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袁家天;魏国;温贤敏;范合璋;何敏;华欣

关键词:肝硬化,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围手术期影响及技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腹胆囊切除术(OC)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禁食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肝功能衰竭、胆道损伤、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病例.手术及麻醉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在LC、O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优于O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OC比较,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行LC是安全的,并且有着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关键是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Child-push分级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1月到2008年10月34例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患者,其中发生于咽的淀粉样变性有2例,喉的有27例,气管支气管的有5例.结果:24例行全麻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其中3例由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先行支气管切开后再行手术治疗,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单纯肿物切除术,余8例由于无法手术而给予对症治疗.结论: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活检和刚果红染色.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亮;黄娜;刘丹;袁泉;杨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调查206例腹股沟马鞍疝患者,其中行巴德网塞充填式修补术57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149例,观察两种修补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要点、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及复发率.结果:两种方式修补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手术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两种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分别为(2.3±0.5)和(2.2±0.7)年,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里灵疝装置修补组的费用较巴德网塞组低.57例巴德网塞修补术后有2例复发,149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马鞍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龚艳萍;雷文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型综合医院实施健康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本文通过对华西医院健康检查中心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通过加强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对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医院品牌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在大型综合医院推广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作者:刘琴;廖志林;王佑娟;朱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与血清炎症介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1999年WHO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试验采用前后自身配对方法.口服ROS 4mg每天一次,总疗程8周.测定指标包括常规临床检查项目、血糖,同时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 HOMA模型和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应用ROS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P<0.05),并降低血浆CRP、IL-6、TNF-α水平,这些炎症介质的改变与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相关.结论:应用ROS治疗2型糖尿病能降低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或减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华珍;杨矫;苏言辉;陈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汶川地震中踝关节创伤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中,华西医院救治的踝关节损伤病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的103例踝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的97例,男59例,女38例,年龄14-76岁,平均34.9岁.根据受伤时的情况(软组织损伤和踝关节骨折)将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类型及治疗的措施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我院住院期间,共计46例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6例行外固定架固定,扩创17例,植皮25人次;根据术后 X 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按 Leeds 描述的标准,治疗结果分为优、良、差 3级,其中优51例,良32 例,差14例,优良率86.6%.至2008年6月9日仅有7例伤口创面未闭合,3例外固定治疗的粉碎性骨折尚需进一步手术治疗,1例因为感染和肌肉坏死行截肢术;其他伤员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无一例患者因为踝关节损伤而死亡;无一例内固定并发症发生;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我院对地震踝关节损伤的伤员的治疗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作者:吴辉;王光林;裴福兴;宋跃明;杨天府;黄富国;屠重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血塞通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00%、86.67%,对照组为66.67%、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温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囊性、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囊内放疗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囊性部分行CT、MRI 引导立体定向吸除囊液、注入胶体磷酸铬,待瘤囊缩小远离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后,施行伽玛刀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排出囊液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经囊内放疗后2-36个月随访12例患者,CT、MRI扫描显示5例患者瘤囊持续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5例患者肿瘤显著缩小,症状持续改善;2例肿瘤无明显改变;无死亡病例.结论:CT、MRI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安全、有效.

    作者:蔡晓东;高永中;李维平;闫大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比较不同实施方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汶川地震后我院收治的因挤压伤而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情况.共计39例患者因挤压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治疗.按照不同的实施方式分为A组(23例)以同步输入方式进行,B组(16例)以预充式进行.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血常规等.分析不同治疗组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9例患者死亡4例,其余35例均康复.存活患者治疗后SCr和BUN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r:A组(503±215)μmol/L对(149±129.7)μmol/L,B组(577±227)μmol/L对(180.6±146.5)μmol/L,P<0.05;BUN:A组(26.6±10.4) mmol/L对(9.3±6.9)mmol/L,B组(30.5±8.1)mmol/L对(10.9±5.72)mmol/L,P<0.05.两组滤器后ACT值均较外周血ACT值明显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61±31) s 对 (122±25)s,B组:(157±33)s 对 (125±31) s,P<0.05.A组滤器和管路寿命(47.6±11.2)h与B组(41.3±14.5)h相近,A组略长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适于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这种抗凝方式抗凝效果确切,而且不会加重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不会增加患者活动性出血的风险.同步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延长滤器和管路方法可能优于预充方式.

    作者:秦伟;苏白海;付平;陶冶;涂远茂;李静;陈肖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与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ACE + 3DCRT)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两组的HCC患者,均不能手术、门脉无癌栓、无远处脏器转移.50例患者行单纯TACE 2次(TACE组).40例患者在TACE 2次后第四周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ACE + 3DCRT组),放疗采用6MV-X射线,4~6 Gy/次,隔日一次,3次/周,总剂量45~60 Gy.TACE采用碘化油、顺铂、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及明胶海绵.结果:TACE组与TACE+3DCRT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68.0%(34/50)、87.5%(35/40),1年生存率分别为78.0%(39/50)、95.0%(38/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的治疗反应主要为栓塞综合征,3DCRT有7.5%(3/40)发生急性放射性肝炎,经对症、保肝处理后缓解.两组患者均能耐受.结论:TACE + 3DCRT治疗不能手术、门脉无癌栓、无远处脏器转移的HCC的疗效较单纯TACE治疗HCC的疗效好.

