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性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α1-微球蛋白和激肽原1的表达分析

于菲菲;庞白冰;杨华;廖国玲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α1-微球蛋白, 激肽原1
摘要:目的 研究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激肽原1(KNG1)水平在单纯性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DN组)以及同时期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DM组),其中,DN组包括甲组(HbAlc< 10%) 19例和乙组(HbAlc≥10%)15例.测定尿α1 MG和尿KNG1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与DM组相比,尿α1 MG在DN组下降(t=9.972,P<0.01),尿KNG1在DN组升高(t=-3.356,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N乙组尿α1-MG、血清GLU水平均高于DN甲组(t=-2.092,-3.464,均P<0.05),DN乙组血清Cr水平低于DN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5);此外,在DN组,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α1-MG与HbAlc,尿KNG1呈正相关(r=0.33和0.355,均P<0.05),其它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尿α1-MG和KNG1的表达在DN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DN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sa-miR-17基因启动子区PCR扩增及鉴定体系的构建

    目的 建立Has-miR-17编码基因启动子区的PCR扩增及鉴定体系.方法 提取人源细胞系基因组DNA为实验样本,以Has-miR-17编码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序列为目标序列,行序列特征分析并设计特异PCR扩增及测序引物,利用添加DMSO和使用5'加尾引物的体系优化策略建立Has-miR-17基因启动子区PCR扩增及鉴定体系并行性能评估.同时另以10例人源细胞系为样本初步验证该PCR及鉴定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电泳鉴定与测序分析确认在联合使用5'加尾PCR引物和5%DMSO的条件下Has-miR-17基因启动子区PCR扩增及鉴定体系已成功建立,其检测下限达10 ng/μl且特异度好、重复性佳.利用该体系成功实现对10例人源细胞株Has-miR-17基因启动子区的PCR扩增及鉴定.结论 已成功建立Has-miR-17编码基因启动子区的PCR扩增及鉴定体系.

    作者:罗凯;黎谢梦丹;王倩;吴顺芳;贾小婷;贺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对ICU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尿白细胞介素-18(IL-18)对ICU重症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入住西电集团医院ICU的重症患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继发AKI,将其分为AKI组(64例)和非AKI组(50例),同时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选取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肌酐(Scr)、尿素(BUN)、血清Cys C,NGAL及IL-18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AKI组患儿各指标间相互关系;通过AKI患儿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在AKI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KI组患儿Scr,BUN,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7~28.642,t1=7.653~33.672,均P<0.05);血清Cys-C,NGAL水平与Ser水平呈正相关(Beta=0.273,0.514,均P<0.05),尿IL-18水平与血清清蛋白(Alb)呈负相关(Beta=-0.342,P<0.05);血清Cys C,NGAL及尿IL-18 ROC曲线下面积(ACU)分别为0.872(95% CI:0.831~0.936),0.823(95% CI:0.641~0.925)和0.714(95%CI:0.598~0.833).结论 血清Cys C及NGAL水平升高早于Ser,可作为ICU重症儿童AKI早期临床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白香妮;张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患者抗苗勒管激素与骨标志物和雌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未绝经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与骨代谢指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骨钙素(OC)及雌激素(E2)的相关性,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骨质疏松门诊首次就诊的未绝经女性患者159例,根据骨密度(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43例),骨量减少组(56例),骨量正常组(60例).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AMH,E2,TPINP,OC,β-CTX,25(OH)D和PTH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指标与AMH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AMH对骨量减少的诊断价值.结果 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AMH,E2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t=-6.183~-0.956,P=0.0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AMH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骨质疏松组TPINP,OC,β-CTX,PTH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t=3.159~5.973,P=0.000~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25(OH)D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比较(t=-0.938~-0.469,P=0.351~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MH和BMD(r=0.422,P=0.000)呈正相关,和TPINP(r=-0.184,P=0.020),β-CTX(r=-0.173,P=0.030),OC(r=-0.238,P=0.003)呈负相关,但与E2(r=0.150,P=0.059),25(OH)D(r=0.036,P=0.652),PTH(r=-0.140,P=0.078)无相关性;ROC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AM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95%CI:0.652~0.795),AMH敏感度为78.79%,特异度为63.33%.结论 AMH是预测骨量减少的良好指标.

