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附8例报告)

孙发;杨宇如;魏强;宋超;张广明

关键词:肾细胞癌,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92年2月~2004年12月共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为孤立肾癌,8例中5例行肿瘤剜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离体肾肿瘤切除加自体肾移植术.结果:本组术后无外科并发症,平均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肿瘤转移.结论:孤立肾患者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38 MAPK信号通路:炎性肠病治疗的新靶

    细胞外刺激可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细胞功能,包括细胞的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死亡或凋亡、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细胞外刺激可主要通过两种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细胞的基因转录,一是通过一系列磷酸化酶磷酸化激活下游分子的级联反应,激活胞核中的核转录因子,调节细胞的基因转录;二是通过受体-配体途径激活胞浆内的核转录因子,激活后的核转录因子通过转位进入核内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1MAPK信号传导途径可通过前一途径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在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IBD的关系及P38 MAPK抑制剂在IBD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易文全;甘华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DJ-1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5岁或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大多数PD病因目前仍不明确,但许多与PD有关的基因突变已见报道.特别是其中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的致病基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包括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的PD的发病机制.近报道的DJ-1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PD有关.现就DJ-1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文军;彭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鱼胆中毒20例临床分析

    古人认为鱼胆有清热,明目作用.故民间相传用鱼胆治病时间已久,故中毒事故频发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心脏损害等致命的多脏器功能损害.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鱼胆中毒2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能;朱世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C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C肽变化.方法:对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测定,按不同年龄及病程分组.结果<60岁(非老年组)与≥60岁(老年组)单一空腹C肽水平有差异,而病程≥10年较病程<10年的,无论空腹或餐后2小时C肽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衰退.

    作者:蒋成霞;曹春晓;张其兰;雷开键;詹云;华燕;夏立强;单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缺乏或对甲状腺激素作用发生抵抗,而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综合病征,主要表现为机体代谢、各系统功能低下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作者:邢岩;匡安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鼻内窥镜鼻腔上颌窦恶性肿瘤19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报道2001~2004年本科治疗的19例鼻腔上颌窦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复发间期、生存期.结果:内窥镜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率明显低于文献中因上颌窦癌行常规上颌骨切除的患者.结论:鼻窦内窥镜除可以暂时满足患者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外,肿瘤的根治效果明显低于常规手术切除方法,在目前放化疗效果仍不能根治的情况下,不足取用.

    作者:李文;王力红;安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目的:了解病理性瘢痕中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正常人皮肤(8例)、增生性瘢痕(10例)、瘢痕疙瘩(10例)及成熟瘢痕(7例)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结果:与正常人皮肤比较,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P<0.05),成熟瘢痕与正常人皮肤比较无差异(P>0.05);与成熟瘢痕比较,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MDA含量非常显著升高(P<0.01);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中自由基含量增加引起脂质过氧化程度加重,瘢痕过度增生可能与此有关.

    作者:李伟人;岑瑛;陈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外周血中NRBCs的意义

    目的: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HDP)组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中的有核红细胞(NRBCs)的数量并鉴定其来源,探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用来检测HDP孕妇外周血NRBCs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孕周为30-38周、年龄为23-41岁的10例正常孕妇组、10例先兆子痫轻度组、11例先兆子痫重度组和10例子痫组孕妇外周血有核红细胞进行检测;对检测出NRBCs的14名HDP孕妇进行HbF酸洗脱试验,鉴定其NRBCs的来源.结果:HDP孕妇外周血中的NRBCs大多为胎儿源性(70.97±0.17%);在先兆子痫轻度组、先兆子痫重度组和子痫组孕妇的外周血NRBCs数量较正常孕妇有显著的升高(所有P值<0.05);XE-2100用于检测HDP病人外周血中的NRBCs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常勇;杨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吸痰的护理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即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病人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后,吸痰是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何有效而安全地吸痰是临床工作中护士长期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气管切开后吸痰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辜德英;余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扩散是肿瘤难于治疗、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扩散方式包括直接侵润、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几种.其中淋巴道转移是常见的方式.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主要指毛细淋巴管从已有的淋巴管上发芽生长.近年来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淋巴管生成与肿瘤淋巴道转移有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D,VEGF-C、-D)的活动能抑制肿瘤淋巴道转移.作者拟就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易成;王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利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42例.结果:生存质量按ADL评价:Ⅰ级29例,Ⅱ级42例,Ⅲ级20例,Ⅳ级21例,Ⅴ级1例.死亡29例,占20.4%.结论:应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跃辉;赵元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害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肾功能损害情况,强调早期保肾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防止肾功能衰竭,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方法:对2004年1~10月我院90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中4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能功损害(表现为BUN和Cre升高);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肾功能损害程度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胆源性胰腺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与非胆源性胰腺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症急性胰腺炎肾功能损害经保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而重症急性胰腺炎肾功能损害恢复时间相对长,部分预后差.

