血液和脑脊液褪黑素(melatonin,ML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于安康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3例PD患者作为PD组,选择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和脑脊液MLT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MLT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190,P=0.041;r=-0.208,P=0.017).PD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MLT分别为87.3±9.2 pg/ml和338.7±58.6 pg/ml,对照组分别为49.5±4.4 pg/ml和232.8±39.7 pg/ml,两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MLT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802,P=0.000;t=11.682,P=0.000).PD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MLT水平均与病程(r=0.207,P=0.004;r=0.145,P=0.013),UPDRS Ⅱ评分(r=0.187,P=0.013;r=0.192,P=0.007),UPDRSⅢ评分(r=0.156,P=0.033;r=0.196,P=0.018)以及H-Y分级(r=0.206,P=0.019;r=0.294,P=0.004)呈正相关.结论 P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MLT均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病程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武琪;陈亮;张宝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癫痫患儿经单独使用丙戊酸(VPA)治疗前后血液中氨基酸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血液氨基酸变化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为临床监测VPA肝毒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疾病组选自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VPA治疗监测的癫痫患儿178例,对照组选自同时期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表观健康儿童178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和肝肾功能指标结果.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患儿VPA的血药浓度,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患儿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比较疾病组VPA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之间氨基酸的水平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PA治疗前、后患儿的尿素和肌酐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7~0.970,P>0.05).但肝酶谱的变化较大,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VPA治疗后癫痫患儿的ALT,AST和γ-GT水平显著增高(F=3.547~16.181,P<0.05).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经VPA治疗后的癫痫患儿血液中Cys,Gln,Glu,Gly,Leu和Ly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9~71.896,P<0.05),Cys,Gln,Glu,Gly和Lys明显升高,而Leu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LT,AST和γ-GT的升高预示着VPA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致肝损伤的作用.在VPA肝毒性作用的早期,患儿血氨基酸水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血氨基酸可能是反映VPA肝毒性比较敏感的指标.定期检查VPA治疗后患儿的血氨基酸谱的变化情况,可能对临床监测VPA导致的肝毒性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秭瑶;刘悦;王冬至;曹妍;李启亮;宋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 mRNA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水平的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33例发生气道重塑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液及临床资料,并选取29例呼吸系统炎症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RT-PCR)技术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β2-AR mRNA和NGF mRNA的表达.比较分析血清β2-ARmRNA和NGF mRNA的变化与哮喘重塑发生之间的关系.采用高分辨螺旋CT,测量受试者气道的内径(L)、外径(D),通过公式T=(D-L)/2计算气道壁的厚度(T),测量气道腔面积(AI)、气道总横截面积(AO),通过以上指标评价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β2-AR mRNA和NGF mRNA的临床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组的血清β2-AR mRNA水平下调和NGF mRNA水平上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7,36.53,均P<0.01).与治疗前组比较,治疗后组的血清β2-AR mRNA和NGF mRNA水平下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5,12.67,均P<0.01).治疗后组血清β2-AR mRNA和NGF mRNA水平呈现负相关性(r=-0.697,P<0.01),该组两标志物分别与气道内径(L),气道壁的厚度(T)及气道腔面积(AI)有明显相关性(r=0.775,-0.780,0.793,均P<0.01),(r=-0.750,0.763,-0.779,均P<0.01).治疗前组血清β2-AR mRNA和NGF mRNA水平呈现负相关性(r=-0.703,P<0.01),该组两标志物分别与气道内径(L),气道壁的厚度(T)及气道腔面积(AI)有明显相关性(r=0.782,-0.797,0.803,均P<0.01),(r=-0.772,0.787,-0.809,均P<0.01).血清β2-AR mRNA和NGF mRNA在治疗后表达量的AUC分别为0.767(95%CI:0.658~0.876,P=0.000);0.744(95%CI:0.632~0.856,P=0.000).根据SPSS统计结果计算出β2-AR和NGF在佳临界值处诊断重塑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9%和96.2%,92.9%和95.7%.结论 检测血清β2-AR mRNA和NGF mRNA水平可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疗效的评价,估计病情的发展状况,并为哮喘患儿的早期干预治疗、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及逆转哮喘病程进展提供依据.