    作者:赵彩霞;任勇军;文世民;潘荣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07年通过招募有医学和社会学背景的志愿者组建了华西医院志愿者服务中心,在门诊部设立志愿者服务台六个,为就诊患者提供分诊、导诊、咨询、排忧解难等公益性服务.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调研,以第三部门的视角弥补了医院管理、医院制度和医疗活动中的不足.在维护就诊秩序,密切医患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该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建立、培训、管理的经验,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必要性、定位、对象、策略,对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阐述了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特色,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刘姿;康淑琼;谭明英;王庭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心脏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老年患者接受介入性手术,往往由于不了解其意义和有关内容,在心理上存在担心、紧张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1].因此,护士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心理护理,才能使老年患者减轻焦虑,大程度地配合医护人员,保证介入手术的顺利和成功,我科对160例老年患者行介入手术全程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邹莲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及分析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关节痛3年,加重伴发热2年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踝关节及双手指间关节疼痛肿胀,伴晨僵,无发热,无口腔溃疡,无脱发,无面部红斑.至我院就诊,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好转,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双手指间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肿痛,皮温高,至当地医院查C反应蛋白(CRP):

    作者:张蕊;贾萍;于磊;李玫;费小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建立后,培养液中加入蜕皮甾酮共同孵育,观察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对模型细胞葡萄糖掺入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方法观察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IRS-1、IRS-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细胞组比较,1×10-5mol/L蜕皮甾酮可使IR HepG2细胞IRS-1、IRS-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蜕皮甾酮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可能与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IRS-1、IRS-2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陈秋;张蓉;刘学鹏;邱宗荫;夏永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脂高盐饮食和有氧运动对肾脏PPAR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高脂高盐饮食和有氧运动对肾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给予普通膳食(RN)、高脂高盐膳食(HN)、普通膳食加游泳(RS)和高脂高盐膳食加游泳(HS)处理(每组5只),24周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的3种PPARs亚型(α、β/δ和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3种PPARs亚型在大鼠肾脏组织中均有表达.HN、RS和HS组PPAR-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RN组的4.0、3.0和2.1倍,PPAR-β/δ蛋白表达量分别为RN组(对照)的3.0、2.5和4.0倍,PPAR-γ蛋白表达量为RN组的1.7、3.1和4.1倍,每个亚型的蛋白表达量在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脂高盐膳食和有氧运动均可导致大鼠肾组织内3种PPARs亚型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有氧运动显著降低了高脂高盐膳食引起的PPAR-α蛋白高表达.

    作者:沈成义;闰振成;祝之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62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结直肠癌患者、40例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CS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SF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SF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M-CS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可能是一个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杨志明;刘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晚期老年性痴呆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使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逐渐成为日益受重视的社会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性痴呆发病率越高,痴呆的严重程度亦增加;我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高龄痴呆患者同时伴有多种内科疾病,医疗护理负担重,难度大.

    作者:张雪梅;谢冬梅;周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针对性选取我院行THA的病员48例,分为初期小切口THA组、熟练小切口THA组、传统切口THA组,各组16例.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小时引流量、手术时间及Harris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期小切口THA组平均出血量,术后12小时平均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等指标均高于传统组,术后Harris评分低于传统组,熟练组与传统组比较,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略少,术后早期Harris评分高,远期Harris评分接近.结论:熟练小切口THA与传统切口THA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优点,初期小切口THA不具微创优势,不必强求小切口THA,并应注重学习曲线.

    作者:赵强;陈兴爱;胡定祥;唐影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治疗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了解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观察重型肝炎患者PE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5项指标及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率的差异.统计分析PE治疗及次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检测部分患者PE前后内毒素(LPS)浓度,探讨LPS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中期患者好转率分别为54.4%和27.8%(P<0.01);晚期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8.3%和1.4%(P>0.05).PE治疗2到4次,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39.4%、43.6%和42.9%,但PE次数在不同组别患者的好转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后好转患者血清内毒素浓度下降(P<0.01).结论:PE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早中期患者的好转率.PE次数为2到4次时,患者的好转率较高,但不同的PE次数未显示相应患者的临床转归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血清LPS浓度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治疗前血清LPS浓度低且治疗后下降者,预后较好;相反,治疗前血清LPS浓度高且治疗后下降不明显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嘉川;雷学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骨梗死的MRI表现(附8例分析)

    目的:分析骨梗死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对8例临床证实为骨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及双侧胫骨上段,1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均呈地图样信号异常.结论:骨梗死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怀疑骨梗死应行MRI检查.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鼻内窥镜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应用.方法:343例436眼实施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结合鼻内窥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手术治愈好转率为96.33%.结论:鼻内窥镜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行检查及修复,能很好的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

    作者:刘丹;吴武;刘丹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