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人骨桥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周群芳;鞠吉雨;郎景和

关键词:骨桥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摘要:目的:制备抗人骨桥蛋白(hOPN)的单克隆抗体(mAb),用于其功能研究.方法:构建OPN的原核表达载体pTriEx-1-hONP载体,转化Tuner(DE3)placI感受态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OPN蛋白,纯化蛋白经超滤浓缩洗涤后即为免疫原.以重组纯化的OPN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同系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O进行常规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分泌鼠抗人OPN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其特异性,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OPN的表达.结果:pTriEx-1-hONP表达的OPN蛋白主要为可溶性形式,经镍柱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85%以上.纯化的OPN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经融合筛选,得到2株稳定分泌抗人OPN的mAb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E7和587,两株mAb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IgG1和IgG2a.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抗OPN的mAb能与OPN蛋白特异性结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时期的正常子宫内膜的OPN的检测表明,子宫内膜腺上皮在增生期、分泌早期,OPN呈弱阳性表达;分泌中、晚期OPN呈强阳性表达.结论:以纯化的重组hOPN为免疫原成功制备了鼠抗hOPN的mAb,并初步进行了应用,为研究hOPN的功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人骨桥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目的:制备抗人骨桥蛋白(hOPN)的单克隆抗体(mAb),用于其功能研究.方法:构建OPN的原核表达载体pTriEx-1-hONP载体,转化Tuner(DE3)placI感受态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OPN蛋白,纯化蛋白经超滤浓缩洗涤后即为免疫原.以重组纯化的OPN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同系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O进行常规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分泌鼠抗人OPN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其特异性,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OPN的表达.结果:pTriEx-1-hONP表达的OPN蛋白主要为可溶性形式,经镍柱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85%以上.纯化的OPN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经融合筛选,得到2株稳定分泌抗人OPN的mAb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E7和587,两株mAb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IgG1和IgG2a.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抗OPN的mAb能与OPN蛋白特异性结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时期的正常子宫内膜的OPN的检测表明,子宫内膜腺上皮在增生期、分泌早期,OPN呈弱阳性表达;分泌中、晚期OPN呈强阳性表达.结论:以纯化的重组hOPN为免疫原成功制备了鼠抗hOPN的mAb,并初步进行了应用,为研究hOPN的功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周群芳;鞠吉雨;郎景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类自然杀伤细胞发育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亚型,能够参与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人类NK细胞是淋巴细胞循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约占淋巴细胞的20%,在脾脏和骨髓占5%-10%,在其他未发生感染的淋巴器官只有很小的比例(小于1%).

    作者:于建渤;刘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紫杉醇和顺铂诱导下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对树突细胞提呈功能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紫杉醇、顺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后能否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并可以被抗原提呈细胞交叉提呈并促进免疫应答.方法: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6d后将DC和经紫杉醇联合顺铂在体外诱导发生凋亡的人卵巢癌细胞株共同培养,并以冻融细胞共培养DC组和单独DC组作对照,共培养4 h后,进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培养组DC的分化和成熟程度.结果:紫杉醇、顺铂诱导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可被DC有效吞噬,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组DCs的表达及成熟度均明显增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诱导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以促进DC的分化和成熟.

    作者:冯勤梅;吴霞;王颖;葛海良;狄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钙整合素结合蛋白CIB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亚细胞定位

    目的:构建钙整合素结合蛋白(calcium-and intesrin-binding protein,CIB)的原核表达载体,制备小鼠抗人CIB的多克隆抗体并探讨其亚细胞定位.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脑组织扩增CIB的c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IB,转入BL21(DE3)中,以IPTG诱导BL21(DE3)表达CIB融合蛋白,SDS-PAGE鉴定融合蛋白CIB的表达.用含CIB融合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抗血清分别经Protein G、抗原亲和层析后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结果:通过重组表达获得CIB抗原蛋白,免疫小鼠并纯化抗血清得到特异性的抗CIB抗体,该抗体能检测细胞内源性CIB蛋白的表达;同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IB在SHG44、Hhu7细胞株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结论:成功克隆CIB基因并制备了特异性的小鼠抗人的CIB多克隆抗体,对进一步研究CIB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石洁;惠玲;张煦;王晓辉;杨金升;吕同德;赵治华;哈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B病毒转化B淋巴母细胞在汉滩病毒CTL表位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EB病毒转化B淋巴母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抗原肽,刺激短期培养的特异性T细胞活化并分泌IFN-γ,从而应用于T细胞表位鉴定中.方法:用B95-8细胞培养上清中的EB病毒转化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建立HFRS患者的B-LCL,以自身BLCL为APC,加载抗原肽后,刺激短期培养的G9L特异的HFRS患者CD8+ T细胞系,应用ELISPOT测定CD8+ T细胞受到抗原肽刺激后产生IFN-γ的能力.结果:加载过抗原肽G9L或V15R的B-LCL可刺激G9L特异的CD8+ T细胞活化并产生IFN-γ,而与G9L无同源序列的115P则不能刺激G9L特异的CD8+ T细胞活化.结论:B-LCL可作为非专职APC有效地将抗原肽提呈给特异性T细胞.