    作者:闫玉珠;赵和平;王冀邯;陈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癫痫患儿丙戊酸治疗后血液氨基酸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癫痫患儿经单独使用丙戊酸(VPA)治疗前后血液中氨基酸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血液氨基酸变化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为临床监测VPA肝毒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疾病组选自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VPA治疗监测的癫痫患儿178例,对照组选自同时期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表观健康儿童178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和肝肾功能指标结果.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患儿VPA的血药浓度,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患儿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比较疾病组VPA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之间氨基酸的水平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PA治疗前、后患儿的尿素和肌酐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7~0.970,P>0.05).但肝酶谱的变化较大,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VPA治疗后癫痫患儿的ALT,AST和γ-GT水平显著增高(F=3.547~16.181,P<0.05).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经VPA治疗后的癫痫患儿血液中Cys,Gln,Glu,Gly,Leu和Ly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9~71.896,P<0.05),Cys,Gln,Glu,Gly和Lys明显升高,而Leu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LT,AST和γ-GT的升高预示着VPA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致肝损伤的作用.在VPA肝毒性作用的早期,患儿血氨基酸水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血氨基酸可能是反映VPA肝毒性比较敏感的指标.定期检查VPA治疗后患儿的血氨基酸谱的变化情况,可能对临床监测VPA导致的肝毒性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秭瑶;刘悦;王冬至;曹妍;李启亮;宋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Nrf2基因启动子rs35652124,rs6706649和rs67219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安康市中医医院治疗的382例AD患者,按照患者发病年龄分为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EOAD)患者116例和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患者266例,另选择120例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Nrf2基因启动子rs35652124,rs6706649和rs67219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EOAD组与对照组比较,rs35652124和rs672196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AD组与对照组比较,三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EOAD组,rs35652124和rs6721961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LOAD组,三个SNP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rf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OAD遗传易感性相关,且影响EOAD患者发病年龄.

    作者:张宝华;武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纯性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α1-微球蛋白和激肽原1的表达分析

    目的 研究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激肽原1(KNG1)水平在单纯性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DN组)以及同时期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DM组),其中,DN组包括甲组(HbAlc< 10%) 19例和乙组(HbAlc≥10%)15例.测定尿α1 MG和尿KNG1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与DM组相比,尿α1 MG在DN组下降(t=9.972,P<0.01),尿KNG1在DN组升高(t=-3.356,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N乙组尿α1-MG、血清GLU水平均高于DN甲组(t=-2.092,-3.464,均P<0.05),DN乙组血清Cr水平低于DN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5);此外,在DN组,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α1-MG与HbAlc,尿KNG1呈正相关(r=0.33和0.355,均P<0.05),其它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尿α1-MG和KNG1的表达在DN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DN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于菲菲;庞白冰;杨华;廖国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性能验证方案

    设备在安装时及常规使用中需要通过性能验证来评估其性能指标,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检验所要求的规格.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由于其检测项目的特殊性,必须建立和实施与之相匹配的性能验证方案.该文参照CLSI相关文件总结出可行的适用于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性能验证方案,并进行综述.

