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健
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五官科的常规手术,是解除因中隔偏曲而致鼻塞、出血、头昏及其它症状的有效方法.我科以往对鼻中隔偏曲均采用粘膜下切除术,自2000年以来采用鼻中隔成形术65例,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世明;徐开伦;仲淑燕;李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舟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60%~70%,在腕部骨折中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尽管对舟骨骨折诊治已有百年的实践,但许多方面仍存在分歧.由于舟骨在腕部力学机制中的重要性及在青年男性中的高发率,舟骨损伤的诊治就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作者:卓乃强;郝建伟;张继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67岁.进食梗噎感1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常规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胸部未见异常.食道钡餐检查:食道中段第7胸椎水平末见一充盈缺损影,长约5cm.粘膜皱襞排列规则,未见明确增粗、紊乱、中断现象.诊断:食道平滑肌瘤.胃镜检查距门齿26~29cm食道左侧壁可见一约3.0cm×1.0cm×1.0cm肿物.表面光滑,可见粘膜桥,质硬,活动度较好.诊断:食道平滑肌瘤.
作者:马丽梅;曾林华;朱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炎症性改变.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湿病、猝死等范畴,系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近10年来本病的发病大有逐年增加之趋势,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西医对本病缺乏有效药物,故西医对病毒性心肌炎无特殊疗效.而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显示出一定优势.现综述如下.
作者:蒋伟;杨思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1998年8月~2002年8月间经鼻内镜手术及中西药综合治疗的360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治愈108例,好转12例;Ⅱ型治愈145例,好转30例,复发5例,无效6例,Ⅲ型治愈38例,好转12例,复发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3%.结论: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关键在于行鼻内镜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窦口,达到引流通畅,并加强术后随访及应用中西药进行综合治疗,以减少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复发.
作者:张薇;黎万荣;刘水明;谢红霞;巫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其中急发型过敏性休克易起重视,因抢救及时,大多预后良好.相比之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较少见,不易观察,时有发生,因此更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笔者从1998年至2002年共收集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大贵;刘克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报道手术治疗椎管内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脊柱后路减压、脊柱后路减压加内固定手术、脊柱前路减压加内固定3种手术方法,治疗椎管内转移性肿瘤6例.结果:6例中肩部疼痛消失4例、减轻2例,不完全截瘫恢复正常1例,4例中括约肌功能恢复1例,未见内固定松动、畸形.结论:椎管内转移性肿瘤手术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在可能情况下延长生命.
作者:李世军;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传统诊断血吸虫病为可靠、经典的病原学方法,由于费工、费时、费力及疫区人群依从性逐年下降,收集粪便困难增加,同时随着防治规划的实施,疫区病人的感染度和人群感染率的明显下降,病原学方法的敏感性愈来愈低.粪检查出病原难度增大,为了寻找更敏感和较简便的方法来代替或补充病原学诊断方面的不足,自5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就开始进行了免疫诊断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形成了皮试、尾蚴膜试验、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多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鉴定出10余种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抗原(包括同源和异源抗原),创立了多个检测系统(如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探索了皮内、血、尿等多个测试途径.这些成果在血吸虫病防治实践中都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免疫诊断的主要研究进展与探索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佘俊萍;王光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亦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我科自2002年3月起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病人80例,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体汽化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冬园;李栋滨;张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2000年6月开始我院将利多卡因、东莨菪碱应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中,观察了40例,并与单用氯胺酮(40例)进行了比例.发现前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态测定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手臂静脉压(HV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制测压装置对50例右心功能不全患者HVP进行动态测定.结果:患者HVP越高心功能NYHA分级越高,动态测定HVP指导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控制时间短,静脉使用速尿总剂量小,电解质紊乱发生低.结论:HVP能反映右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其动态测定可指导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胡燕;田巨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甲心病以心律失常为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甲心病的诊断能力及其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11例老年甲心病误诊为冠心病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甲心病甲亢症状不典型,多以谈漠型甲亢及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症状,另对冠心病诊断标准掌握不严,是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作者:张彦;柯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高能量损伤愈来愈多,伤表愈加复杂,处理起来愈加棘手,而小腿首当其冲,胫骨骨折,常常导致小腿软组织严重损伤,骨质外露骨缺损、严重粉碎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使骨折的修复非常困难.对小腿严重开放骨折及合并骨筋膜室高压综合征,尤其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我们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急性小腿骨折,效果满意.作者简介:郝建伟(1972-),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作者:郝建伟;鲁晓波;卓乃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底医院在急诊科的基础上成立急救中心与110联网开通院前急救专线和交通事故一级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ICU病房三维一体的急救医疗体系,担负起全市医疗急救任务.1~6月共出诊245人次,其中车祸伤93人次,占39%左右.
作者:李信平;林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艾滋病是致命性慢性传染病,全球HIV感染正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扩散,我国1995年进入快速增长期[1];中国卫生部报告,截止2002年底,我国HIV/AIDS已经超过100万.面对这一特殊群体,传统的护理工作经受着严峻地挑战.我科1992~2003年共收治6例AIDS,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颜艳;顾春玲;万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新的医疗模式.方法:对绵阳地区目前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医疗现状与国际国内新的医疗模式对照.结果:绵阳地区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医疗现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结论:应该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与国际国内相一致的新急性脑血管疾病医疗新的模式.
作者:许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液透析(HD)是目前除肾移植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有效的措施,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多数不接受HD治疗.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78例患者对HD的接受情况,找出不愿接受HD的原因,针对性采取健康教育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叶芳;谭宗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以及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本院42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治疗性创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时间以及应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王利;张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适用范围广、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疗效高、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几年逐渐普及,在国内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生产中.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完善也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简称ELSD),又称蒸发型质量检测器,是一种新型的通用型质量检测器.1966年澳大利亚的Union Carbide实验室提出了ELSD的基本模型,80年代研制开发出首台ELSD,自从问世以来,深受商家重视,技术上不断改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1],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复杂的样品分析[2].
作者:王琳;石刚;孙琴;税丕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从2000年8月~2002年8月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84例,其中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解磷定持续静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正业;黄嵩;李日勋;陈霞;曾波;倪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