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丽;王薇;何法霖;钟堃;袁帅;张志新;杜雨轩;王治国
目的 总结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高度疑诊XLA的5例男童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采用二代测序+一代验证技术对患儿及父母进行BTK基因测序.结果 5例病儿均为男性、汉族,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鼻炎、鼻窦炎2例,关节炎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体格检查显示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B细胞显著降低;基因检测示5例患儿均存在人类酪氨酸激酶(BTK)基因半合子突变,均来自母亲,分别为c.1349+ 5G>T,c.1154deIC,p.(Pro386fs),c.1632-1G>T,c.110T>G和c.1751C>A.结论 男性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及外周淋巴结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B细胞显著降低或缺如是XLA的重要特征,BTK基因突变是确诊依据;BTK基因c.1632-1G>T和c.1751C>A突变为首次报道.
作者:丁星梅;张冲;林毅;张秋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浆miRNA-1和miRNA-155检测在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复发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1月于西安市第八医院和咸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10例房颤患者的血液及临床资料(复律组110例,复发组30例,未复发组80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血浆miRNA-1和miRNA-155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房颤复发的关系.两标志物的表达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应用心动超声仪评价患者的左房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罗氏MODULARPS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水平.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iRNA-1和miRNA-155在房颤复发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血浆miRNA-1和miRNA-155在未复发组、复律组和复发组的水平分别为0.38±0.09,0.39±0.08,0.82±0.15和0.87±0.17,0.85±0.18,0.21±0.05.它们在复发组的表达与未复发组和复律组分别比较明显上调、下调(t=21.37,20.57,均P<0.01;t=18.77,11.71,均P<0.01),而在未复发组与复律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0.54,均P>0.05).房颤患者的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左房内径、空腹血糖水平(FBG)和左室射血分数(EF)分别在未复发组、复律组和复发组的检测结果为(133±7mmHg,3.87±0.73 mmol/L,44.97±6.82 mm,4.13±0.57 mmol/L,61.20%±7.38%),(134±6mmHg,3.98±0.70 mmol/L,45.50±6.72 mm,4.17±0.46 mmol/L,61.07%±7.19%),(145±7 mmHg,4.03±0.71 mmol/L,58.97±7.33 mm,4.20±0.50 mmol/L,60.30%±7.21%).复发组的左心房内径和收缩压分别与复律组和未复发组比较显著增高(t=6.69,10.23,P<0.01;t=8.42,15.53,P<0.01);而复律组的两项指标分别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3,0.27,均P>0.05);各组间的TC,FBG和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8,0.61,0.52,均P>0.05;t=0.65,0.58,0.41,均P>0.05;t=0.61,0.41,0.52,均P>0.05).在复发组中,miRNA-1和miRNA-155表达具有负相关(r=-0.673,P<0.01),且它们分别与左心房内径、收缩压也具有相关性(r=0.528,-0.537),均P<0.01.ROC曲线的分析中,复发组分别以复律组和未复发组为参照,血浆miRNA-1的AUC分别为0.743(95%CI:0.627~0.839),P<0.01;0.730(95%CI:0.21~0.826),P<0.01,血浆miRNA-155的AUC分别为0.703(95%CI:0.628~0.837),P<0.01;0.685(95%CI:0.603~0.813),P<0.01.结论 血浆miRNA-1和miRNA-155检测可应用于房颤患者复律后复发的预测,并成为房颤复发有效的预警标志物和干预靶点.
作者:姚少侠;罗文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E水平.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75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婴幼儿1~3岁481例,学龄前(3~6岁)儿童132例,青少年(6~16岁)137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 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平均水平分别为0.45±o.25 mg/L,27.27±11.38 ng/mL及9.18±5.75 mg/L.血清维生素A水平无年龄差异(x2=1.002,P=0.606),血清25-(OH)D水平(x2=6.843,P=0.033)与维生素E水平(x2=14.922,P=0.001)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71,P<0.01),在各年龄组中均存在过量情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血清25-(OH)D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00,P<0.01),其缺乏率和不足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维生素E构成比无年龄差异(x2=7.054,P=0.133),其在各年龄组缺乏率与不足率均较明显,其中学龄前组总体缺乏为严重,达74.2%.结论 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提高对脂溶性维生素的监测、预防意识,增加富含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制剂.