    作者:王威;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深圳地区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AMH水平现况及其在PCOS和POF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现况,并探讨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卵巢早衰(POF)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来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育龄妇女86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PCOS患者59例和POF患者61例,采用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检测对照组、PCOS和POF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中AMH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AMH水平为4.91±1.56 ng/ml,其中18~25岁组为5.38±1.27 ng/ml,31~35岁组和36~42岁组分别为4.53±1.40 ng/ml和3.95±1.16 ng/ml,明显低于18~2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2,5.066,均P<0.05),而26~30岁组为5.09±1.45 ng/ml,与18~25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05).治疗前,PCOS患者血清中AMH水平为10.13±3.85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24,P<0.01),而POF组和围POF组患者血清中AMH水平分别为1.04±0.37 ng/ml和2.39±0.8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3,8.042,均P<0.05),且POF组低于围PO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5,P<0.05).治疗后,PCOS患者血清中AMH水平为5.22±1.58 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6,P<0.05),而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05),POF组和围POF组患者血清中AMH分别为4.49±1.32ng/ml和4.54±1.47 ng/ml,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8,7.253,均P<0.05),而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09,0.918,均P>0.05).结论 治疗前,PCOS患者血清中AMH水平明显升高,POF和围POF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而治疗后p-COS,POF和围POF患者血清中AMH水平均恢复正常.因此,AMH在PCOS和POF疾病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利;程明刚;刘香萍;徐羽中;李小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TNIP1基因rs7708392多态性的检测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目的 检测TNILP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各种基因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3~2016年期间北京大学297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诊断标准的SLE患者,和无相关症状的351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的血液标本,用非标记探针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的方法,检测TNIP1基因rs7708392 (G/C)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TNIP1基因rs7708392位点的多种基因型在非标记探针法高分辨熔解曲线中分辨出来.SLE患者GG,GC,CC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36.0%,51.5%和12.5%,对照组则分别为32.5%,46.7%和20.8%,经卡方检验,两组别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0,P=0.019).次要等位基因(C)的出现与关节炎发病率(P=0.013,OR=0.65,95% CI=0.47~0.92)和异常的核抗体(P=0.022,OR=0.68,95% CI=0.49~0.95)相关.TNIP1基因SNP与SLE其他的诊断标准没有关联.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TNIP1基因rs7708392多态性与SLE的疾病风险,SLE诊断指标中的关节炎和抗核抗体相关.

    作者:白丽霞;李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对胃肠道感染性病原体检测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一种商品化的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和传统检测方法对胃肠道感染性病原体检测的性能.方法 收集135例有胃肠道感染症状患者的135份粪便标本,分别用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检出至少一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是81.5%和33.3%,其中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可检出12种病原体,传统检测方法可检出5种病原体;传统方法检测的阴性标本中,用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可以检出48.1%的阳性标本;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分别检出31.1%和0的混合感染标本;多重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的结果中,门诊、住院和急诊患者标本中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均是高,分别是15.6%,31.1%和3.7%.传统检测方法和多重核酸检测技术方法对住院的标本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均高于急诊和门诊患者.采用配对资料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混合感染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环境中阳性标本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57~58.887,P<0.01).结论 多重核酸检测技术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更高,为临床上诊断胃肠道感染提供一种可能有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伊洁;解宏杰;刘文静;赵玉沛;徐英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在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条件的优化

    目的 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优化hTNF-α蛋白表达条件使之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高效表达.方法 应用PCR扩增技术获得hTNF-α基因片段并进行相应的鉴定,将鉴定后的hTNF-α基因克隆到pET24a载体中,获得pET24a-hTNF-α表达质粒.将此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 (DE3)中,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24a-hTNF-α质粒,PCR和酶切技术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与目的片段一致.将此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得到佳表达条件为:M9+LB培养基,37℃,0.5 mmol/LIPTG,pH值=7.5,诱导时间为5h.优化后的菌体干重增高了2.56倍,hTNF-α产率增加3.68倍,hTNF-α表达率从9.38%增加到32.74%,增高了3.49倍.结论 优化了pET24a-hTNF-α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的表达条件,使hTNF-α蛋白得到高效表达.

    作者:靳占奎;王曦;杨乐;徐翠香;张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三酰甘油者血清2-己基-环丙烷辛酸甲酯变化及分析

    目的 观察高三酰甘油相关疾病患者血清2-己基-环丙烷辛酸甲酯(CPOA2H)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单纯肥胖症女性患者53例(肥胖组)、肥胖症经3个月低卡路里食物饮食者62例(肥胖低卡路里饮食组)、慢性肾病患者46例(慢性肾病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血清脂肪酸和CPOA2H含量.结果 四组年龄、体重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A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5~25.36,均P<0.05);肥胖组多数饱和脂肪酸(14∶0,16∶0)和单不饱和脂肪酸(14∶1,16∶1,18∶1,2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3.251~7.351,P<0.05);慢性肾病组多不饱和脂肪酸(18:2n-6,20:4n-6)显著低于对照组(F=4.351~6.251,P<0.05);四组血清CPOA2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95,P=0.005);对照组(r=0.63,P=0.033)和慢性肾病组(r=0.61,P=0.044)血清CPOA2H浓度与TAG正相关,肥胖组和肥胖低卡路里饮食组血清CPOA2H浓度与TC(r=0.70,P=0.011;r=0.48,P=0.021),TAG呈正相关(r=0.75,P=0.024;r=0.72,P=0.018).结论 高三酰甘油的肥胖症和慢性肾病患者血清CPOA2H升高,血清CPOA2H与TAG正相关,与BMI无关.

