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书;史亚军;王梅;宋逍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推法用揉、滚、拔等法,取风池、百会、印堂等穴.中药用自拟天麻汤.结果:65例总有效率为92.2%.提示:推拿手法能正骨理筋、疏通经络、放松肌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中药内服能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作者:侯美荣;杨明军;刘怀忠;倪三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针刺配合逍遥散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患者针刺百会、印堂、心俞等穴位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并设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氟西汀等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7.5%,P<0.01.提示:本方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抑郁症状.
作者:戴润珠;徐渭龙;杨李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理气化瘀、芳香化浊、健脾化积类中药配伍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黄松胶囊(黄连、甘松、山楂)治疗室性早搏90例,并与心律平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提示:本方法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心律平近似,且无头晕等副作用.
作者:高彩霞;孟磊;王丽萍;王中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粘附分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粘附分子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治疗后,治疗组ICAM-1、E-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提示:粘附分子的变化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粘附分子变化可能是该方治疗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周庆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降脂溶栓类中药配伍治疗脑血管偏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降抗溶胶囊(水蛭、地龙、穿山甲、红花、赤芍、黄芪、何首乌、银杏叶、草决明、生山楂、丹参等)治疗本病18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7%.提示:本方对本病有活血通络,降脂溶栓的功效.
作者:侯广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便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排浊消脂方(决明子、生大黄、田七粉),开水泡服或水煎服.结果:治疗50d后使TC、LDL-C、TG分别下降33.5%、40.2%和31%,HDL-C升高5.5%.提示:本方治疗高脂血症效果与10mg辛伐他汀效果基本相同(P>0.05),且价格低,服用方便,副作用少.
作者:赖跃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肺居于胸中,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的病变主要反应在肺系,呼吸功能失常,宣降功能失调,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失职,以及卫外机能不固等方面.
作者:韩一龙;尹明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陕西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国家第二批名老中医张振中,从医40余年来,对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张振中主任医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鱼涛;马明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苍术胶囊对小鼠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碳粒廓清实验研究药物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观察药物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及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用二甲苯耳廓肿胀法和棉球肉芽肿法观察药物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苍术胶囊及苍术胶囊能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含量,及免疫器官重量;能对抗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抑制肉芽的增生.结论:苍术胶囊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许立;倪正;方泰惠;王宇环;丘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2004年7月24日,我院收治1例口服藿香正气水致过敏性休克病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男,53岁,本院职工家属.因头晕、乏力、胃部胀痛在家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约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急来我院.查体: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BP9.3/4.4kPa,P116次/min,R 28次/min;立即平卧,氧气吸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季振慧;张芬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胃柿石症因其发病多与进食柿子及制品有关故名,中医治疗安全有效,温习<内经>治疗学有关内容,体会胃柿石症的中医辨治当从进食多量柿食这一病因伏其所主.
作者:张小军;于秉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果实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气相-质谱联用分析测定,计算机库存信息检索鉴定,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结论: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78.46%.
作者:崔九成;张培芳;宋小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类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升率汤(制附子、人参、黄芪、细辛、丹参、当归、麦冬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3%.提示:本方剂具有温肾阳,通心阳,益气血,通血脉之功,对单纯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乔志宏;张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耳压在预防偏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将83例患者分2组:耳压组取双侧神门用王不留行籽压贴法,对照组取双侧神门贴不用王不留行籽.结果:耳压组比对照组治疗头痛时数、天数,偏头痛天数和头痛严重性指数指标分别显著性减少了19%等.提示:临床上耳压对偏头痛有肯定的预防效果.
作者:苏同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在房颤抗凝中的疗效.方法:两组均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华法林,治疗组再加用益气活血方(党参、麦冬、黄芪、葛根、丹参等),同时观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抗凝达标时对应的华法林剂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INR短期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提高INR达标率P<0.05;INR达标情况下,治疗组华法林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APTT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益气活血方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作者:陈守宏;陈艳;朱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祛风、化痰、健脾类中药配伍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定眩冲剂(天麻、钩藤、半夏、茯苓、丹参、白术、夜交藤、僵蚕、全蝎)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冲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8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具有益气活血,化痰熄风,升清降浊之效.
作者:刘继华;史传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医推拿的整复、斜搬、牵拉手法,及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0%.提示:推拿治疗本病具有活血止痛,舒通经络,消除局部水肿,减轻脊髓神经受压,迅速缓解症状的功效.
作者:姚爱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邓氏冠心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辨证属于气虚痰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邓氏冠心胶囊(人参、三七、茯苓、竹茹、法半夏等),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等,但邓氏冠心胶囊治疗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上更优.提示:邓氏冠心胶囊能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是治疗本病的有效中成药.
作者:李新梅;陈秋雄;吴焕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具有补血调血之功,为治疗冲任虚损所致月经不调之主方,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98例,获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虚、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延年半夏汤加味(槟榔、桔梗、人参、半夏、丹参等)治疗32例.结果:总有效率90.6%.提示:本方剂具有扶正益气,化瘀豁痰,标本兼顾的作用.
作者:刘星原 刊期: 2005年第07期