作者:王晶;王欢欢;张绍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结膜囊细菌分布特征,并进行药敏分析,为AD患者行内眼手术围手术期眼内炎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采集30例AD患者结膜囊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另外采集30例正常患者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结膜囊菌培养,对照组结膜囊细菌阳性检出率为56.67%,AD组为86.67%(x2 =6.538,P=0.110);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00%,AD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125,P<0.001);对照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检出率为3.33%,AD组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84,P=0.001).药敏分析中,除两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都为100%外,AD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的敏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367,6.440,4.063;P=0.037,0.011,0.044).结论 AD组结膜囊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查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AD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对一些抗菌素敏感率降低,此类患者进行内眼手术时围手术期眼内炎防控措施应加强.
作者:侯光华;冯斌;王俊妨;马文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和探讨外周血NEUT-X参数、超敏CRP(hs-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n=191)为对照,检测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组,n=215)外周血NEUT-X参数、hs-CRP及PCT水平.结果 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组外周血NEUT-X参数为1 403.17±45.82,hs-CRP为32.4±1.8 mg/L,PCT为0.61±0.07 ng/ml,均高于对照组(1 325.61±32.53,3.5±0.4 mg/L,0.20±0.0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7.539,3.986,均P<0.05).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时,血清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849,其次为外周血NEUT-X参数0.811及hs-CRP 0.792.外周血NEUT-X参数,hs-CRP及PCT三者联合检测其敏感度为0.938,特异度为0.885,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其诊断效能高.结论 外周血NEUT-X参数,hs-CRP及PCT升高均可单独作为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颜宇飞;陈燕;李灵筠;吴亲芳;秦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Ⅱ型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paired immunogobin-like type 2 ceceptor alpha,PILRα)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的表达情况,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1月到长海医院就诊的3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作为实验组,诊断标准为脑脊液染色新生隐球菌阳性或培养阳性,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标本PBMCs,以PCR检测PBMCs中PILRα的基因表达情况,以ELISA法检测血浆中PILRα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变量的比较,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PBMCs中PILRα相对mRNA水平为2.49±0.74 vs 1.77±0.69(t=3.898,P=0.000 3),血浆中PILRα的蛋白表达水平为33.81±10.21 ng/ml vs 20.01±6.74 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78,P<0.000 1).实验组血浆中PILRα的蛋白表达量与IL-1,IL 6和IFN-γ呈正比(r=0.456,0.521,0.4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LRα可能参与了隐球菌脑膜炎的免疫炎症过程,是该病潜在的监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腾达;刘鹏;龙曙萍;刘云;黄元兰;张薇薇;郭杰;谷明莉;邓安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γ(CaMK Ⅱγ)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从慢性期到急变期过渡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59例来自不同时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通过Ficoll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裂解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CaMK Ⅱγ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 CaMK Ⅱγ在慢粒加速和急变期患者中高表达,而慢性期患者表达量低或不表达,其表达与β-catenin基本一致.结论 CaMK Ⅱγ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到加速期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β-catenin的表达影响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作者:张文静;郑维威;宋闿迪;朱俊锋;王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明确尖锐湿疣(CA)患者手指尖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 招募性病门诊确诊为CA的患者119例,采用PCR方法检测其指尖HPV感染情况.CA患者指尖HPV感染情况与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与年龄、病程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19例指尖样本有31例HPV DNA阳性,阳性率为26.1%.男性CA患者中指尖HPV感染率为29.8%(17/57),高于女性的22.6%(1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8,P=0.368).指尖HPV阳性者平均年龄为31.74±6.79岁,低于阴性者的33.98±10.3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9,P=0.266).指尖HPV阳性者平均病程为5.74±4.40月,高于阴性者的4.41±2.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3,P=0.029).结论 CA患者指尖HPV感染率高,提示HPV可能经手间接感染.性别和年龄与指尖HPV感染无关,而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长感染率越高.