    作者:王美亮;张全华;王九平;李永明;马樱;金伯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D1d四聚体检测NKT细胞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小鼠NKT细胞的方法.方法:首先将α-GalCer负载于空的CD1d四聚体上.将α-GalCer溶于1000 mL/L的DMSO中,配成浓度为0.1 g/L,之后震荡α-GalCer液,37℃,12 h,用之前超声水浴37℃,10 min,取12 mol/L的上述α-GalCer液加入到1 mol/L的四聚体溶液中,将上述二者的混合液37℃,避光,孵育24-48 h.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正常的和腹腔注射α-Galcer 5μg 3d后的小鼠的脾脏及骨髓中共表达α-GalCer/CD1d四聚体及CD3的NKT细胞.结果:在正常小鼠脾脏及骨髓的淋巴细胞中NK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2%和1.6%;腹腔注射α-GalCer5μg 3d后小鼠脾脏的淋巴细胞中NKT细胞有轻度的增加,比例为2%和2.7%.结论:CD1d四聚体是检测小鼠NKT细胞的有效工具.

    作者:刘景华;窦立萍;王莉莉;于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豚鼠模型Eotaxin、CCR3表达的调控

    目的:观察哮喘豚鼠外周血、肺和骨髓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和肺组织Eotaxin和CCR3的表达及激素对其影响.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0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作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干预组(C组)、布地奈德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在末次激发6 h后处死豚鼠;取豚鼠颈动脉血、骨髓和肺组织,分别制备血涂片、骨髓涂片和肺组织切片;外周血和骨髓涂片用Wright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总数和EOS百分比;肺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总数和EOS百分比;肺组织切片用Eotaxin和CCR3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Eotax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豚鼠外周血、骨髓和肺组织中EOS百分比,A组为(1.33±0.52)%、(1.17±0.41)%、(1.67±0.52)%;B组为(4.83±0.98)%、(3.17±0.75)%、(4.00±0.89)%;C组为(2.68±1.03)%、(1.67±0.82)%、(2.83±0.75)%;D组为(2.67±0.52)%、(1.83±0.75)%、(2.67±0.52)%;B组与A、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较D组降低骨髓EOS百分比似乎更明显;豚鼠肺组织Eotaxin和CCR3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A组为(2.29±0.35)%、(2.07±0.15)%;B组为(3.27±0.42)%、(3.66±0.47)%;C组为(2.80±0.22)%、(2.98±0.45)%;D组为(2.75±0.31)%、(2.65±0.25)%;B组与A、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豚鼠肺组织Eotaxin在A、B、C、D组表达量分别为0.447 ±0.026、0.836±0.012、0.639±0.034、0.668±0.023,B组表达较A、C和D组明显升高(P<0.0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高于A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哮喘豚鼠肺组织中EOS百分比和Eotaxin和CCR3在肺组织的表达皆呈正相关(r=0.852,P<0.001)、(r=0.671,P<0.001).结论:哮喘豚鼠外周血、骨髓和肺组织EOS均明显增加,并与肺内Eotaxin和CCR3的表达相一致,激素可通过抑制Eotaxin和CCR3的表达和活性,有效发挥抗EOS炎症作用,是激素控制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

    作者:吕丽丽;朱述阳;刘平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兔抗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与鉴定

    1997年,Zou等[1]首次从HeLa细胞胞质内纯化和克隆出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tie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的cDNA,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130.近来研究发现在细胞色素C和dATP存在的情况下,Apaf-1可聚集成凋亡体(apoptosome)[2],凋亡体负责将半胱天冬酶-9酶原蛋白(pmcaspase-9)裂解成半胱天冬酶-9(easpase-9),以及维持caspase-9的酶活性,进一步激活caspase-3而诱导细胞凋亡[2],因此Apaf-1可被认为是凋亡体的真正核心.

