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诊断的意义

田志诚

关键词: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CT扫描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表现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即时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36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首次CT及伤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多数首次CT检查,可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颅内迟发性血肿发生的高峰期为伤后24~72小时.结论: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首次CT检查多有异常,但无颅内血肿者,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CT复查,以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方不至贻误诊治.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10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治疗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了解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观察重型肝炎患者PE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5项指标及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率的差异.统计分析PE治疗及次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检测部分患者PE前后内毒素(LPS)浓度,探讨LPS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中期患者好转率分别为54.4%和27.8%(P<0.01);晚期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8.3%和1.4%(P>0.05).PE治疗2到4次,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39.4%、43.6%和42.9%,但PE次数在不同组别患者的好转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后好转患者血清内毒素浓度下降(P<0.01).结论:PE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早中期患者的好转率.PE次数为2到4次时,患者的好转率较高,但不同的PE次数未显示相应患者的临床转归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血清LPS浓度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治疗前血清LPS浓度低且治疗后下降者,预后较好;相反,治疗前血清LPS浓度高且治疗后下降不明显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嘉川;雷学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用平片式及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46例腹股沟疝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46例患者尿潴留,阴囊水肿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至2年,无1例复发.结论: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简单,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廉的特点,更适合基层推广.

    作者:吴乔;张静;刘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与血清炎症介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1999年WHO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试验采用前后自身配对方法.口服ROS 4mg每天一次,总疗程8周.测定指标包括常规临床检查项目、血糖,同时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 HOMA模型和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应用ROS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P<0.05),并降低血浆CRP、IL-6、TNF-α水平,这些炎症介质的改变与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相关.结论:应用ROS治疗2型糖尿病能降低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或减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华珍;杨矫;苏言辉;陈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铁路旅客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铁路旅客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及需求现状,为制订宣传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50名铁路旅客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问卷827份,所有数据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艾滋病预防措施方面的认知率较高;在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及同桌吃饭)的认知水平较低;与妻子(丈夫)之外的人进行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态度的问题回答愿意使用的有526人,占63.6%.铁路站车艾滋病宣传方式及内容方面,广播与电视宣传途径及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宣传内容选择率较高.结论:铁路旅客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应利用铁路车站、旅客列车的多种宣传形式,针对铁路旅客的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提高铁路旅客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意识.

    作者:宋佳荔;魏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钠片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钠片与二甲双胍片分别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太罗组(罗格列酮钠片)(21例);B组,二甲双胍组(19例),进行为期16周的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有意义的下降(P<0.05),从下降幅度的百分率统计,太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结论:太罗联合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

    作者:熊萍;董刚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成都市1998~2007年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目的:了解成都市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对1998-2007年成都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定期体检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成都市集体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身高、体重年增长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中、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逐年下降;单纯性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贫血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成都市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良好.儿童营养不良减少,肥胖明显增加,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今后托幼园所要将肥胖的预防和干预作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并重视眼保健工作.

    作者:罗红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下行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中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孕拟在腹腔镜下行检查及治疗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人,分别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简称E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简称G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简称EGA组),观察比较三种麻醉方法对患者呼吸,循环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三种麻醉方法均可保证手术完成,EA组术中管理较为麻烦,GA组循环波动大,EGA组麻醉效果更好,各种药物用量减少,患者血液动力学更稳定,恢复快,管理更轻松.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EGA)可避免其它两种麻醉方式不足,各取长处,更适用于腹腔镜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麻醉.

    作者:陈涛;王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胃癌复发再次手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再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6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发现30例侵及毗邻器官,16例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5年以上1例、3年以上18例、1年以上3例、1年以内死亡15例.结论:术后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提高手术率.选项择身体素质好、肿瘤复发局限者采取再次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全信保;吴建平;罗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08年犬伤门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犬伤暴露后到我院犬伤门诊就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相关因素,为制定狂犬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根据犬伤门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犬只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结果:2008年我院犬伤门诊共接诊2 589例,咬伤人犬只的接种率为46.26 %.就诊病例的年龄有两个高峰,分别是0~10岁组和21~30岁组.就诊时间除1~2月和11~12月病例较少外,全年各月份均在198~342人之间.犬伤暴露后,只有2.16 %病例及时、正确地处理了伤口.100%的犬伤暴露者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犬伤Ⅲ度暴露中,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仅为28.4%.结论: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对家犬实行免疫,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保护.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和知识的宣传工作,合理设置犬伤医学门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全程、免费接种服务.

    作者:吕春容;万彬;余巧林;黄文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建立后,培养液中加入蜕皮甾酮共同孵育,观察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对模型细胞葡萄糖掺入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方法观察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IRS-1、IRS-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细胞组比较,1×10-5mol/L蜕皮甾酮可使IR HepG2细胞IRS-1、IRS-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蜕皮甾酮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可能与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IRS-1、IRS-2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陈秋;张蓉;刘学鹏;邱宗荫;夏永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组19例和开腹组2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术后切口感染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使用镇痛剂等指标均显著小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类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B超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6例急腹症中以急性胆囊炎、输尿管结石、急性阑尾炎以及妇科急症常见,共289例,占88%,其他急腹症37例,占12%.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7例,109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符台率89.9%.结论: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靳晓清;高红;张业光;黄兴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成人麻疹1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外来流动人员及本地农村人口多见,平均年龄26.78岁,多数患者未接种麻疹疫苗或麻疹疫苗史不详.成人麻疹患者临床症状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可合并肝脏和心肌损伤,但并发症以肺炎和支气管炎为主.结论:有必要加强成人的免疫接种,尤其是外来的务工人员,强化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认识,避免麻疹的流行.

    作者:毛碧容;陈仕晓;王丽;田浩;辛隽;李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与丙泊酚TCI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施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BIS值40).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T2)、15(T3)、30(T4)45(T5)、60(T6)、90(T7)、120(T8)min时的、MBP、HR、;Sev组患者加记各个时点的七氟醚IT、ET的MAC值.结果:T2点两组均比T1 降低(P<0.05),S 组高于P组(P<0.05),两组比较T3至T7无显著性差异(P>0.05);S 组T3 至T7 各点ET值无统计学差异,ET%:2.46,约1.4 MAC.结论:(1)七氟醚诱导较静脉麻醉诱导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2)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维持平稳,调控简便,效果良好.

    作者:苏涛;王在义;伍湘伊;徐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胶原酶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1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对1218例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旁穿刺,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溶解治疗.结果:91%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9%的患者疗效欠佳.结论: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江涛;王朝华;王丽琴;范玉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手术根治性切除82 例,姑息性切除9例,手术探查6例,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手术有11例术中植入I125种子,术后75例经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切除率93.8%,手术病死率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9%,随访率93.8%.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8%、55.1%、28.2%.结论:年龄不是高龄肺癌手术的禁忌证,但高龄肺癌患者常并有多系统基础疾病,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罗继文;何树松;任杰;罗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及分析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关节痛3年,加重伴发热2年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踝关节及双手指间关节疼痛肿胀,伴晨僵,无发热,无口腔溃疡,无脱发,无面部红斑.至我院就诊,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好转,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双手指间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肿痛,皮温高,至当地医院查C反应蛋白(CRP):

    作者:张蕊;贾萍;于磊;李玫;费小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式比较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子宫良性病变者行LAVH手术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LDH)32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比较:LAVH组(96.2±58.56)mL,LDH组(186.2±62.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手术镜处理子宫动脉,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茂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我院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12月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Ⅰ类切口80例.Ⅱ类切口120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Ⅱ类切口手术中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高,其次为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结论:应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以便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切口的感染率,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倪小绮;张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