    作者:艾文婷;杜洁;陈新军;姜保周;李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血清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H2亚基(sH2a)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肝损伤患者血清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的H2亚基(sH2a)水平和肝损伤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苏州九龙医院210例血清样本,其中70例肝损伤组患者,包括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同时纳入140例对照组样本,包括高脂、溶血、黄疸、自身免疫性疾病、健康人.检测上述人群血清sH2a蛋白水平,对ELISA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140例对照组和70例肝损伤组的血清样本sH2a蛋白水平分别为105.92±53.41 ng/ml和69.25±27.4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4.375,t=5.397,P=0.000).②sH2a蛋白水平诊断肝损伤的敏感度为68.57% (95% CI:56.37%~79.15%),特异度为82.86% (95% CI:75.58%~88.70%),总符合率为78.10%(95%CI:71.88%~83.49%),KAPPA系数:0.510 6(95%CI:0.387 7~0.633 6).结论 血清sH2a ELISA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临床预期要求,可以作为新的血清标志物达到辅助诊断肝损伤相关疾病的效果.

    作者:尹栩芳;樊一笋;汪琪;饶品彬;石立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Lp-PLa2,Hcy及CysC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HDCP)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长安医院就诊的11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分为A,B,C三组(A组为妊娠高血压患者55例、B组为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2例、C组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6例),同时选择该院同期5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Lp-PLa2(酶联免疫法)、Hcy(循环酶法)以及CysC(微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清Lp-PLa2,Hcy和CysC检测结果在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及观察组C呈递增性升高,以观察组C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Lp-PLa2,Hcy和CysC检测结果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2,7.231,6.926,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Hcy和CysC检测结果与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1,0.69,0.63,均P<0.05);血清Lp-PLa2,Hcy及CysC三项联合检测异常率高于单项检测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5,P<0.001);且血清Lp-PLa2,Hcy及Cys单项检测结果异常率随着HDCP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51,P<0.000).结论 血清Lp-PLa2,Hcy和CysC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HDCP异常结果的检出率,对HDCP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朱文芳;沈建军;韩双;邹爱民;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周血NLR与PLR对急性肺梗死患者预后价值探析

    目的 主要探析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肺梗死(acute plumonary embolism,APE)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了2010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急性肺梗死患者164例,分为生存组(n=136)和死亡组(n=28),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生化数据,以评估相关性.结果 发现164例APE患者的死亡率为17.07%(28/164).多变量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低的收缩压(OR=0.923,95%CI:0.872~0.991,P=0.016)和Wells评分(OR=1.138,95%CI:1.002~1.478,P=0.036)、较高的肺动脉收缩压(OR=1.090,95%CI:1.031~1.316,P=0.014)、NLR(OR=1.132,95%CI:1.040~1.238,P=0.012)、PLR(OR=1.002,95%CI:1.000~1.009,P-0.010)、脑钠肽(OR=1.002,95%CI:1.000~1.007,P=0.017)、PESI得分(OR =1.100,95%CI:1.032~1.200,P=0.012)是APE患者死亡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且NLR和PLR与其它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间显著相关.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NLR≤5.64,PLR≤184的APE患者的总生存期均显著高于NLR>5.64,PLR> 184的患者(P=0.01).结论 NLR及PLR可以作为APE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且较高NLR和PLR的患者死亡的危险性较大.

