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的疗效观察

牟玲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灯盏细辛注射液
摘要:探索冠心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1998年1月~2003年3月间3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椎管内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报道手术治疗椎管内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脊柱后路减压、脊柱后路减压加内固定手术、脊柱前路减压加内固定3种手术方法,治疗椎管内转移性肿瘤6例.结果:6例中肩部疼痛消失4例、减轻2例,不完全截瘫恢复正常1例,4例中括约肌功能恢复1例,未见内固定松动、畸形.结论:椎管内转移性肿瘤手术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在可能情况下延长生命.

    作者:李世军;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者男,67岁.进食梗噎感1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常规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胸部未见异常.食道钡餐检查:食道中段第7胸椎水平末见一充盈缺损影,长约5cm.粘膜皱襞排列规则,未见明确增粗、紊乱、中断现象.诊断:食道平滑肌瘤.胃镜检查距门齿26~29cm食道左侧壁可见一约3.0cm×1.0cm×1.0cm肿物.表面光滑,可见粘膜桥,质硬,活动度较好.诊断:食道平滑肌瘤.

    作者:马丽梅;曾林华;朱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

    目的:通过气囊扩张治疗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方法:应用Germany ENDO-FLEX球囊扩张器在胃镜直视下,气囊加压逐渐扩张治疗食管-胃吻口合狭窄,压力达20~30PSI,病员感胸痛、胸胀为止,持续1~2分钟,间隔3分钟,反复1~2次.结果:治疗后本组12例病员吞咽困难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有效率100%,近期疗效好.结论:气囊扩张治疗手术后食管-胃吻合狭窄简单、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张仕泽;李蓉;胥雄阳;肖南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近况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炎症性改变.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湿病、猝死等范畴,系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近10年来本病的发病大有逐年增加之趋势,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西医对本病缺乏有效药物,故西医对病毒性心肌炎无特殊疗效.而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显示出一定优势.现综述如下.

    作者:蒋伟;杨思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英语语用信息领悟与学习者阅读能力培养

    语用学(prgmatics)是研究在不同语境中如何理解、运用语言的一门新兴的科学.在其跻身于语言学术之林的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语用学以其对深层次的信息的深刻揭示,对语言信息传输、接受机制的动态描述在语言学、哲学、信息传播学等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这些领域研究的进程.

    作者:朱万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开塞露小剂量灌肠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引起胃肠紊乱,致使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受到抑制[1],常常会引起排便不畅和便秘,严重者可出现肛裂,肛周感染和肛周脓肿.对此,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2年6月之间对发生便秘的32例患者采取小剂量开塞露灌肠,其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方便,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吴红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28例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临床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28例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发病情况、病种类型、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种类多且易误诊,治疗上根据皮损不同采用不同的药物.结论:注意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鉴别,加强局部治疗,以清洁、干燥、暴露为原则.

    作者:杨西群;杜宇;陈德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直肠广基腺瘤经肛门切除分析

    我院自1994年3月以来,对36例直肠广基腺瘤采用经肛门手术切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手舟骨骨折的诊治

    舟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60%~70%,在腕部骨折中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尽管对舟骨骨折诊治已有百年的实践,但许多方面仍存在分歧.由于舟骨在腕部力学机制中的重要性及在青年男性中的高发率,舟骨损伤的诊治就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作者:卓乃强;郝建伟;张继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适用范围广、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疗效高、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几年逐渐普及,在国内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生产中.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完善也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简称ELSD),又称蒸发型质量检测器,是一种新型的通用型质量检测器.1966年澳大利亚的Union Carbide实验室提出了ELSD的基本模型,80年代研制开发出首台ELSD,自从问世以来,深受商家重视,技术上不断改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1],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复杂的样品分析[2].

    作者:王琳;石刚;孙琴;税丕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2例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以及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本院42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治疗性创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时间以及应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王利;张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2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的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其中急发型过敏性休克易起重视,因抢救及时,大多预后良好.相比之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较少见,不易观察,时有发生,因此更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笔者从1998年至2002年共收集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大贵;刘克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烧伤疤痕挛缩畸形(附204例分析)

    深度烧伤治愈后,常因疤痕挛缩致肢体畸形、功能障碍而严重影响病员工作与生活、美观等,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其形态和功能.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9年间共收治烧伤疤痕挛缩畸形的病人204例,施行各种整形手术221例次,术后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昌明;谷云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胸水和常规胸穿抽水的疗效.方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水,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穿抽水,两组均给予全身短程抗痨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仅0.9天,而对照组平均为6.8天,(P<0.001).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天,对照组为10.4天(P<0.001).发生胸膜肥厚粘连治疗组2例(5.5%),对照组14例(40%)(P<0.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水简便安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永珍;刘朝良;刘菊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研究进展

    传统诊断血吸虫病为可靠、经典的病原学方法,由于费工、费时、费力及疫区人群依从性逐年下降,收集粪便困难增加,同时随着防治规划的实施,疫区病人的感染度和人群感染率的明显下降,病原学方法的敏感性愈来愈低.粪检查出病原难度增大,为了寻找更敏感和较简便的方法来代替或补充病原学诊断方面的不足,自5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就开始进行了免疫诊断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形成了皮试、尾蚴膜试验、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多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鉴定出10余种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抗原(包括同源和异源抗原),创立了多个检测系统(如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探索了皮内、血、尿等多个测试途径.这些成果在血吸虫病防治实践中都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免疫诊断的主要研究进展与探索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佘俊萍;王光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甲心病以心律失常为主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甲心病以心律失常为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甲心病的诊断能力及其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11例老年甲心病误诊为冠心病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甲心病甲亢症状不典型,多以谈漠型甲亢及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症状,另对冠心病诊断标准掌握不严,是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作者:张彦;柯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诊科护士长对实习护士带教探讨

    护士的临床实习是护士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老师是护士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急诊科带教工作,是摆在护士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杨俊芬;赵云香;冯昌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粘膜下切除对比分析

    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五官科的常规手术,是解除因中隔偏曲而致鼻塞、出血、头昏及其它症状的有效方法.我科以往对鼻中隔偏曲均采用粘膜下切除术,自2000年以来采用鼻中隔成形术65例,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世明;徐开伦;仲淑燕;李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对绵阳市急性脑血管病医疗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新的医疗模式.方法:对绵阳地区目前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医疗现状与国际国内新的医疗模式对照.结果:绵阳地区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医疗现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结论:应该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与国际国内相一致的新急性脑血管疾病医疗新的模式.

    作者:许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6例艾滋病的护理体会

    艾滋病是致命性慢性传染病,全球HIV感染正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扩散,我国1995年进入快速增长期[1];中国卫生部报告,截止2002年底,我国HIV/AIDS已经超过100万.面对这一特殊群体,传统的护理工作经受着严峻地挑战.我科1992~2003年共收治6例AIDS,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颜艳;顾春玲;万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