作者:王建彬;李雪萍;曾维英;程庆;赖嘉希;陈惠茹;柯吴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EBV A73基因外显子区A157154C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DNA测序检测29例EBV IgM+胃癌患者和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EBV A73基因外显子157154 n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胃癌组A157154C C等位基因频率和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997,P=0.003;x2 =6.801,P=0.033).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胃癌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95倍(OR=2.95,95% CI=1.44~6.04).胃癌组男性患者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x2=5.392,P= 0.020).两组间比较显示A157154C不同基因型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结论 EBV A73基因A157154C CA+CC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靳庆娥;苏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K-ras基因、BRAF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CRC)不同病变中的特点,从而探索CRC基因治疗的靶点.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30例CRC患者肿瘤标本的K-ras基因、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按不同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K-ras基因突变率在所有CRC患者中为36.15%(47/130),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结肠癌患者[47.62%(30/63) vs 25.37%(1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1,P<0.01),直肠癌患者Gly12 ASP位点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结肠癌患者[46.03%(29/63)vs26.87%(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7,P<0.05);在Ⅰ+Ⅱ期CRC患者中的突变率显著低于Ⅲ+Ⅳ期CRC患者[15.28%(11/72) vs 62.07%(3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69,P=0.000).BRAF基因突变率在所有CRC患者中为6.92%(9/130),其在结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直肠癌患者[11.94%(8/67) vs 1.59%(1/63),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BRAF基因突变率在CRC患者术前血清CA199水平升高者明显高于水平正常者[11.59%(8/69) vs 1.64%(1/61),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K-ras基因突变率与具体的病理学特征如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等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在CRC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较BRAF基因突变更为常见,且直肠癌患者较结肠癌患者更易表现为K-ras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率越高,CRC患者的TNM分期就越高;K-ras基因上Gly12ASP位点的突变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CA199水平可作为BRAF基因突变的标志性物质.K-ras和BRAF基因突变靶点的相关研究有望为CR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作者:史敏;郭晓波;李思远;孟婷婷;尚丛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肿瘤科住院结直肠癌确诊患者11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通过ROC曲线、独立样本t检验等数据分析方法,比较两组NLR,RDW水平差异,评估各个指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作用.结果 结直肠癌组外周血NLR和R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99±2.14 vs 1.71±0.5),(14.89%±2.69% vs 13.29%±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4,5.27,均P<0.001).绘制ROC曲线,NLR曲线下面积为0.733,确定佳截点为2.09,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6.1%,按此临界点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高NLR组(≥2.09,67例)和低NLR组(<2.09,49例).RDW曲线下面积为0.672,佳截点为14.1%,敏感度为54.3%,特异度为93.1%,根据RDW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高RDW组(≥14.1%,62例)和低RDW组(<14.1%,54例).高值组和低值组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NLR和RDW水平显著升高,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井丰军;倪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NA)-124和miRNA-210表达在中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商洛市中心医院和西安市第八医院住院治疗的57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及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分为梗死组22例,未梗死组35例,并设立对照组(2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RT-PCR)技术检测血清miRNA-124和miRNA-210的表达.比较分析血清miRNA-124和miRNA-210的变化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血清miRNA-124和miRNA-210在梗死组、未梗死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分别为(0.90±0.18,0.39±0.07,0.18±0.03)和(0.95±0.20,0.42士0.10,0.21±0.04).与对照组比较,血清miRNA-124和miRNA-210在未梗死组和梗死组的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9,23.67,均P<0.01;t=35.37,36.93,均P<0.01).两标志物在梗死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7,25.12,均P<0.01).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在梗死组、未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流速分别为(36.9±7.6,45.3±8.6,33.9±5.5)cm/s,(60.3±7.9,79.2±12.7,49.6±7.2)cm/s,(51.3±7.7,70.5±11.9,43.1±6.9) cm/s.ACA,MCA及PCA在未梗死组的平均流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13.10,13.16,均P<0.01).ACA,MCA和PCA在梗死组的平均流速分别与未梗死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12.67,12.09,均P<0.01),(t=11.37,11.52,11.09,均P<0.01)].miRNA-124和miRNA-210在梗死组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629,均P<0.01),它们分别与梗死组ACA,MCA和PCA的平均流速具有负相关性[(r=-0.653,-0.620,-0.613,均P<0.01),(r=-0.679,-0.656,-0.637,均P<0.01)],而与未梗死组ACA,MCA和PCA的平均流速则具有正相关性[(r=0.640,0.596,0.607,均P<0.01),(r=0.676,0.625,0.638,均P<0.01)].结论 检测血清miRNA-124和miR-NA-210的表达可预测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判断其危险程度,估计病情的发展状况.
