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俊萍;王光西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1998年8月~2002年8月间经鼻内镜手术及中西药综合治疗的360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治愈108例,好转12例;Ⅱ型治愈145例,好转30例,复发5例,无效6例,Ⅲ型治愈38例,好转12例,复发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3%.结论: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关键在于行鼻内镜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窦口,达到引流通畅,并加强术后随访及应用中西药进行综合治疗,以减少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复发.
作者:张薇;黎万荣;刘水明;谢红霞;巫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底医院在急诊科的基础上成立急救中心与110联网开通院前急救专线和交通事故一级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ICU病房三维一体的急救医疗体系,担负起全市医疗急救任务.1~6月共出诊245人次,其中车祸伤93人次,占39%左右.
作者:李信平;林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脑脊液(CSF)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痴呆的关系.方法:对55例VD患者血浆、CSF胰岛素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RIAs)进行测定,并与72例有脑梗死无痴呆患者(CI组)及32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血管性痴呆组Hachinski缺血评分均>7分,痴呆的诊断均符合DSM-ⅢR(USA)痴呆标准并进行MMSE评分.结果:VD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比较显著性增高(P<0.01),而CSF胰岛素含量、CSF/血浆胰岛素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CSF/血浆胰岛素比值与患者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542,P<0.01).CI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CSF/血浆胰岛素比值与V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VD患者相对的CSF低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参与导致血管性痴呆.
作者:何发毅;陈跃;黄河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液透析(HD)是目前除肾移植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有效的措施,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多数不接受HD治疗.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78例患者对HD的接受情况,找出不愿接受HD的原因,针对性采取健康教育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叶芳;谭宗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探索冠心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1998年1月~2003年3月间3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牟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全身长干骨中常见的骨折,治疗上相当困难,尤其是Ⅲ度开放性骨折,如处理不当,会造成皮肤坏死、局部感染、骨外露、骨髓炎、慢性窦道、特异性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截肢等不良后果,终不同程度地影响肢体的功能.我科1993年~2003年10年间收治胫腓骨Ⅲ度开放骨折46例,一期手术内固定20例,外固定器治疗11例,跟骨牵引14例;二期行手术内固定6例,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就这46例病人的诊治情况作如下报告.
作者:郑晓斌;曹云江;徐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甲心病以心律失常为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甲心病的诊断能力及其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11例老年甲心病误诊为冠心病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甲心病甲亢症状不典型,多以谈漠型甲亢及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症状,另对冠心病诊断标准掌握不严,是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作者:张彦;柯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五官科的常规手术,是解除因中隔偏曲而致鼻塞、出血、头昏及其它症状的有效方法.我科以往对鼻中隔偏曲均采用粘膜下切除术,自2000年以来采用鼻中隔成形术65例,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世明;徐开伦;仲淑燕;李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从2000年8月~2002年8月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84例,其中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解磷定持续静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正业;黄嵩;李日勋;陈霞;曾波;倪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2000年6月开始我院将利多卡因、东莨菪碱应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中,观察了40例,并与单用氯胺酮(40例)进行了比例.发现前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深度烧伤治愈后,常因疤痕挛缩致肢体畸形、功能障碍而严重影响病员工作与生活、美观等,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其形态和功能.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9年间共收治烧伤疤痕挛缩畸形的病人204例,施行各种整形手术221例次,术后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昌明;谷云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护士的临床实习是护士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老师是护士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急诊科带教工作,是摆在护士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杨俊芬;赵云香;冯昌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胆囊结石的超声特点,分析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探讨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1994~2002年间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结石患者2100例,统计年龄和性别分布并进行声像分类.结果:①本地区胆囊结石患者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10岁以下患儿发病率极低(0.2%),而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明显增高;③将胆囊结石的声像分为典型声像和不典型声像(胆囊结石)两大类;④典型胆囊结石1475例中术后诊断符合率99.7%(1471/1475);不典型胆囊结石625例中术后诊断符合率98.6%(616/625).结论:①了解胆囊结石的成分和形态的多变性并辅以多切面、多体位扫查是提高胆囊结石诊断准确率的重要方法;②饮水后采用右前斜位并适当加压扫查法可以提高对胆囊颈部结石的检出;③稳定的声影是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晓梅;李明星;毛维;周静;周泽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9年9月至2003年2月,我科对14例前列腺增生症伴腹股沟疝的患者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或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的同时,进行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先禹;赵剑锋;何俊;曾定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以及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本院42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治疗性创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时间以及应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王利;张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胸水和常规胸穿抽水的疗效.方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水,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穿抽水,两组均给予全身短程抗痨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仅0.9天,而对照组平均为6.8天,(P<0.001).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天,对照组为10.4天(P<0.001).发生胸膜肥厚粘连治疗组2例(5.5%),对照组14例(40%)(P<0.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水简便安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永珍;刘朝良;刘菊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富顺县35岁以上的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1487例35岁以上机关干部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肾功等检查.结果: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2.93%,并且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发生率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知晓率为34.31%,治疗率7.27%,高血压知识知晓率36.92%,控制率为0.结论:该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与该组人群生活方式,吸烟、过度饮酒、过多脂肪和盐摄入、运动较少有关,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因此必须加大高血压健康教育力度,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柯莉;赖志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22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患病年龄为48.18岁.130例患者为阴道流血,70例为阴道流液,25例下腹疼痛,1例精神减退、贫血、浮肿.病理分期:Ⅰ期病例数为169例(75%);Ⅱ期病例数为31例(13.72%);Ⅲ期病例数为23例(10.18%);Ⅳ期病例数为3例(1.1%).比较21例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转移,显示后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子宫转移、胸水形成明显高于前者.结论:重视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症状,争取早期诊断,严格手术病理分期,选择适当治疗方案.
作者:龙汉安;肖秀丽;黄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适用范围广、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疗效高、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几年逐渐普及,在国内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生产中.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完善也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简称ELSD),又称蒸发型质量检测器,是一种新型的通用型质量检测器.1966年澳大利亚的Union Carbide实验室提出了ELSD的基本模型,80年代研制开发出首台ELSD,自从问世以来,深受商家重视,技术上不断改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1],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复杂的样品分析[2].
作者:王琳;石刚;孙琴;税丕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气囊扩张治疗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方法:应用Germany ENDO-FLEX球囊扩张器在胃镜直视下,气囊加压逐渐扩张治疗食管-胃吻口合狭窄,压力达20~30PSI,病员感胸痛、胸胀为止,持续1~2分钟,间隔3分钟,反复1~2次.结果:治疗后本组12例病员吞咽困难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有效率100%,近期疗效好.结论:气囊扩张治疗手术后食管-胃吻合狭窄简单、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张仕泽;李蓉;胥雄阳;肖南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