    作者:王英;何启蓉;赵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炎致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评价

    目的:通过对血清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及透明质算(HA)在各期肝炎分组病例中浓度变化,评价其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159例肝病患者及50例对照组血清PC-III、IV-C、LN、HA,分别比较各指标与肝炎临床各期的相关性.结果:纤维化各项标志物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均数t检验,急性肝炎组及轻度慢性肝炎组除IV-C(P<0.05)外各指标无差异,其余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讨论:急性肝炎期肝纤维化标志物无显著变化;轻度慢性期IV-C早于其他指标出现在血清中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各指标增高幅度与随病程加重相关.

    作者:李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问卷法对30例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其中19例为种植体结合磁性附着体修复,11例为根管内磁性附着体修复.结果:使用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后患者总满意度由40.7%上升为97.3%,义齿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美观、舒适度,均较使用前显著提高.结论:磁性附着体可以有效提高义齿的修复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张留华;杨守明;李廷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联蛋白芯片法在胰岛自身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三联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胰岛自身抗体(GAD-A、ICA、IAA)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国内三联蛋白芯片法测定51例糖尿病病人胰岛自身抗体的结果与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的GAD-A,ICA,放免法(RIA)测定IA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蛋白芯片法阳性检出率GAD-A23.5%,ICA7.8%,IAA 27.4%;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GAD-A33.3%,ICA 41.2%,放免法IAA 19.6%.上述两组结果进行比较,两组相比ICA有统计差异(P<0.05),GDA-A、IAA无统计差异.两组结果一致率比较 GAD-A 62%;ICA 64.7%;IAA 64.7%.结论:与临床常用ELISA法检测GAD-A,ICA,放免法检测IAA比较,三联蛋白芯片法和ELISA法在ICA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

    作者:邓智勇;刘英;安振梅;李进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61例.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无水中毒发生;术后全部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止血效果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蒋诗坤;刘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早期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技术利弊

    目的:通过比较超早期(发病6h内)和其它时间段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探讨超早期栓塞动脉瘤的技术利弊.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尽可能早地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则行GDC栓塞.其中2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在出血后6h以内,1例仅在出血后2h开始介入栓塞治疗.结果:出血后超早期行栓塞的2例患者均因术中二次破裂出血而术后死亡,在出血后6h之后进行栓塞的27例患者中1例死亡,2例残疾,其余24例均获得较好的恢复.结论:超早期栓塞治疗动脉瘤对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开展超早期栓塞治疗动脉瘤须结合自身技术水平,充分认识其中的风险.

    作者:谷震;王磊;戴成国;永德;庄永辉;陈昱云;李亚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iPAP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性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同时予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BiPAP治疗后,治疗组各参数(pH除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对哮喘患者包括重症哮喘应用无创性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建果;郑玉琼;刘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76例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肺部疾病临床总结

    评价纤支镜肺灌洗术在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收集了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我院中心ICU、外科、呼吸内科应用肺灌洗术治疗76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且在灌洗术中危险性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戴华;陈亚利;陈明菊;易德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唇龈切口配合鼻内窥镜治疗鼻部肿瘤32例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彻底切除鼻部肿瘤又能避免面部切口的手术方法.方法:32例鼻部恶性肿瘤病例,应用鼻内窥镜术式及经唇龈切口彻底切除肿瘤,术后均辅助放射治疗.结果:32例鼻部肿瘤,术后随访3年,其中8例复发.结论:该方法能较彻底切除病灶肿瘤,生存率与鼻侧切开联合放疗没有差别,可避免面部切口,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叶刚;李志军;黄刚;李登敏;罗文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