    作者:张文;刘红军;胡志军;高琰;高志涛;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77 1726阻断IL-13对成纤维细胞的促胶原合成作用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77 1726对白细胞介素13(IL-13)促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MTF法观察不同浓度的A77 1726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成纤维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加入IL-13(100 μg/L),实验组加入A77 1726(50 μmol/L)和IL-13(100μg/L),作用24、48、72 h后,羟脯氨酸(Hyp)检测A77 1726对IL-13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的影响,RTPCR观察A77 1726对IL-13促进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α1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观察A77 1726对IL-13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A77 1726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羟脯氨酸检测实验组48 h组和72 h组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RT-PCR观察到实验组48 h组和72 h组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α1基因(COLIA1)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观察到实验组48 h组和72 h组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的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酪氨酸酶抑制剂A77 1726阻断IL-13对成纤维细胞的促胶原蛋白合成作用,阻断IL-13促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α1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作者:熊丽霞;李文林;石小玉;刘卓琦;唐洪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皮细胞相关黏附分子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渗出内皮细胞层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和重要步骤.此过程不仅需要激活白细胞及其膜表面黏附分子,而且需要内皮细胞上相关的黏附分子的调控.目前研究已由研究黏附生理过程转向研究此过程的分子机制.本文主要介绍与此过程相关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基因表达、信号转导通路调控以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等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宇;桑晨;庄逢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SG5/NS5A5B△C质粒的构建及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pSG5/NS5A5B△C质炷,并检验其在Huh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方法:使用已经构建的pTM1-△C质粒,并检验其在NS2NS5A5B△C质粒为模板,根据pTM1、HCV NS5A5B△C、pSG5序列和酶切位点特点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HCVNS5ASB△C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插入psG5载体中,经筛选阳性克隆、Sac Ⅰ和Bg/Ⅱ分别酶切鉴定后,用FuGene 6转染试剂转染入Huh7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HCV NS5A5B△C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Sac Ⅰ和BglⅡ分别酶切鉴定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切片段大小和插入方向均与预计一致.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Huh7细胞表达带有绿色荧光的HCV NS5A5B△C蛋白,该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表达率达40%以上.Western blot结果也证实在转染pSG5/NS5A5B△C的Huh7细胞中出现了大小与HCV NS5A5B△C(82 ku)一致的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pSGS/NS5A5B△C质粒,并在Huh7细胞中成功瞬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CV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雪萍;李富军;邓琳;长野(藤井)基子;北山喜久美;堀田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免疫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的B细胞活化机制

    目的:检测脾脏和淋巴结中B细胞活化相关蛋白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变化,从B细胞活化的角度探讨Tα146-162-iMDC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树突状细胞(DC)负载Tα146-162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EAMG)的发病,34只6-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干预组(B)和对照组(C).体外培养DC,然后负载Tα146-162进行干预.从初次免疫起至第90天实验终止前,行EAMG严重性临床评估及发病率的计算.Western blot检测Syk、Lyn、Btk和PLC-γ2蛋白及蛋白磷酸化表达.结果:临床评估:A组发病率高于B组(75%vs 25%,P<0.05).实验终止时2组临床评分分别为1.69±1.12vs0.35±0.67(P<0.01).C组小鼠无发病.A组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Syk和PLC-啦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较C组小鼠升高(P<0.01),B组较A组下降(P<0.05),但高于C组(P<0.05);A组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Lyn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较C组小鼠降低(P<0.01),B组较A组升高(P<0.05),但仍低于C组(P<0.05);A组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Btk蛋白表达较C组小鼠升高(P<0.01),B组较A组降低(P<0.05),仍高于C组(P<0.05),但磷酸化水平三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α146-162-iMDC干预,能显著降低EAMG的发病率,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细胞活化有关.

    作者:王蓉;杨欢;肖波;张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IL-11保护中子照射后肠上皮损伤的Jak/STAT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IL-11对中子照射后肠上皮内Jak/STAT通路的影响,并观察其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和IEC-6细胞经4 Gy中子照射和IL-11处理分别作为肠上皮损伤的体内外模型,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EMSA、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肠道病理变化、Jakl和STAT3活性及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1)中子照射后,小鼠肠道损伤极为严重,且未见明显再生;IL-11治疗组隐窝上皮细胞及存活隐窝数量较多.(2)中子照射后,IEC6细胞Jakl和STAT3活性均减弱,IL-11处理可增加二者活性.(3)中子照射后,小鼠肠道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应用IL-11可降低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结论:在中子辐射时,IL-11可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并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对肠上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瑞娟;彭瑞云;高亚兵;常公民;徐新萍;付凯飞;罗庆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Alzheimer患者血清中抗Aβ42自身抗体的纯化及鉴定

    目的:纯化并鉴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抗Aβ2自身抗体.方法:选择AD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标本,测定抗体含量,用饱和硫酸铵沉淀血清得到IgG粗品,Aβ42免疫亲和柱层析对粗品IgG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IgG纯度和免疫活性.结果:用CNBr活化Sephrose 4B柱层析纯化出较高纯度的抗Aβ42自身抗体,纯度可达到90%.结论:CNBr活化Sephrose4B层析柱可有效地从人血清中纯化出较高纯度的抗Aβ42自身抗体,便于对自身抗体进一步研究,为AD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段金海;徐书雯;莫建伟;向绍通;方运勇;汪华侨;莫思杰;胡涛;姚志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T-B细胞协作研究的重大突破——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发现,一个新的CD4+效应T细胞亚群

    二十世纪60年代,Claman和Miller等[1,2]分别采用照射或胸腺切除的小鼠模型,同时过继转移正常小鼠骨髓细胞和胸腺细胞,或过继转移胸腺细胞或胸导管淋巴细胞,才能产生针对羊红细胞抗体,发现了B细胞对某些抗原(后称为T细胞依赖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必须要有T细胞的辅助.

