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导航的临床应用附101例报告

肖顺武;黄光富;廖晓灵;刘同华

关键词:神经导航, 颅内肿瘤, 显微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下切除颅内病变的价值.方法:使用Vector Vision2导航系统对101例患者进行神经导航,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结果:101例病变显微镜下全切89例(88.1%),术后症状改变或无变化92(90.1%),9例(8.9%)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未出现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神经导航精确定位,动态跟踪,术中实时导航,有助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神经功能损伤.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 介导的鼻黏膜反应性疾病[1].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约5%~50%.变应性鼻炎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2].2001年的<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影响的工作会议报告>(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主要以患者病程的长短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AR分类指标,并由此决定治疗方案,与传统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SAR,或称花粉症)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注重治疗方案的选择,后者则注重病因的判定.

    作者:胥科;梁传余;周光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又称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或定量检测的一门技术.它是免疫学和传统的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互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也可以称为原位免疫学(in situ immunology).免疫组化技术以其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并且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和代谢结合起来等优点得到了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肿瘤病理学中已经成为常规的诊断方法,它不仅提高了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在探讨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组织起源、功能分类、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各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赵静;崔勇霞;易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成本-疗效分析

    目的:验证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药物阿齐霉素采用序贯疗法与连续静脉滴注作成本-疗效分析.结果: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与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序贯疗法与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支原体肺炎成本有显著差异.结论: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优越性.

    作者:严辉琼;唐尧;何文富;孙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综合超声技术评价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病变

    目的:探讨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心肌微观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M型超声、组织多普勒技术(DTI)和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检测4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心肌的微观结构.以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均匹配的4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左室肥厚,部分患者左室腔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IBS值及IBS%值增大,CVIB值减低.结论:尿毒症患者心脏存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心肌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声学参数CVIB可评价心肌的收缩功能,该指标仅与心肌细胞的收缩状态有关,不受心脏前、后负荷的影响.

    作者:谭静;唐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种治疗胃溃疡用药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对治疗胃溃疡的3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A组方案为雷钡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法莫替丁;B组方案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法莫替丁;C组方案为果胶铋+克拉霉素+甲硝唑,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方案成本-效果比较低,总有效率高.结论:B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氨甲喋呤与米非酮配伍中药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异位妊娠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肌注氨甲喋呤50mg,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B组口服米非司硐100mg,一日2次,连用3天,同时服中药宫外孕I号方,1剂/天,连用三天.结果:两组成功率分别为75%和67%,A组成功率稍高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治疗前为(2852.71±3024.08)IU/L和(1084.98±1158.03)IU/L,包块大小分别为(3.77±3.10)cm和(2.10±2.24)cm,治疗一周后血β-HCG分别为(563.66±597.52)IU/L和(758.73±809.81)IU/L.两组治疗成功病例的停经天数和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前血β-HCG水平、包块大小及治疗一周后血β-HCG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且优于米非司酮配伍中药.

    作者:邹敏;罗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C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C肽变化.方法:对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测定,按不同年龄及病程分组.结果<60岁(非老年组)与≥60岁(老年组)单一空腹C肽水平有差异,而病程≥10年较病程<10年的,无论空腹或餐后2小时C肽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衰退.

