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对教学的启示

刘彬儒;高晓玲

关键词:归因理论, 英语学习, 教学启示
摘要: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一种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有关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该理论是目前解释学习动机系统的理论.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比较

    目的:比较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之优缺点.方法:观察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疗效.采用钬激光碎石78例,气压弹道碎石82例.结果:钬激光碎石1次操作成功74例,1周内结石全部排净,没有并发症发生.气压弹道碎石1次操作成功72例,再次碎石6例,发生并发症6例.结论:钬激光较气压弹道碎石更优越.

    作者:曾铁兵;邓小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改良沙堡弱培养基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占临床念珠菌病的3/4,能尽快鉴定白色念珠菌将有利于指导治疗.厚膜孢子和假菌丝有助于鉴定,过去用沙堡弱琼脂培养基来培养,白色念珠菌的厚膜孢子和假菌丝形成较晚.为此我们对培养基进行改进,经改良的沙堡弱培养基能更快形成厚膜孢子和假菌丝,缩短了鉴定时间,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迎春;夏世萍;赵世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纳洛酮、利多卡因均可治疗眩晕症,而联合应用效果如何,报道少.现将我院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妇产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例分析

    我院近2年收治妇产科感染病例较多,现将由于感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报道如下.

    作者:邱义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了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60例CML慢性期住院患者;对照组:60例健康查体者.均采用美国CELL-DYN3700型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LT显著增高(P<0.01),PCT、MPV、PDW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ML慢性期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但形态无明显改变.

    作者:景莉;王秦;袁凯锋;王建英;韩建群;李哓明;韩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腺癌CAF方案致肝功能损害2例

    环磷酰胺,阿霉素和氟脲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CAF方案)作为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已应用于临床20多年.因其副反应轻、疗效好,费用低,已被广泛使用.但在2002年至2003年的一年中,我科2例患者使用CAF方案化疗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中1例为重度肝功能损害,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佳;张建文;王丽英;任培蓉;吴敬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与肾脏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一组内源性分泌蛋白,一方面可特异性地与相应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结合封闭其催化活性,抑制正常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改建和降解,在各种病理过程,如肿瘤的侵袭、转移、组织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TIMPs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及凋亡中亦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对MMPs的抑制作用无关.TIMPs共有4种,其中TIMP-1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在肾脏,TIMP-1由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其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TIMP-1及TIMP-1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作文献综述.

    作者:曹灵;孙兴旺;马跃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护士职业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员的法律意识和对医疗的期望值也逐步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业务,先进仪器设备运用于临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随时受到职业暴露、职业危害和职业环境影响.以上因素使护士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巨大的压力和潜在不安全隐患.

    作者:永利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静脉采血输液一次性完成效果分析

    目的:对使用一次性头皮针采血再连接输液器输液和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和输液分开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用随机法将12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抽取所需血量后,直接换接排完气的输液管输液;对照组按常规采取血液量,再按周围静脉输液法给病人输液.比较疼痛率、满意率和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1);而观察组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采血时输液,减少病人的痛苦,病人家属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红;彭学勤;佘秋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对教学的启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一种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有关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该理论是目前解释学习动机系统的理论.

    作者:刘彬儒;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两种不同镇痛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筛选人工流产镇痛方法.方法:笑气(N2O)吸入复合阿托品静脉注射,氯胺酮配伍安定、阿托品静脉注射,并设立对照组,比较其结果.结果:两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

    作者:刘惠根;张德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中神经来源变异1例

    男尸,约40岁.在解剖中发现,左上肢正中神经由3部分纤维在两处相合形成.第1处在胸小肌下缘、腋动脉前内侧,由发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根,距喙突4.08cm处相合,内侧根宽0.3cm,厚0.15cm,外侧根宽0.2cm,厚0.10cm,合成后的干宽0.35cm,厚0.2cm.第2处在臂中、下1/3交界处,腋动脉的前外侧方,由第1次合成的干与肌皮神经发出的分支在距喙突21.07cm处相合成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分支宽0.32cm,厚0.21cm,相合后的正中神经宽0.53cm,厚0.21cm,见图1、图2.