    作者:金伯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鼠CD3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大鼠CD36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提取的总RNA中,获得CD36基因编码序列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证明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D36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确认目的基因序列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大鼠CD36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D36,并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

    作者:王欣;陈莹;陈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抑制性受体LAIR家族的研究新进展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Ieukocyte-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like-receptor,LAIR-1)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发挥免疫负调节作用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包括膜型LAIR-1和分泌型LAIR-2两个分子.其基凶定位与其他已知的免疫抑制性受体一致且在体内免疫系统广泛表达.胶原为LAIR-1和LAIR-2的高亲和力配体,膜型LAIR-1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可溶型LAIR-1(sLAIR-1)和分泌型LAIR-2的竞争性调节.LAIR-1结合配体或用相应抗体交联后使其胞质区ITIMs模体发生磷酸化,募集SHP-1和/或SHP-2磷酸酶,进而发挥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

    作者:马樱;陈丽华;金伯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芩苷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分析黄芩苷(BA)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以羧基荧光素双醋酸盐琥珀酰脂(CFDA-SE)染色,不同终浓度的BA预孵育4 h,加入刀豆蛋白(ConA)或佛波醇酯类多克隆刺激剂PDB和离子霉素Ion进行刺激,以流式细胞术(FCM)结合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黄芩苷对CD3+ 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碘化丙锭(PI)染色结合FCM分析其细胞周期分布.结果:BA(10、15、20、25 ms/L)对ConA或PDB和Ion诱导的小鼠CD3+ T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对细胞周期分析表明,BA能使ConA或PDB和Ion刺激的小鼠淋巴细胞停滞于G0/G1 期、S期,阻止其进入G2/M期,阻止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BA对ConA或PDB和Ion诱导的小鼠CD3+ T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将淋巴细胞阻滞在G1/G1 期和S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异性.本研究提示黄芩苷有发展成免疫抑制剂的潜力.

    作者:李林;曾耀英;黄秀艳;宋兵;杨志;滕菲;姚满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组疫苗E.coli LLO/OVA经TLR4和NOD1受体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的模式识别受体(PPBs)活化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及RT-PCR检测经E.coli LLO/OVA刺激后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one marr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的PPRs及其下游NF-K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BMDC的活化状况及培养上清液内细胞因子含量.结果:经E.coliLLO/OVA刺激后2 h,BMDC出现短暂的TLR4 mRNA表达上调,其下游信号途径相关的Myd88、Rip2、Irak1、Imk2、Ikkα、NF-KB1和NF-KB2 mRNA均出现表达上调,黏附分子Icam1、细胞因子IL-1α、IL-1b、IL-6和TNF-α的mRNA也表达上调;经E.coli LLO/OVA刺激后4 h,BMDC出现Card4(NOD1)mRNA表达上调,其下游信号途径相关的Rip2、Ikkβ、NFkB1和NF-KB2 mRNA均出现表达上调,IFN-γ、TNF-β和CD40 mRNA也上调表达.经E.coli LLO/OVA刺激后24 h,BMDC表达共刺激分子及MHC-Ⅱ类分子上调;且培养上清液内IL-12和IFN-γ含量增高.结论:重组疫苗E.coli LLO/OVA经TLR4和NOD1受体激活NF-KB信号通路,诱导了小鼠BMDC成熟并表达一系列细胞因子尤其是IL-12和IFN-γ.

    作者:徐曼;戴明燊;米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锁阳提取物对衰老模型鼠免疫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探索锁阳多糖、水提取物咀嚼片延缓衰老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锁阳多糖、水提取物并制备其咀嚼片;制备衰老动物模型,观察该制剂对衰老模型动物免疫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活性等的影响;对衰老模型动物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锁阳咀嚼片治疗组吞噬指数、吞噬百分率、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较衰老模型动物升高;锁阳咀嚼片能提高衰老模型动物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NO的含量,且锁阳多糖组在改善自由基水平方面优于锁阳水提物组.结论:锁阳多糖、水提取物咀嚼片可通过改善衰老模型动物免疫功能以及影响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发挥抗衰老作用.

    作者:刘永琦;苏韫;吴建军;张毅;魏舒畅;聂蕾;颜春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主管: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