作者:王萍;张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未绝经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与骨代谢指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骨钙素(OC)及雌激素(E2)的相关性,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骨质疏松门诊首次就诊的未绝经女性患者159例,根据骨密度(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43例),骨量减少组(56例),骨量正常组(60例).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AMH,E2,TPINP,OC,β-CTX,25(OH)D和PTH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指标与AMH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AMH对骨量减少的诊断价值.结果 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AMH,E2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t=-6.183~-0.956,P=0.0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AMH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骨质疏松组TPINP,OC,β-CTX,PTH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t=3.159~5.973,P=0.000~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25(OH)D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比较(t=-0.938~-0.469,P=0.351~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MH和BMD(r=0.422,P=0.000)呈正相关,和TPINP(r=-0.184,P=0.020),β-CTX(r=-0.173,P=0.030),OC(r=-0.238,P=0.003)呈负相关,但与E2(r=0.150,P=0.059),25(OH)D(r=0.036,P=0.652),PTH(r=-0.140,P=0.078)无相关性;ROC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AM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95%CI:0.652~0.795),AMH敏感度为78.79%,特异度为63.33%.结论 AMH是预测骨量减少的良好指标.
作者:闫玉珠;赵和平;王冀邯;陈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的重要作用是发现分析错误并督促实验室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该文阐述了EQA结果解释需要的知识并呈现了一种EQA结果不合格时处理的框架性方法.EQA结果的解释取决于5个重要的要素:质控品、靶值、重复测量次数、可接受范围、试剂的批间变异.当出现不合格的EQA结果时,这些因素可能是误差的来源.理想的EQA样品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无基质效应,拥有由参考方法建立的靶值.如果这两种标准中任何一个标准不完全满足,将可能导致与实验室性能无关的结果.为了帮助和指导实验室处理不合格的EQA结果,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EQA计划中的15个专业的不合格项目的原因及其纠正措施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该文结合此次调查以及文件QMS24绘制了一种附有注释的流程图,以期帮助实验室利用EQA结果改进质量.
作者:李婷婷;王薇;赵海建;何法霖;钟堃;袁帅;王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7月在云霄县中医院和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就诊的子宫颈癌患者35例,子宫癌患者32例,卵巢癌患者30例,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与子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和健康对照比较,并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对3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子宫颈癌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子宫颈炎组,子宫癌组高于子宫肌瘤组,卵巢癌组高于卵巢囊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91~7.17,均P<0.01).子宫颈癌、子宫癌与卵巢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P>0.05).子宫颈炎组、子宫肌瘤组和卵巢囊肿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7,P>0.05),事后检验,子宫颈炎组高于子宫肌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子宫颈癌组、子宫癌组、卵巢癌组、子宫颈炎组和卵巢囊肿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7.53,P<0.01~0.05),子宫肌瘤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05).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不同FIGO分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同(F=15.06~19.02,P均<0.01),与分期的升级呈正相关(r=0.625~0.855,P均<0.01).D-二聚体诊断三种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4,0.980和0.983,灵敏度为82.9%,90.6%和86.7%,特异度均为100%,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 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均存在血栓形成和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方美华;陈丽珠;冯建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安康市中医医院治疗的382例AD患者,按照患者发病年龄分为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EOAD)患者116例和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患者266例,另选择120例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Nrf2基因启动子rs35652124,rs6706649和rs67219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EOAD组与对照组比较,rs35652124和rs672196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AD组与对照组比较,三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EOAD组,rs35652124和rs6721961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LOAD组,三个SNP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rf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OAD遗传易感性相关,且影响EOAD患者发病年龄.