    作者:蒋成霞;曹春晓;张其兰;雷开键;詹云;华燕;夏立强;单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18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内膜结核是临床常见病,许多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在临床症状,X线检查颇似肺癌,易被误诊.现将我院传染科及呼吸科5年间纤支镜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18例分析报告如下,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赵素芳;李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改良憩窒化再简化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ogbgill改良憩窒化再简化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采用Cogbill改良憩窒化再简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5例(93.7%),死亡1例(6.3%).结论:Cogbill改良憩窒化再简化术是治疗十二直肠损伤的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谭天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92年2月~2004年12月共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为孤立肾癌,8例中5例行肿瘤剜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离体肾肿瘤切除加自体肾移植术.结果:本组术后无外科并发症,平均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肿瘤转移.结论:孤立肾患者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孙发;杨宇如;魏强;宋超;张广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析影响急诊护患关系的因素与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医疗保健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加注重所得到的医疗、护理质量的保障,而医学又是一门不完美的科学,因此我国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1].急诊科是整个医院的窗口之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护患之间易产生矛盾,引起投诉和纠纷.面对众多的医疗纠纷,特别是涉及到护理方面,处在医院弱势群体的护理人员更显得束手无策.护患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既能使病人在诊疗期间保持稳定的良好心态,也有利于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的机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探讨影响急诊护患关系的因素,提出管理对策.

    作者:李源;谢生华;王海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初探

    长期以来,国内中型、大型医院手术室内一般都设有一个专门供应手术用品的小型供应室,即手术器械、手术敷料的准备、消毒、灭菌等均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完成.由于手术室的改建、扩建,手术间的增加,手术台次的上升,工作量随之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为解决手术室护士紧缺现象,让器械清洗、打包、灭菌人员回到手术岗位上来,解除手术室护士非护理工作量,提高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扩建后的层流手术室的环境污染,我院从2003年7月开始,实行手术室与供应室合作.

    作者:周晓丽;谢自茂;曾维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检测尿TGF-β1预测慢性移植物肾病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肾移植患者尿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远期慢性移植物肾病(CAN)有无预测作用.方法:自1999年8月~2000年5月期间对144例肾移植时间达1年、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检测尿TGF-β1浓度,然后分别挑选出TGF-β1浓度低和高的各40例患者组建为组Ⅰ、组Ⅱ,对上述80例患者进行至少3年的前瞻性观察;比较2组在3年内肾功能的损失量和肾功不良者的病例数有无差异;分析早期尿TGF-β1浓度与远期肾功能有无相关性;对肾功不良者作移植肾穿刺活检,明确是否为CAN.结果:3年后,组Ⅱ肾功能的损失量和肾功不良者的病例数显著大于组Ⅰ;术后达1年时的尿TGF-β1浓度与3年后的肾功能二者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肾功不良者,移植肾在组织学上均呈CAN的改变.结论:肾移植后早期尿TGF-β1浓度对远期慢性移植物肾病具有预测作用.

    作者:徐序广;张艮甫;范明齐;黄赤兵;王平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吸痰的护理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即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病人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后,吸痰是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何有效而安全地吸痰是临床工作中护士长期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气管切开后吸痰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辜德英;余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DJ-1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5岁或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大多数PD病因目前仍不明确,但许多与PD有关的基因突变已见报道.特别是其中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的致病基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包括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的PD的发病机制.近报道的DJ-1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PD有关.现就DJ-1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文军;彭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血液保护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共116例,比较回输后HR、MAP、SPO2的变化;随机选择其中部分病例于术前、回输前、回输后、术毕24h采血测定HB、Hct、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回收原血和回输血的RBC、HB和Hct.结果:(1)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2)术中自体血回输后HR减慢(P<0.01),MAP上升(P<0.01).(3)HB和Hct在回输后升高(P<0.01);Plt在回输后择期病例低于术前(P<0.01),急诊病例无显著变化,但术毕24h两者均比术前升高显著(P<0.01).(4)急诊病例FIB、PT和APTT于术后24h增加(P<0.01);择期病例在回输前和回输后FIB降低(P<0.01),而PT、APTT则延长(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5)回输血与回收原血比较RBC、HB和Hct均显著增高 (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后循环功能较稳定,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节约血源和避免输血并发症.但出血量较大时,还不能完全避免异体输血.