    作者:白金娥;林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S100-β蛋白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及预后临床价值的研究

    目的 检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分析其对该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31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34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S100-β蛋白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后GOS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对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辅助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轻型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组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137±0.025,0.192±0.038和0.276±0.097ng/ml.与对照组相比,轻型(F=0.126,P=0.008)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组(F=38.17,P=0.001)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与重型颅脑损伤组间血清S100-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100-β蛋白鉴别对照组与轻型颅脑损伤组的AUC为0.870(95% CI:0.776~0.964,P<0.01);S100-p蛋白鉴别健康对照组与重型颅脑损伤组的AUC为0.914(95% CI:0.850~0.978,P<0.01).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预后GOS评分呈负相关(r=-0.792,P<0.01).结论 S100-β蛋白在轻型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且与预后GOS评分呈负相关,可用于颅脑损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

    作者:朱娜;陈博;张小艳;奚逢瑜;张利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GIP受体抑制剂对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研究

    目的 研究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受体抑制剂pro3(GIP)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瘦素、脂联素以及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响.方法 27只小鼠随机分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并注射链尿佐菌素,血糖≥16.9 mmol/L者共17只,为糖尿病模型组.将模型组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pro3 (GIP)组,后者给予pro3(GIP)进行干预.每周追踪血糖,并进行糖耐量的测定.取小鼠血清测血脂、瘦素、脂联素,其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炎症的变化.结果 药物干预6周后,pro3(GIP)组的血糖较糖尿病组的血糖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8.43,P<0.01),0,30,60和120min的胰岛素水平也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t=3.90,2.60,6.88和3.33,P<0.05).病理HE染色观察,pro3(GIP)组脂肪组织的炎症浸润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此外pro3 (GIP)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t=5.04,P<0.01),但两组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脂联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ro3(GIP)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胰岛素、瘦素水平,并减轻脂肪的炎症浸润,进而调节糖尿病小鼠的代谢水平.

    作者:党珊;杨飞;吕宏军;吴友伟;张健;易默;史丽萍;施秉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华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EGFR,ALK和ROS1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华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6月间华南地区76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相应临床资料,利用ARMS法三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各肿瘤组织的EG-FR,ALK,ROS1基因突变状态,并做各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华南地区76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55.3%(42/76),19 del和L858R突变为其主要突变类型,检出1例19del联合L858R共突变;ALK基因融合阳性率为17.1%(13/76),检出4例ALK基因融合联合EGFR基因突变;ROS1基因融合的阳性率为1.3%(1/76),未见ROS1基因联合EGFR基因或ALK基因共突变.与ROS1基因相比,EGFR和ALK基因突变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4.515,P=0.000;x2 =11.329,P=0.001).非吸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吸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78,P=0.032),而ALK与ROS1基因突变率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00,均P值>0.05);不同年龄、性别和组织学分型的NSCLC患者其EGFR,ALK与ROS1基因突变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00~2.219,均P值>0.05).结论 EGFR,ALK和ROS1基因突变均可见于华南地区NSCLC患者,其中以EGFR和ALK基因突变率更高.

    作者:黎谢梦丹;罗凯;吴顺芳;贺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型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方法学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定量HCV-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Clustal X软件对HCV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HCV-RNA的保守区域5'UTR设计引物和探针,棋盘滴定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进行性能优化,制作假病毒颗粒作为定量标准品对新建方法进行性能评价,并与临床常用HCV-RNA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 建立HCV核酸定量高灵敏度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1a,1b,2a,3a,3b,6a,6b等多个HCV基因型,检测HCV-RNA的灵敏度为50 IU/ml,精密度CV<5%,检测结果可溯源至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血清标准物质GBW09151a.新建方法与凯杰HCV-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40例临床样本,阳性一致率为100%,阴性一致率为56%;自建方法检测阳性的14个样本中,凯杰试剂0个阳性,表明自建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要高于凯杰试剂.结论 建立的HCV核酸定量新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高,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乔斌;李艳;汪明;熊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icroRNA-125b在葛根素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micRNA-125b在葛根素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qRT-PCR技术检测葛根素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中microRNA-125b的改变.运用干涉RNA技术抑制SKOV3细胞中microRNA-125b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KOV3细胞microRNA-125b低表达后,葛根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中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 葛根素能够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活力以及促进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并且初步揭示了葛根素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后能够促进microRNA-125b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中microRNA-125b的表达能够降低葛根素对SKOV3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结论 microRNA-125b参与了葛根素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促凋亡作用,提示microRNA-125b是卵巢癌细胞SKOV3耐药机制中的关键分子.

    作者:张悦;段海霞;暴蕾;符乔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