作者:张宝华;武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2月于长海医院确诊的23例PBC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后进行培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PBMC中PD-L1的mRNA表达状况,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TGF-β,IL-23和IL-17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量,两组之间的变量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PD-L1的mRNA表达水平为0.23±0.08 vs 1.27±0.40(t=12.23,P<0.000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D-L1与IL-23成负相关(r=-0.531,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L1可能参与了PBC疾病形成过程,是该病预测和治疗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李腾达;陈燕;谷明莉;黄元兰;张薇薇;孙懿;郭杰;刘云;徐贵霞;钱琤;邓安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髓中蛋白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剂1C(CDKN1C)的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5例MDS/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MDS/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CDKN1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CDKN1C的表达水平MDS患者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MDS和AML患者生存率影响因素,并分析治疗方法对不同CDKN1C的表达水平MDS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MDS/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CDKN1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5.324,7.326,P=0.002,0.000),且与BM计数呈正相关(r-2.014,P=0.004);CDKN1C高表达水平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CDKN1C低表达水平组和CDKN1C中表达水平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BM计数、细胞遗传学风险差以及CDKN1C阳性显著影响MDS/AML患者生存率(95%CI=1.10~1.32,1.92~4.40,1.18~2.67,1.03~2.32,P=0.034~0.000);MDS/AML化疗的CDKN1C阳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CDKN1C阴性表达组患者(t=5.314,P=0.002).结论 MDS/AML患者骨髓中CDKN1C的表达显著增高,CDKN1C高表达显著影响化疗MDS/AML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付晓英;李光;靳延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优化hTNF-α蛋白表达条件使之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高效表达.方法 应用PCR扩增技术获得hTNF-α基因片段并进行相应的鉴定,将鉴定后的hTNF-α基因克隆到pET24a载体中,获得pET24a-hTNF-α表达质粒.将此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 (DE3)中,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24a-hTNF-α质粒,PCR和酶切技术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与目的片段一致.将此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得到佳表达条件为:M9+LB培养基,37℃,0.5 mmol/LIPTG,pH值=7.5,诱导时间为5h.优化后的菌体干重增高了2.56倍,hTNF-α产率增加3.68倍,hTNF-α表达率从9.38%增加到32.74%,增高了3.49倍.结论 优化了pET24a-hTNF-α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的表达条件,使hTNF-α蛋白得到高效表达.
作者:靳占奎;王曦;杨乐;徐翠香;张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激肽原1(KNG1)水平在单纯性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DN组)以及同时期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DM组),其中,DN组包括甲组(HbAlc< 10%) 19例和乙组(HbAlc≥10%)15例.测定尿α1 MG和尿KNG1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与DM组相比,尿α1 MG在DN组下降(t=9.972,P<0.01),尿KNG1在DN组升高(t=-3.356,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N乙组尿α1-MG、血清GLU水平均高于DN甲组(t=-2.092,-3.464,均P<0.05),DN乙组血清Cr水平低于DN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5);此外,在DN组,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α1-MG与HbAlc,尿KNG1呈正相关(r=0.33和0.355,均P<0.05),其它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尿α1-MG和KNG1的表达在DN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DN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于菲菲;庞白冰;杨华;廖国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患者检测miR-126的临床意义.方法 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中并发冠心病组(A组)35例,其中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13例,多支病变10例.无并发冠心病组(B组)25例.正常对照组(C组)40例.茎环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6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miR-126表达量为0.228±0.023,比C组(0.356±0.027)和B 组(0.371±0.022)均低(F=5.32,P<0.5).其中A组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8.35,均P<0.05).单支病变组miR-126表达量为0.246±0.025,双支病变组为0.228±0.021,多支病变组为0.206±0.019,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5,均P<0.05).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8.41~11.65,均P<0.05).结论 miR-126检测对血透患者透析时限预警有无并发冠心病意义重大.