作者:程永红;肖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58型L1/E7“假病毒”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采用sf9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HPV58 L1蛋白,体外解离重组病毒颗粒,向已经解离的衣壳中加入mE7-pcDNA3.1+质粒,CaCl2室温透析促使病毒样颗粒(VLP)重新聚合,用“假病毒”颗粒滴鼻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IgG,IgA中和抗体以及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结果 SDS-PAGE,Western blot和红细胞凝集实验证实sf9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有效表达有功能活性的HPV58 L1蛋白,HPV58 L1蛋白能够有效的折叠、解聚以及再折叠为VLP.小鼠免疫保护实验发现,用包含有mE7-pcDNA3.1+质粒的HPV58 L1“假病毒”免疫小鼠,抗HPV58L1特异性IgG,IgA明显升高(P<0.001),“假病毒”免疫组产生的IFN-γ明显高于VLP免疫组(P<o.001);“假病毒”免疫过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可以特异性杀伤Tc-1细胞,引起CTL反应.结论 成功制备了人乳头瘤病毒58型L1/E7“假病毒”疫苗,能诱发免疫动物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激发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作者:王亚婷;李文生;闫小飞;齐宗利;郭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增强试验在临床实验室早期诊断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可疑ABO-HDN患儿274例,检测母亲ABO,RhD血型和IgG抗-A/B效价及患儿ABO,RhD血型和三项溶血试验,采用经典抗球蛋白试验(对照组)和《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的三种增强试验分别是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试验组1)、添加低离子强度(LISS)溶液(试验组2)、添加聚乙二醇(PEG)溶液(试验组3)检测游离抗体和放散液抗体,比较四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274例患儿确诊ABO-HDN 161例(58.8%),其中A型87例(54.0%),B型74例(46.0%),不同血型患儿HDN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89,P>0.05).161例ABO-HDN患儿中直抗阳性25例(15.5%).对照组放散试验漏检率为5.8%(16/274).试验组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检出率高,试验组3次之,试验组2低于1,3组(x2游离 =46.438,x2放散=37.534,均P<0.05).HDN发病例数和总胆红素水平随着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放散液抗体效价增高而增加(x2=18.931,F=12.624,P<0.05).结论 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检出效果佳,能为实验室早期诊断ABO-HDN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君;侯金友;张慧;卢焱坤;邹红蕊;张晓磊;张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孕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和真菌的效果评价,并对分离培养出的GBS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高新医院产科门诊孕晚期孕妇22 938例,采集孕35~37周孕妇阴道拭子和肛周拭子标本,按照随机分组原则,采用血琼脂培养法、显色培养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3种方法进行GBS检测,同时用前两种培养法进行真菌检测,并对分离出的368株GB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2 938例孕妇中,6 782例采用血琼脂培养,检出GBS 105例(阳性率1.5%),检出真菌665例(阳性率9.8%);5957例采用显色培养法,检出GBS 263例(阳性率4.4%),检出真菌72例(阳性率1.2%);10 199例采用PCR法,检出281例阳性(阳性率2.8%).分离出368株GBS经定量药敏实验,其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17.9%,25.4%和66.7%.三种筛查GBS的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4.05,P<0.05),显色培养法的阳性率高.两种培养方法对真菌的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9.99,P<0.5),血琼脂培养法检出率较高.结论 显色培养法筛查GBS有望成为孕晚期孕妇检测GBS感染的一种首选方法,而血琼脂培养法则有利于对孕妇阴道真菌的检出,建议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对GBS和真菌的检出率,减少因GBS和真菌引起的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感染.