    作者:杨松;郑祥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食道癌后程加速放疗与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食道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全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后程加速放疗组(简称后超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简称放化组).前4周两组治疗方法相同,用钴-60远距离治疗机,常规分割放疗,1.9Gy/次,每日一次,总剂量39.9Gy后,后程加速组改为每次1.5Gy,每日二次,照射总量63.9~66.9Gy;同步放化疗组全程常规分割放疗,照射总量62.7~66.5Gy,放疗第四周加FP方案化疗:DDP20mg/m2,静滴,第1~4天,5-FU500mg/m2,第1~4天.治疗结束1月后摄食道钡餐片评价近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有1例失访,随访率98%.中位随访时间:后超组22月(2月~42月),放化组21月(4月~48月),后超组和放化组的1、3年生存率分别是74.87%、75%和43.5%、31.87%,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食道急性反应:后超组0级29.03%,1级38.7%,2级22.58%,3级9.67%;放化组0级38.23%,1级47.05%,2级11.76%,3级2.94%.血液学毒性:后超组0级61.29%,1级32.25%,2级6.45%,放化组0级38.23%,1级26.47%,2级29.41%,3级5.88%组,二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均为局部复发、未控和远处转移.结论:食道癌后程加速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的1年生存率结果相当,3年生存率后程加速组高于同步放化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后程加速组的2、3级食道反应多于放化组,而同步放化疗的血液学毒性高于后程加速放疗组.

    作者:付波;王敏;罗阳超;贺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观察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沿腋下第4肋间作长6~8cm切口,切开前锯肌、肋间肌进胸,结扎、缝扎肺大疱或楔行切除较大肺大疱,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行胸膜固定术,如术野暴露不良时,可采用电视腹腔镜辅助手术.结果:45例患者手术时间40~80分钟,患侧肺全部复张,平均住院时间5.4天,随访4月~2年无1例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创伤小、复发率低,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惊涛;黄华;陈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4小时心率变异三角指数作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危险性分级的定量指标的研究

    目的:24小时心率变异三角指数作为冠心病(CHD)心绞痛(AP)、心肌梗死(MI)患者预后危险性分级的定量指标的研究.方法:对CHD AP组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8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80例,正常组60例,均采用美国PI 200A型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电实时监测,24小时心率变异三角指数和24小时高频成份的测定按ESC和NASP推荐的方法.融入加权、综合三角指数来衡量24小时心率变异三角指数对CHD AP、MI及其并发症患者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AMI组,OMI 组,AP组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RV T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5.4±7.6)/(26.5±8.5)/(27.6±9.4)/(37.3±12),P<0.001].②AMI组:HRV TI前壁MI,低于下壁MI[(23.5±3.65)/(27.2±7.85),P<0.05];广泛前壁MI低于广泛下壁MI组[(22.4±6.1)/(28.5±8.5),P<0.01].③OMI组:前壁与下壁梗死、HRV TI的差异消失,然而多部位梗死HRV TI低于单一部位MI[(23.01±73.05)/(27.4±8.1),P<0.05].④32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HRV TI明显低于68例无合并症的MI患者[(18.8±6.25)/(30.0±7.0),P<0.001].⑤48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HRV TI低于38例无并发症MI患者,[(24.58±6.05)/(29.88±7.1),P<0.001].⑥按HRV TI>25为正常标准,≤25者预后不良发生率和猝死率分别为>25者8.8倍(24/90∶4/132和8.1倍(11/90∶2/132)的构成比,按HRV TI的降低的程度制定四级标准,即≤25轻度异常.≤20中度异常,≤15重度异常,≤10为极度异常.结论:HRV TI降低的AP、MI患者预后不良,HRV TI降低的程度与MI的部位、面积及合并症相关;且与高频成份降低有关.HRV TI≤25轻度异常.≤20中度异常,≤15重度异常,≤10为极度异常,提示CHD AP,MI患者迷走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受损,易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

    作者:李厚荣;李庆平;张磅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缺乏或对甲状腺激素作用发生抵抗,而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综合病征,主要表现为机体代谢、各系统功能低下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作者:邢岩;匡安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