作者:阿地拉·阿布里孜;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一种商品化的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和传统检测方法对胃肠道感染性病原体检测的性能.方法 收集135例有胃肠道感染症状患者的135份粪便标本,分别用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检出至少一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是81.5%和33.3%,其中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可检出12种病原体,传统检测方法可检出5种病原体;传统方法检测的阴性标本中,用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可以检出48.1%的阳性标本;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分别检出31.1%和0的混合感染标本;多重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的结果中,门诊、住院和急诊患者标本中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均是高,分别是15.6%,31.1%和3.7%.传统检测方法和多重核酸检测技术方法对住院的标本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均高于急诊和门诊患者.采用配对资料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混合感染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环境中阳性标本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57~58.887,P<0.01).结论 多重核酸检测技术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更高,为临床上诊断胃肠道感染提供一种可能有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伊洁;解宏杰;刘文静;赵玉沛;徐英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TNILP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各种基因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3~2016年期间北京大学297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诊断标准的SLE患者,和无相关症状的351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的血液标本,用非标记探针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的方法,检测TNIP1基因rs7708392 (G/C)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TNIP1基因rs7708392位点的多种基因型在非标记探针法高分辨熔解曲线中分辨出来.SLE患者GG,GC,CC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36.0%,51.5%和12.5%,对照组则分别为32.5%,46.7%和20.8%,经卡方检验,两组别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0,P=0.019).次要等位基因(C)的出现与关节炎发病率(P=0.013,OR=0.65,95% CI=0.47~0.92)和异常的核抗体(P=0.022,OR=0.68,95% CI=0.49~0.95)相关.TNIP1基因SNP与SLE其他的诊断标准没有关联.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TNIP1基因rs7708392多态性与SLE的疾病风险,SLE诊断指标中的关节炎和抗核抗体相关.
作者:白丽霞;李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Has-miR-17编码基因启动子区的PCR扩增及鉴定体系.方法 提取人源细胞系基因组DNA为实验样本,以Has-miR-17编码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序列为目标序列,行序列特征分析并设计特异PCR扩增及测序引物,利用添加DMSO和使用5'加尾引物的体系优化策略建立Has-miR-17基因启动子区PCR扩增及鉴定体系并行性能评估.同时另以10例人源细胞系为样本初步验证该PCR及鉴定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电泳鉴定与测序分析确认在联合使用5'加尾PCR引物和5%DMSO的条件下Has-miR-17基因启动子区PCR扩增及鉴定体系已成功建立,其检测下限达10 ng/μl且特异度好、重复性佳.利用该体系成功实现对10例人源细胞株Has-miR-17基因启动子区的PCR扩增及鉴定.结论 已成功建立Has-miR-17编码基因启动子区的PCR扩增及鉴定体系.
作者:罗凯;黎谢梦丹;王倩;吴顺芳;贾小婷;贺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钙连接蛋白B(S100B)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5例于2014年1~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及临床资料,并从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38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S100B水平,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其血浆vWF:Ag水平.采用GELOGIC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径及内中膜厚度.将脑卒中症患者分为完全卒中(CS)组、不完全卒中(NCS)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血浆S100B和vWF:Ag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浆vWF:Ag(%)在CS组、NCS组和对照组的水平为176.8±56.3,128.9±37.6,93.7±30.1,血浆S100B水平(μg/L)为2.8±1.3,1.9±0.9,1.3±0.7.在CS组、NCS组和对照组中,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径(mm)为(6.27±0.32,6.52±0.57,6.78±0.73,内中膜厚度(mm)为0.88±0.09,0.71±0.07,0.52±0.06.两病例组血浆vWF:Ag和S100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5.9,89.3,均P<0.01);CS组与NCS组vWF:Ag和S100B比较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5.9,89.3,P<0.01).CS组血浆vWF:Ag和S100B水平呈正相关(r=0.836,P<0.01),CS组的血浆vWF:Ag水平分别与颈动脉内径及内中膜厚度具有相关性(r=-0.853,0.923,P<0.01).CS组的血浆S100B水平分别与颈动脉内径及内中膜厚度具有相关性(r=-0.820,0.833,P<0.01).结论检测vWF:Ag和S100B水平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生的危险程度,估计病情的发展状况.