作者:武爱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解决布鲁克microflex LT MALDI-TOF质谱仪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丝状真菌鉴定中样本处理技术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弊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丝状真菌质谱鉴定样本前处理方法.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到的各种丝状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甲酸夹心”法进行上机前处理,即于96孔不锈钢靶板上用无菌微量吸头滴加1μl甲酸,再选取培养基上生长的丝状真菌菌落(幼龄菌丝体好)用蘸取少许甲酸溶液的无菌牙签挑取菌丝体与甲酸溶液混合并进行充分研磨,待其自然干燥后在其表面再次滴加1μl的甲酸溶液,干燥后再加1μl基质液(仪器配套),待干燥后即可上机.对检测结果采用形态学和基因测序方法进行确证.结果 新建方法前处理鉴定的丝状真菌有曲霉菌、青霉菌、拟青霉、镰刀菌、皮肤癣菌、接合菌、暗色真菌、双向真菌,并且对一些形态不典型或少见丝状真菌都能正确鉴定到种,如裂褶菌、红色单囊菌等.共鉴定菌株158株,其中113株可鉴定到种,31株鉴定到属,无法鉴定14株.结论 新建立的丝状真菌样本快速前处理方法,大大缩短了样本前处理实验流程,具有快速、简便、高效、极低实验成本、鉴定正确率较高的特点,可快速为临床提供丝状真菌鉴定结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作者:苍金荣;王翠;王曦;陈苗;魏喆敏;张利侠;马娟;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工作曲线综合分析糖链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3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A153,TPS和CYFRA21-1水平,分析比较乳腺癌组与对照组三项指标水平的差异,两组三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两组血清CA153,TPS,CY-FRA21-1单项与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用ROC工作曲线分析CA153,TPS和CYFRA21-1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TPS和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01;t=2.78,P=0.007;t=4.31,P=0.000 05);②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从高到低依为:CYFRA21-1(60.0%)>TPS(54.0%)>CA153(50.0%),CA 153+TPS+ CYFRA21-1的阳性率为70.0%,比单项检测显著升高;③单项检测中CYFRA21-1的敏感度较高,CA153的特异度较高,单项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比较敏感度由50.0%升高到70.0%,符合率由67.5%升高到77.5%,阴性预测值由53.7%升高到64.3%,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略有下降;④通过Logistic回归得乳腺癌的概率预测回归模型Y=1/[1 +EXP(0.099X1+0.038X2+0.578X3-9.694)],三项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CA153,TPS,CYFRA21-1单独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53,TPS,CYFRA21-1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华;李玉柱;韩龙才;张华;张海军;林秋全;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比值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11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儿54例(细菌组)、非细菌性感染患儿103例(非细菌组)以及健康体检儿童56例(对照组),对所有选取对象进行CRP,WBC以及Nst比值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菌组CRP,WBC和Nst比值水平分别为25.27±27.13 mg/L,(11.06±5.89)×109/L和(8.87±4.29)%,明显高于非细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CRP+ Nst组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955,与WBC+CRP+ Nst组合ROC曲线下面积相当,优于单独检测CRP,WBC和Nst比值和其它联合检测组合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CRP+ Nst组合)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为96.3%,高于其它单独及WBC+ CRP+ Nst联合检测组合指标.结论 联合检测(CRP+ Nst组合)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诊断价值较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忠;汪永强;袁平宗;张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不同风险分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12月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的胸痛患者381例(除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危三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浆hs cTnT水平,应用方差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hs-cTnT的诊断价值.结果 低、中和高危组患者人数分别为239例、93例和49例;NSTEMI患病率分别为25.1%,41.9%和76.0%.低危组曲线下面积0.89(95% CI:0.84~0.93),特异度94%,敏感度59%,阴性预测值88%,阳性预测值73%.中危组曲线下面积0.92(95%CI:0.84~0.97),特异度83%,敏感度87%,阴性预测值90%,阳性预测值79%.高危组曲线下面积0.95(95%CI:0.85~0.99),特异度90%,敏感度90%,阴性预测值75%,阳性预测值97%.高危组血浆hs-cTnT浓度(0.96±1.5 ng/L)明显高于中危组(0.41±0.75 ng/L)和低危组(0.16±0.5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376,P<0.05).3个组NSTEMI患者血浆hs-cT-nT浓度均高于其他诊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nT可以作为高风险NSTEMI早期诊断的指标,但对中、低危组诊断价值略低.
作者:冯晓敏;刘玉薇;苏静静;赵雅;万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人Toll样受体2(TLR2)胞外区基因.方法 以重组质粒pAdTrack-TLR2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TLR2胞外区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测序鉴定,酶切回收后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并转化酵母菌Y187,测定其在Y187中的自激活现象及毒性,提取酵母蛋白质,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出TLR2胞外区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序列一致.酶切回收的目的基因成功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并转化酵母菌Y187后证实无重组质粒的自激活作用,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基因在酵母细胞中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TLR2胞外区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并在酵母细胞Y187中正确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孙守勋;刘静;解立威;柏雪婷;单娜;孟冬娅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