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昏迷36例

韩文刚

关键词:中风/中医药疗法, 意识障碍/中医药疗法, 开窍剂/治疗应用, @醒脑静注液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和西药纳络酮注射液对中风昏迷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纳络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中药治疗中风昏迷,不但与西药相同的效果,而且明显优于西药.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成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提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改善血液动力学,有效地降低血脂.

    作者:屈引贤;赵奉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疗法与单纯益气、单纯活血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组34例,每天静滴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益气组32例,静滴黄芪注射液;活血组33例,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3组病人其余治疗基本相同.结果:益气活血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益气组81.26%,活血组81.82%,益气活血组在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益气组和活血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海燕;金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延年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

    目的:观察补虚、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延年半夏汤加味(槟榔、桔梗、人参、半夏、丹参等)治疗32例.结果:总有效率90.6%.提示:本方剂具有扶正益气,化瘀豁痰,标本兼顾的作用.

    作者:刘星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保元汤化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祛瘀利水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保元汤化裁(黄芪、党参、桂枝、生姜皮、炙甘草、薤白、丹参、泽泻、茯苓、葶苈子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7%.提示:本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翔;张峰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丹芪参麦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功能障碍及其伴发的心律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病史较长,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主要以心率缓慢所致的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心悸、胸闷、头昏、易疲倦、无力、活动后气促等,严重可致猝死(阿-斯综合征).大多由心肌炎、心肌缺血、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诱发.采用自拟丹芪参麦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邢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排浊消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1例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便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排浊消脂方(决明子、生大黄、田七粉),开水泡服或水煎服.结果:治疗50d后使TC、LDL-C、TG分别下降33.5%、40.2%和31%,HDL-C升高5.5%.提示:本方治疗高脂血症效果与10mg辛伐他汀效果基本相同(P>0.05),且价格低,服用方便,副作用少.

    作者:赖跃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63例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类中药(人参、黄芪、附子、泽兰、葶苈子、白芍等)加用西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制剂或洋地黄),对照组仅用西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制剂或洋地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心衰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治疗心衰较单纯西药疗法疗效显著.

    作者:张小斌;陈书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病理组、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及综合疗法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血红蛋白(HGb)、肾功能(BUN、Scr)、肾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综合疗法组较病理组、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P<0.05,P<0.05),BUN、Scr亦较前述三组明显改善(P<0.01,P<0.05,P<0.05),一般状况及贫血改善情况等也好于前述三组.结论:本方法能减轻并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展,肾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小会;董正华;陈新政;曾福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RP-HPLC测定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建立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54nm.结果色谱条件为:乙腈-0.02 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47:53)(用磷酸调节PH=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本方法线性范围0.18μg~1.20μg,r=0.9998,方法的精密度为RSD为1.91%(n=5),平均回收率为95.67%,RSD为0.56%(n=5).结论:此可作为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志书;史亚军;王梅;宋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35例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患侧取肩井、曲池、外关等.配合补阳还五汤.结果:35例,总疗效100%.提示:针刺患侧有关穴位,具有通经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针药并用相得益彰.

    作者:蔡艳丽;丁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邓氏冠心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邓氏冠心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辨证属于气虚痰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邓氏冠心胶囊(人参、三七、茯苓、竹茹、法半夏等),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等,但邓氏冠心胶囊治疗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上更优.提示:邓氏冠心胶囊能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是治疗本病的有效中成药.

    作者:李新梅;陈秋雄;吴焕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藿香正气水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04年7月24日,我院收治1例口服藿香正气水致过敏性休克病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男,53岁,本院职工家属.因头晕、乏力、胃部胀痛在家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约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急来我院.查体: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BP9.3/4.4kPa,P116次/min,R 28次/min;立即平卧,氧气吸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季振慧;张芬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清目贴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目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220只眼用清目贴(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珍珠母、冰片、石决明等)贴太阳、攒竹、鱼腰等穴位.对照组68只眼用纯基质无中药的药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1.9%,对照组有效率16.2%,P<0.001.观察组治疗后屈光度有明显.提示:清目贴具有补益气血、化瘀通络、开窍明目的作用,对轻、中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显著.

    作者:苟立成;郭永胜;张智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调脂胶囊对高血脂金黄地鼠的调脂作用

    目的:调脂胶囊对高血脂金黄地鼠的调脂作用.观察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造成高血脂症金黄地鼠模型研究调脂胶囊降血脂和脂代谢的作用.结果:调脂胶囊高血脂症金黄地鼠血清TC、TG、HDL-C、LDL-C/TC、LDL-C/HDL-C显著降低,HDL-C/TC显著升高,肝脏TG显著降低.结论:调脂胶囊预防和治疗给药对金黄地鼠具有显著降血脂及调节脂代谢作用.

    作者:张小丽;惠爱武;范引科;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耳压预防性治疗偏头痛40例

    目的:评价耳压在预防偏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将83例患者分2组:耳压组取双侧神门用王不留行籽压贴法,对照组取双侧神门贴不用王不留行籽.结果:耳压组比对照组治疗头痛时数、天数,偏头痛天数和头痛严重性指数指标分别显著性减少了19%等.提示:临床上耳压对偏头痛有肯定的预防效果.

    作者:苏同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四逆散加减治疗室性早搏42例

    目的:观察四逆散为主方加减治疗室性早搏42例的疗效.方法:80例频发室性早搏,以随机表分组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抗心律失常药(慢心律、倍它乐克等)治疗;治疗组42例使用四逆散加减治疗.通过24h动态心电监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结果:两组自身前后对照室性早搏明显好转(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逆散为主方加减辨证治疗室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岗;冀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合调胃承气汤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4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大黄、芒硝、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牛膝等)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48例.结果: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远期愈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97.7%.提示:治疗本病除活血化瘀,行气豁痰之外,必兼予通腑泻热之法.

    作者:袁平霞;赵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芍药甘草附子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偏头痛30例

    笔者近年来运用经方芍药甘草附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取效较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经头颅X线或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作者:樊纪民;张喜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辛芷姜虫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

    目的:观察温阳散风,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辛芷姜虫散(细辛、白芷、姜黄、川芎、柴胡、蜈蚣等)和卡马西平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三叉神经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66.63%)与对照组(74.20%),两年总有效率治疗组(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近期疗效与西药相当,远期明显好于西药.

    作者:查鹏洲;荣培红;刘荣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补肾化浊方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防治

    目的:观察补肾化浊类中药对心绞痛发作的防治作用及其血液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补肾化浊方(人参、黄芪、桂枝、肉桂、枸杞子、桑寄生等),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心电图所示心肌缺血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静;郭磊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