    作者:胡光强;杜杰;涂江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目的:制作一套适用于医学本科实验教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方法:采用Flash作为主创软件,Photosphop、Corl draw、Premiere、Creative Wave Studio为辅助软件,通过编写课件脚本,将实验技术操作演示过程进行摄像、图片制作、Flash动画设计和实验模拟操作设计与制作等构成CAI课件.结果:制作完成的CAI软件,可对生物化学中常用实验技术进行生动形象地动画演示与模拟操作.结论:已应用于医学本、专科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软件开发成功.

    作者:吴民泸;刘寒;罗文炽;罗家鸣;肖斌;郑小莉;曹高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54例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轻度脑伤合并轻度酒精中毒的病人,共32例,恢复良好.重度脑伤或/和重度酒精中毒的病人,恢复良好12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救治包括积极的现场急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酒精中毒和动态头部CT检查以明确脑损伤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预后.

    作者:冉住国;李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巨大后纵隔神经纤维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右胸疼痛,干咳不止,气促1月入院.查体:气管左偏,右中上肺叩实音,右中上肺呼吸音消失,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界向左偏.胸部X片示:右上胸腔可见一大小约15cm×12cm类圆形包块,纵隔左偏.MRI提示:右上胸腔见一巨大球形占位,大小约15cm×12cm×11cm,有一蒂自T2~3椎间孔发出,椎间孔增宽,T2椎管内见一约0.5cm大小类似信号影,纵隔左移.术前诊断:右上后纵隔巨大神经纤维瘤.于2004年7月18日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先从背部正中线切口进入椎管,见肿瘤来源于T2神经根.将T2神经根切断,然后从右侧胸部第5肋床后外侧切口进胸,术中分块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纤维瘤,术后肿瘤称重达2100g.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12天后康复出院.

    作者:朱卫国;蒋宾;张勋柱;高怀畅;胡朝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观察联合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及副反应,并观察联合治疗对外周血PLT、APTT、PT的影响.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副反应发生少,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PLT、APTT、PT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骆洪;王海波;何树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先结扎子宫动脉的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扎子宫动脉在子宫切除术中防止或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手术安全顺利,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效果.方法:术中先寻找到子宫动脉的主干并阻断,再常规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或腹腔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结论:50例中除1例术中损伤膀胱改为开腹手术外,余无1例因子宫动脉大出血或韧带残端等组织出血给手术造成危险或中转开腹.

    作者:丁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腹腔镜应用268例总结

    目的:总结儿童腹腔镜应用经验.方法:2001.4~2003.6应用微型腹腔镜诊治儿童疾病268例.采用Olympus微型腹腔镜,常规脐下缘0.3~0.5cm切口进镜,气腹压力10~12mmHg,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氯胺酮静脉全麻或单次硬膜外加氯胺酮静脉全麻.结果:本组14例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前期100例中.180例223侧斜疝镜下行内环口疝囊高位结扎.慢性腹痛13例,7例具阳性发现.急性腹痛44例中,35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美克尔憩室出血4例探查证实诊断.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11例中,8例镜下完成粘连松解.结论:腹腔镜技术改变了传统外科手术操作理念,具有微创、诊治同行的优点,为腹腔内器官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手段,在儿童腹部外科和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实用价值.操作熟练,配合良好,病例选择得当,能障低并发症,减少副损伤,提高安全性.

    作者:刘铭;杜一华;植勇;曹相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及影象学特征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方法:对56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6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在临床特征、血脂及CT或MRI特征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病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有助于改善本病预后.

    作者:唐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因芯片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2位.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过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因分析,一次只能研究少量基因且操作复杂费时的传统方法已显局限.新近发展的基因表达分析平台--基因芯片技术能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已成为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基因表达及表达程度方面研究的强有力工具,用它可以随意获取肝癌生长各期与肝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确定肝癌发生发展中基因突变位点;同时,根据基因型将肝癌分类,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以及进行药物筛选,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文理;段承刚;宋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