作者:邓凯;许薇;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水平与抗凝血酶Ⅲ(AT Ⅲ)对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北京儿童医院60例住院KD患儿(KD组)与42例正常对照(健康组).同期依据心超结果选取28例有冠脉病变组(CAL组)和30例未伴冠脉病变组(NCAL组).检测各组TEG参数(用血栓弹力仪测定),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α角)、凝血块的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和AT Ⅲ活性(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 KD组的K1.11±0.36 min,AT Ⅲ90.5%±19.05%和R5.40±1.72 min低于健康组(2.29±0.66min,110.4%±10.8%和6.85±2.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3,-4.267,-3.205,均P<0.05);KD组的CI 2.11±0.70,α角75.23°±6.97°和MA 67.08±6.27 mm高于健康组(1.90±0.40,69.65°±5.28°和59.12±3.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3.235,4.265,均P<0.05);CAL组的AT Ⅲ75.5%±9.70%,R4.40±1.27 min和K 1.03±0.30 min低于NCAL组(95.6%±12.8%,5.73±1.26 min和1.21±0.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2,-2.731,-2.483,均P<0.05);CAL组的MA 70.54±5.17 mm,CI2.76±0.38和α角78.79°±2.56°)高于NCAL组(64.37±4.20 mm,2.10±0.49和74.4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6,4.369,4.759,均P<0.05);CAL组AT Ⅲ与TEG参数R,K值之间呈正相关(r=0.495,0.793,P<0.05);与TEG参数α角,MA,CI值之间呈负相关(r=-0.422,-0.244,-0.236,均P<0.05).结论 TEG水平与AT Ⅲ活性对儿童KD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联合起来应用可作为一项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在临床推广.
作者:靳剑芸;李启亮;宋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孕妇脂肪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TO)的表达与妊娠期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选取2016年3~8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60例血糖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各空腹抽取2管静脉血.其中1管抗凝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并以RT-PCR法研究其淋巴细胞中FTO mRNA的表达水平;另1管非抗凝血离心取其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FTO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GLU,CHO,TG,HDL-C和LDL-C等指标的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FTO mRNA,FTO蛋白水平、空腹血糖、OGTT1h和2h血糖的结果分别为0.17%±0.10%,61.32±25.23 pg/ml,4.71±0.54 mmol/L,10.70±1.36 mmol/L和8.97±1.60 mmol/L,与对照组的0.11%±0.07%,51.47±22.97 pg/ml,4.41±0.28 mmol/L,8.05±1.04 mmol/L和6.56±0.75 mmol/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76,2.236,3.817,11.964和10.578,P均<0.05).病例组的胰岛素水平为6.83±9.76 mU/L,与对照组的13.15±13.99 m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5).另外,FTO mRNA与FTO蛋白,OGTT 1 h,2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均r=0.232,0.292,0.242,-0.185,P<0.05),与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GDM孕妇的FTO表达高于正常孕妇,FTO mR-NA相对表达量与胰岛素呈负相关,其对血糖代谢的调节可能是通过影响胰岛素来实现.
作者:肖鸽飞;李桦;孟小军;赵艳玲;洪琳凤;胡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受体抑制剂pro3(GIP)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瘦素、脂联素以及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响.方法 27只小鼠随机分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并注射链尿佐菌素,血糖≥16.9 mmol/L者共17只,为糖尿病模型组.将模型组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pro3 (GIP)组,后者给予pro3(GIP)进行干预.每周追踪血糖,并进行糖耐量的测定.取小鼠血清测血脂、瘦素、脂联素,其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炎症的变化.结果 药物干预6周后,pro3(GIP)组的血糖较糖尿病组的血糖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8.43,P<0.01),0,30,60和120min的胰岛素水平也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t=3.90,2.60,6.88和3.33,P<0.05).病理HE染色观察,pro3(GIP)组脂肪组织的炎症浸润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此外pro3 (GIP)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t=5.04,P<0.01),但两组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脂联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ro3(GIP)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胰岛素、瘦素水平,并减轻脂肪的炎症浸润,进而调节糖尿病小鼠的代谢水平.
作者:党珊;杨飞;吕宏军;吴友伟;张健;易默;史丽萍;施秉银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